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七章农业资源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2024-08-16 来源:星星旅游


第七章 农业资源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一、本章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中国主要农业生态失衡问题;保持生态平衡的途径

一般掌握:农业资源的特性及合理利用原则;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和原因

识记:农业资源的分类;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衡的概念

二、本章主要内容

根据资源的直接来源,农业资源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即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

自然资源: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下,能够产生生态效益或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或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

社会资源:指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来的有助于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人工资源。

农业资源按其重复利用程度分类,可分为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两类。

恒定性资源:这类资源不论怎样利用,都可以年复一年地比较恒定数量被再(周而复始)利用,能够自然更新。

可更新资源:亦称再生资源,这类资源在合理经营管理条件与适宜的自然环境中可以

更新、繁衍被人类继续利用,反之也可衰退、减少甚至灭绝。

不可更新资源:亦称流失性资源,是指不能连续地或周期性地被产生、补充和更新或者其周期相对人类的经济活动来说太长的一类资源。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状况

农业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农业资源的特性及合理利用原则

(一)农业资源的整体性及综合利用

(二)农业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及其经济利用

(三)资源的可更新性及其合理适度利用

(四)社会资源的不可更新性及有效利用

(五)农业资源的变动性及其科学利用

(六)农业资源的区域性及其因地制宜的利用

生态平衡与生态平衡失调

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它表现为生态系统中生物组成、种群数量、食物链营养结构的协调状态;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相等;物质贮存量恒定;信息传递流通;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或各对应力量之间,各自保持一定的状态,达到正负相当、协调吻合。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农业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在生态平衡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1.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经济系统

2.人们可以通过投入而改变平衡的结构

3.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相对平衡的必要性

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

1.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2.生态系统内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保持合理的比例与速度

3.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4.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平衡失调:指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压力或冲击时,系统的平衡受到影响,如果这

种压力或冲击超过了生态系统的忍耐力或阈限值时,系统的确自我调节能力随之降低,以至消失,此时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态系统趋向衰退,甚至崩溃,变成了另一种平衡状态——发生系统的逆行演替。

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标志表现在结构和功能上。

1.生态失调结构上的标志

(1)一级结构受损

(2)二级结构变化。

2.功能上的标志

(1)能量流动受阻。

(2)物质循环中断。

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中国主要农业生态失衡问题

(一)森林结构低龄化,可采资源减少

(二)草地资源退化

(三)耕地锐减

(四)水资源紧缺

(五)土地退化

(六)灾害频繁

(七)农业面源污染

(八)农业温室气体排放

(九)农田土壤污染

保持生态平衡的途径

(一)增加组分成分的多样性

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性是相互联系的。多样性是指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多少,生物种群结构的繁简,食物链的长短,食物网的复杂性程度,能量转化、物质循环的途径多少等。一般说,凡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生物种群结构复杂、食物链长并联结成网,能量转化、物质循环途径多的农业生态结构,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较稳定。稳定性是指生物种群在遇到生态环境较大幅度变化时,由于生物种群的反馈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使之恢复原状的能力。合理的农业结构不应该是单一的粮食作物生产系统,而应该是农林牧副渔多种组分构成的,食物链长并联结成网的,多种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渠道的多样性结构,尤其是在自然条件较差的中低产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更为

重要。

(二)不超过生态阈值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的。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具有一定限度的,不得超过生态阈值,在界限范围内生态系统通过自我修补进行调节,超过这一界限,调节就不起作用,从而使系统受到改变、伤害以致破坏,这个限度称为阈限值。为了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控制和管理生态系统时,应以阈限值为标准,阈限值大小决定于系统的稳定性,系统越成熟,种类组成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对外界压力或冲击力量的抵抗力也越大,即阈限值越高。

(三)巧设食物链结构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能把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有机地联结成一个整体。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是沿着食物链这条渠道实现的。食物链渠道的长短、大小和畅通与否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不同生态系统、食物链长短有所不同,通过设计和建立合理的食物链,可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四)生态环境的人为调控

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影响环境。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仅要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向大自然索取更多的财富造福人类,而且要特别注意环境的发展趋势,做到人为控制生态环境,使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处于相互协调的平衡之中。从大范围讲,农业生产的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必须用整体的、综合的、系统的观点去调控环境,才能促进生物的发展,以获得理想的生态效果。人为调控能促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如为

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和水土保持,而进行人工经营森林、草地或通过营造防护林、水源林,半干旱地区种草、种灌木林等;在种植业方面为改造中低产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合理轮作,增加豆科作物把多灾田变成旱涝保收田。对一个乡或一个村进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安排时,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为农业的发展创造较佳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建立良好的物质循环体系,就能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增强生态环境意识

生态意识是指在处理人类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关系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说来,就是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开发与保护、生产与生活、资源与环境等关系时应具备的生态观念常识。

环境意识是指人与自然环境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在8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环境意识,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一特定的客观存在反映。其核心是指人类对生态环境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判断、态度以及行为取向。同时这种认识、判断、态度和行为取向又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存在的生态环境。

我国正在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沉重的人口包袱和迫切的发展需求,迫使我们紧急行动起来,在广大干部中普及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在不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将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包括:(1)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必须普遍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以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2)开辟可持续发展新的经济领域和模

式,最重要的是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如开发绿色技术(或生态技术)及其在各个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等。(3)实现宣传战略的转变。在生态环境宣传教育领域,宣传环保方针、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科学知识、基础理论,推广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的技术手段,这是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基础工作。

本章小结

农业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人类农业活动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构成农业资源。本章介绍了农业资源的分类和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现状,阐述了农业资源的特征和利用原则。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生态平衡以及生态失衡的表现特征;并介绍了中国农业生态失衡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持农业生态平衡的途径和对策。

三、本章思考题

1.农业资源的特征及其合理性利用原则?

2.保护生态平衡的途径?

3.我国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