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备2010-2017年8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带答案解析专题十九 生物技术实践

2020-02-24 来源:星星旅游
专题十九 生物技术实践

一、选择题

1.(2017江苏)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 B.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 C.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 D.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

2.(2017江苏)固定化单宁酶应用于茶饮料加工,可消除其中的苦涩味。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A.在单宁酶纯化时可采用透析法去除杂蛋白 B.化学结合法比吸附法对单宁酶活性影响更小

C.温度、pH 和重金属离子都可能影响固定化单宁酶活性 D.酶的高效性决定固定化单宁酶不会降解茶饮料中的有益成分 3.(2017江苏)下列关于“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活化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 B.配制CaCl2溶液时,需要边小火加热边搅拌

C.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时,凝胶珠成形后应即刻取出 D.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时凝胶珠呈白色,过低时凝胶珠易呈蝌蚪状 4.(2017江苏)下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 B.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 C.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 D.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

5.(2016江苏)下列关于中学“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 B.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败变质 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 D.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

6.(2016四川)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所导致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 B.用葡萄制作果醋时,若先通入空气再密封发酵可以增加醋酸含量提高品质 C.提取胡萝卜素时,若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将会导致胡萝卜素提取率降低 D.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 7.(2015江苏)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 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8.(2015江苏)如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冶型增长

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9.(2015江苏)图1、2 分别为“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图1、2 中加入蒸馏水稀释的目的相同 B.图1 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 C.图2 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

D.在图1 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

10.(2014江苏)(多选)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 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 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

11.(2014江苏)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冶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DNA 既溶于2 mol/ L 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 D.DNA 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 12.(2014广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13.(2014江苏)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 B.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在pH 低于7. 0 的自来水中,碱性蛋白酶依然能起作用 D.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

14.(2013江苏)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15.(2013江苏)某同学用洋葱进行DNA 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加入洗涤剂后用力进行快速、充分的研磨 B.用蛋白酶纯化过滤后的研磨液中的 DNA C.加入酒精后用玻璃棒轻缓搅拌 D.加二苯胺试剂摇匀后沸水浴加热

16.(2013四川)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

A.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光能的吸收与转化 C.ATP的合成与分解 D.基因的突变与重组

17.(2013江苏)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18.(2013北京)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B.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 D.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19.(2013江苏)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B.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C.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同

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

20.(2013重庆)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

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21.(2012江苏)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22.(2012北京)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

一项是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C.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 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23.(2012江苏)(多选)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

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24.(2012江苏)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D.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 和杂菌 25.(2011广东)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26.(2010广东)(双选)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

验(如图),恰当的做法是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B.一直打开阀b通气

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D.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试验

27.(2011江苏)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二获得 28.(2011重庆)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 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D.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细菌培养后可以观察其运动

29.(2011江苏)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30.(2011江苏)下列有关酶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解法和吸水涨破法常用于制备微生物的胞内酶 B.透析、电泳和酸解等方法常用于酶的分离和纯化 C.棉织物不能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

D.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位于片剂的核心层

31.(2010北京)有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

32.(2010江苏)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都③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33.(2010江苏)(多选)如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

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1 图2

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 B.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C.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 D.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 二、非选择题

34.(2017全国1)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

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能分解尿

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

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填“尿素”

“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答出

两点即可)。

35.(2017全国2)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

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

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

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

36.(2017全国3)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

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粹→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___。 (4)现有丙酮(沸点56 ℃)、乙醇(沸点约78 ℃)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用提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7.(2017江苏)(7 分)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

明同学准备依据下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

的有_____________。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________。以达到

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若上图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______,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______。 (3)下图为连续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____ (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

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1 ~5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_____。

管号 苯酚浓度(mg/ L) 1 2 3 4 5 6 1 如果废水为50 mg/ L 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____ (填序号:①5 ②10 ③20)倍后,再进行比色。

38.(2016天津)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 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淀粉类原料

葡萄糖

成熟酒醅

成熟醋醅

成品醋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 。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能提高 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工艺如下。

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 ,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 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 ,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39.(2016课标1)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

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②制作无菌平板;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40.(2016四川)图甲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图乙是脲酶基因转录的mRNA

部分序列。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 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 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 色。 (2)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溶液0.1 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 ,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 ×108个;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 。

(3)现有一菌株的脲酶由于基因突变而失活,突变后基因转录的mRNA在图乙箭头所示位置增加了70个核苷酸,使图乙序列中出现终止密码(终止密码有UAG、UGA和UAA)。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中,终止密码为 ,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含 个氨基酸。

41.(2016新课标2) 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填“含有”或“不含有”)

线粒体。

42.(2016新课标Ⅲ)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

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43.(2016江苏)为了探索海藻酸钠固定化对绿球藻生长的影响,以及固定化藻对含Zn2污

水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用筛选到的一株绿球藻进行实验,流程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的海藻酸钠作用是 ,CaCl2的作用是 。

(2)为洗去凝胶球上残余的CaCl2和其他污染物,并保持绿球藻活性,宜采用 洗涤。图1中1.0%海藻酸钠组培养24 h后,移去凝胶球,溶液呈绿色,原因是 。 (3)为探索固定化藻对含Zn球。

(4)图2中空白凝胶球组Zn22污水的净化作用,应选用浓度为 海藻酸钠制备凝胶

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结合图1和图2分析,固定化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72~96 h间Zn2藻的实验组24~48 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慢的原因有 。 44.(2015新课标Ⅱ)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

(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 (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

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 ,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 ,胡萝卜素是 (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 (填“需要”或“不

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

(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 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

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

45.(2015新课标Ⅰ)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

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__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

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

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直接计数;若

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

40℃、45℃温度下降解10 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 mg、1 mg、6 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__℃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___℃设计后续实验。

46.(2015广东)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

潜在危害,某兴趣小组准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一”,查阅资料得到下图。

(l)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________、乳酸菌发酵第一阶段的产物

有________。

(2)据上图,与第3天相比,第8 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因为后者__________;PH

值呈下降趋势, 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该小组得到一株“优选”乳酸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比普通乳酸菌高5倍),拟参

照资料的实验方案和食盐浓度(4%—10%),探究与普通乳酸菌相比用“优选”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并确定其最适条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并推测实验结论。

47.(2015山东)乳糖酶能够催化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乳糖酶

的制备及固定化步骤如下:

产乳糖酶微生物L的筛选产乳糖酶微生物L的培养乳糖酶的提取纯化乳糖酶的固定化

(1)筛选产乳糖酶的微生物L时,宜用__________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培养基

中琼脂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从功能上讲,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 (2)培养微生物L前,宜采用__________方法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3)纯化后的乳糖酶可用电泳法检测其分子量大小。在相同条件下,带电荷相同的蛋白

质电泳速度越快,说明其分子量越___________.

(4)乳糖酶宜采用化学结合法(共价键结合法)进行固定化,可通过检测固定化乳糖酶

的___________确定其应用价值。除化学结合法外,酶的固定化方法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吸附法及交联法等。

48.(2015江苏)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

营养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

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酒精灯 ②培养皿 ③显微镜 ④无菌水

(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 (3)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

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

糖发生这种反应。 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右图)。 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有关。 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J1 和 J4,在不同温度和 pH 条件下进行

发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下图,推测菌株________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是________。

49.(2014山东)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和果糖等。流

程如下:

(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充分水解后的产物可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产酒精。培养酵母

菌时,该水解产物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发酵过程中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_______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

(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_______法或________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 (3)玉米淀粉经酶解形成的葡萄糖可在葡萄糖异构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果糖。利用________技术可使葡萄糖异构酶重复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利用PCR技术扩增葡萄糖异构酶基因时,需用耐高温的_______催化。PCR一般要经历三十次以上的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变性、_______和_______三步。

50.(2014新课标Ⅱ)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

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 (3)示意图A和B中,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 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

51.(2014新课标Ⅰ)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成分见下表): 培养基甲 培养基乙 酵母膏 + + 无机盐 + + 淀粉 + + 纤维素粉 + - 琼脂 - + CR溶液 + + 水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52.(2013新课标Ⅱ)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

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___法或________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_______。

53.(2013广东)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他们用酶将

木薯淀粉讲解成单糖。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

(1)向发酵瓶中加入5g酵母菌开始试验,发酵初期,通气阀①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但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__________的浓硫酸溶液来检 测酒精。

(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值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我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它影响因素,如__________,请设计试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为“+++++”)。 (4)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54.(2013四川)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

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 (2)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

(3)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________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凝胶色谱法分离α-淀粉酶时,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较________。

55.(2013新课标Ⅰ)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 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 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 和 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 ,原因是: 。

56.(2013山东)胡萝卜素是一种常见的食物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生胡萝卜素的微

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 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 。

(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的生长提供 和 。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 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 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 。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

为 。

57.(2012江苏)某研究组对籼稻开展了组织培养及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2,4-D 常用于籼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对形态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促进愈伤组织再分化,在配制分化培养基时需 (填“升高”、“保持”或“降低”)2,4-D 的浓度。

(2)当籼稻愈伤组织在只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出现具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但不能继续出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以促进幼苗形成。 (3)研究中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填下列序号)。 ①绿色芽点细胞排列松散

②刚融合的籼稻和稗草杂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③胚状体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分化的愈伤组织内各细胞的形态大小一致

(4)经组织培养筛选获得的籼稻叶绿素突变体,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显著大于对照,叶绿素总量不变。某同学用 __________(填序号: ①绿色②红色③蓝紫色④黄色)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叶片,检测到两者光合放氧速率差异不大。若取等量色素提取液进行层析,会发现突变体第 __________条色素带(自上而下)窄于对照组。

(5)胚乳(3n)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发育而成。若用籼稻种子的胚乳诱导愈伤组织,培育三倍体,需适时剔除胚,以免胚的存在影响愈伤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还可避免再生苗中混有__________。

58.(2011新课标)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

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和 。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和 。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59.(2011山东)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

取及应用如图所示。

答案部分

1.B【解析】控制发酵温度有利于菌种繁殖和代谢,A项错误;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

和料酒有防腐作用,B项正确;毛霉的作用主要是分解蛋白质和脂肪,C项错误;成品

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是毛霉产生的菌丝,D项错误。

2.C【解析】单宁酶和杂蛋白都是大分子,不能用透析法进行分离,可用凝胶色谱法进行

分离,A项错误;化学结合法可能影响酶的活性部位进而影响反应效果,而吸附法不影响酶的分子结构,B项错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和重金属离子等,C项正确;固定化单宁酶不会降解茶饮料中的有益成分取决于酶的专一性,D项错误。 3.A【解析】将适量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可以活化酵母,A项正确;配制

海藻酸钠溶液时需用小火间断加热,配制CaCl2溶液时不需加热,B项错误;凝胶珠成形后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分钟左右,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C项错误;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时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少,凝胶珠呈白色,过高时凝胶珠易呈蝌蚪状,D项错误。

4.ABC【解析】改变通入气体的种类,例如分别通入氮气和氧气,可研究无氧呼吸和有氧

呼吸对发酵的影响,A项正确;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更利于创造无氧条件,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B项正确;果醋发酵的菌种是醋酸杆菌,其生长的适宜温度是30~35 ℃,温度能影响醋酸杆菌的代谢,从而影响果醋的发酵周期,C项正确;气体的入口必须伸入培养液中,气体出口不能伸入培养液中,如果气体的入口和出口交换,会导致发酵液喷出,D项错误。

5.D【解析】加盐能使豆腐析出水分,也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还能调味,但不是为了利

于毛霉生长,A项错误;加料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但不属于灭菌,B项错误;腐乳制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C项错误;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D项正确。

6.B【解析】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滤液细线要求细、齐、直,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

带出现重叠,A正确;制作果醋时,所用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密封发酵会引起醋酸菌死亡,不能增加醋酸含量,B错误;胡萝卜素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因此若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会导致胡萝卜素提取率降低,C正确;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D正确。

7.C 【解析】将腐乳坯堆积起来时,毛霉有氧呼吸过程释放的大量热能会导致堆内温度升

高,影响毛霉生长;毛霉是丝状真菌,若腐乳坯表面出现黏性物,可能是被其他杂菌污染;毛霉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可选用含水量为70%的豆腐制作腐乳,不需直接在腐乳坯表面喷水;料酒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故能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8.ABC 【解析】发酵过程中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pH的改变等,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

慢;因苹果汁并未装满发酵瓶,故开始时酵母菌能利用瓶中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故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群受营养物质等影响呈“S”型增长;发酵液表面出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繁殖产生的,说明发酵瓶可能漏气。

9.BCD【解析】图1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图2中加入蒸馏水的目

的是调节盐溶液的浓度,使DNA析出;图1中鸡血细胞破裂后DNA位于滤液中;图2申析出的DNA在纱布上,应弃去滤液;嫩肉粉中含有木瓜蛋白酶,能使杂质蛋白分解。

10.ABD【解析】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实验分析与探究的

能力。该装置中注水的弯曲部分可阻止空气进入,能用于果酒发酵,A正确;果酒发酵产生的C02可溶解在弯管的水中,进一步通过水排出,B正确;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没有通入无菌空气,去除弯管中的水后也不能满足底层发酵液中醋酸菌的呼吸需求,C错误;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的弯管部分也能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类似,D正确。

11.C【解析】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对实

验操作要求的掌握情况。原则上含DNA的生物材料都可用来提取DNA,只是选用DNA含量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DNA在2 mol/L NaCl溶液和蒸馏水中溶解度都较大;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鸡血细胞会吸水破裂,但在蒸馏水中不会析出DNA;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沸水浴加热,待冷却后溶液变蓝。

12.A【解析】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将乙醇发酵产生醋酸,A项错

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项正确;泡菜制作利用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可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C项正确;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D项正确。

13.C【解析】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探究,意在考查考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

生活中分析相关现象的能力。酶有最适温度,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在温水中更能充分发挥洗涤效果;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影响碱性蛋白酶的活性,会使酶失活;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主要是通过分解衣物上的污渍发挥作用。

14.B【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的操作要求和培养条件等相关知识,意

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验处理能力。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应先灭菌再倒平板,A错误;每一次划线前都要进行接种环的灼烧灭菌,B正确;接种后的培养皿应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光照会影响温度等条件;培养过程中观察间隔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4 h。

15.A【解析】本题考查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操作要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际操作与

分析理解能力。加入洗涤剂后研磨动作要轻缓、柔和,否则会产生许多泡沫,不利于后续步骤的操作,A错误;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因此能起到纯化DNA的作用,B正确;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缓,以免加剧DNA分子的断裂,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C正确。

16.D【解析】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涉及了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且整个过

程都伴随着细胞的分裂,A项不符合题意。此过程中吸收和转化光能可同时发生,B项不符合题意。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整个过程中需要ATP提供能量,故伴随着ATP的合成与分解,C项不符合题意。该过程为无性繁殖,整个过程中只进行有丝分裂,不发生基因重组,D项符合题意。

17.D【解析】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发酵,意在考查考生对自然发酵和人工发酵的辨别比

较能力。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酒,A错误;应先进行果酒发酵,再进行果醋发酵,B错误;人工接种的菌种品质更好,且不易有杂菌污染,故其比自然发酵的产品品质更好,C错误;适当增加接种量可缩短达到一定数量菌种所需的时间,并且在与其他杂菌的竞争中占优势,故能够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D正确。

18.C【解析】噬菌体为病毒,其生命活动离不开活细胞,因为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A

项正确;DNA的粗提取实验中,利用DNA和蛋白质等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或酒精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将其分离的目的,B项正确;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其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C项错误;PCR技术的原理类似DNA的复制,上一轮反应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进行复制,D项正确。

19.A【解析】本题考查酶或细胞的固定化技术,意在考查考生对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

方法选择和催化反应等方面异同的比较辨别能力。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固定化细胞多采用包埋法,A正确;反应产物积累能影响酶的结构,从而使酶的活性下降,B错误;葡萄糖异构酶在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变,C错误;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系列的酶,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反应,但不能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D错误。

20.B【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中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培

养材料的伤害,A项正确;植物体细胞的杂交需先除去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再在细胞融合诱导剂作用下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项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项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在生根阶段培养基中通常应含有生长素类调节剂,D项正确。

21.B【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实验,意在考查考生

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与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等相关知识的分析能力。高温会导致加酶洗衣粉中酶变性失活,所以不能用热水溶解洗衣粉,A错误;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两种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所以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或达到同样洗涤效果所需时间的长短,B正确;酶的活性受pH影响,在酶作用的适宜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C错误;酶具有专一性,加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能用于真丝、羊毛等衣料的洗涤,适当增加洗衣粉的用量会使洗涤效果增强,D错误。 22.C【解析】 A项,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进行酿酒时,在缺氧、酸性环

境下其他杂菌不能生长,故不严格灭菌对其影响不大;B项。腐乳制作中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毛霉生长繁殖快且抗杂菌能力强,故不严格灭菌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C项,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植物材料体积小、抗性差,而微生物繁殖快、生长迅速,会争夺培养基中得营养,产生的代谢废物还会毒害培养材料,故培养材料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将严重影响结果;D项,选择培养基中已经加入了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另外土壤浸出液本身也含有一定量的微生物,因此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时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

23.ABC【解析】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中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

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的能力。果酒发酵后期,因营养物质的消耗、pH改变等,酵母菌呼吸产生CO2的量减少,所以可延长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A正确;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B正确;果酒发酵过程中不断消耗葡萄糖,产生酒精,导致发酵液的密度逐渐减小,C正确;制作腐乳时,在对长满毛霉的豆腐加盐腌制时,需逐层加盐,并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用盐量,在近瓶口表面要铺得厚一些,D错误。

24.C【解析】本题考查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辨别比较与分

析推理能力。酶的固定方式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物理吸附法是利用吸

附剂本身的表面张力来吸附附近的分子,与化学结合法相比,不会使被吸附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所以吸附法对酶活性影响较小,A正确;消化酶在人体消化道内发挥作用,蛋白酶制剂一般在最外面加上糖衣后通过口服方式给药,B正确;尿糖试纸是一种将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而制成的酶试纸,不能反复利用,C错误;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的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防止凝胶珠硬度过大和杂菌污染,D正确。

25.D【解析】本题考查血红蛋白的提纯,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生理盐水和红细胞内

的溶液为等渗溶液,故A正确;细胞器和细胞核中含有蛋白质,所以不含有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红细胞内杂蛋白较少,故B正确;血红蛋白有颜色,所以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易分辨,可用于监测,故C正确;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分子量较小的易进入凝胶内部,移动速度比较慢,所以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快,故D错误。

26.AC【解析】本题考查生物技术实践中果酒的制作,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与知识迁

移应用能力。果酒发酵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向葡萄汁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作为菌种,且不能通入空气,故阀a要一直关紧。因酵母菌细胞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故阀b每隔一定时间要打开几秒钟,以便释放二氧化碳。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25℃,故不能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实验。

27.D【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与知识迁

移能力。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不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二倍体植株的花粉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培养得到的个体为单倍体,高度不育,其幼苗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才能稳定遗传;愈伤组织不能用于制备人工种子;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所需要的突变体类型。

28.D【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理

解能力。单个菌落中只含有一种细菌;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而对真菌没有影响;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型细菌,通入氧气会抑制其生长。

29.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辨别比较能力。果醋制

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为30~35 0C;果醋制作所用的菌种(醋酸菌)为好氧细菌,只进行有氧呼吸;腐乳制作所用的菌种主要是毛霉;酵母菌、醋酸菌、毛霉都具有细胞壁,都既有DNA又有RNA,细胞中都有核糖体。

30.A【解析】本题以酶为载体,综合考查有关酶的制备与应用的知识。酶解法可去除微生

物的细胞壁,再通过吸水涨破法使细胞内的物质释放出来,提取分离其中的胞内酶;透析和电泳法可用于酶的分离和纯化,但酸解会破坏酶的结构;棉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用含纤维素酶的洗衣粉洗涤,因为纤维素酶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纤维深处的尘土和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触,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应在片剂的糖衣内层,而片剂的核心层应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的胰蛋白酶等。 31.B【解析】本题考查果酒制作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原理的应用能力。家庭中

用鲜葡萄制作果酒的原理是利用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CO2要定期排出。果酒发酵或葡萄酒贮藏都要避光,因为光会加速酒的氧化,容易造成酒变质。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32.C【解析】本题以流程图为载体,综合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

吸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据图分析可知: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④是果醋制作中乙醇氧化为醋酸的阶段。过程①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故A错误;过程①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故B错误;过程③和④都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故C正确;过程①~④包括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果酒制作的阶段,其适宜的温度为18~25℃,而果醋制作的阶段,其适宜的温度为30~35℃,故D错误。 33.BCD【解析】本题考查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制备固定化酵母

细胞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在该实验中,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再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否则高温会导致酵母细胞死亡;实验中氯化钙溶液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固定好的酵母细胞(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2—3次,再将其转移至10%葡萄糖溶液中,并用搅拌器搅拌,目的是使培养液与固定化酵母细胞充分接触,有利于发酵的正常进行。

34.【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1)脲酶 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3分) (2)尿素 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3分)

(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3分) 【解析】(1)土壤中的某些细菌之所以能够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产生脲酶。尿素分

解菌是异养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如葡萄糖)作为碳源;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被分解时,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葡萄糖还可以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物质,所以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能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2)选择培养基是只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目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本实验的目的菌是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因此,配制的培养基应只允许尿素分解菌生长,NH4NO3可以作为所有细菌的氮源,培养基中如含有NH4NO3,将不能起到筛选作用。(3) KH2PO4和Na2HPO4能为细菌生长提供钾盐、

2钠盐和磷酸盐,而H2PO4/ HPO4可以使培养基中pH保持相对稳定。

35.【答案】(1)菌种

(2)好氧菌

发酵时间

(3)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氨基酸和肽 脂肪酸和甘油

【解析】(1)实验使用甲、乙两种菌种,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和发酵时间。(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好氧型微生物。(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延长取样观测时间,观测发酵结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从大豆到豆豉,在相关微生物的作用下,大豆中的蛋白质转变为肽和氨基酸,脂肪转变为甘油和脂肪酸。

36.【答案】(除标明外,每空3分)(1)晾干(1分) 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W

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 (2)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2分)(3)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 (4)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 (5)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 【解析】(1)依据题干信息,物质W受热、受潮易分解,因此不宜选择高温烘干,而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故不应选用新鲜的植物甲。 (2)提取物质W时,振荡可以使原料和所加有机溶剂充分混匀。 (3)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可以去除提取液中植物甲所含的色素,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物质W与有机溶剂的混合物。 (4)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5)物质W容易受热分解,因此蒸馏操作适宜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同时

因实验中使用了有机溶剂,要注意防火。

37.【答案】(每空1分)(1)蛋白胨、苯酚 (2)增加 稀释涂布 凝固剂

(3)③ (4)0、0.2、0.4、0.6、0.8 ③

【解析】(1)富集培养基中蛋白胨、苯酚都是含C的有机物,可作为碳源。(2)欲富集酚降解菌,需随转接次数增加逐渐增加培养基中苯酚的含量;若接种培养后平板上菌落过于密集,则应进一步稀释后再进行涂布,以降低平板上菌落密度,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平板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除含有水、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外,还需添加琼脂作为凝固剂。(3)利用连续划线法接种时,最后的划线区域(③)中,菌体的密度较小,容易获得单菌落。(4)因系列浓度梯度中6号比色管中苯酚浓度为1 mg/L,故1~5号比色管中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0 mg/L、0.2 mg/L、0.4 mg/L、0.6 mg/L、0.8 mg/L;根据题意,废水为50 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要使稀释后的苯酚残留液浓度介于0~1 mg/L,需将残留液稀释20倍左右。 38.【答案】(1)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

(2)酵母菌

(3)①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 氧气、营养物质、pH ②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或不翻动,或下) ③种间竞争(或竞争)

【解析】(1)酶在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所以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温度。(2)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增加酵母菌数量,有利于密闭阶段在无氧条件下获得更多酒精产物,因而发酵初期应先通气。(3)①由图示可知与颠倒前相比,第15天A、B层颠倒后,B层醋酸杆菌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颠倒后B层不断翻动,与颠倒前相比,能接触更多氧气,醋酸杆菌大量繁殖,说明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环境因素有氧气,后来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及pH的降低,醋酸杆菌数量趋于稳定,说明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有营养物质、pH等。②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层(即下层)缺氧,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③发酵后期营养物质的消耗使不同种类的乳酸菌种间竞争加剧,淘汰了部分种类的乳酸菌。 39.【答案】(每空3分)(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

(2)将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 (3)污染不正确

【解析】(1)牛肉膏、蛋白胨都含有N,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氮源。制作无菌平板所用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所以X应为琼脂。 (2)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

为教室的不同高度,因变量为微生物的分布情况,故实验组的操作应为将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3)空白培养基上出现菌落,说明培养基被污染了,即调查中出现了污染现象。实验过程中若培养基被污染,必须将其抛弃,重新制作新的培养基进行实验。

40.【答案】(1)尿素 酚红 红 (2)稀释涂布平板法 1.75 少 (3)UGA 115

【解析】(1)筛选产脲酶细菌的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要添加酚红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产生的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成氨,导致培养基的pH升高,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红色。(2)图中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156+178+191)/3÷0.1×105=1.75×108,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所得数据包括死的细菌,且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所计菌落数少于真正的活细菌数,故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法测得的细菌数较少。(3)图乙从起始密码算起的碱基序列号为271,前270个碱基决定90个氨基酸,从271位到箭头处可以决定1个氨基酸,然后插入70个核苷酸,可决定23个氨基酸,多出一个碱基,加上后面的AG刚好可以决定1个氨基酸,则后面UGA是终止密码。因此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终止密码为UGA,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数为90+1+23+1=115(个)。 41.【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1)细胞质基质 重铬酸钾 线粒体 快

(2)有氧 (3)低于 (4)原 不含有

【解析】(1)酵母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及无氧呼吸全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酒精与重铬酸钾试剂反应呈灰绿色。图示过程③为细胞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快。 (2)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为有氧呼吸,所以将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3)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醋酸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0~35℃,故在生产过程中,酒精发酵温度低于醋酸发酵温度。 (4)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不含线粒体。

42.【答案】(1)无菌水(2分)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3

分)

(2)鉴别乳酸菌 中和产生的乳酸(或酸)(每空3分,共6分) 具有透明圈(2分) (3)甘油(2分)

【解析】(1)分离纯化乳酸菌过程中,需要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乳酸菌并得到单菌落。由于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故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

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2)由于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可以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故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可用于鉴别乳酸菌,同时碳酸钙也可以中和乳酸菌产生的乳酸。(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加甘油是为了避免水结冰产生冰晶损伤细胞。

43.【答案】(1)包埋绿球藻(包埋剂) 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凝胶球(凝固剂) (2)培养液(生理

盐水) 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凝胶球孔径过大) (3)2.0% (4)凝胶吸附Zn生长(增殖)速度快 绿球藻生长(增殖)速度减慢,溶液中Zn22 绿球藻

浓度较低

【解析】(1)实验中的海藻酸钠的作用是包埋绿球藻(包埋剂),而CaCl2的作用是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凝胶球(凝固剂)。(2)为洗去凝胶球上残余的CaCl2和其他污染物,并保持绿球藻活性,宜采用培养液或生理盐水来洗涤。图1中1.0%海藻酸钠组培养24 h 后,移去凝胶球, 溶液呈绿色的原因是海藻酸钠浓度过低。(3)从图1看:当海藻酸钠浓度为2.0%时,绿球藻数量比其他浓度时多,所以要探索固定化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

用,宜选用浓度为2.0%的海藻酸钠制备凝胶球。(4)从图2中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空白凝胶球组的Zn2浓度也下降,原因是凝胶可以吸附Zn2;从图1可以看出,24~48

2h间绿球藻增殖速度快,从而使得固定化藻实验组在24~48 h间Zn快;72~96 h间绿球藻增殖速度减慢,再加上培养液中Zn浓度下降速度较慢。

2浓度下降速度较

2浓度较低,故72~96 h间Zn44.【答案】(1)-胡萝卜素 维生素A 夜盲症 非挥发性(每空2分,共 8分) (2)需要(2分)

(3)乙酸乙酯(2分) 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为水溶性有

机溶剂(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1)从胡萝卜中提取出的橘黄色物质包括多种结构类似物,统称为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一分子的-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夜盲症、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其中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疾病称为夜盲症;胡萝卜素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具有挥发性。(2)含水量会影响萃取的效率,因此,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

卜素时,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3)有机溶剂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种。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乙酸乙酯是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因此应选择乙酸乙酯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

45.【答案】(除标记外,每空2分)(1)苏丹III(或苏丹IV) 萃取法

(2)脂肪(油脂) (3分)

(3)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 (4)45 40

【解析】(1)观察脂肪时可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色。对于不易挥发的物质可用萃取法提取,(2)为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应以油脂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培养。(3)若要测定微生物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利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单菌落,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4)楣同时间降解相等质量油脂所需酶量越多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力越 小,即45℃条件下酶的活力最小。而40℃条件下酶的活力相对最大,故应围绕此温度设计后续实验,以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

46.【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 (1)创造无氧环境 丙酮酸、[H] 、ATP (2)亚硝酸盐含量低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大量积累,使pH下降

(3)(表格6分,结论2分)

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结论:“优选”乳酸菌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比普能乳酸菌的低

【解析】(1)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增殖和生长,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该阶段的产物有丙酮酸、[H]和

ATP。(2)据题图分析,在第3天时,亚硝酸盐的含量为40 mg/kg,而在第8天时,亚硝酸盐的含量只有5 mg/kg,故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月。由于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而乳酸、呈酸性,经过大量的积累会使pH下降。(3)三因子自变量的表格中,自变量分别是食盐的浓度、不同菌种、培养时间,观察指标是亚硝酸盐的含量,其他都是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表格中要有单位。

47.【答案】(除标明外,每空1分) (1)乳糖凝固剂(2分) 选择培养基 (2)灼烧(2分) (3)小(2分)

(4)(酶)活性[或:(酶)活力](2分) 包埋法 物理吸附法(注:两空可颠倒) 【解析】(1)该选择培养基的唯一碳源应为乳糖,只有能利用乳糖的微生物能在该培养

基上生存,而其他微生物将因缺乏碳源而无法生存,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筛选产乳糖酶的微生物L;固体培养基中琼脂是很好的凝固剂;从功能上讲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接种环的灭菌宜采用灼烧法。(3)电泳过程中若蛋白质所带电荷相同,则电泳速度只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有关,蛋白质分子量越小,电泳速度越快。(4)固定化酶常要通过测定其活性来确定其应用价值;酶的固定化方法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等。

48.【答案】(除标明外,每空1分)(1)③

(2)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 (3)避免培养基污染棉塞 (4)量与活性①

(5)J4发酵过程会产热和产酸,J4菌株在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下酶的活性更高(2分) 【解析】(1)样品稀释需要无菌水,在酒精灯附近操作,涂布平板需要培养皿,在酒精

灯附近操作,两者都不需要显微镜。(2)涂布平板时只能取少量菌悬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菌悬液量过多会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3)分装培养基时,试管口若粘附有培养基,则需用酒精棉球擦净,以免污染棉塞。(4)接种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降解圈),降解圈越大,说明纤维素酶的量越多,活性越强。(5)在较高温度条件下J4菌种的纤维素酶活性较高,且J4菌种在较低pH条件下纤维素酶活性较高。发醇过程中,人工瘤胃中的温度升高、pH下降,故J4菌种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

49.【答案】(1)碳源;显微镜直接计数 (2)压榨;萃取(注:两空可颠倒)

(3)固定化酶 (4)(Taq)DNA聚合酶;(低温)复性(或退火);(中温)延伸

【解析】(1)培养酵母菌时,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碳源。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 (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压榨法或萃取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 (3)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可使葡萄糖异构酶重复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利用PCR技术扩增葡萄糖异构酶基因时,需用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催化。PCR一般要经历三十次以上的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变性、(低温)复性(或退火);(中温)延伸三步。

50.【答案】(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7

(2)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 (4)溶解氧 营养物质

【解析】(1)为了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可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2)0.1 mL稀释液中平均有38个活菌,可推测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38×10×100×1000=3.8×107(个)。(3)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其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比较两图可以看出,A是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B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由于振荡培养可以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还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因此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

51.【答案】 (1)纤维二糖 葡萄糖 (2)红 透明圈

(3)不能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 不能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解析】(1)纤维素酶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C1酶、Cx酶催化

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2) CR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CR-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3)培养基甲中未添加琼脂,为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上不能形成单菌落,故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乙中未添加纤维素,不能和CR形成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为纤维素分解菌。

52.【答案】(1)划线稀释涂布(或涂布) (2)涂布

(3)敏感不敏感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的弱耐药菌 (4)A

【解析】(1)微生物的常用接种方法为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2)能够使菌落均匀生长、布满平板的接种方法为涂布法。(3)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敏感;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不敏感;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的弱;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排除杂菌污染),说明该致病菌可能对抗生素D产生了抗药性。

53.【答案】(1)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排出二氧化碳

(2)重铬酸钾 (3)木薯淀粉酶解物浓度

编号 淀粉酶解物浓度 酒精含量 1 浓度1 +++ 2 浓度2 ++++ 3 浓度3 +++++ 4 浓度4 ++++ 5 浓度5 ++ (4)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过高时,酵母菌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酒精产生量反而减少。一定范围内,随着淀粉酶解物浓度的增大,产生的酒精含量增多,但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淀粉酶解物浓度的增大,产生的酒精含量逐渐减少

【解析】(1)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微生物,A通气口处打气可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从而增加酵母菌的数量。通气阀②偶尔短时间打开,是为了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2)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 (3)依题意“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排除了氧气、温度、pH、营养物质含量等因素,故可能是培养液的浓度影响酒精的产生量。设计一系列不同浓度梯度的淀粉酶解物培养基进行实验,其他操作、条件等都相同,最后检测酒精的含量。(4)若培养液的浓度过高,则酵母菌会失水死亡,影响酒精的产生量。 54.【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淀粉 进一步筛选纯化获得分解淀粉

能力强的酵母菌

(2)稀释涂布平板法 涂布不均匀

(3)工程酵母 工程酵母菌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导致酒精发酵产生CO2的速率更快 (4)小

【解析】(1)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直接看出,工程酵母菌比普通酵母菌利用淀粉的能力

强。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工程酵母菌可以正常增殖,而普通酵母菌不能正常增殖。(2)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根据图乙菌落分布情况可确定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后者;由图乙中菌落过于集中可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涂布不均匀。(3)在以淀粉为原料的培养液中,普通酵母菌繁殖慢,产生气体少;工程酵母菌繁殖快,产生气体多。(4)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不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

55.【答案】 (1) 杀灭细菌 增加乳酸菌数量

(2) 无氧呼吸 细胞质 (3) 温度 腌制时间 食盐用量

(4)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解析】(1)细菌分布广泛,制作泡菜时,需要乳酸菌进行发酵,为防止杂菌污染,所需盐水要煮沸加入陈泡菜液,可以增加乳酸菌数量,加速乳酸产生。(2)乳酸菌为原核生物,可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其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细胞质中。(3)在泡菜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等。(4)由于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所以在酸性环境中,乳酸菌能够正常地增殖,而其他杂菌繁殖将受到抑制,所以在此过程中,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56.【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 灭菌(或:防止杂菌污染)

(2)碳源 氮源 (3)时间水浴滤去不溶物 (4)(实验)对照

【解析】(1)接种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为了避免杂菌的污染,接种过程中要进行无菌操作,如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2)蔗糖可作为碳源,硝酸盐含有氮元素,可作为氮源。(3)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由于萃取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易引起燃烧、爆炸,故采用水浴加热。(4)鉴定胡萝卜素时,胡萝卜素标准品主要起一个对照的作用。

57.【答案】(1)降低 (2)适量的生长素 (3)③ (4)①④4 (5)增殖与分化二倍体幼苗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灵活运用能力。(1)由题干信息知,2,4-D对形态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在愈伤组织的再分化培养基中要降低2,4-D的浓度。(2)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幼苗需要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共同作用。(3)绿色芽点细胞是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排列紧密;刚融合的

籼稻和稗草杂交细胞还未形成新的细胞壁和大液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胚状体细胞含有叶绿体:分化后的细胞形态、结构发生稳定性的差异。(4)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用绿光和黄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组的叶片,两者的光合作用无明显差异。突变体的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大于对照组,而叶绿素的总量不变,分析可知突变体叶绿素a的含量增多、叶绿素b的含量减少,故色素分离的结果是滤纸条上(自上而下)的第4条色素带(叶绿素b)窄于对照组。(5)胚乳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胚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胚具有分裂与分化的能力,它的存在可能会影响由胚乳细胞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故需剔除胚,这样还可避免由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的三倍体幼苗中混有二倍体幼苗。

58.【答案】(1)原油 选择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强 (4)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火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技术实践中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1)欲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培养基中应只含有原油而无其他碳源,这样不能降解原油的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存,这类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分离纯化菌种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以便于纯化菌种。(3)降解原油能力越强的菌株,其菌落周围形成的分解圈越大。(4)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如接种环)、干热灭菌(如培养皿)和高压蒸汽灭菌(如培养基)。无菌技术要求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都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微生物的污染。

59.【答案】(1)压榨过滤

(2)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 高压蒸汽灭菌锅 消毒 (3)氮源 越慢 (4)直径(或:大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本的实验操作,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操作技能。(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等。由于柚皮易焦糊,所以提取柚皮精油时一般采用压榨法;对于糊状液体中的杂质,可先通过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通过离心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2)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

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对新配制的培养基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实验前需对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处理。(3)尿素可为乳酸菌A提供氮源;电泳时,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蛋白质,所带电荷较多的,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如果所带电荷相同,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移动速度较快。(4)透明圈越大表明抑菌效果越好。

60.【答案】(1)压榨萃取 (2)碳源 高压蒸汽灭菌

(3)显微镜直接计数酶活性(或:酶活力) 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 (4)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技术所使用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对于不易挥发的植物油,宜采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在选择培养基中加入植物油主要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对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一般是高压蒸汽灭菌法;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的数量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对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需要检测其活性,以确定其应用价值;可采取固定化酶技术,实现酶的重复使用;克隆脂肪酶基因可采用PCR技术,即多聚酶链式反应。

61.【答案】(1)茎尖(或根尖) 茎尖(或根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有机物 植物激素 外植体消毒不彻底

(3)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1)在培养无病毒植株时常选用根尖或茎尖为实验材料,这是由于根尖和茎尖细胞代谢旺盛,抗性强,所含病毒少甚至不含病毒。(2)在配制MS培养基时,除加入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外,还需要加入有机物、蔗糖等。在配制好的MS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在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的原因可能是外植体的消毒不彻底。 (3)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值会影响根的分化和芽的形成,当生长素用量/细胞分裂素用量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62.【答案】(1)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不是 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

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2)蒸馏温度 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

(3)下降 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 (4)较低 减少挥发 (5)a

(6)能 薄荷油与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芳香油提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1)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等性质,故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收集的蒸馏液为油水混合物。(2)蒸馏时许多因素都会影响提取物的量,如蒸馏温度、时间等。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精油的提取量会增加,但因原料量等条件一定,故超过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3)蒸馏过程中要进行冷却,让混合物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若不冷却则会有部分玫瑰精油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使精油提取量下降。(4)因玫瑰精油易挥发,故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应存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以减少玫瑰精油的挥发。(5)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适时间为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最高的时间,即a天左右。(6)因薄荷油与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与玫瑰精油相同的方法提取。

(1)柚皮易焦糊,宜采用____________法提取柚皮精油,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___________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

(2)筛选乳酸菌A时可选用平板划线法或 接种。对新配制的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设备是 。实验前需对超净工作台进行 处理。

(3)培养基中的尿素可为乳酸菌A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电泳法纯化乳酸菌素时,若分离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则其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___________。

(4)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______________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60.(2010山东)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

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1)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发挥,宜选用_____、_____方法从油料作物中提取。 (2)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的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_法。

(3)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________法直接计数;从微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______,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可利用______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

(4)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_____技术。

61.(2010安徽)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

品质变化。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

请回答

(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时,一般选取__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___。 (2)在过程①中,草莓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__________,在记刻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发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或外植物这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在过程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物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62.(2010新课标)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 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 (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 ,原因是 。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 的地方,目的是 。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 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 (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