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这路并不是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路,是靠公路人用布满老茧的双手紧握铁锹铺筑的。
记得去年6月6日那天,我们早上七点出发去铺筑沥青层面,直到夜里三点多才结束。在炙热阳光的煎烤下,在170℃沥青炒拌料的熏蒸下,我们脚踩着发烫的路面,用铁楸抬着黑料,倒入坑槽,摊平、再压实,像流水线上运作的机械,一车又一车铺着黑料,从晨曦的零星点点到夜里万家灯火通明再到半夜的万籁俱寂,从上午的精力充沛到下午的四肢发软再到午夜的头晕眼花。那时候,我就靠默念"基层锻炼马上就结束了,去机关很轻松的"坚持住了。可是,在机关的时候,我却哭了。
那天阴雨绵绵,我蹲在墙根角洗碗,洗敬老活动70多名退休职工欢聚一堂产生的六大盆碗筷,地面上油迹混合雨水,我滑倒了,那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哭。并不是因为流血的膝盖疼了才哭;也不是因为在食堂帮厨洗的碗比我此前二十多年累计洗的都多;更不是因为在机关比在管理所更加忙的不可开交。我是心酸而哭!我们大多数的公路职工读了近二十年的书,却走向学非所专之路,理工大学、财经大学毕业的,却每天穿着满是沥青污渍的橘红衣抬着铁楸修路,这样的工作显得"英雄无用武之地"啊!一个老职工看出了我的沮丧,她笑着说"我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呢?没有铺路石,哪来这四通八达的路?既然选择了公路行业,就全力以赴吧!"
后来,我听说了很多先进事迹,看到了很多劳模典范,更加意识到自己当初流眼泪是多么的自私、多么的懦弱!我们身边不乏冒着大雨泡在齐腰深的洪水中疏通涵洞,不顾风湿疼痛,一泡就是一个多小时,直到涵洞疏通的'同志;不乏在分娩前一天还坚守岗位,在月子期间依然不忘工作的同志;不乏从不区分周末与工作日,几乎全年不休假,以办公室为家,以工地为运动场的同志!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为在座的都经历过,因为我们是公路人,必须以路为业、以所为家;必须舍小我成大我。
公路人,用青春年华一点一滴的打拼,我们的公路才从土路、砂石路向沥青路、水泥路发展,泥泞小道变成康庄大道,是公路人成全了群众"说走就走"的旅行。公路人没有军人、警察、消防员那样备受关注,更没有煤炭工人、石油工人那样吸引媒体的眼球,公路人无声无息地用愚公移山的意志啃硬骨头做铺路石,不在乎媒体是否报道冲在一线为抢险救灾开辟道路,只在乎自己是否全力以赴;公路人不在乎外界视我们如只有蛮力的莽夫,只在乎公路是否畅通无阻;公路人不在乎工作辛苦却薪资平平,只在乎自己手上的工具还能修多少路;公路人不在乎加班加点,风餐露宿,一心只为群众走上放心路、安心路、舒心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变是奉献交通的情怀,不忘的是公路保通的初心!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愿把"铺路石"精神发扬光大,用新作为来实现交通强国梦,用新作为来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