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范文一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ABA的结构,感受乐曲A、B两段鲜明的音乐形象。 2、引导幼儿听辨“骑马”和“扬鞭”的乐句并能够用动作表现出来。 3、体验游戏中紧张与放松所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安静欣赏乐曲。
(1)师:有一个小动物藏到了老师的音乐里,你们能帮老师把它找出来吗? (2)完整播放乐曲一遍。
(3)师:请小朋友说说,是什么动物在老师的音乐里做游戏?
二、师:小马在老师的音乐里做什么游戏你们想知道吗?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就知道了。(教师讲述故事)
三、完整倾听乐曲(第二遍),引导幼儿感受乐曲ABA的结构。
师:这首音乐讲的也是《小马过河》的故事,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再听一遍音乐,听一听哪段音乐讲的是小朋友们骑马,哪段音乐讲的是小马在过河。(教师随A段音乐做马跑和扬鞭的动作,用伸直手臂做“桥”,手指在手臂上爬行的动作来表现B段音乐。)
四、分段欣赏。
A段音乐:师:请你听听这段音乐讲的是小马在做什么?如果你听出来了请你跟着音乐做动作。(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重点引导幼儿随乐做“扬鞭”动作的同时发出“驾”的声音。)
五、欣赏B段音乐:
(1)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曲用手臂做独木桥,手指在手臂上爬行的动作来感受B段乐曲舒缓平稳的节奏特点。
(2)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身体部位来做独木桥,并随B段音乐表现出来。 六、请幼儿起立,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完整的做动作,感受全曲。(原地) 七、游戏:小马过河
(1)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小马过河的游戏吧!可是没有独木桥怎么办?看看我们身边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搭独木桥?(启发幼儿用椅子搭建独木桥)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游戏。 (3)组织幼儿讨论过桥的安全。
师:独木桥很窄,小马过桥的`时候要怎样做才不会掉到河里去?(小心翼翼、一个跟着一个)
八、小结
附故事梗概:马棚里住着很多匹小马,有一天小马想出去找妈妈了,他们很快乐的跑啊跑!小马们跑着跑着,突然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小马们站在河边真着急啊,河水很深,水流很急,这么才能过河呢?忽然小马们发现河上有一座小独木桥,小马们真高兴,立刻走过去,大家小心翼翼的走过独木桥,过了独木桥以后,小马们继续飞奔,很快就到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课后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小马过河》是我模仿的一节音乐优质课。在活动前,我首先根据本班情况将整个教案修改了一下,让这个音乐活动更加适合幼儿园情况。《小马过河》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欣赏的是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教师根据这首歌曲创编了一个故事,让孩子在音乐中扮演小马,根据音乐的情境进行表演。 整个活动进行的还是很顺利的,在活动中,我尽可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喜欢,并且愿意参加这个活动。首先,我先让孩子安静的倾听这首歌曲,之后我又再次播放音乐,并且在音乐中,我讲述整个故事,让孩子再次感受音乐。之后,我进行了分段讲解,让孩子更加透彻的理解整个歌曲。最后,我用游戏的形式,让孩子表演小马,在活动中再次表现音乐。
在整个活动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我应该更加放手,让孩子自己感受音乐,而且,我对整个音乐课堂的把握还有地提高。
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范文二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图谱内容演唱歌曲《找小铃》。 2、感受音乐游戏《找小铃》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铃、音乐《找小铃》(童易软件)、形象图谱《找小铃》。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内容小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听音乐,搬小椅子并跟着音乐拍子拍手。 2、引出小铃,
教师敲小铃:“这是什么,小铃怎么唱歌的?”(叮叮) 二、欣赏歌曲《找小铃》,根据图谱熟悉歌词 1、欣赏歌曲
师:今天童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小铃”的歌,我们来听听。 师:“你听到了什么?”
2、尝试片段记忆歌曲《找小铃》的内容
我们再来听听看,你听到了什么?(鼓励幼儿用歌曲中的语句回答) 念歌词(跟着老师念歌词)
3、根据图谱《找小铃》找出歌曲中的内容
师:请你们来看看,这是《找小铃》的图谱,歌曲唱的内容都在里面,请你们来找一找吧?
看着图谱跟着音乐唱歌曲《找小铃》
a、帮助幼儿在视听双效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学唱歌曲《找小铃》 b、集体、分组表演歌曲《找小铃》 三、《找小铃》游戏
1、玩法:教师拿着小铃边敲边唱边走,幼儿边唱边拍手, 唱到:“请你仔细听呀”,全体幼儿用手蒙住眼睛, 教师找个地方,敲响小铃,教师唱“找找我的小铃。” 幼儿跑向敲小铃的人。(教师可以请幼儿来敲小铃) 可玩3—4次
2、这个游戏好玩吗?《找小铃》的音乐你们喜欢吗?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音乐活动,首先乐曲简单、重复、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容易就能把歌词内容记住,再加上我制作的形象图谱,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喜悦和参与的积极性就特别明显了。活动开展中的另一个亮点是音乐游戏,孩子们都不喜欢被束缚的,所以听到有游戏玩,他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活动的第三个环节也成了孩子们最激情的时刻。我觉得有些不足的地方是第二个环节的最后,分组和集体表演的时候,部分孩子还是以倾听为主,不愿意动口演唱,我分析了一下原因,觉得孩子有可能是因为对音乐内容不熟悉,对图谱的识谱能力也比较弱,而且这一部分幼儿平时在班级中各方面表现也都比较弱,如何让这一部分孩子在音乐活动中不再总是成为观众,将成为我在以后音乐活动中需要攻克的难点,或者如何在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给这一部分孩子机会。之后,在开展个别化学习的时候,我想到了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有“针对性”,我会刻意鼓励一个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带着一个能力相对弱的孩子参与表演。原因一:孩子除了和老师互动能提高自身能力,和同伴互动获得的进步也是不容小视的;原因二:在个别化学习的时候,音乐区设置在走廊,不受其他幼儿的打扰,并且,那些能力弱的幼儿少了别人的视线,他可以大胆得表演,当孩子愿意大胆得时候,进步就指日可待了。所以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不只是局限在15-35分钟,可以换着花样渗透在一日活动中,看似不规范,却小步递进得让孩子们前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