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纪广电站 高山林
在农村采访,采访对象主要是农民。这类采访对象或者是愿谈而不善谈,或者是善谈而不愿谈。怎样使被采访的农民既愿谈又善谈呢?这就给记者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就采访农民的提问技巧谈一点初浅的认识。
一、要融洽气氛,忌直接入题
在农村采访,多是有备而来的,也就是说采访目的是明确的。但是,采访时不宜直接入题。因为,大多数农民没有经历过采访,面对话筒和摄像机,往往会手足无措。去年十一月,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志军来我镇调研工作时,来到了养鸭大户戴光荣的养鸭场,采访时间仓促,为了加速完成任务,我开门见山向老戴提问:“当初,你是怎么想得起来养鸭的?目前效益怎么样?”这位农民面对省、市领导及突如其来的话筒,急得额头上冒出汗来,连忙摇手说:“不行,不行,我不知道,我不会说——”并欲转身回避。见状,我忙收回话筒,与他一起走进了养鸭棚内,一边走,一边向他询问鸭蛋的市场行情。不一会儿,气氛融洽了,打开了他的心扉。这时,我将话筒悄悄了对准他,他轻松自如地说出自己在市场经济中寻求发展的想法,采访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由此可见,欲速则不达。采访农民时要先营造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然后再转入正题,这一点在采访农民时尤其重要。美国一位新闻学教授曾说:“采访经验丰富的记者往往在走进访问对象的房间时就把这个屋子首先打量一番,并试图发现他可以借题发挥恭维访问对象的那些东西。”这就是说,记者在必须快速寻找到一个接近点,融洽采访气氛。记者在寻找与农民之间的接近点时要注意把自己融入“农”字当中,放下架子,谦虚朴实,消除采访对象思想上的陌生感、紧张感,这将给采访转入正题创造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
二、要善于引导,忌浅尝辄止
引导是提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采访农民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采访农民时要善于引导,在引导中,必须明确采访目的,向主题引导,同时要融入情感的交流,把握谈话的节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这样将会激起对方的谈话兴趣。在采访农民的过程中,记者可能做了充分准备,但缺乏深入探究的思想准备,只满足于对方对其指向性提问作出明确回答,获得比较富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便觉得满意了,无话可问了。使可能获得更丰富深刻的新闻材料失之交臂。所以事先准备提问提纲固然重要,而自己应怀着更高的探究目标,便于在采访中发现更多更重要的新闻脉络。记者在采访农民时,要善于使用侧问、追问等多种提问方式,主动进行引导,及时掌握提问方向,深入发掘有价值的新闻材料。
三、要突出关键,忌追问“逼供”
曾看过一记者向菜农提这样的问题:“近来,反季节蔬菜十分好卖,是吗?”答:“是的。”“价格比较贵,对吗?”答:“对。”这样的问题对农民来讲,只能用“是”或者“不是”“对”或“不对”来回答。与其说是一种采访,倒不如说是一种逼问诱供。人们会想,你记者既然事先什么都知道了,还问什么,这种追查逼供式的提问不仅会破坏谈话的氛围,而且也问不出什么关键问题来。那么,怎样避免追查逼供,突出关键问题呢?记者在采访前对问题进行梳理,依据问题的性质可以把问题分为三类:基本问题、关键问题、困难棘手问题。基本问题:是记者先了解到的基本情况,在采访中不要多问;关键问题是采访的重点,一般包括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影响、意义等;困难棘手问题是关键问题之一,在采访农民时,要放在谈话即将结束时提问。记者与农民交谈,关键问题不能一个接一个,像连珠炮似的,采访对象可能受不了。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在恰当的时机不露痕迹、不动声色地提出关键问题,这样就可能使谈话顺利进行。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对报道的问题全面了解,对采访的对象有个清楚的认识,要把自己对采访对象的提问化为人们的普通关注,激起对方的回答兴趣,做到具体与概括的高度统一,抓住农村、农民的特有特征,就能有效地避免生硬的追查逼供式提问,更好地突出新闻事实。
此外,记者在采访农民时,要分清访问对象的类别,因人而问,同是农民,存在着个人的气质、性格上的差异。对于善谈不愿谈的农民,要消除采访对象思想上的顾虑;对于愿谈不善谈的农民,要深入引导;对于既不愿谈也不善谈的农民,要旁敲侧击。所以,经常采访农民的记者要学会察言观色,做到提问、倾听、观察、引导巧妙结合。作为采访农民的记者要多点“农”字味,采访时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专业术语、华丽词藻。比如“果树萌芽,”农民听起来,可能就不大顺口;如果用“果树发芽,”听起来就比较朴实自然。记者不应该把问话看作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应该少用或不用长句子,既简明扼要,也便于理解。所以,采访农民的问题要给对方一种浅显的感觉,以浅显的提问方式来挖掘表现新闻主旨的材料,应该是记者采访农民时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 作者: 余庆锋 发表日期: 2005-12-19 11:43 复制链接 提问,是记者采访获取新闻事实的重要途径。记者提问技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采访方案、报道意图能否顺利实现。有效的提问,有助于开掘新闻事实的价值,使其报道的思想观点得以具体化、深刻化。因此,根据采访意图和对象随时调整谈话策略,灵活应用多种提问技巧,是新闻采访获取成功的关键。 对话型采访“善”提问 对话型采访是在采访对象积极配合的语境下进行的。只要善于提问,就能从采访对象处摄取更多更好的新闻素材。
1.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能使对方一听就明白要回答什么问题。请看记者采访德国某汽车公司在中国的人事经理沈坚的一段对话:
记者:在外资企业中,雇员跳槽是一种普遍现象,许多公司为此而烦恼,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沈坚:外资企业需要的是有能力而面对市场竞争的人才,而我们国家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目前能够适应这种转变,在知识、能力和经验诸方面达到市场要求的人才还为数不多,尚不能满足所有外资企业的需要……
记者将“员工跳槽”这一问题一提出,就得到一个肯定、有说服力的答案。这说明,开门见山的提问,容易被采访对象理解,并做出明确回答,从而使自己获得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2.漫谈引导,营造和谐漫谈引导,旨在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采访气氛,便于沟通与交流。这种采访常常从采访对象最关心、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谈起。美国记者怀特·汤姆索采访尼克松,就是从他最感兴趣的话题——足球谈起;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是从他的生日谈起。1986年9月,美国著名记者华莱士采访邓小平,亦采用了这种方式。在短短一小时的采访中,他向邓小平提出了许多问题,这其中包括中苏关系、中美关系及中国现行政策等许多敏感甚至尖锐的问题,都得到圆满的答复。这是因为他善于将严肃话题融注在轻松自然的交谈中。
3.抓住线索,寻根究底采访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事前料想不到的新线索。一个富有经验的记者能够抓住这些线索,将采访引向深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在2003年“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后,对中科院院士钟南山的采访提问就是如此: 王志: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要搞国际协作?
钟南山:这个病,本身的病原搞不清楚,我们需要两个层面的协作:流行病学的协作,国际上的大协作,需要综合各国的优秀的科技成果才能解决问题。
王志:现在看起来你说的协作是对的,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你提出来是很有压力的,而且对你来说有非议,你知道吗?
钟南山:当时我们首先跟香港大学合作、协作的时候,有一些人是反对的,当然并没有直接地责备我。
王志:那这种批评和压力对你没有影响吗?
钟南山:有影响,但我不觉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觉得我是在做一些学术上的互相支持,同时我希望把这个病更快地搞清,这没有什么错。 记者提的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并且都能从采访对象的回答中找出新的线索,特别是钟南山说自己曾经遭遇对反对,王志就马上追问这种“反对”对他有没有影响,钟南山的回答,为记者提供了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工作作风。
诱导型采访“巧”提问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被采访者并不愿意接受采访,即使出于无奈与记者会面,也会用沉默、少语等形式对待记者,使采访活动变得十分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巧妙提问,才能将采访对象不愿说,或者想说而不能说,或者根本不想说的话引发出来。
1.侧面入手,迂回提问在不好从正面提问时,可以从侧面入手,经过迂回,然后问到正题上。198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女记者刘振敏,到北京十三陵水库采访植树造林活动。她看见邓小平也在植树。这时有记者走上前去问邓小平同志有何感想。邓小平回答说“我是来劳动的,不发表感想”。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正面采访很难有所收获,但刘振敏并不“死
心”,于是她走上前去说:
刘振敏:小平同志,1958年您不是来过吗? 邓小平:是呀,那是修十三陵水库。 刘振敏:现在有什么变化? 邓小平:现在满山都是树哇!
刘振敏:您说过植树要坚持20年。
邓小平:是呀,植树要坚持20年,100年,1000年。年年都要搞哇,世世代代搞下去。 可以看出,由于她善于从侧面提问,使得采访很成功。
2.巧设机关,借代反问这是一种激将法。记者巧妙地借他人之言,提出一个敏感甚至可以引起对方不快的问题,以激起采访对象欲做解释或表白的欲望,进而达到采访目的。美国名记者巴巴拉·沃尔特斯便是运用此法的老手。她在采访伊朗国王时是这样提问的:
陛下,有人说你是独裁者,也许是仁慈的独裁者,但终归是独裁者。我知道您已听到这种微词了,现在正是您回答他们的机会。
伊朗国王回答说:“是的,我听到过这些闲话”,他平静地接受了“你认为你是一个独裁者吗?”这样的问话,并产生了欲为自己辩解的欲望,于是,沃尔特斯顺势提出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并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这正如沃尔特斯所言,“人们总是对涉及自己的言论存有芥蒂,而且总是欢迎有机会来做出回答的。”
3.充当对手,展开讨论这是记者预先设计好一个话题,以与对方探讨的形式,诱使对方倾泄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法拉奇当年采访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并使他说出一番震动美国朝野的话来,就采用了此法:
法拉奇:基辛格博士,您怎样来解释您几乎比总统更出名,更孚众望这一事实呢?你有什么道理呢?
基辛格:现在我还处在我的位置上,为什么要告诉你呢?还是把你想的道理告诉我吧。我可以肯定,你也有你的某些道理来说明我之所以有了名气的。 法拉奇:我还没有把握,所以想从这次访问中找出道理来……我料想根本原因是成功使您出了名……您就像一个棋手走了几步好棋一样,首先是中国这步棋。人们都佩服能将对方一军的棋手。
基辛格:是的,中国是我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关键还不在于此。关键在于……好吧,没关系,我就告诉你吧!
法拉奇将提问作了一些技术性的处理,说一半留一半,先谈自己的看法,抛砖引玉,再听对方的高见,加之适当的恭维,让对方自鸣得意……等等,最终使基辛格不由自主一吐为快。
论辩型采访“严”提问
当记者的价值观念或采访题材与采访对象的利益或行为发生冲突时,采访便有一种论辩的色彩。记者常采用“严格提问法”,通过严肃、尖锐的提问,使采访活动变成一场探讨真实真相的论战。
1.单刀直入,先发制人1969年9月,在利比亚发生了由卡扎菲一手操纵的“革命”,但其实质是一次政变。法拉奇在对他的采访中,就有这样一连串直逼要害、一针见血的提问: 你是怎样理解革命的?
利比亚的事情如果是革命,怎样理解到处可以看见你的照片? 你禁止很多事情,为什么禁止不了个人崇拜? 人民爱戴你,你为什么住在军营?
这些问题连串起来简直就是一篇讨伐卡扎菲的檄文。而卡扎菲或支吾或躲闪或辩解的回答,又无一不是对这篇檄文的生动注脚。 2.旁敲侧击,声东击西这是面对采访对象企图遮掩事实真相采用的提问策略。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记者对山西某矿难的采访。当时矿主殷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愿承认某一矿井事故与自己有关,记者就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对殷三进行旁敲侧击的提问: 记者:比如说出事的这个矿,王全全探矿,这个矿跟你是什么关系? 殷三:他们自己的矿。 记者:跟你有关系吗? 殷三:没有。 记者:他们不需要向你交什么承包费吗? 殷三:就是承包费,就是有这110万承包费。 结果,记者用他收承包费这一事实,证明了出事矿井与他的关系。 3.明知故问,后发制人记者故意提出一个知道结论的问题,诱使对方的回答落入自己预设的圈套,达到后发制人的目的。比如前述利比亚统治者卡扎菲,曾自诩为“一句话整个世界就能爆炸”,法拉奇记者在结束对他的采访之前,就用过这种方式对他进行了讽刺: 法拉奇:你信不信上帝? 卡扎菲:当然信,你为什么要问我这个问题? 法拉奇:因为我以为你就是上帝。 当然,记者采访的提问技巧远非如此。笔者只是在中外记者精彩采访艺术的长河之中,采撷了几束浪花,以此奉献给热爱口才艺术的读者,并与他们分享这些优秀记者的智慧与口才。 让典型人物平实鲜活(一)
众所周知,新闻中的人物报道绝大多数是关于典型人物的报道。既然是典型,就肯定有其不同凡响之处,但如果我们因此把典型人物报道成高大全式的神人,势必在观众心中产生逆反心理。那么怎样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人物报道呢?由于工作的原因,有几年的时间我是和典型人物打交道的,虽然我们知道在任何报道中,人都是主体,但报道人物,尤其是报道典型人物,需要我们更深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好报道技巧,才能使他们能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既有感染力,又有可信度。通过几年的人物报道的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一、抓住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有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虽然没那么夸张,但确实一个人的性格是他最有特点的地方,所以我认为在报道典型人物的时候,首要一点是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把他性格中最鲜明的特质挖掘出来,这样我们的人物报道才有鲜活的生命力。
比如我在《光彩人生》中采访一个叫刘玉芹的下岗女工。她的经历很简单,就是下岗之后和母亲卖水果,但这个人是特别直爽的一个人,性格泼辣而豪放。我们注意到她在批发水果时,她总是把价格自己先降到最低价,然后有人来买水果,不等人家讲价,她就先说:\"你别讲价啦,这是我能让到的最低价,咱
们都不容易,再讲你就买别人的吧。\"
虽然我这么写出来可能听着不特别有趣,但是如果有她的神情、语气和急叨叨的语速,一个性格率直的形象就活灵活现的出现在荧屏上。而我的采访也就是从她的这一段话之后开始的。
我们的节目在接下去的解说词中这样说:刘玉芹卖水果不爱讲价是远近出了名的,而且她也的确把价格自己先压的非常低。因为她知道:来做水果生意,赚这点小钱的人都是不容易的人。\"
然后是对刘玉芹的采访,当时她是一边搬着一大筐水果一边说:\"现在我好多了,做起了批发,开始只能买十斤二十斤桔子、苹果了,然后一斤比买时多一毛钱、两毛钱卖出去,一天也就挣二三块钱,那时也没钱啊!哎,把那些小箱的先卖出去,\"说着她就放下手里的筐,又招呼一个帮手把小箱的桔子搬到仓库外。
中午了,她一手握着面包,一手拿着榨菜。她一面吃一面跟我们说:\"你别看我吃的好象挺寒酸,我可不是没钱,是没时间好好吃饭。不过开始时我下岗那会儿可真是挺惨,我一个人带孩子,而且我们家十一口人,除了我妈退休,十口人下岗,要说我妈可真行,那老太太,跟我们说有啥了不起的?咱有手有脚,还能饿死?我妈最看不起那些手里提个包满街瞎遛达的人。我妈说你卖一筐桔子赚两块钱,卖两筐桔子赚四块钱,要说人穷只能怪自己。\"
不可否认,这个采访对象本身有其率真可爱之处,但正因为我没有去罗列那些事,而是先观察和展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才把她的故事自然而然地讲述出来,而且整个采访特别的顺畅。
所以说在进行人物报道时,尤其是对那些典型人物进行报道时,千万不能有太多主观色彩的东西,要把人物的真性情通过我们的镜头展示出来。如我曾经报道过的为下岗职工分忧解难的好大姐戚秀玉。她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让一万多名下岗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她靠的是什么?通过观察,我发现戚大姐是个特别热心,又特别心肠软的人。一个下岗职工来找她,诉说自己的不幸经历,她就在那儿陪人掉眼泪。一般记者可能觉得我还没正式采访呢,先不用拍,但我和摄像却意识到这是展示戚大姐的一个绝好的机会,我们用镜头真实记录下这一场景。那位下岗女工哭着对戚大姐说:\"大姐,我听很多人提起你,说你人特别好,专门为我们这样的下岗工人找出路。我是硬着头皮来找你的,我爱人和别人好了,非要离婚,我不离,就打我,我没办法和他离了婚,跟我妈住,带着女儿。我妈去年又得脑血栓了,治病得花一大笔钱,我们厂又倒闭了,孩子正上学,需要钱,我实在没法啊!\"
那女人说到这里,放声痛哭,戚大姐也是泪流满面。她边哭边对女工说:\"你放心,千万别着急,我一定会帮你找到工作的,只要有我,我就不会让你们娘仨饿着。\"
那场面异常感人,尤其回来看素材,看到大姐和那位女工两双紧紧相握的
手,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段素材,真是抵得过千言万语,形象地说明了戚大姐的为人。尤其那个女工说,她是听许多人提起戚大姐,所以赶来求戚大姐,更说明戚秀玉已成为千万个下岗职工的贴心人。这一段完全真情流露,比起我们正儿八经的采访几个下岗职工,请他(她)讲讲戚大姐是怎样的人生动感人得多。但并非我们只是抓这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也采访了其他下岗职工,但他们没有一个是特定找来采访的。因为采访这样一个人物报道,本身和被采访者之间有许多动人故事,如果要他们做思想准备,组织语言,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我们把所有的采访都与当时的场景结合起来,让采访在自然中进行,这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二、采访要情景交融
我想不光对人物报道,任何报道如果想要达到生动鲜活的效果,不是把被采访者呼来唤去,摆来摆去,而是记者跟着被采访者的脚步寻找动情点,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做一个手勤眼勤脚勤的人,决不能象审问一样看看典型人物的材料,然后在一个屋子里,让同主人公有过交流的人如犯人一样逐一接受我们的提问。我这么说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在我们的人物报道乃至许多报道中,都能感受到这样的氛围,而且我们可以一眼看出,针对一件事活一个人的采访报道绝对是同一场景,甚至是镜头的角度都不变换一下,只不过被采访对象换了,将不同的方面和感受,试想这样能收到真实而生动的效果吗?本来追忆一件事情远比正在发生的事情缺少动情因素,如果我们再用审讯方式采访就更差强人意。所以就要求记者除了有现场捕捉动情点的能力,还要有创造动情因素的能力。
还是以采访戚秀立为例,那天我们在劳动力市场想拍些空画面,忽然看见几个人拿着锦旗进来,我下意识的觉得这是送给戚大姐的,所以马上让摄像跟着拍。果然,那些人举着锦旗来到戚大姐面前说:\"戚大姐,我们这些人凑钱给你做了一面锦旗,因为你对我们太好了!\"
这时候我把话筒递了上去问:\"戚大姐怎么对你们好了?\"他们立刻争着说起戚大姐一桩桩、一件件感人肺腑的故事。那种真情流露的采访确实为片子增色不少。
试想如果我当时没有让摄像跟过去,没有接住这个话茬,肯定不会有后来那几段精彩的采访。当然,能够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少数。多数采访依然是靠记者根据线索组织和握握。因为在新闻中做人物报道不如在纪录片中,我们都知道纪录片中的人物采访可以给记者充分的时间,而对于新闻中的人物报道,是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且往往由省委宣传部带队,几家新闻单位联合采访,三至五天完成,然后统一发稿。在这种情况下,能出精品属实不易。因为没有充分的前期准备,没有单独面对采访者的机会,没有仔细观察采访者的时间。好在至少我们有一份典型人物的事迹材料,知道他曾做了怎样的事迹,才因此被评为先进人物的。如我们在戚大姐的先进事迹材料中得知,她曾帮助过一对母女,不仅把母亲安排到一家企业工作,而且四处找单位,把那个有痴呆症的女孩也安排到一个企业工作。于是我决定安排这样一个场景,提出和戚大姐到那一对母女家看看。(我认为这并非摆拍)。我们沿着大连特有的盘旋而上的山
道来到一栋陈旧的居民楼,上了顶楼。敲门后,门开了。当听到是戚大姐来时,里面响起了惊喜交加的喊声,\"啊,是戚大姐!\"一张瘦削却很有神的脸出现在我们面前,接着一个看上去楞头楞脑,梳着短发的女孩从门后面挤出来一头扎在戚秀立的怀里,一边喊着\"戚姨!\"
那场面热烈而感人,我们的摄像师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场景,将戚秀玉发自内心的与下岗工人打成一片的真挚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听下岗女工说:\"俺们家小娟总念叨,戚姨怎么还不来呢?戚姨怎么还不来呢?\"说着她象想起什么,到柜子里翻出一个纸盒,说:\"这是小娟给你买的,用她上班的第一月工资,说要给她戚姨买件衣服。\"
说着那个下岗女工哭了,戚大姐,还有那个小丫头都哭了,连我们也忍不住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在那种情况下,我们采访问戚大姐是怎么帮助他们的,那个女工就讲的特别动情。所以说一定要在特定的场景下采访,让被采访者融入他(她)会真情流露的环境中,绝不能抓住被采访者,不分场合地点,逐个过筛子提问,那样不仅很难捕捉真情实感,而且会使被采访者产生反感的情绪。 三、将心比心,融入被采访者的感情当中
在采访人物时,最怕记者一副超然事外、公事公办的样子。因为要想把主人公最真实的一面反映出来,一定要与被采访者以心交心,以情动情,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信赖你,亲近你,跟你说心里话。而我们一些记者在做人物报道时,却经常是没有任何情感的提问,如问主人公\"当时这么做,你怎么想的?\"采访主人公周围的同事:\"谈谈某某这个人吧\"
试想这样的提问怎能抓住最有生命力,最有动情点的内容呢?尤其碰上那些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更是让他无从谈起了。
记得我采访过一个被公安部评为二级英模的警察,一个叫姜金利的派出所所长。他所在的镇从前特别乱,但他当上警察后执法严格,勇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所以不到半年的时间镇里的治安就好了。但是由于都是乡里乡亲的,因为他执法严明也得罪了不少人。开始我们想采访他家里人,让他们说出姜金利执法严明的事,但他家里人却不爱谈,因为姜金利得罪人他家人也跟着没少挨骂,所以一提这个就气不打一处来,总说没什么好说的。后来我就帮他妈抱柴火,带他家的小孩玩,跟他们家人\"套近乎\"。这时他妈才对我好了些。我趁热打铁对他妈说:大姨,您说姜金利工作是不是挺严的。 他妈把嘴一撇,\"哼,没啥好说的。\"
看来母亲对姜金利还一肚子气,我就想,这老太太肯定没少因为姜金利得罪人,想到这我就跟老太太说:\"大姨,你说你们乡里乡亲的,如果姜金利太公事公办,人家求到您头上,您老是不是挺为难的,尤其你要跟金利说他再不开面,也真够让您老难做人的了。\"
一说到这儿,老太太话闸子打开了:\"哎呀,别提了,人家都说我,就你
儿子能,当个所长,六亲不认,我也没办法啊,也知我儿干的是正经事,我就跟他们说,你们理解理解吧,他这么做还不是为公家,为大伙,要不,谁愿意得罪这人,金利这几年没少吃苦,要说他那一大堆奖章,都是他流血流汗换来的。不容易啊!\"
这么一说,就生动多了。
凡事从对方角度考虑,会拉近你和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也会让被采访者和你说出他的心里话。再比如我要采访的主人公姜金利,他是一个特别能干的警察,但是不爱说话,他一年有半年时间是睡在派出所里,除了工作上得罪了不少乡里乡亲,而且家里的事根本指望不上他。那天难得他回家,我看出姜金利其实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他打开缸盖,看缸空了,立刻挑着桶打水。我凑过去问:\"那你不在时谁挑水啊?\"他说:\"我爸和我媳妇儿\"
我立刻接着说了句:\"哎呀,那他们可真够辛苦的,你爸那么大岁数,你媳妇身体我看也挺单薄,你是不是也挺过意不去的。\"
一句话,他不吭声了,好久,说:\"那次我回家,看我爸、我妈还有我媳妇在那盖房子,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这短短几句话,道出了姜金利的心声。其实谁愿意在外奔波呢,都有家,都渴望对家人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因此,他的这分愧疚与无奈就特别的感人。试想如果我把自己置身于事外,很自然的问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那么无形中就造成了我和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也使我的采访生硬,没有人情味。 四、用事实说话
我觉得人物采访最忌讳的就是空洞的讲些拔高的话,如某某对工作任劳任怨,他把满腔的热情都投在工作中,„„这样的解说词就如同个人简历一样呆板生硬,没有任何感染力。所以对于人物报道,一定要用事实说话,用他的那些生动而感人的事例使人信服,哪怕是数字也比空洞的赞美好的多。 如我采访鞍山的一名老劳模,他工作35年,每年在班上的时间都超过350天。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数字!足以说明一切!
可以说用事实来证明一个人的伟大远比那些哪怕是很由衷的赞美更令人难忘。在我采访姜金利时,碰到一个人,他的妻子因为生孩子想吃鱼,家里又没钱,他就铤而走险去河塘炸鱼。姜金利和民警抓到他之后,他又偷偷地跑回家,回到家听妻子说,姜金利给他家送来了鱼和水果,这个人特别感动,又主动回到派出所。
这是一年前的事了。我们赶到这个人的他家时,他的小儿子已经会牙牙说话了。看到姜金利,他高兴极了,让他的儿子叫姜金利姜爸爸,并流着泪说:\"第一次我是跑出派出所,第二次我跑回派出所,因为姜所长真是一个好所长,
我服气他!\"
这个事实就生动地说明了,姜金利执法严明又爱民如子的胸怀与情义。看过之后令观众心服口服。所以在对典型人物的报道中,最忌讳的就是空洞的描述,必须要寻找最能体现主人公道德情操、情感性格的事例来展示,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人物报道需要记者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感受生活,善于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人物报道要有一种精神贯穿其中。而作为一名记者,必须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去捕捉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去展现他的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高水准的,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好的人物报道,也才能在我们的人物报道中开辟出一片别样的天空。
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 文/张占学
采访活动最基本的特点是社会活动,是专门和人打交道的。
记者在向采访对象作采访时,不仅仅是向对方收集材料。访问的过程,同时也是彼此交流思想感情、挖掘内心世界的心理交流过程,取得信任是获得事实的前提,采访对象有真诚合作的心理才能打开心扉。记者既要把握好自己的心理,又要探索、揣摩采访对象的心理。记者必须掌握人际交往中心理沟通的学问,主动接近采访对象,取得对方的信任与合作,才能使采访获得成功。 (一)
在采访实践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两类人,一类是合作者,一类是不合作者。不同的采访对象其心理素质也是不相同的。合作者往往有如下心理:
(1)需要:有些采访对象乐意接受记者采访,这是因为采访活动符合他们的需要,意识到记者的采访是在支持他们的工作,或者报道本身有利于他们工作的展开。如有的单位或个人有大型活动时,总是邀请各大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为他们报道新闻。在这种需要心理中,有个别人或单位想利用记者的采访报道为他们自己或单位扬名。对这样的采访对象,记者要防止谈话中有水分。有些数字要核实,以免报道失实。
(2)信任:只有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记者的采访活动才能深入进行。信任心理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是出自对新闻机构的信任,另一方面是对记者本人的信任。对记者的信任来自过去交往中的友谊,或者记者的外表、风度、学识修养。记者的谈吐和提问的技巧也可以影响采访对象的信任感。
(3)善谈:由于采访对象的性格、气质、职业不同,在接受采访时心理状态也不同,有的采访对象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因职业的锻炼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的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时,不紧张不胆怯,往往能很好地配合采访,使采访谈话处于良好状态。这类人如教师、演员,经常讲话的干部、领导等。
(4)情绪: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一个人当他情绪好时,找他办事就比较爽快,而且也容易办成。情绪不好时,就容易碰钉子。采访对象的情绪,往往会影响到采访谈话的心理。轻松、稳定、愉快的情绪,有利于采访谈话的进行。因此,记者要选择采访对象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时去采访,这样双方可以在良好的情绪气氛中打开话匣子,使采访获得成功。
不合作的采访对象往往有如下心理:
(1)谦虚:有的采访对象,特别是一些先进人物,尽管有许多感人的事迹,但出于谦虚的品德,往往不愿意宣传自己,不积极向记者提供生动的材料。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只有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先打外围战,先采访他周围的人或熟悉他的人。
(2)紧张:大部分人初次面对摄像机镜头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有的采访对象不善言谈,不善社交活动,或者性格内向,或者对采访的问题没有思想准备(随机采访)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状态。越是紧张,越谈不成。对于这类采访对象要设法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先从轻松的话题谈起,待采访对象消除紧张情绪后,再谈正题。或者提出问题后,让对方有思考的余地,然后再开机录像。
(3)反感:有些采访对象对记者的采访有反感的心理情绪。产生反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以前吃过新闻报道的亏,所以见到记者采访就反感;二是记者所在的新闻机构以前有过虚假的报道而导致采访对象对记者不信任;三是单位风气不正,怕接受采访后,遭到孤立和打击,而不愿出头露面;四是明知自己做错了事,害怕被新闻单位曝光,见到记者就回避;五是对新闻机构有成见,甚至把防新闻单位与防火、防盗相提并论。凡此种种都会造成对采访活动的反感心理。 (二)
影响采访对象心理的有如下一些因素:一是社会群体心理影响。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的一个阶层、一个环境之内,不能不受到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文化素养、不同生活条件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是群体心理对个人的影响所致。
(1)官员、干部:这类人比较难采访,虽然他们都很善谈,善于分析、归纳问题,但他们往往是照本宣科,官话、套话多,很难说出实质性的东西。这是因为他们面对镜头时,顾虑较多,压力较大。
(2)农民:和农民打交道比较容易。他们大多朴素、直爽,没有太多的顾虑,容易实话实说,但由于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有时讲话没有条理,有的不善言谈,面对镜头发怵、紧张,有的方言较重,交流困难。记者提问时最好用地方话、口语化,避免交流困难。 (3)专家、学者:这类人学有专长,而且平时都很忙,惜时如金,热爱自己的专业。如果记者在采访中对他们所从事的专业一无所知,对他们的成果、著作缺乏常识,对方就会感到不被重视、不被尊重,和你谈话是浪费时间。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有愿同知音者谈话的心理。因此,我们在采访这类人以前,要做好认真的准备,通过外围采访,了解采访对象的著作、成就等,做一个合格的对话者。这是成功采访专家、学者的关键。
二是个性特征的影响。个性特征决定着人的行为。性格外向、开朗,善于交际和言谈。性格内向、沉静,不善交际和言谈。不同个性的采访对象对待采访的态度是不同的。心理素质好、自信心强的采访对象回答问题痛快,直言不讳,积极主动。心理素质差的采访对象回答问题则往往缺乏果断力。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要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方法。
三是记者能力的影响。在采访的初级阶段,刚与采访对象接触时,记者的仪表因素所产生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记者要设法在仪表方面给采访对象造成一种吸引力,以激发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时具有良好的心理。
电视记者还要善于消除采访对象的紧张心理。可用语言、神态等因素使对方放松,在平静的心态下接受采访。如有的采访对象一看到摄像机前面的红灯一亮就紧张,记者可关掉红灯,在采访对象不知不觉中开机拍摄,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在采访实践中,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规律,对采访活动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我
们要在采访活动中不断观察、分析、总结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针对不同的心理,运用不同的技巧,以接近采访对象,打开采访局面,是采访成功的必由之路。
一、明确报道思想
二、确定报道选题 三、做好访前准备
1、平时准备;2、临时准备。采访提纲的拟订。 四、进行采集访问
1、因人、因事、因报道而异,施用不同性质类型的采访方法。选择适当的采访形式:时间、地点、环境。
2、了解各种采访形式和手段,因器适用。新闻性采访;调查性采访;新闻特写采访;人物访谈性采访。
3、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顺利打开沟通的门户。国内外名记者的一般总结。学一点领导调查的艺术。
4、审核分类材料、取材充分。检查采访是否到位:(1)与采访选题相关的采访对象是否足够多;(2)检查手段是否适当:现场访问、提问、开调查会、个别访谈。(3)采访材料是否完备:概括材料、骨干材料、典型材料、细节材料等等。
五、反复酝酿主题。主题是新闻报道透过事实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认识结晶。主题酝酿的主要侧面:了解事件材料所能说明的问题;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大局要解答的问题;受众对预期事件的期待和诉求心理。
第二节 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记者在特殊情况下,为获得新闻采访的材料而采取的隐瞒身份和采访目的的一种采访形式。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针对违背公共利益的行为和事件,在公共场合,针对公众任务进行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的要求:掌握法律原则;不对公民的隐私权、居住权、肖像权构成侵害;保护自己的原则。
隐性采访的技巧。
思考与练习:
1、 1、 我对采访对象的认识;2、我所经历的一次采访;3、对《新闻调查》的分析。 本章重点:
1、新闻采访的过程及其环节。 本章难点:
1、访前准备的具体内容。2、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和采访技巧。
第五章 访问、观察、体验
——采访的基本手段
一、访问是获得事实真相的主要途径。
1、口问:要素提问法。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由眼前到未来的提问。地点——采访对象对某事某人的环境了解情况:此地彼地;有利不利;熟悉生疏。人物——愿望、动机、情感、行为、各方当事人的不同情况。事物——性质、数量、变化、结果、背景。原因——主观、客观、可预防、不可预防等。
2、围绕主题和目的提问:主题是新闻事实所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目的是新闻所针对的现实。比如,一起酒后驾车车祸的报道,主题是酒后驾车危害严重,目的可能是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存有侥幸麻痹思想。围绕主题提问,不能直接问主题,要问能够说明主题、表现主题的事实、现象。主题是由现象提炼出来的,提问就在于还原提炼的过程。围绕目的提问,也不能直接问目的,要围绕人际环境、客观环境、新闻事实所针对的现象、针对的人们提问。
3、国外记者的提问技巧:1、在问题表面包含着几层问题;2、把要证实的问题当作已知的问题,提出来。几种采访提问的技巧:激将法、反问法、追问法、套问法。
应当避免的提问:1、“没有问题”,提不出问题;2、漫无边际,不得要领。 二、观察是获得具体感性材料和第一手材料的主要来源。 1、观察的主体和客体。
2、观察的方法和要求。观察的方法:细察法、略察法。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观察与访问相结合。
三、体验——加深感受和理解、获取新的认识的重要途径。体验采访与体验报道的差别。 本章重点:
1、访问的目的和要求。2、访问的方式和技巧。3、观察的要求。 本章难点:
1、访问应避免的问题。2、体验采访与体验式报道的异同。
第六章 专业采访
一、时政新闻采访 (一)政治新闻采访
政治新闻是指以党政机关为采访领域、以国家方针政策贯彻执行过程和领导层的重要公务活动为报道范围的新闻体裁。政治新闻报道领域的记者要求具备特殊的能力素质,具备更高的新闻采访水平。要求:1、立场坚定,头脑冷静。2、实事求是,保证真实。3作风塌实,深入实际。4、宏观选题,微观取材。5、知识广博,善于社交
(二)会议新闻采访。1、改进会议新闻的现实意义;2、会议新闻的采访要求:(1)摸清会议宗旨,亲临现场采访;(2)跳出会议程序,着眼新闻事实;(3)坚持报道原则,讲究机动灵活。
二、经济新闻采访(工商采访;消费采访;生活方式采访) 三、司法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应掌握的政策,不干预司法自主。司法采访在国外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国内国外的不同情况)。我国司法采访兴起的原因:是社会走向法治和成熟的表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