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你是唐朝的贵族子弟,那么你可能会: A.接触到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
B.偷偷阅读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小说 C.在街上购买到赵孟頫精美的书画作品 D.在勾栏瓦肆种观看到杂技和说书等表演
【答案】A
【解析】首次排除B,这两本书是明清作品,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画家,勾栏是宋元时期百戏杂剧的演出场所,都可以从时间上排除,答案为A。 【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文化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掌握程度,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 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是否可以享受到以下文明成果: ①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
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 ③带朋友去看杂剧
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全可以享受 B.②③可以享受 C.②④可以享受 D.全部无法享受
【答案】D
【解析】①不对,楷书形成于魏晋时期; ②不对,祖冲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③不对,杂剧是在元代形成 ;④《黄帝内经》成书是在汉代。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全部无法享受。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文化。
点评:本题实际属于组合型选择题,采用筛选法。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通过肯定或否定某个选项进行排除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3. 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城市里“瓦肆”“勾栏”纷纷出现,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 A.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 B.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 C.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 D.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元杂剧的兴盛、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都是适应市民阶层精神文化需要的产物,因此题干现象表明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故D项正确;AB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元杂剧
4.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清明上河图》属于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的市民文
化,元曲、小说则属于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而汉赋、程朱理学属于官方的而不是属于“市民文化”,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市民文化
5. 张晓明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 )
①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爱看的纸质书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昇(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③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错误,战国时期还没有纸质书,当时主要是竹简作为书写材料;③错误,应该是草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④错误,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所以本题只有1个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项,A、B、C三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印刷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的古代艺术·书法艺术和文学艺术。
6.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历代文学发展演变为《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中宋词、元曲、小说被称为世俗文学,所以选D。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文学·世俗文学
7.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京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唐诗、宋词、风俗画、元曲、话本、小说都是文化世俗化的体现,据此排除B、C两项;而高雅文化的代表是文人画,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京剧不符合题干“高雅文化倾向”要求,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宋元以后的概况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
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问题:
(1)依据材料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
(2)请结合宋代的史实说明“经济、政治的变化导致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3)国内外许多史学家指出,诞生或广泛应用于宋代的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知识予以佐证。
【答案】(1)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2)①儒学发展成理学,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②宋词(或个性化书法艺术及风俗画)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③文人画或山水画的兴起反映了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
(3)①指南针传入欧洲,推动了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或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②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③火药传入欧洲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摧毁封建骑士阶层提供了必要条件。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说明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2)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包括理学、宋词、绘画等方面:儒学发展成理学,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宋词(或个性化书法艺术及风俗画)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文人画或山水画的兴起反映了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
(3)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实际考的是宋代的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指南针传入欧洲,推动了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或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传入欧洲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摧毁封建骑士阶层提供了必要条件。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土地制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宋代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的兴起;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艺术·宋代词苑
9.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时期。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影响,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新理学和禅宗的活跃气象。 材料二
1096年,欧洲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动,通过东征,欧洲人发现在教会垄断的文化圈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他们发现古希腊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被教会一手遮天,不为欧洲一般人所知。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
一一以上材料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之处,以及对文明发展的启示。(1 3分)
【答案】(1)唐宋文化复兴:中外及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频繁;(2分)经济繁荣:文化政策开明;科举推动文化教育发展。(任答2点4分)
西方文艺复兴:十字军东征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2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宗教神学价值观,解放思想。(4分)
(2)相似之处:传统文化的基础;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发展的要求。(6分)
启示:文明发展需要开放、交流:文明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政治支持;文明发展需要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7分)
【解析】(1)本小问背景,需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思考,据材料一“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影响,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可知思想文化方面唐宋时期中外及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频繁,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思想文化方面还有科举制的推动,经济方面经济繁荣发展,政治方面文化政策开明,据材料二“1096年,欧洲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动,通过东征,欧洲人发现在教会垄断的文化圈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和“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可知思想文化方面十字军东征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据材料二“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可知阶级方面和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宗教神学价值观,解放思想,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2)第一小问相似,据材料一“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材料二“特别是他们发现古希腊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被教会一手遮天,不为欧洲一般人所知。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可知传统文化的基础,据材料一“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影响,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和材料二“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可知外来文化的影响,据材料一“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新理学和禅宗的活跃气象”和材料二“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小问启示,从第一小问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可知文明发展需要开放、交流,同时还可知文明发展需要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据文化复兴的背景可知文明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支持。
【考点】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史·唐朝状况;;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
10. 《四库全书总目》一共评价了37部明末清初在华传教士及其协作者的著作。其中对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乾坤体义》有这样的评价:“是书上卷皆言天象,以人居寒暖为五带,与周髀七衡说略同。以七政恒星天为九重,与《楚辞•天问》同……。”这表明 A.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根出同源 B.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心理优势 C.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 D.明清政府文化开明的心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利玛窦的《乾坤体义》与周髀七衡说略同与《楚辞•天问》同,反映了西方的观点在中国早有记载,B正确;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根出同源,说法错误,排除A;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与材料无关,排除C;明清政府文化开明的心态与史实不符,排除D。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中西科技对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