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服装工艺课教学模式改革

2022-07-22 来源:星星旅游
辽宁丝绸2018年第3期

宋莹1陈智2

辽宁丹东118000;(1.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

2.丹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示范专业办公室,辽宁丹东118000)

〔摘要〕在高校服装工艺课的教学中,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

找出不足,并针对课程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针对我国高校服装工艺课的现状,

高校工艺课的课程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平台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借以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服装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创新能力;服装工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平台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389(2018)03-57-02

,长期下来,使得工艺也都是属于“换汤不换药”

课的课程内容难以适应企业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并且陈旧落后的课跟不上服装行业进步的步伐,

程内容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本文以高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服装工

对传统艺课为例,结合服装工艺课的课程特色,

从而实现的教学模式提出具体的创新改革措施,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拓宽学生发展空间,使其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的最终目标。同时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一、我国高校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服装工艺课作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主

理论知识与产干课程,是一门技术与艺术兼备,

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业技能紧密结合的学科,

制图用性。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服装结构原理、

技能,还要了解服装面料及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知识。同时,服装工艺课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是一门具有直创新思维能力都具有极高的要求,

观性、综合性,验证性和创新性等多种特色的专业课程。目前,我国高校的服装工艺课在教学模式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创新理念、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教师往往会采在服装工艺课的教学过程中,

用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灌输、操作演示的授课方

限法。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从而失去创新精中由主动探究,变成被动接受,

神。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服装工艺课教材授

但实际上课内容滞后,部分教材虽然版本较新,

要求必须服装工艺课由于其极强的实践性,

具备广阔的教学平台与空间。而目前大多高校的工艺课还将大部分的授课时间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层面上,很少将教学活动应用到生产线、操作车间中去,学生缺少仿真的顶岗实践机会,学校

及建立校与部分企业即使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缺少外实践基地,也往往是停留在书面协议上,

实际的执行与操作。

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建立并开

但是却存在着教师对始使用课程网络授课平台,

·57·

辽宁丝绸

平台资源更新不及时、在线答疑时间过短等实际问题,使网络平台没有真正发挥其拓展学生视野,巩固学习内容的作用。

二、我国高校服装工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创新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念,不能只强调创新“之术”,而忽视创新“之道”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做人格健全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因此要将服装工艺课的课程目标与社会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深入企业及相关行业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从而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更新并丰富授课内容,将教学重点体现在学生综合

素质的提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并选取服装企业中的实际案例,将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更加实用,从而培养出更加“实用、高效”的创新型人才。在服装工艺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明

确“学生需要的是什么”,

同时也要清楚知道“自己能给什么”,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

个性化的求知需求,使课程中的创新资源得以有效供给,通过多元、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热情。例如,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教师演示操作之后,

各个小组分别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在教师的组织和带领

下,小组之间进行点评与探讨,

通过比较分析和集中讨论的方式,取长补短,巩固学习内容,提升实践能力。一方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的集

体精神,另一方面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夯实基础。高校的服装工艺课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教

学,而是要走出学校这个

“小舞台”,走上社会“大舞台”,拓宽教学空间,将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切实融入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中,

采用更多地现场模拟式教学,将教学内容与过程更多地与

企业实际生产模式相结合,

甚至将课堂延伸至企业,使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流水线生产的

实际情境;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的专业及创新技能竞赛,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

到社会及市场的“大熔炉”中,改变之前的“纸上58·

2018年第3期

谈兵”的教学模式,通过实战积累经验,

丰富视野,掌握前沿的专业资讯与技术,

从而得以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理论基础、

实践能力及创新理念的同步发展与提升。

除此之外,在整个服装工艺课的授课过程

中,教师不论是在课堂授课、

校园体验或是社会实践各个环节的成绩认定上,一定要让学生由

闻花香”转向“尝果实”

,要建立一套成绩认定与展示的有效评价模式。例如,

对学生的创新实践成果实行学分认定、积累与转化,

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提高创新能力所带来的收益,更积极地

投入到创新实践活动中去,

同时,学校与教师要对学生的创新成果进行孵化支持,努力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并通过展示学生工艺成果等活动,提高学生创新的成就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服装工艺课的授课过程中,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打破陈规,有所突破,更新丰富教学内容,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激发课堂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

制定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将校企合作与产学一体落到实处;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及专业竞赛,

丰富实战经验。高校的服装工艺课只有这样,将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融通,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1]刘成霞.面向服装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的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

[2]宋莹.IE量化类方法下服装生产线平衡的研判[J].服装学报,2017(06)

[3]王利君,丁笑君,

唐洁芳.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

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8):133~136.

[4]宋莹.不同省量设置对标准体旗袍造型的

影响[J].丝绸,2017(09):25.

[5]宋莹.丝绸面料缝口强度的影响因素[J].辽

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4):13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