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试题

2021-08-13 来源:星星旅游
第一章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

A、个体水平 B、团体水平 C、集合水平

D、集体水平

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C

2. 社会心理学的三种倾向

A、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B、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C、教育学的社会心理学 D、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正确答案: ABD 我的答案:ABD

3. 与社会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 )年。

A、1879 B、1897 C、1908

D、1924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F.H.奥尔波特(1924)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的学科”。

A、社会心理 B、社会意识 C、社会知觉

D、社会观念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 社会学家C.A.艾尔乌德(1925)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A、习惯行为 B、社会行为 C、群体心理 D、社会互动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勒温(1936)关于社会行为的公式B=f(PE)中,E表示() A、行为 B、个体

C、个体所处的情境 D、函数关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 社会心理是()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A、社会认知 B、社会意识 C、社会规范 D、社会刺激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P.霍兰德(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B、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0.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 A、哲学思辨阶段 B、学派时代 C、实证分析阶段 D、经验描述阶段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1.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 A、19世纪下半叶 B、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上半叶 D、18世纪末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2.一般认为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的哲学争辩。 A、遗传和环境 B、社会分层 C、本能和教育 D、人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3.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转向应用研究。 A、纯理论研究 B、经验研究 C、实验室研究 D、哲学思辨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4.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F.奥尔波特 B、勒温

C、特里普力特 D、麦独孤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5.学术界一般认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是()。 A、F.奥尔波特 B、勒温

C、特里普力特 D、麦独孤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6.认为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孔子 D、老子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6.社会心理学学科产生的三大直接来源 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D、勒温的精神动力学

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C

17.以下属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时期所出现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 ) A、社会比较理论 B、认知失调理论 C、平衡理论

D、认知社会心理学理论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18.【多选题】认为人性是由生物本能决定的是( ) A、亚里士多德 B、弗洛伊德 C、马基雅维里 D、霍布斯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D

19.【多选题】认为人性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的是(A、柏拉图 B、康德 C、卢梭 D、霍布斯

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C

20.【多选题】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 ) A、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 B、研究方法多样化

C、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容 D、各种研究取向各不相容

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C 第二章

1.社会心理学理论有

A、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B、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C、角色理论

D、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2.【多选题】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包括 A、认知失调理论 B、认同理论 C、类化理论

D、社会交换理论

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C 3.【多选题】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社会学习的过程包括 A、注意 B、保持 C、复制 D、动机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4.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不存在所谓的“生态学效度”问题 B、实验室实验的结果不能任意地推广到现实情境中 C、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一定要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

D、20世纪70年代出现“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原因,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的解释力较弱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单选题】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班杜拉 C、勒温

D、奥尔波特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单选题】观察学习所包含的过程有()。

A、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B、联想过程、模仿过程、强化过程

C、观察过程、学习过程、模仿过程、强化过程

D、模仿过程、外部强化过程、内部强化过程、巩固过程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7.【单选题】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 A、霍曼 B、布劳

C、埃莫森 D、蒂博特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8.【单选题】关于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B、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C、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 D、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单选题】“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这是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 A、成功命题 B、刺激命题 C、价值命题

D、剥夺一满足命题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0.【单选题】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不包括()。 A、潜意识

B、生本能与死本能 C、力比多

D、集体潜意识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1.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他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而不是治疗症状。 A、认知能力 B、完整的人格 C、恢复信心

D、调整他们的情绪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2.【单选题】“集体潜意识”概念是()提出来的。 A、弗洛伊德 B、霍妮 C、沙利文 D、荣格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3.【单选题】提出“宣泄说”的是( ) A、柏拉图 B、弗洛伊德 C、孔子 D、老子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4.【单选题】认知失态理论的提出者是( ) A、费斯廷格

B、勒温 C、奥尔波特 D、塔基菲尔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5.【单选题】

提出“镜像自我理论”的是( ) A、米德 B、库利 C、布鲁默 D、莫雷诺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6.【单选题】“忠孝不能两全”是( ) A、角色失调 B、角色冲突 C、角色混乱 D、角色偏常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第三章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

A、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密切地联系社会现实

B、社会心理学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方法来研究 C、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D、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 A、统计法 B、实验法 C、调查

D、档案法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

B、要取得成功,访谈者必须创造相互信任的氛围,取得被访者的积极配合 C、访谈法是直接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D、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单选题】关于问卷法,错误的说法是() A、问卷的标准化程度高

B、问卷法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信息

C、问卷涉及的问题应该尽可能广一些,要弄清被调查者的所有信息 D、问卷设计要遵守非歧义性原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单选题】关于参与观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可能更加真实 B、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C、观察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有助于减少被观察者的紧张感或唐突感 D、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单选题】按照一定的目的搜集大量(过去及现在)的资料样本,将其内容分解成许多分析单元并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叫()。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档案法

D、内容分析法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单选题】关于档案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档案法的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

B、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较大 C、档案法是一种内容分析的方法

D、心理咨询中考察求助者的个人成长报告,不属于档案法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单选题】真实验与准实验的最大区别在于( ) A、自变量个数不同 B、因变量测评方法不同 C、无关变量个数不同

D、无关变量控制程度不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单选题】三岁的孩子突然发现自己没有洗手就拿东西吃,于是用一只手打另一只手,说:“吃东西要洗手”这种强化方式是( )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自我约束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0.【单选题】“榜样学习”对学生可以起到好的教育效果。下列理论可以给出合理解释的是 A、强化说

B、认知学习理论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理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1.【单选题】快下课了,学生们开始躁动,这时候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不安排额外的作业”学生们顿时安静下来。该老师的做法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2.【单选题】刚开始学习汉字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在”和“再”,“末”和“未”。按照条件反射有关理论,这属于( )

A、效果扩散 B、分化 C、泛化 D、习得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第四章

1.社会化的第一场所是( )我的答案:B A、学校 B、家庭 C、工作环境 D、幼儿园 2.【多选题】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我的答案:ABCD A、角色引导机制 B、社会比较机制 C、社会学习机制 D、亚社会认同机制 3.【多选题】家庭教养方式包括( )我的答案:ABCD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溺爱型 D、复合型 4.【多选题】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ABCD A、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媒体 5.【多选题】社会化的结果( )我的答案:ABCD A、学会了语言 B、认知能力提高

C、道德观和法律观的提高 D、成就与工作导向 6.【多选题】成人社会化的内容( )我的答案:ABCD A、文化反哺 B、角色获得 C、角色改变 D、再社会化 7.【判断题】语言是社会化的工具 我的答案:√ 8.【判断题】角色引导机制对人的心理影响是伴随人的一生的 我的答案:√9.公元前328年,古希腊哲学家()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马基雅维里 D、柏拉图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0.【单选题】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 )的过程。 A、生理健康的人 B、社会人

C、心理健全的人 D、成年人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1,【单选题】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一种( )的机制。 A、继续社会化 B、终身社会化 C、早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2.【单选题】关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 B、成年期的社会化

C、教导社会成员掌握、遵守社会规范

D、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3,单选题 社会化的载体不包括()。 A、家庭 B、大学 C、杂志 D、观念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4.【单选题】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为条件的。 A、早期社会化 B、语言社会化 C、性别社会化 D、道德社会化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5.【单选题】“性别”表示( )。 A、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B、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C、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D、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6.【单选题】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是()。 A、角色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7.【单选题】作为老师,既需要权威者的角色,又需要是学生朋友的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这是()。

A、角色内冲突 B、角色失调 C、角色不清 D、角色间冲突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8.【单选题】一位中年男子在工作单位是领导、管理者的角色,而在家中又是听从、顺从父母的孝顺儿子的角色,他觉得自己转换困难,那么他面临的是( ) A、角色间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内冲突 D、角色失败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9.【单选题】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是( )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幼儿园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0.对孩子采取放任的态度,不加控制,不提要求也不惩罚这样的父母的教养类型极有可能是( )

A、专断性父母 B、容忍型父母 C、民主型父母 D、权威型父母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第五章

1. 态度的特点包括( )我的答案:ABCD A、态度是习得的 B、有具体的指向 C、具有一定稳定性

D、态度既简单又具有复杂性 2.【多选题】态度的维度包括( )我的答案:ABCDE A、指向 B、强度 C、卷入水平 D、向中度 E、外显度 3.【多选题】态度的功能包括( )我的答案:ABCD A、工具性功能 B、防御功能 C、价值表现功能 D、认识功能

4【多选题】态度的测量方法有( )我的答案:ABCD A、瑟斯通量表

B、李克特量表 C、语义差异量表 D、投射测验 5.【判断题】态度不是指向特定对象 我的答案:× 6.【判断题】态度转变是有限的,是因为态度是双重的 我的答案:√ 7.【判断题】态度具有指向性并不仅仅是指向某一个体也可能是指向一类事物。 我的答案:√

8.一个人的态度可以使他曲解事实,这是态度的功能。 A、认知功能 B、情感功能 C、动机功能 D、反现实功能 我的答案:A 9.【单选题】我宁肯少活几年,也要享受吸烟带给我的乐趣,这种解除认知失调的方法是( ) A、改变某一认知因素

B、添加新的协调的认知因素 C、强调某一因素的重要性 D、改变行为 我的答案:C

10.当对社会富有高度责任感的态度是,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常去从事志愿服务,这表明态度具有( ) A、自我保护功能 B、价值表现功能 C、知识功能 D、调试功能 我的答案:B

11.【单选题】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称之为( ) A、动机 B、印象 C、偏见 D、态度

我的答案:D 12.【单选题】个体对特定态度的卷入水平,是态度的( )维度 A、强度 B、外显度 C、方向 D、深度

我的答案:D

13.【单选题】个体对情境中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这是态度的( )功能。 A、自我防御 B、工具性 C、价值表现 D、认知

我的答案:D

14.【单选题】在态度的A-B-C模型中,“C”是指( )。 A、情感 B、行为倾向 C、人格 D、认知

我的答案:D

14.【单选题】一般的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在他们不协调时,( )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太多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A、情感成分 B、行为倾向成分 C、认知成分 D、动机成分 我的答案:A

15.【单选题】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这是态度的( )功能。 A、工具性 B、自我防御 C、认知

D、价值表现 我的答案:A 第六章 1.【判断题】态度的改变主要是方向和强度的改变。 我的答案:√ 2.【判断题】精加工似然模型认为,我们在对信息进行加工时主要存在着中心路线对信息进行精加工 我的答案:× 3.【判断题】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是指高可信传递者造成的态度量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的现象。 我的答案:×

4.【单选题】心理抵抗,指说服宣传中,态度主体朝着与预期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坚持原来的态度。其原因除了自由的需要、心理惯性、还有( )。 A、投射效应 B、承担社会角色 C、维护自我形象 D、刻板效应 我的答案:C 5.【单选题】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称之为( )。 A、泛化 B、同化 C、服从 D、内化

我的答案:D 6.【单选题】有些司机再有警察的情况下,会规规矩矩地开车,不见交警就会随意变道超速,这说明他对交通法规的态度处在( )阶段 A、服从 B、同化 C、内化

D、泛化 我的答案:A

7.【单选题】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可简称为( ) A、P-O-X

B、B=f(P,E) C、A-B-C D、TIRO

我的答案:A 8.【单选题】

海德提出,人们在态度转变时,往往遵循( ) A、费力最小原则 B、符合需要原则 C、社会交换原则 D、道德原则 我的答案:A

9.【单选题】在海德的P-O-X模型中,O代表的是( ) A、他人 B、另一对象 C、个体 D、环境 我的答案:A

10.【单选题】对畏惧与态度转变关系的研究表明,( )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A、低程度的畏惧 B、中等程度的畏惧 C、高程度的畏惧 D、最高程度的畏惧 我的答案:B

11.【单选题】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研究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 ) A、最稳定 B、较小 C、最难预测 D、最大

我的答案:D

12.【多选题】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有( ) A、提供真实信息 B、说服宣传引导 C、参与活动

D、群体明确规定 E、安排强制接触 我的答案:ABCDE

13.【多选题】态度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态度,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有()

A、宣传者的专业性

B、宣传者的可信性 C、接受者的自尊心 D、接受者的原有态度 E、宣传媒介

我的答案:ABCDE

14.【多选题】为了改变态度而进行的说服宣传需注意( )。 A、要实事求是 B、要晓以厉害 C、要有针对性

D、要逐步提出要求 E、要进行双方面宣传 我的答案:ABCD 第七章 1.【单选题】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 )知觉。 A、自己 B、社会 C、自然 D、环境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及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 )为基础的。

A、人际沟通 B、情景判断 C、社会知觉 D、人际知觉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网络称为( )。 A、图式 B、核心知识 C、框架

D、内隐知识 我的答案:A 4.【单选题】受( )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以前知道的东西。 A、印象 B、遗忘曲线 C、图式 D、自我意识 我的答案:C 5.【单选题】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 )。 A、印象管理 B、印象形成 C、个体印象 D、个体信息

我的答案:B 6.【单选题】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A、定向作用 B、第一印象 C、首因效应 D、印象管理 我的答案:C 7.【单选题】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好恶效应 我的答案:B 8.【单选题】对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A、刻板印象 B、光环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我的答案:D 9.单选题】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表明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 )对印象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A、信息内容 B、信息数量 C、信息顺序 D、信息真实性 我的答案:C

10.【单选题】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这种模式被称为( )。 A、简约模式 B、加权平均模式 C、概括模式

D、中心品质模式 我的答案:D

11.【单选题】加权平均模式指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 )。然后将其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A、权重 B、比重 C、大小 D、均值 我的答案:A

12.【单选题】在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被称为印象形成中的( )。 A、加权平均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法模式 D、定型模式 我的答案:B

13.【单选题】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这是( )。 A、简约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权模式 D、加法模式 我的答案:D

14.【单选题】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 ( )。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总体印象 D、客观印象 我的答案:C

15.【单选题】光环效应是一种( )的现象,一般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 A、社会适应 B、信息干扰 C、先入为主 D、以偏概全 我的答案:D

16.单选题】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性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 )。 A、特质印象 B、印象形成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我的答案:C

17.【单选题】在印象管理时,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的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 A、隐藏自我 B、自我抬高 C、形象塑造 D、自我暴露 我的答案:B

18.【单选题】印象管理是一种( )。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在都知道对方在不断的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A、信息加工 B、情感过程 C、社交技巧 D、影响力

我的答案:C

19.【单选题】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 )。 A、印象定位 B、角色期待 C、基本规范 D、评价标准 我的答案:B

20.【单选题】个体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这是 A、印象输入 B、印象输出 C、印象管理 D、印象形成 我的答案:C

21.【多选题】社会知觉包括( ) A、行为原因 B、人际知觉 C、自我知觉 D、环境知觉 我的答案:ABC

22. 【单选题】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 )的知觉。 A、自己 B、社会 C、自然 D、环境 我的答案:A

23.【多选题】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 )的知觉 A、环境 B、自己 C、群体 D、他人

我的答案:BCD

24.【判断题】社会知觉主要是对人的知觉。 我的答案:√ 第八章 1【单选题】个体根据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被称为( )。 A、归因 B、探索 C、图式 D、评价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品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属于( )。 A、内归因

B、行为归因 C、稳定性原因 D、情境归因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有内因和外因这样的单方面的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 )。 A、成败归因 B、稳定归因 C、综合归因 D、不可控归因 我的答案:C 4.【单选题】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的( )是易变性因素。 A、情绪 B、人格 C、智力 D、能力 我的答案:A 5.【单选题】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的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 )的预测。 A、准确 B、变化 C、稳定 D、系统 我的答案:B 6.【单选题】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 )的预测。 A、准确 B、变化 C、可控 D、不可控 我的答案:A 7.【单选题】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 )理论。 A、控制点 B、内外因 C、稳定性 D、可控性 我的答案:A 8.【单选题】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结果的( )有不同的解释。 A、态度 B、原因 C、控制源 D、行为 我的答案:C

9.【单选题】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 ),那么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 A、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 B、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 C、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 D、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 我的答案:A 10.【单选题】协变原味认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 ()协变。我的答案:D A、共同性 B、一致性 C、特异性 D、规律性 11.【单选题】折扣原则是归因现象的主要研究者( )提出的,他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我的答案:B A、海德 B、凯利 C、琼斯 D、戴维斯 12.【单选题】海德(1958)认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 )原则。我的答案:A A、不变性 B、易变性 C、协变性 D、特异性 13.【单选题】其态度与行为方式均符合社会期待的是()。我的答案:B A、行动者 B、内控者 C、外控者 D、观察者 14.【单选题】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这种人是( )。我的答案:B A、行动者 B、内控者 C、外控者 D、评价者 15.【单选题】某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被称为( )。我的答案:C A、行动者 B、观察者 C、外控者 D、内控者 16.【单选题】失眠者往往认为失眠是自己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等,因而,有可能通过改变他们的( )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我的答案:C A、睡眠

B、生活 C、归因 D、治疗 17.【单选题】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把他人的失败内归因,这种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叫( )归因偏差。我的答案:A A、动机性 B、空间性 C、情境性 D、特异性 18.【单选题】对成败归因中,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是一种( )策略。我的答案:C A、隐藏自我 B、自我抬高 C、自我防卫 D、自我暴露 19.【单选题】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 )倾向。 我的答案:D A、自我暴露 B、自我防卫 C、自我抬高

D、自我价值保护

20.单选题】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看法有差别,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 )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我的答案:B A、利益 B、社会视角 C、态度 D、控制点

21. 【单选题】刻板印象具有( )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于简化。我的答案:B A、消极 B、社会适应 C、破坏性 D、概括定型 22.【单选题】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 )的性质。我的答案:B A、定向作用 B、消极作用 C、双向作用 D、积极作用 第九章

1【单选题】最早提出社会比较理论的社会心理学家是( )。 A、费斯廷格 B、麦独孤 C、海德 D、阿希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在嘈杂的社交场合,当无意中听到他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时,人们往往会有特别敏感的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 )。 A、探照灯效应 B、鸡尾酒会效应 C、聚光灯效应 D、声音聚焦效应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人们对于有关自己的信息会给予优先的注意并有更好的识记效果,这种现象称为 ( )。

A、自我监控效应 B、自我优先效应 C、自我敏感效应 D、自我参照效应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单选题】人的自我发展过程是( )。 A、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生理自我—社会自我 D、社会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单选题】为了激励自己,满足自我进步的愿望,人们通常会进行( )。 A、上行比较 B、平行比较 C、下行比较 D、自我比较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C

6【单选题】与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结果可能是鼓励性的,也可能是打击性的,其关键是取决于优秀标准的( )。 A、清晰性 B、可达成性 C、水平高低 D、相关与否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单选题】为什么强化对于自己的良好感觉,人们通常会进行( )。 A、上行比较 B、平行比较 C、下行比较 D、自我比较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单选题】为失败预设借口,为自己的成功切设置障碍,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 A、自我压抑 B、自我保护 C、自我设障 D、自我否定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9【单选题】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言行举止与自己的角色相适应,这体现了自我概念的 A、保持功能 B、解释功能 C、预言功能 D、监督功能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0【单选题】“天生我才必有用”,反映诗人的自我概念属于( )。 A、消极自我 B、积极自我 C、悲观自我 D、狂妄自我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我概念功能的项目是( )。 A、保持 B、解释 C、预言 D、监督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2单选题】就产生过程而言,自我概念源于( )。 A、自我反省 B、自我反思 C、反射性评价 D、社会比较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3【单选题】所谓“自我概念”就是对自己存在状态的( )。 A、认识 B、认知 C、体验

D、体验和认知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4【多选题】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 )。 A、印象管理 B、决定期待 C、解释经验

D、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正确答案: BCD

1【单选题】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他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这是( )

A、保持内在一致性 B、解释经验 C、决定期待

D、自我参照效应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填空题】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保持内在一致性、( )、( )。 正确答案: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3【填空题】自我概念包括实际的我、( )、必须的我。 正确答案:第一空: 理想的我

4【判断题】主我对应的是自我觉知,而宾我对应的是自我概念。 正确答案:√ 5【判断题】个体认为自己实际上拥有的品质指的是实际的我。 正确答案:√ 6【判断题】当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及必须自我出现差异时,会驱使个体做出改变。( )正确答案:√

7【判断题】自我参照效应严重时可能会引发视觉焦虑。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填空题】“镜像自我”理论的提出者是( ),进一步发展了镜像自我理论的是( )。 正确答案:库利、米德 2【填空题】“概化他人”的概念是( )提出的 正确答案:米德

3【判断题】重要他人是概化他人的组成部分。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判断题】自由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 )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判断题】个体存在根据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而进行推断的机制这是自我知觉理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6【判断题】自我知觉理论的提出者是贝姆。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7【判断题】自我确认是指人们注意和寻找那些与自我概念相符合的信息的倾向。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填空题】个体有关自己的情感评价或自我价值感就是( ) 正确答案:自尊

2【填空题】自尊包括整体自尊和( )正确答案:特定自尊 3【填空题】自尊包括特质自尊和( ) 正确答案: 状态自尊

4【填空题】测量自尊经常用的量表是( )自尊量表。 罗森伯格

5【判断题】下行比较会提升人的自我评价,上行比较会降低人的自我评价。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6.【判断题】我们对自我的评价主要依据社会比较。 正确答案:×

1【单选题】戒烟成功的人觉得别人可能没有我这么有毅力。 A、虚假的普遍性 B、虚假的独特性 C、盲目乐观主义 D、幻想主义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多选题】脆弱高自尊包括 A、不稳定高自尊 B、不一致高自尊 C、依赖型高自尊 D、幻想型高自尊

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C

3【填空题】研究发现,高自尊分为安全高自尊与( )。 正确答案:脆弱高自尊

4判断题】自我服务偏差主要作用是维护良好自我形象,维护自尊。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判断题】自我服务偏差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6.【判断题】自我服务偏差的消极作用是引起对他人错误的评价,认为问题是由他人造成的。或低估自己对群体的贡献而高估其他成员的贡献。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填空题】社会自我也叫( ) 正确答案:集体认同

2【判断题】社会自我包括人际关系和群体认同。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判断题】“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来定义自我体现的是用个人主义来定义自我。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判断题】用“我是北京人”来定义自己体现的是集体主义自我。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判断题】实验表明:当要求中国的被试想他们的母亲时,被试与自我有关的大脑区域会被激活;西方的被试只有在想自己时同一脑区才被激活。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6【判断题】个人主义关注做自己,而集体主义要求自己不要锋芒毕露。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第十章

1【单选题】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沟通是() A、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 B、人们面对面的交流 C、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 D、双向沟通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沟通真正的内涵是( ) A、双向沟通 B、单向沟通 C、传递信息 D、表达情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经常会认为与其父母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有些家长不够关心孩子

B、由于地位障碍导致的沟通障碍 C、孩子与家长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 D、这些孩子个性有缺陷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单选题】很久以前,有一个放羊的孩子,由于顽皮,明明没有狼出现,他偏喊:“狼来了,狼来了!”村里的男女老少听到他的呼喊都赶来帮忙,结果发现上当了,都十分恼火。之后这孩子故伎重施,又一次戏弄了村民。最后,狼真的来了,可任凭这孩子再怎么呼救都没有人赶来,大家都不再相信他的话,最后他被狼吃掉了。从人际沟通的角度分析,这则故事中

惨剧的发生与沟通障碍有关,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这种沟通障碍是由( )导致的。 A、 地位障碍 B、个性障碍

C、社会心理障碍 D、文化障碍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单选题】印度的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经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最有可能是由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 A、他们之间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

B、他们之间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导致地位障碍 C、他们个性有缺陷

D、 结构组织障碍导致沟通不畅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单选题】“9.11”之后,大多数美国人对阿拉伯裔的偏见加深,在一家公司中一位阿拉伯裔职员觉得越来越难与白人老板进行沟通。这可能是由于( )造成的。 A、地位障碍 B、结构组织障碍 C、文化背景障碍 D、社会心理障碍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单选题】下列沟通中,属于双向沟通的是( ) A、看报纸 B、听广播 C、打电话 D、 看电视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单选题】美国心理学家摩根对纽约州退休老人做调查,发现凡是在人际关系方面保持较多往来并较为协调的老人,比那些很少与人交往的老人,有更多的幸福感,而后一种老人更多地 体验到的是悲伤感和孤独感,这体现出了人际沟通的哪种功能( ) A、认知平衡作用 B、协调作用 C、保健作用

D、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非语言沟通( )。 A、音量 B、表情 C、文字 D、手势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单选题】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根据社会心理学对人际沟通的阐述,这句俗语说明( ) A、职业的不同可能会引起沟通的鸿沟

B、处于不同层次的组织成员,对沟通的积极性不同,也会造成沟通障碍 C、文化背景的不同会给沟通带来障碍

D、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会造成沟通障碍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1【单选题】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下列关于人际沟通作用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际沟通可以调节沟通者本人的行为 B、 人际沟通一定能够协调组织内部关系 C、人际沟通有利于增强团结

D、人际沟通是保证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2【单选题】人际沟通有很多功能,其中协调作用是指( ) A、人际沟通可以协调人体各部分的机能

B、所有的人际沟通都可以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 C、人际沟通可以促进个人的社会化进程 D、人际沟通有助于消除个体间的误会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3【单选题】某家的父亲很有生活情趣,经常会将一些自己的感受写在及时贴上,分散于家中各处,与妻子、儿女分享,这属于( ) A、单向沟通 B、口头沟通 C、下行沟通 D、Y型沟通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4【多选题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属于人际沟通的是( ) A、眉目传情

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鸿雁传书 D、道路以目 E、含沙射影

正确答案: ACDE 我的答案:ACDE

15【多选题 人际沟通的实现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符号系统,下列选项中可以起到信息传递功能的有( )

A、人际空间距离 B、 眼神 C、声调 D、语速 E、动作

正确答案: ABCDE 我的答案:ABCDE

16【多选题】人际沟通服从于一般的信息沟通规律,实现这种沟通的必要条件包括( ) A、信息源 B、信息渠道 C、语言 D、接收者 E、信息

正确答案: ABDE 我的答案:ABDE

17【多选题】在现实生活中,人际沟通受到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导致沟通过程受到阻碍,

这些因素包括( ) A、地位障碍 B、结构组织障碍 C、文化背景障碍 D、个性障碍

E、社会心理障碍

正确答案: ABCDE 我的答案:ABCDE 18【判断题】“同行是冤家”,所以他们之间进行进行沟通的可能性极小( )。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9【判断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对于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人眼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0【判断题】双向沟通中双方都积极地参与,所以比单项沟通的效率要高。( )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1.判断题】比起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自由灵活,但信息的可靠性差。( )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单选题】沟通是( )传递和交流的过程。我的答案:A A、信息 B、情感 C、物质 D、能量

2【单选题】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是( )我的答案:C A、身体姿势 B、身体运动 C、目光

D、面部表情

3【多选题】沟通的结构要素包括( )我的答案:ACD A、信息 B、强化 C、通道 D、反馈 第十一章

1【单选题】在喜欢的因素中,( )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正确答案: B A、熟悉 B、互补 C、邻近 D、竞争

2【单选题】影响喜欢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来源之一的是( )。 A、熟悉 B、相似 C、人格品质 D、外貌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

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是 ( )。正确答案: D

A、指数关系 B、线性关系 C、U型关系 D、倒U型关系 4【单选题】“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这指的是( )。正确答案: D A、人际关系 B、利他关系 C、依恋

D、人际吸引

5【单选题】喜欢是( )的人际吸引。正确答案: A A、中等程度 B、最高程度 C、较低层次 D、最低层次

6【单选题】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 )。正确答案: D A、亲和 B、喜欢 C、亲情 D、爱情

7【单选题】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流、交往,被称为( )。正确答案:A、人际交往 B、人际互动 C、人际喜欢 D、人际吸引

8【单选题】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正确答案: C A、摩根 B、奥斯古德 C、舒茨

D、费斯廷格

9【多选题】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最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有( )。 A、情感的互补 B、需要的互补 C、社会角色的互补 D、人格特征的互补

正确答案: BCD 我的答案:BCD 10【多选题】“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包括( )。正确答案: ABD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成就需要 D、情感需要

1【单选题】良好的人际关系原则不包括( )我的答案:C A、交换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B C、强化原则 D、相互性原则

2【单选题】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和支持。这是人际关系的( )我的答案:C A、相互性原则 B、交换性原则

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D、平等性原则

3【单选题】影响喜欢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是( ) A、熟悉 B、相似 C、人格品质 D、外貌 我的答案:C 第十二章

1【单选题】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 )的联系。 A、心理上 B、行为上 C、价值观上 D、利益上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和支持。这是人际关系的 ( )正确答案: C A、交换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D、平等性选择 3【单选题】“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体现的人际关系原则是( )。 A、交换性原则 B、相互性原则

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D、平等性原则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4【单选题】人际关系的特点不包括( )。正确答案: D A、个体性 B、直接性 C、情感性 D、系统性

5【单选题】人际关系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是( )。正确答案: A A、自我暴露程度 B、好恶评价 C、情感卷入程度 D、亲密行为

6【单选题】人际关系交换原则是指( )她。正确答案: A

A、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 B、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得大于失,至少得等于失 C、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 D、在交往的过程中,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于从属地位

7【单选题】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 )。 A、智慧 B、真诚 C、热情 D、幽默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多选题】人际关系的特点包括( )。正确答案: ABD A、直接性 B、情感性 C、功利性 D、个体性

9【多选题】一般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过的阶段包括( A、定向阶段 B、情感探索阶段 C、情感交流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10【多选题】自我暴露的水平包括( )。正确答案: ABCD A、隐私

B、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C、态度

D、情趣爱好

11【多选题】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 )。 A、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B、包容性原则 C、相互性原则 D、平等性原则

正确答案: ACD 我的答案:ABCD 第十三章

1【单选题】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对他人、群体和社会有益的行为都属于( A、公益行为 B、助人行为 C、亲社会行为 D、利他行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认为人做好事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这种观点属于( )。 A、社会学习论 B、本能论 C、社会规范论 D、社会交换论

)。 )。 正确答案: A

3.【单选题】认为人做好事都是为了得到某种回报,这种观点属于( )。 A、社会学习论 B、本能论 C、社会规范论 D、社会交换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10.0分

4【单选题】人应该帮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以及需要帮助的人,这种观点属于( )她。 A、社会学习论 B、本能论 C、社会规范论 D、社会交换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10.0分 5【单选题】利他行为是一些生物与生俱来的行为,有利于种群的繁衍,这种观点属于( )。 A、社会学习论 B、本能论 C、社会规范论 D、社会交换论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 得分: 0.0分

6.【单选题】在需要帮助的紧急情况下,在场的人越多,出手救援的人可能越少,出手救援的时间可能越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 A、社会冷漠 B、旁观者效应 C、社会惰化 D、社会干扰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10.0分

7【单选题】由于他人在场而降低了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这种情形被称之为( )。 A、社会干扰 B、社会惰化 C、社会冷漠

D、责任分散效应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10.0分 8【单选题】以人为帮助对象的行为属于( )。正确答案: A A、助人行为 B、利他行为 C、公益行为 D、亲社会行为

9【单选题】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观察者虽然没有亲自受到酬赏或惩罚,但榜样得到的结果被他体验到了,这种强化属于( )。 A、替代强化 B、外部强化 C、自我强化 D、观察强化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0【单选题】根据班杜拉的强化理论,不属于强化作用的选项是( )。 A、传递信息 B、诱发动机 C、调节行为 D、社会学习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 1.【单选题】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 ) A、他人在场有利于促进助人行为 B、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C、他人在场会激励助人者

D、他人在场,会使助人者受到社会赞许,增进助人行为 我的答案:B 第十四章

1【单选题】.父母使用体罚的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这一行为属于() A、报复性侵犯行为 B、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C、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D、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正确答案: D

2【单选题】公检法人员抓强盗、调查贪污、惩治罪犯等行为,属于()正确答案: C A、非侵犯行为

B、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C、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D、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3【单选题】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受到了别人的欺侮后,跑到尼姑庵去找小尼姑出气。这一行为属于以下侵犯行为转移与消除方式中的哪一种()正确答案: D A、社会规范的抑制 B、对报复的畏惧 C、置换

D、寻找“替罪羊”

4【单选题】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对别人用语稍微粗野一些,就会给人造成鲁莽粗暴、有意侵犯他人的印象,这主要是因为() 我的答案:D

A、人们通过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 B、人们通过行为者的社会角色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

C、人们通过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 D、人们通过行为者的身份特性推知行为者具有 5.【单选题】《挫折一侵犯假说》一书修正并扩充了挫折一侵犯理论的内容。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侵犯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挫折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侵犯行为;但是,侵犯行为肯定是挫折的一种结果。请问《挫折一侵犯假说》一书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 C A、巴克尔(R.G Barker) B、多拉德)( J.Dollard) C、米勒(N.E. Miller)

D、伯克威茨(L. Berkwitz)

6【单选题】历史上曾有一位学者指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类之所以发动战争,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存的方式,人们相互杀戮其实是为了不让死亡的愿望指向自身。请问这位学者是() 正确答案: C A、伯克威茨(L. Berkwitz) B、威廉·詹姆斯(W. James) C、弗洛伊德(S. Freud)

D、康拉德洛伦兹(K. Lorenz)

7【多选题】父母使用体罚的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这一行为属于()正确答案: CD A、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B、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C、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D、工具性侵犯行为 E、报复性侵犯行为

8【多选题】使用讽刺、诽谤、谩骂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这属于( )正确答案: AD A、反社会侵犯 B、亲社会侵犯 C、被认可的侵犯 D、言语侵犯 E、动作侵犯

9【多选题】持“侵犯行为是人类的先天本能”观点的学者有()正确答案: CD A、伯克威茨(L. Berkwitz) B、华生

C、弗洛伊德(S. Freud)

D、康拉德·洛伦兹(K.. Lorenz) E、班杜拉

10【多选题】侵犯的构成要素包括( )正确答案: ABD A、伤害行为 B、侵犯动机 C、敌意

D、社会评价

11【多选题】社会规范论用普遍规范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性的道德规范包括( )正确答案: AB A、交互性规范 B、社会责任规范 C、伦理规范 D、正当行为规

12.【多选题】挫折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 )。正确答案: BCD A、人在受挫折后,一定会产生侵犯行为 B、侵犯强度与目标受阻强度成正比

C、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成正比

D、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的挫折强度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1【单选题】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及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都是( ) A、动机受阻

B、焦虑 C、需要 D、挫折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 )的关系。我的答案:A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复杂

3【单选题】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犯性( )我的答案:A A、增加 B、保持稳定 C、减少

D、变得不确定 第十五章 1【单选题】“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类成语反映了( )现象。 正确答案: B A、社会惰化 B、从众 C、服从

D、去个性化

2【单选题】服从与从众之间的区别是( )正确答案: C A、群体压力 B、群体互动 C、自愿性

D、社会评价正确答案:

3【单选题】个体在( )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 A、自我实现 B、群体压力 C、人际吸引 D、社会感染 正确答案: B 4、【单选题】阿希的“三垂线“实验,说明了( )。正确答案: A A、从众现象 B、社会助长现象 C、社会阻抑现象 D、去个性化现象

5.单选题】有关从众的研究发现:判断作业的难度较高,所呈现的刺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力的倾向就会( )正确答案: A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难以确定

6【单选题】有些不法商人雇佣“托儿”来进行不正当促销所以能奏效,正是利用了人们的哪种心理?( ) 正确答案: C A、顺从 B、服从 C、从众 D、依从

7【单选题】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影响最大 。答案: B A、1人~3人 B、3人~4人 C、4人~6人 D、10人以上

8【单选题】下列哪一个不属于从众的原因?( )。正确答案: A A、合法权利 B、行为参照 C、群体的凝聚力 D、对偏离的恐惧

9【单选题】性别与从众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答案: D A、女性更容易从众 B、女性不容易从众 C、男性更容易从众

D、没有明显的确定性的关系

10.【单选题】小刚一个人半小时就可把教室打扫干净。今天下课后,由于半小时后班内要搞活动,班主任吩咐让小刚、小华、小刚三人一起打扫教室,然后就办事去了,半小时后,班主任来到教室惊奇地发现教室还没打扫好。这反映了该班主任至少不知道()现象的客观存在。 正确答案: B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从众

D、去个性化

11.单选题】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水平的发挥,这种现象是。正确答案: B A、社会助长 B、社会干扰 C、社会情化 D、社会促进

12【多选题】影响服从的因素有()正确答案: ABC A、命令者的权威性

B、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C、情境压力

D、命令者的性别

13【多选题】社会促进效应包括()正确答案: AB A、结伴效应 B、观众效应 C、在场效应 D、隐含效应

14【多选题】从众的功能有()正确答案: AB A、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B、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

C、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是按照个体本意做出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

D、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择,选择从众 15.【多选题】从众行为的原因有() 正确答案: ABD A、寻求行为参照 B、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C、追求成就 D、群体凝聚力

1【单选题】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叫(A、社会促进 B、利他 C、社会懈怠 D、从众

正确答案: A

2【单选题】从众是一种( )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A、被动地 B、主动地 C、积极地 D、有效地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