“侠”、“义”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英文中找不到与“义”字义相同的词。关羽之所以被那么多人尊崇,就是因为他最好地体现了这种美德。但很少有人把这种美德与教师联系起来,好象这两个字只与武将或武林之人有关,实在看不出跟教师有什么搭界。其实不然。中国的教师离不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少教师是很讲“义气”的。
实际上,遵守诺言、讲求信用、乐于助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等这些在古代就在平日里要求常人做到的,都是“义”字的题中之义。把这些放在教师身上,同样是一种美德。那些不讲义气,在学生困难时不解囊相助,学生需要时不能设法满足,学生遇到危险时不能挺身而出的教师,恐怕也谈不上有师德。
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眼下大学教师有一种浮躁的心态,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师。浮躁实际上是一种对科学、对社会、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这种心态表现在科学研究上,必然不“真”,表现在教学上,必然不“实”,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就会贻害社会,因而也谈不上“善”。所以说,“躁”也是缺乏师德的表现。
在教师职业中,这种心态主要有十种具体表现:
1、头重脚轻,满足一知半解
2、华而不实,耽于夸夸其谈
3、唯书唯上,缺乏独立思考
4、哗众取宠,追求轰动效应
5、好大喜功,不愿踏实积累
6、脱离实际,乐于坐而论道
7、沽名钓誉,个人主义膨胀
8、吹拍拉扯,市侩作风横行
9、敷衍应付,整日得过且过
10、弄虚作假,热衷歪门邪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