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课程报告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课程报告题目 滁州民俗调查报告—凤阳花鼓
我的家乡在山好、水好的安徽滁州。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辖四县、两市、两区,历史悠久,山明水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建州以来,已有一千五百多年。“金陵锁钥”的地理位置,“吴头楚尾”的历史沿革,华夏南北文化在此交融,注定了滁州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历史文化形态:
遗址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何郢遗址、卜家墩遗址、石梁古城遗址、钟离城遗址、东城遗址等展示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帝王文化:西楚霸王项羽东城遭遇汉军,虞姬美人青冢独向黄昏;晋元帝司马睿驻跸琅琊山,“东南风月谁家好,唯有琅琊道蔚然”;梁武帝南谯城(全椒梁王城)读书留情,龙山寺空有迎驾桥;宋太祖赵匡胤激战清流关,宋仁宗建皇家纪念建筑端命殿;明太祖朱元璋敢为天下先,古滁州成龙兴之地,凤阳皇陵、明中都城、龙兴寺、柏子龙湫、回龙桥、皇(黄)庆圩留下几多遗存。
名人文化:李幼卿、李德裕、李绅、韦应物、王禹偁、欧阳修、张方平、辛弃疾、王阳明等驻滁施政,或构亭建寺、修园筑池;或吟诗作赋、刻石题额,留下以《醉翁亭记》为代表的璀璨华章。自唐宋以来,滁州文化在这些浓墨重彩的诗文中得到升华。鲁肃、董槐、朱寿昌、郭子兴、徐达、李善长、沐英、蓝玉、戚继光、胡松、宣鼎、王贞仪、吴敬梓、戴兰芬、吴棠、章益、杭立
武、吕彦直等学有成就的仁人志士,用各自的人生经历为家乡热土增光添彩。
山水文化:琅琊山、皇甫山、浮山、韭山洞、女山湖、碧云湖、高邮湖、花园湖等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
宗教文化:琅琊寺、龙山寺、禅窟寺、龙兴寺、尊胜禅院、神山寺、护国寺等一批宗教寺庙,憨山大师、皓清和尚、达修主持等宗教人士留下了特殊的影响。
红色文化:瓦屋薛、抗大八分校、半塔烈士陵园、藕塘烈士陵园、王小庙无名烈士墓等历史遗存记录着以路东、路西抗日根据地为代表的革命斗争历史。
民间民俗文化:凤阳花鼓、凤画、洪山戏、走太平民俗等折射出滁州历史文化的民间特色。
我主要就凤阳花鼓这一民俗文化来谈一谈。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着名。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的历史可最早追溯至明朝。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到凤阳府。由于凤阳府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府,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卖艺、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府。又因明清两代,由于凤阳府(今皖北地区)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的长年灾区,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外出卖唱求生。同时也有身背花鼓流落各地卖唱的职业艺人。明末流传范围继续扩大,表演盛况空前。到了乾隆年间,有人将二人演唱的凤阳花鼓改编为凤阳花鼓歌舞,在宫廷中为皇帝演出。乾隆年间编纂的《霓裳续谱》一书中就收录了《花鼓献瑞》、《鼓乐呈祥》等歌舞节目。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凤阳花鼓在唱片中广为流传。上海的“百代”、“得胜”、“大中华”等唱片公司制作了大批凤阳花鼓唱片。在解放后摄制的《大路》、《拉郎配》、《巨澜》、《鼓乡春晓》等影片中,均出现过凤阳花鼓的表演场面。一直以来,凤阳县的孩子们还在节庆时跳这一地方特色的舞蹈,保持着古城的特色。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
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鼓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敲锣,口唱小调,花鼓小锣作为伴奏乐器穿插期间。演唱的曲目多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孟姜女》等。20世纪50年代初,新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增加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小锣,专用小鼓伴奏演唱,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为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细竹根。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此得名。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凤阳花鼓传承断层,面临失传的危险。为抢救性保护这一艺术瑰宝,凤阳当地政府实施了凤阳花鼓艺术保护工程,成立了凤阳花鼓研究会和凤阳花鼓乡艺术团,组建凤阳花鼓艺术学校,筹建凤阳花鼓艺术博物馆,组织凤阳花鼓民间艺人及其专业创作艺术家对花鼓进行深度研究、搜集和整理。目前,原生态的凤阳花鼓已经趋于衰亡,其中蕴涵的丰富艺术资源还远没有被挖掘出来,这份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值得我们去保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