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

2022-04-15 来源:星星旅游


浅谈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两种文化现象: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中国英语是准确规范的表达,是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都能接受的语言。而中式英语是指受传统汉语口语或书面语影响而形成的不规范英语表达。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解析,本文着重区分了这两个术语,以便英语和翻译学习者能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从而更熟练地使用英语语言,进行汉译英实践。

标签:文化现象;中国英语;中式英语;区别

每个国家或民族在信仰、文化、经济、政治、传统和风俗习惯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语言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各民族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在极具包容性的英语语言中,中国英语是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使用的英语语言。但是,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有很大的不同,中式英语是中国人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不正确使用的英语语言。很多中式英语表达在网络上泛滥,严重地误导了很多英语学习者和翻译工作从事者。

一、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

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在中国,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需要用中文来表达。中国英语最早是葛传桂提出来的。葛曾说:英语是英国人的语言。其他说英语的人当然应该遵循英国人的习惯用法。1991年,王荣培指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在当地被说汉语的人使用,是建立在标准英语的基本规则上的。1993年,谢志军又提出:“中国英语是建立在标准英语基础上的,完全有资格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它在交流中的使用频率和有效性取决于说话人的语言技能。”贾冠杰和向明友在1997年进一步解释道:“中国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是在标准英语的基本规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被说汉语的人使用。它具有内在的中国特色,这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英语语言组成部分,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我们可以从以上学者的理论中得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各民族文化不断深入的交流,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或者表达方式在英语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在与国外友人交往的过程中,中国人迫切需要想出新的单词或表达来描述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事物,而这些表达方式是可以为外国人所理解和接受的,或者是由于使用的频繁性和广泛性,已经被收录到英语语言中的一些词句。目前已经有很多类似的表达被称为中国英语,例如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词句,如“yamen(衙门),dazibao(大字报),zongzi(粽子),qipao(旗袍),tuhao(土豪)和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等。

相对应的,中式英语则是根据中国人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单纯为了翻译或娱乐大众,由个人造出来的不符合规范的僵硬表达。在中国,一些不合规范的中式英语曾经受到各种吹捧,因为很多人认为中式英语表达接地气,便于中国人理解。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越来越明确地得到了证明和解

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式英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如:“Take Care of Your Head(小心碰头),Wish you have a smooth sailing in the future!(祝你一帆风顺! ),I was late about an hour(我迟到了大约一个小时。)和super B(B超)”等。李文忠认为中式英语的出现是由于汉语的干扰。李教授提到,“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或使用者在受到汉语规则影响时产生的一种不正常或畸形英语。”何明柱认为:“中式英语是一种尴尬的混合,在这种混合中,用中文构思出来的想法在英语中是不合乎语法的。”

二、结语

中国英语虽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但它具有音韵、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次的语言特征,中国英语的发展有助于传播中华文明和文化。因此,研究中国英语,特别是在实际应用中,对我国英语教学和翻译教学具有重要价值。而中式英语绝不是公认的英语变体,它是中国人对英语的误用。由于网络和社交软件的普及,某些中式英语可能短期内被一些英语国家的人所接受。但是,一些由中式英语引起的明显错误务必需要纠正。无论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定义有多宽泛,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可接受性。在未来的国际交流中,中国人仍然面临着如何更有效地将汉语言文化介绍给全世界人民的问题。因此,中国英语必须是最好的文化交流方式。

【參考文献】

[1]Wang Zhenya.Language and Culture[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1.[2]Zhang Aili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2003.

[3]曹宁.也论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20-25.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