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

2022-03-03 来源:星星旅游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l1月,第加卷第6期,Nov.,2010,Vo1.40,No.6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公共管理研究】 论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 安建增 ,陈 萍 (1.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3;2.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建立在其“自治的本体论”基础之上,并以其异化理论为逻辑 起点,其具体内容有:将社会自治与国家机器的消亡联系了起来,认为社会自治是共产主义社会的 基本特征;从人的解放的高度来把握政治自治,将政治自治理解为个人自由支配自己权利的重要形 式;认为无产阶级民主的实质就是政治自治;在具体实践中有必要实现直接自治和间接自治的有机 结合,也有必要采取地方自治和民族自治这两种具体的自治形式。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自治;自治的本体论;异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0)06-0132-05 虽然马克思没有专门论述政治自治的文章,但 使“上帝万能”变成了“理性万能”【1 。黑格尔便是 在其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政治自治思想。例如在 这种“理性万能”的典型代表,在他看来,绝对精神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 作为本体既是“实体”也是“主体”【2],“能够发现自 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法兰西内战》 己”也“能够恢复自己”l3 J。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具 等著作中都包含着政治自治思想。这种散见的呈现 体的、现实的人便只能受绝对精神的控制,变得被 形式使得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往往被人们所忽 动、依附而缺乏独立性和主体性。“在这种抽象的 视。因此,梳理并评述马克思政治自治思想是全面 世界里,个人不得不用抽象的方式在他的内心中寻 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视角。 求现实中找不到的满足,他不得不逃避到思想的抽 马克思政治自治思想的 象中去,并把这种抽象当作实存的主体”o1"4]显然, 一、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在黑格尔哲学中,人受制于外在的抽象理性。所以 马克思批评说:黑格尔眼中只有“纯粹的、永恒的、 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是建立在其“‘自治的本 无人身的理性”[5】(n。 。费尔巴哈在人本学的基础 体论”基础之上的,并以其异化理论为逻辑起点。 上指出黑格尔的哲学“不过是变成思想的并且经过 (一)自治的本体论:马克思政治自治思想的理 思考加以阐述的宗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另 论基础 一种形式和存在方式”,所以他要把哲学的“主体和 马克思在批判、超越黑格尔(C.w.F.Hege1)和 客体颠倒过来”,实现“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的 费尔巴哈(L.A.Feuerbach)的基础上确立了一种自 目标-6】。费尔巴哈确立了人的优先地位,但他只把 治的本体论。 人看作是“感性的对象”,用抽象的“人”取代了“绝 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实现了认识论转向,开始崇 对精神”。所以,他与黑格尔一样,遵循的都是“他 尚人的理性,这与中世纪那种对“上帝”的依附倾向 治的本体论”思维。 相比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对理性的过分推崇,又 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历史的经常的前提, 收稿日期:2009-06 17;修回日期:2010-09-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政治哲学视野中的自治理论研究”(09YJC810003) 作者简介:安建增,男,河北邢台人,从事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研究。 132 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 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能成为前提” 。在这 里,马克思摒弃了先验抽象的、非历史非实践的形而 却没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为国家机器也异化了。 上学的“他治本体”,建立了一种“自治的本体论”。 也就是说,作为“根本”的“人”,既不是黑格尔“无人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关于国家的经 典定义已明确地表述了国家异化的思想:“国家是 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 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 身的理性”,也不是费尔巴哈“抽象的人”,而是处在 一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 致在元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 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 定的社会历史关系中从事生产实践的人,“他们 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 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_5儿 因此,马克思不再去寻求作为最高统一性的绝对的、 抽象的、外在于人的东西,而是在人的“实际生活过 程”中寻找解放和发展人的现实道路。正是如此, 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异化现象,并 认为自治是消除这种异化的根本途径。 (二)异化理论:马克思政治自治思想的逻辑起 点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 的前提,然而私有制使得劳动成为与人相异化的存 在,具体表现在 ]‘ 卅 :一是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 产品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产品不被劳动 者所占有,反而被“非劳动者”(即资产阶级)占有。 这种分配制度加强了“非劳动者”剥削、控制劳动者 的能力,使得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同劳动和 劳动嚣对立了起来。二是劳动者与劳动行为相异 化。既然劳动是人的本质体现,那么,劳动就应该是 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来满足 自己的需要并实现发展自己的目的。但在资本主义 社会中,劳动者与自己的产品相异化,这使得“劳动 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 己”。三是劳动者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在马克思 看来,“人是类存在物”,人只有通过自觉、自主和自 由地劳动才能使自然界“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 实”,进而使劳动对象成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 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 体生存的手段。”这样,劳动者就与自己的类本质相 异化了。四是人与人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由于劳动者与自己的产品、与劳动本身以及与自己 的类本质都相异化了,那么,人与人相异化也便成了 必然的结果。对于劳动异化的消除,马克思开出的 药方是:自治,即劳动者掌握生产资料,并且直接控 制生产实践过程,否则人不会独立于资本而存在,劳 动异化也就无法消除。当然,“劳动自治”需要相应 的政治制度作为支撑。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机器 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 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 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8](P170)也就是说,国家机器 是为了维护共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的工具” 和“公仆”。但资本主义社会的旧国家机器的本质 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机构”[9](P122),“由社会公仆 变为社会主人”L9 J( ,成为剥削阶级的“私有财 产”,是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因此,国家机 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成了制约社会和人全面发 展的桎梏。所以,马克思指出,消灭国家机器实现社 会自治(即社会把国家权力收回后实施自我管理) 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自治“在实质上意 味着劳动者本人成为自己劳动的主人,他作为自由 联合的生产者决定着社会共同体的整个发展,这样 剩余劳动就真正成了必要劳动。”¨叫 二、马克思政治自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具体而言,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包括如下几 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将政治自治与国家机器的消亡联 系了起来。在马克思看来,国家机器不是从来就有 的,也不会一直存续,“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 可避免地要消失。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 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 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去”[8 J(H 。也就是说,共产 主义社会是一种自治的人类共同体。到那时,国家 机器消失了,人民自己管理自己,实施没有强制特征 的社会自治,“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在各个 领域中将先后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 来。”_9 ’从这个意义上看,自治是消除异化的最 根本途径,也是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当然,马克思 认为国家机器的消亡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他并不 主张立即将国家机器消灭掉。并且,在无产阶级取 得革命胜利之后仍然需要国家机器。当然“这个国 家或许需要作一些改变,才能完成自己的新职 能。” ¨ ’这些改变的主要表现便是“人民的自 1 33 治”,在无产阶级打碎资产主义国家机器之后而建 立起的国家政权的核心特征是“生产者的自治政 府”[ ](嘶),人民受管理被人民的自治所取代。 第二,马克思从人的解放的高度来讨论政治自 治,将政治自治理解为个人自由支配自己权利的重 要形式。如上所述,马克思认为未来的理想社会将 是一种以社会自治为本质特征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也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具有自主的 人格。这种自主的人格将个人的发展置于他自己的 控制之下,而不是被国家机器以及其他社会力量所 操纵。因此,“每个人通过国家才完全成为一个人” 的资产阶级政治哲学观点是错误的,无产阶级“应 当推翻国家,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确立下 来”[5](眦 ;应当“从社会自由这一前提出发,创造人 类生存的一切条件。”lL5 J(n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 恩格斯将未来的政治自治状态明确表述为“代替那 存在着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 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 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 舛’ 第三,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民主的实质就是政 治自治。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民主具有虚伪性, 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工人革命的第 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 主。”【 ](嗍 由于无产阶级是“最大多数人”,因而无 产阶级民主从根本上体现了民主的本质,消除了资 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超越了资产阶级民主。马克 思在评述巴黎公社时指出:“用最简单的概念来说, 公社意味着在旧政府机器的中心所在地——巴黎和 法国其他大城市——初步破坏这个机器,代之以真 正的自治,这种自治在工人阶级的社会堡垒——巴 黎和其他大城市中就是工人阶级的政 府。”[。]‘H ’进一步说,公社的民主性正是体现在 它是工人群众的自治组织,“这是社会把国家政权 重新收回,把它从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成社 会本身的生命力;这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 回,他们组成自己的力量去代替压迫他们的有组织 的力量;这是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这 种政治形式代替了被人民群众的敌人用来压迫他们 的假托的社会力量。”[9]( ’简言之,无产阶级专政 下的政治制度真正体现了民主,政治过程和公共生 活是人民自己的作品,体现的是人民自己的“尺度 和需要”。个人因此而不再与国家机器和政治共同 体相分离。所以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的自治政府 是真正体现民主的政府形式,“是生产者阶级同占 134 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 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9】 ’ 第四,马克思眼中的政治自治是直接自治和间 接自治的有机结合。唯物史观使马克思考虑到了政 治自治的具体实践形式。马克思认为不同国家的不 同条件和不同实践,决定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 需要采取直接自治或间接自治两种不同的政治自治 形式,“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 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5】(哪 直 接的无产阶级政治统治是指工人阶级普遍地直接参 与国家事务和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这是直接自治, 本质是直接民主;间接的无产阶级政治统治是指由 工人阶级的代表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公共事务的管 理,这是间接自治,本质是间接民主。 第五,马克思还认为在政治实践中有必要采取 地方自治和民族自治两种具体的自治形式。就国家 结构形式而言,马克思认为中央政府的职能应该建 立在地方自治的基础之上。只不过地方自治不再是 中央与地方“纵向分权”的产物,而是人民实施自治 的重要途径。“公社的存在本身自然而然会带来地 方自治,但这种地方自治已经不是用来牵制现在已 被取代的国家政权的东西了”_9 J(嘲),而是把国家机 器所吞噬的权力归还给社会的一种具体形式。 马克思的民族自治思想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民 族自决。即,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各民族有自己选 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权利和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 在对爱尔兰工人运动进行研究后认为,全世界的民 主变革和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都必须以各民族的自 决为基础。马克思在谈论波兰问题时也曾指出: “必须在运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并通过民主 和社会主义基础上恢复波兰的办法,来消除俄国佬 在欧洲的影响”。 二是民族区域自治。马克思认 为民族区域自治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 应采取的政治实践形式,也是地方自治的一种形式, 并且,这种建立在民族基础上的地方自治“是革命 的最有力的杠杆”。 三、马克思政治自治思想 的评价:一个比较的视角 西方政治哲学(即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 也有丰富的政治自治思想。那么,与西方政治哲学 相比,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的特点是什么,在哪些 方面发展了自治理论呢?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有 助于全面认识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 第一,西方政治哲学是在“抽象的权利”和“人 的理性”基础上构建自治思想的,马克思政治自治 思想的内在依据则是“人”和人的全面发展。 治制衡中央权力;二是达尔(Robert Dah1)等多元主 义者推崇的横向分权模式,即以社会自治制衡公共 权力。 自治是国家机制之外的另一种协调政治关系、 从马基雅维利(Niccol?Machiavelli)开始,西方 政治哲学实现了近代转向,开始摆脱宗教政治观的 影响,用“人的逻辑”观察和解释政治现象,认为国 处理公共事务的治理机制。为了组织政治生活、实 现共同利益,人们采取了两类合作策略:一是设置公 共权力,通过国家机制来克服政治合作的难题。无 论自然状态是“洛克(John Locke)式”的完备无缺的 自由状态,还是“霍布斯(Thomas Hobbes)式”的“狼 家权力、政治生活等都是个人理性的结果,自治实践 及自治权也不例外——理性是自治的内在依据,人 们依靠自己的理性可以很好地管理自己,不需要外 在治理主体的存在。相反,外在治理主体的控制和 干预会对理性和权利带来损害。具体而言,自治不 仅意味着拥有抵御外来干涉和影响的权利,也意味 着建立了一座不受外部控制的自主行动空间;社会 摆脱国家干预而实施自治,可以充分释放理性的作 用,发挥公民社会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的功能。显 然,西方政治哲学崇尚理性及其衍生品——自治是 为了限制政府的直接作用范围,减少公共权力的干 预边界,以实现先验抽象的天赋权利,其根本目的并 没有落脚在作为本体的具体的实践的“人”以及人 的全面发展。 而马克思的自治思想从具体的实践的人出发, 以“自治的本体论”为理论基础,认为旧国家机器导 致了人的异化,因而需要以自治的方式来代替国家 机器进而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 思所处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是“资本具有独立性 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马 克思要做的正是推翻这些奴役人的制度,变“资本” 的独立性和个性为“人”的“个性、独立性和自 由”_5 J(嘲 。显然,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不是从抽 象的天赋权利出发而得以论证的,而是在“异化”这 一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自治的根本 目的是“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西方政治哲学将自治视为限制国家权力 的一种手段和与国家机制并存的“局部的治理机 制”,马克思则将政治自治视为国家机器的替代品。 一方面,西方政治哲学中的自治不是替代国家 的产物,而是一种限制国家权力、实现政治民主的工 具。西方政治哲学中有一个影响非常大的观点,那 就是国家权力的合理运行需要建立在“权力分解、 相互制衡”的基础之上。因此,西方政治哲学家们 设计了多种权力分解和制衡的实践模式,除孟德斯 鸠(Montesquieu)的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外,自治也 是权力分立的重要方式:一是麦迪逊(James Madi. son)等联邦党人推崇的纵向分权模式,即以地方自 与狼”的战争状态,都存在着一个致命缺陷——缺 乏保障政治合作和公共秩序的制度与力量,人们的 权利因此而无法得以保全。相反,“一个拥有高度 制度化的管理组织和程序的社会,更能阐明和实现 其公共利益。”¨ 因此,建立在公益和公意基础上的 国家机制是一种至关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治理机 制。二是建立在理性合作基础之上的自治策略。自 治作为个人或共同体管理自身事务实现自责自负的 治理机制,构建了一种不受外部力量直接干预的自 主活动空间,目标由成员自己确定而不是以外部命 令的形式出现,支配自治系统的法律制度来自于成 员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样便能够充分发挥成员的主 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便于自治主体便捷迅速地 处理自身的事务。自治因此而成为协调政治关系、 解决公共问题的有效的制度安排之一。 相反,马克思认为政治自治是消除异化的途径, 将自治与国家机器的消亡联系起来理解,并从人的 解放的高度来讨论政治自治(如本文第二部分所 述)。马克思没有将自治当作一种与国家机制并存 的限制国家权力、实现自主权利、践行民主和解决公 共事务的一种手段,而将自治当作一种替代国家机 器的形式,并且认为自治是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 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共产主义这个理想的“自 由人的联合体”之中,只有建立在自由个性基础上 的社会自治而完全没有国家机器。 第三,西方政治哲学的自治思想因“理性悖论” 而陷入了“二律背反”的漩涡,马克思的政治A治思 想则因立足于“实践”而有很强的说服力。 政治自治之所以被西方政治哲学所看重,原因 在于自治是人们践行民主、自主行动的重要方式,也 有助于消除政府和国家权力的威胁。当然,西方政 治哲学家们也非常明白,自治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 建立在完全理性的基础之上:个人或者集体可以通 过自己的理性合理便捷地处理自己的事情,实现自 治系统内部的有效治理。然而哈耶克(F.A.Hayek) 135 警告说:完全理性的观点是一种“致命的自负”,有 限理性更符合现实。H 理性的有限性使得自治主体 无法很好地形成秩序,处理自治系统的内部事务,而 对于政治自治的实践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于政治自 治全面实现的具体途径,对于政治自治良性运行的 基础条件,对于社会主义时期政治自治的范围、政治 必须由外在的主体予以规制。“国家是必要的恶” 便充分地表达了西方政治哲学在“理性悖论”面前 的无奈:为了实现自由权利和限制权力,不得不高扬 理性,主张自治;可理性的局限又显而易见,所以不 得不把“恶”的国家请回来,用以消除自治的局限。 西方政治哲学所面临的这一问题正是出在了它所遵 自治与国家公共权力的具体关系、政治自治的具体 实践形式等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地探讨,也没有进 行明确地阐述。 参考文献: [1]白刚.自治的本体论[J].人文杂志,2005,(2):18-23.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 循的“理性万能论”那里:抽象的理性是政治自治的 依据,但实践中的理性常常表现为有限陛,不足于支 撑自治的有效实施,自治因此而陷入了“二律背反”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28. 的漩涡。 马克思则从实践出发,从异化的事实推导出自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8. 治的必要性及其发展趋势。这一问题在本文的第一 部分已有阐释,在这里仅强调:马克思政治自治思想 的逻辑起点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资本主 义社会的生产实践和政治实践所产生的异化。由于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M].北京:商务 印书馆,1984:11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545. 立足于现实实践,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在根本上 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和无政府主义主张立即消除国家机器,彻底实现社 会自治,这些观点并不符合现实实践。马克思依据 唯物史观强调,国家及其异化的消除、社会自治的全 面实现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因此,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0]徐增阳.论马克思的自治思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 义,2009,(6):29-31. “以自由的联合的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经 济条件,只能随着时问的推进而逐步完成”。lL9 嘲 也正是这种基于现实实践的唯物史观,使得马克思 的政治自治思想跳出了西方政治哲学所囿于的“理 性悖论”。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64. [12]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译.北 京:华夏出版社,1988:24-25. 当然,由于马克思的主要着眼点在于构建一种 关于“人类解放”的宏大理论,政治自治仅仅以观点 [13]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译.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97:57. [责任编辑霍丽】 的形式散见在其卷帙浩繁的著述当中,因此,马克思 on Marx’S Thoughts of Political SeIf—governance AN Jian—zeng .CHEN Pingz (1.School ofSociety,Anhui Normal Un&enity,Wuhu 241003,China;2.Journal ofNoahwest University,Noahwest Unievnity, nn 710069,China) Abstract:Marx’S thoughts of political self—governance is based on ontology self—governance,and takes dissasimi— lation theory as its logical beginning.Its contents are:connecting society self—governance with the perish of state apparatus together,thinking that society self—governance is the basic character of Communism;mastering political self—governance from the altitude of the liberation of human,comprehend political self—governance as the impor— tant form of self ̄eedom controlling the rights;thinking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Proletariat democracy is politics self —governance;being essential to achieve the organic synthesi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elf—governance in the speciG ic practice,and to adopt the two specific self—governance foms of local and national self—governance. Key words:Marx;political self—governance;ontology self—governance;dissasimil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