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长期中的失业问题 一.关于失业
失业是指劳动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时期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或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达不到规定标准)、正在寻找工作、如有工作可在两周内应聘就业的人员。判断是否为失业人员的主要标志有五个:一个是劳动年龄内;二是有劳动能力,即在身体和智力上可以从事社会劳动;三是调查时期,国际上通行的调查时期一般为一周,如果调查对象在调查周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或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不到一小时,即确定为失业,而我国劳动部门则规定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劳动者在一个月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不足15日者就也失业者;四是正在寻找工作;五是如有工作可以在两星期内应聘就业。
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区分为: 1、自愿性失业;
2、非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3、隐蔽性失业。
二.我国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
1、城镇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
1986年以来城镇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2001年底,除港澳台之外,中国人口总数为12. 6亿,就业人口为7. 3亿,劳动参与率为5 7.94%,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到3. 6%。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城镇失业率的预计,由于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此消彼长,失业总量还会增加。
2、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现有企业的冗员总量大
2001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81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15万,两者加起来共1200万人,约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7%。如果再加上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00万人,全国大概有1800万下岗和失业人员,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10%。最终估计,国有企业和机关
事业单位的改革如果能在2010年之前完成,大约要向社会释放1/3以上的冗员。考虑到下岗分流人员中约有20%因年龄可以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还有约300多万人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平均每年需就业人数为300万。
3、新增就业压力大
全盘考虑就业压力,除了上述失业人数外,还要加上新增就业压力。我国现有人口若人口自然增长率按1. 1%计算,劳动力人数占人口总量的比例按50%计算,则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由于“十五”期间为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高峰期,实际上城乡每年可能会有1000多万新成长劳动力将进入劳动大军。
4、农村富余劳动力严重而且转移困难
据数字统计,中国农村人口达8.59亿人,为全国总人口的70.9%,农村从业人员为4.5亿,为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72.2%,除去失业人员外,农村中尚有4亿人口无所事事。除去老人,丧失劳动力及未达到劳动年龄的儿童外,农村中富余人员的基数还是很大的,据专家估计,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1.7亿。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屡屡闹“民工荒”。
5、结构性就业问题突出
中国就业问题之所以日益严峻,还因为面临着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在城市,在总量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受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制约,再就业越来越困难,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越来越低,失业人员的失业周期也越来越长,逐渐形成一批基本生活难保、再就业十分困难的困难群体。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在不断减缓,原因之一也是因为结构性就业矛盾。
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1.3亿人,加上城镇失业人口,劳动力总供给量达到2亿多人,而需求量只有3500万人,供给已远远地大于需求。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的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率已达21.3%左右。我们认为,造成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劳动力的自然增长率每年以2%的速度进行。 2.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3.经济转型,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使过去国企的隐性失业显性化。 4.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
5.劳动力的盲目和无序流动导致了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6.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布局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更使劳动力市场在朝规范化发展的进程中荆棘丛生。
中国失业率统计统计数据(1978-2010) 年份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万人)比上年增长(%) 城镇登记失业 率(%)
1978 530.0 —— 5.3 1979 567.6 7.1 5.4 1980 541.5 -4.6 4.9 1981 439.5 -18.8 3.8 1982 379.4 -13.7 3.2 1983 271.4 -28.5 2.3 1984 235.7 -13.2 1.9 1985 238.5 1.2 1.8 1986 264.4 10.9 2.0 1987 276.6 4.6 2.0
1988 296.2 7.1 2.0 1989 377.9 27.6 2.6 1990 383.2 1.4 2.5 1991 352.2 -8.1 2.3 1992 363.9 3.3 2.3 1993 420.1 15.4 2.6 1994 476.4 13.4 2.8 1995 519.6 9.1 2.9 1996 552.8 6.3 3.0 1997 576.8 4.3 3.1 1998 571.0 -1.0 3.1 1999 575.0 0.7 3.1 2000 595.0 3.5 3.1 2001 681.0 14.4 3.6 2002 770.0 13.1 4.0 2003 800.0 3.9 4.3 2004 827.0 3.4 4.2 2005 839.0 1.5 4.2 2006 847.0 1.0 4.1 2007 830.0 -2.0 4.0 2008 886.0 0.2 4.2 2009 921.0 4.0 4.3
2010 908.0 -1.4 4.1
三.解决劳动力市场失业问题的长期对策 1.加强劳动力市场立法。
当前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很多问题,如一些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擅自开办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或从事职业介绍活动,骗人钱财等,其直接原因便是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无章可循。如北京市在1997年10月之前没有劳动力市场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劳动力市场管理的唯一依据是1991年制定的政府规章,仅凭一个政府规章难以规范劳动力市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也无法到位。目前劳动力市场,立法条件已经成熟,亟须立法,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对扰乱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一个健康、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才能建成。按我国劳动就业有关规定,凡已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领导干部、业务骨干(指教师、医生、科技人员)、高级专家应实行退休离休制度,除特殊情况之外,不予延长退休时间。少数高级干部和专家已超过退休年龄时,如工作需要,在办理退休手续后,由单位按照政策规定予以聘用,但不列入在编人员。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劳动参与率比重过高,与新增劳动就业人口形成竞争关系,人为扩大了劳动力供给量。如严格执行劳动法,凡超过劳动工作年龄且在正规部门从事就业者,一律实行离退休制度,减少老年人占有青年人的就业岗位,仅今后三年全国城镇可增加工作空缺约1200多万个,可极大地缓解就业供需矛盾。
2.大力发展生产力,鼓励采用高新科技,走有中国特色的集约化道路,正确处理好“两型”关系。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谈到采用高新科技,人们便自然想到“机器排挤工人”,似乎高科技对于解决劳动力市场问题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实不然。高科技的投入对解决失业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益处:(1).对于利用高科技的企业来说,科技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可以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劳动产品,繁荣了市场经济,间接地了也促进了劳动市场的发展。(2).对于未采用高科技的企业来说,如果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改造的支出大于多雇佣劳动力的支出,这部分企业可能会选择雇佣劳动力的生产方式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也就扩大了。(3).科技的发展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如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电脑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也能在急速地增加。当然,为了顺应高科技发展的潮流,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当务之急的头等要事。我国现阶段的国
情是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较少,所以我们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集约化道路。同时,合理的“两型关系”对于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劳动力量大的特点,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适用。保持劳动密集型企业与技术密集型企业的适度比例,这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如以劳动密集型方式发展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有效地吸纳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水利设施建设大大滞后于农业生产发展。1987—1996年间我国企业附加值增长145.6%,同期灌溉面积仅增加了6.3%,水库容量反而减小了1.9%,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2.1%。因此,今后开展植树造林,兴修水利设施,大兴农田基本建设,国土整治和修建乡村道路,既可以改善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保护农业生态系统,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
3.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保护强者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通过保护弱者、向低收入者倾斜而有利于企业的竞争。不然,那些破产、倒闭及其他各种原因下岗的劳动力就会失去生活来源,从而导致社会的不安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1).对企业来说,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后,企业辞退职工的后顾之忧就没有了,企业要用的人能招得进来,不要的人能出得出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上来,从而也就带动了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2).对劳动者个人来说,过去的各项社会保险都是企业行为,各单位的劳动者可能由于企业所有制性质不同,受保障程度有天壤之别。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者择业时也就顾虑重重,劳动力的流动几乎就成了一句空话了。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导致我国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原因应归结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唯一的办法便是始终坚持计划生育这项国策,常抓不懈。与过高人口直接对应的便是国民素质的普遍偏低,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国家应继续加大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还应鼓励社会和个人集资,多层次、多渠道办学。
5.调整产业结构,使一、二、三产业得以协调发展。
研究产业结构时,我们应吸收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先进经验,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的阶段性调整是需要较长的过程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所占的比重由相对下降到绝对下降。伴随着农业进一步下降的发展过程,为第三产业创造机会;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经历了由增加到停止再到减少的过程;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很多,最根本是原因是,工业、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的极大增长和由此产生的生产与消费服务的社会化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即第三产业的发展应以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实现一、二、三产业结构上协调合理,对于实现总量平衡,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发达国家的实践告诉我们,产业结构的配置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农业阶段:农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开始萌芽,第三产业主要提供消费性服务。(2).前工业化经济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开始明显下降,但仍占很高比重,工业所占比重上升,但工业未处于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仍处于消费性服务领域。(3).基本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上升到主导地位,比重大大超过了第一产业,先进的科技还薄弱,第三产业比重还低于第二产业。(4).后工业化阶段——知识经济时代:第一产业比重很小,工业比重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一、二产业比重之和,国民经济出现第三产业化趋势。结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我国应处
于二、三阶段之间,为了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农业应发展多种经营,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农的政策;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2).工业应加速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技术密集型企业为龙头,保持适度的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比例。(3).第三产业中,应逐步提高科技的含量,第三产业的发展应沿着信息服务和咨询业为主导的轨道进行。6.加强国际交流,扩大劳务输出。
新中国成立到八十年代之前,我国的劳务输出工作主要涉及领域是医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基本上采取的是无偿输出的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务输出的主要形式是有偿的工程承包的形式。1979—1992
年间,对外累计承包合同总金额达265亿美元,输出了70万人次,输出地区遍及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这是主要因为:我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低两大优势。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对外劳务输出工作还是相当落后的:累计70万人次的劳务输出不到总劳动力的1%,总人口的0.2%,不及印度的一个州输出的劳动力,这说明凭借我们自身的优势,劳务输出还大有可为,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契机,为扩大劳务的输出做贡献.
四.资料来源
[1]国家统计局.2003—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告.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2002. [3]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