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不同地域类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官冬杰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047) 摘要:三峡库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要加快库区经济社会的 发展,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实现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在分析三峡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海拔高度地区提出了6种不同类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探讨了6种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策;三峡库区 中图分类号:F327.719;SI.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141(2006)02—0130~03 Higll—efifciency Eco—agricultural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Three Gorges.hd ̄a GUAN Dong—jie (Department of ̄aphy,Chongqing Normal College,Cl ̄ngqing 400047) Abstract:In the Three C-orges Area,the type nf landforms waS various,the nature—ecology environment was very fragile,the deve —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society Was delayed,and the problem of”Sannongs”Was stressed.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eoDn— only society,improvethe eco—environment,carryoutthe sustaineddevelopment of reservoir agriculture,high—efficiency eco—agriculture should be recruited.In this paper,the six developmental modes were suggestde after analyzing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devdoping the high—efficiency eco—agriculture,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ments and stratgeies were approached. Key words:high——efficiency eco— agriculture;development mode;strategies;Three Gorges Area 三峡库区位于29。16 ~31o25 N、106。50 ~110。 ×10 hm2耕地被淹没,农民生产用地逐渐减少,人均 50 E,从库首逆江而上依次包括湖北省的夷陵区、秭归 耕地面积不同程度地下降1.33--23.35m2 2。尽管国 县、兴山县、巴东县,重庆市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 家出台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和移民安置补贴等优惠政 云阳县、开县、万州区、忠县、石柱县、丰都县、武隆县、 策,但失去土地又失去家园的移民要解决温饱,就不可 涪陵区、长寿县、渝北区、巴南区和江津市,共19个区 避免地去开垦荒地,加上库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量 (县、市),土地总面积5.2523×104km2。该区地处我国 (4.2%)和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的增加,将更进一步激化 中西部结合的咽喉地带,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 库区人地矛盾。因此,要使库区农村移民“安得稳、能 境建设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极为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但 致富”,就必须在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 三峡库区自然生态脆弱、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 业化。 重、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库区传统农业的发 1.2库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3 J 展模式面临严重挑战,并威胁到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 长期以来,三峡库区以传统农业为主,效益低,难 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三峡库区的必然选 以解决库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和农民快速致富的要求, 择,是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高效生态农业投入产出率高。据调查,1994年开始 选择巴东县东壤口镇雷家坪村作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 1三峡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试验示范点,通过试验,该村由试点前的一个吃粮靠供 1.1库区移民安置与缓解人地矛盾的迫切需要 应、用钱靠贷款的穷村,2001年发展成为全村总收入 三峡工程动态移民总量达122万人,其中农村动 3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9元的富村。 态移民达40万人左右[¨。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快速 1.3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的迫切需要 推进,移民工程已到了攻坚阶段,库区将有2.64 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 调查统计,该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65%以上,土壤侵 收稿日期:2006—02—10;修改日期:2006—03—02 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4(8410)]和重庆市教委科研 蚀总量约2.¨亿t/a(不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人江 项目的部分内容。 河泥沙总量达0.9 X 10 t/a,随泥沙带走16 X 10 t/a 作者简介:官冬杰(1980一),女,黑龙江省富锦人。硕士研究生,主 氮、磷、钾物质l4 J,对库区水质富营养化构成隐患。 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1.4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库区经济发展 ・13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三峡库区大部分县域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 长的质量效益低。农业以传统“粮一猪”型二元经济 结构为主,农村二、三产业比重小,主要农产品优质品 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区 资源特点,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提高 农产品品质、转变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既可以解决库 区当前面临的艰巨任务,又可以优化库区的农村产业 中低山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发展模式:三峡库区海 拔在800 lO00m的地区为中低山高效生态农业区。 该区地域辽阔、气候温凉、水土流失严重、土质贫瘠、交 通通讯设施不完善、农民文化素质低,是发展高效生态 农业条件较差的地区。但草场草坡辽阔,适宜开垦,种 草养畜、立体地域优势明显,农副土特产品种类多,多 种经营门类广,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和巨大的开发潜 力;同时是核桃、板栗等特色干果生长适宜区和高山无 结构,促进库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J。 2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_6 J 平坝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三峡库区海拔在 175~300m的地区为平坝高效生态农业区。该区为主 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自然条件较好、农业资 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相对发达、科学技术水平较高, 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条件最好的地区,但该区人均耕 地少、移民安置任务繁重、人地矛盾尖锐、土地退化严 重、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些特点,该区应发 展以粮、油、菜为主的立体结构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主要以种植粮食、水果、蔬菜生产为基础,发展水果园、 茶园增加植被,以饲养生猪、开发沼气来保护森林植 被,建成优质粮食基地、优质蔬菜基地和优质林果基 地,形成农林牧复合经营的立体生产结构体系 ]。 丘陵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三峡库区海拔在 300~500m的地区为丘陵高效生态农业区。该区是仅 次于平坝区的人口密集区和移民安置重点区,气候条 件较好、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农业集约经营水平较高, 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条件较好的地区。这些地区适宜 发展以橘、脐橙、油桐等水果经济林为主,配套间作套 种农作物或蔬菜的粮、果复合型高效生态农业模 式【88,j主要是以发展大宗粮油、大宗水果和蔬菜、生猪 及家禽为主,进行水产品、林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及其 产业化,建成优质大米基地、优质柑橘基地、优质生猪 基地、优质经济作物基地,等。 低山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三峡库区海拔在 500 ̄800m的地区为低山高效生态农业区。随着海拔 高度升高,地形坡度增大,该区气候温暖,土质肥沃,是 杂粮、优质油菜籽、烟叶、魔芋、山羊的主要产区。针对 这一特点,该区可建立为农牧复合型高效生态农业发 展模式,主要采用轮作、间作套种等方式,以发展玉米、 小麦、各种杂粮、油菜、薯类、魔芋等农作物为主 J,以 农作物及其副产品来发展草食性畜牧业、副产品加工 业,建设小片商品杂粮基地、优质油菜籽基地、优质薯 类魔芋基地、优质人工牧草基地、草场改良基地和草食 性畜牧基地,等Ll…。 公害绿色蔬菜种植区。因此,适宜营造以干果、中草药 为主的林果牧复合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u 。重 点发展银杏、板栗、核桃、茶叶为主的干果林和优质用 材林,采取轮作、间作等方式发展杜仲、黄连、天麻、黄 柏、厚朴等中药材,利用海拔高的优势种植高山反季节 蔬菜、中晚熟蔬菜、烤烟和人工牧草,建成优质中药材 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生产基地和草食性 畜牧业生产基地。 高山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三峡库区在海拔 lO00m以上的地区为高山高效生态农业区。该区域气 候寒冷,水土流失严重,是库区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 首先在土层浅薄、25。以上的高山陡坡山地建立防护 林、用材林和种植中药材、牧草,实施林草牧复合型高 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他],主要是环绕山坡、有规范成 行列栽植山杉、松树或中药材等,在行列间播种牧草或 农作物,建成生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其次在 地势险要、造林困难的高山陡地采取封山育林,营造水 源涵养林【I3 J。 庭院经济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庭院经济 是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有效补充[13],主要是在库区城 郊和农村各类庭院广泛应用,其发展模式可采用循环 利用型和立体开发型。 3加快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①科学统一规划,实现持续发展。三峡库区自然 生态环境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实施高效生态 农业建设要求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农村经济发展观, 把高效生态农业作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结构调 整的重要任务来抓,坚持“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点面结 合、示范带动、突出特色、科技创新”的方针¨引,紧紧围 绕库区移民安置与人地矛盾问题的解决,调整农业和 农村经济结构,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 人水平,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②因地制宜发 展,合理配置资源。在三峡库区推广高效生态农业发 展模式。必须遵循自然条件和生态规律。由于库区地 形地貌、自然环境、资源配置、经济基础、传统观念等的 多样性,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高效生态农 ・ 1 3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专题研究・ 业发展模式。在具体地区开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项目规划和实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库区基本条件和移 民的实际情况,实现库区条件与引进项目的最优化组 合配套。③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库区土地 承载能力有限,移民数量巨大,在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 率的同时,通过大力推进库区农村工业发展和小城镇 建设,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部分移民,降低农业人 口比重,减轻人口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把库 区农村人口从第一产业分流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优 化调控库区农村人口及其就业结构,促进库区经济持 续快速的发展。④利用退耕土地,保护生态环境。三 峡库区的坡耕地面积共有68.592万hm2,主要分布在 海拔300~1200m区域,其中25。以上坡耕地面积约 21.467万]am2,占库区耕地面积的16.28%,属于退耕 还林区域_1 J。由于库区的退耕地分布在不同特色的 生态区域内,发展潜力和后劲较大,可利用沿江河谷优 越的自然条件,建成优质粮食基地、优质蔬菜基地和优 质林果基地,发展高效果业;可利用山地优势,发展优 质中药材基地、优质人工牧草基地、草场改良基地和草 食性畜牧基地;利用高海拔地区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多 种“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⑤发展特色资源,确立品 牌优势。三峡库区的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大,在高 效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根据三峡库区的 优势资源,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通过经济利益把 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产业 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库区要利用三峡工 程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时机,积极发展一批库区目前 稀少的、有优越性的优质新品种,确立自己的品牌和名 牌。⑥科学试验示范,推广规模经营。三峡库区利用 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争取国家对本地区发展高效生态 农业政策的倾斜,然后由基层政府相关部门或农技人 员组织调查,在三峡库区选择自然条件不同、社会经济 基础各异的几种类型区进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试验示 范,建立一批高科技、高效益、高水平、易操作、强辐射 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通过示范,树立典型,加强 对移民中专业户、重点户的培养,总结推广示范区发展 高效生态农业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以点代面,扩大规模 经营,促进整个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⑦增 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出效益。三峡库区在条件相对较 差、任务艰巨、目标要求高的情况下发展高效生态农 业,只能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才能取得良好效 果。首先应针对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大科技问 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建立具有库区地 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技术体系。其次要依靠科技改 ・132・ 造传统农业,提高生产力水平。第三要利用国家支援 库区的有利条件,引进、推广国内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品 种到库区落户,带动库区新型农业的发展ll 。⑧增加 资金投入,完善保障体系。三峡库区的贫困区县占绝 大多数,农民人均收人低,地方财政困难,对生态农业 的投资能力很弱。首先,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高效生 态农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无论是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 农资金,还是农业发展资金的使用,都应把高效生态农 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_1 。其次,市县 财政设立三峡库区生态治理专项资金,用于库区水利 工程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工程设施建设。第 三,应依托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在库区农 村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和保险服务体系,为生产 经营者提供可靠的信贷服务,并减少生产经营中的风 险损失。 参考文献: [1]段小梅.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 U・资源与环境。2003。13(4):88~93, [2]赖亚兰.重庆三峡库区生态脆弱带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态经 济,2000,(1):21~23. [3]许玉明+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fJ].重庆三峡学 院学报。2000,16(6):51--54. [4]史志城,赵怀仁.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实践[J].生态农业研究,1998, (3):76~77. [5]苏维词,藤建珍,陈祖权.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探讨[J].地理与地 理信息科学。2003,19(1):83~87. [6]方创琳,冯仁国,黄金川.三峡库区不同类型地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模式与效益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3,8(2):229--233. [7]姜达炳。李峰。彭明秀.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J].中 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2):96--98. [8]方创琳,黄金川.三峡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研究 [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4):444--449. [9]吴文良.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途径与典型模式[J].生态 农业研究,2000,(2):5~7. [10]杨爱民.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经济分区的研究[J].生态学报,2001, 21(4):562~564. [11]张放,杨京平,张士良,等.三峡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途径与对 策[J].经济地理。2003,(1):64--68. 【12]张莉,何丙辉,郑钦玉,等.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探讨[J].农业环 境与发展,2003,(3):19~2O. [13]胡明辰,李峰,樊丹.论生态农业与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1,(2):23--26. [14]刘琦.关于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24 ̄25. [15]伍世良.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五个基本问题[J].自然资源学报, 2001,16(4):32O~323. [16]王顺克.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思路[J].环境科学动态, 2oo2。(4):13~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