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矫形术后下肢功能的影响
2021-04-15
来源:星星旅游
中国妇幼保健2015年第3O卷 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矫形术后下肢功能的影响 胡建华 王侃① 山东省东明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274500 中国图书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1)1-4411(2015)30-5178-03;doi:10.7620/zgfybj.J.issn,1001—4411.2015.30.36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矫形术后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的痉挛型双 瘫的脑瘫患儿34例,据患儿家长的治疗意愿将其分为家庭组和综合组各17例。矫形术后,家庭组接受家庭康复训练,综合组 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比较分析患儿术前及术后的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评分、踝关节背屈活动度、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 表(GMFM一88)中的D区和E区的评分、脑瘫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MA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组:T=2.586 P=0.014,综合组:T=7.089 P=0.000),且综合组较家庭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419尸=0.000);两组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ROM)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组:T=2.895 P=0.007, 综合组:T=12.640尸=0.000),且综合组较家庭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86 P=0.000)。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 GMFM一88的D区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组:T:4.205 P=0.000;综合组:T=18.499 P=0.000),E区评 分也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组:T=4.033 P=0.000;综合组:T=18.398 P=0.000),且综合组的D区和E区评分 均比家庭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区:T=15.667 P:0.000;E区:T=17.039 P=0.000)。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生 活能力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组:T=3.240 P=0.003;综合组:T=8.636 P=0.000),且综合组较家庭组 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1 P=0.000)。结论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在矫形手术后进行综合康复训练,能更好地促进患 儿下肢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合理选择应用。 【关键词】 综合康复训练;痉挛型;脑瘫;下肢功能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脑瘫)是指在胎儿期 及出生后1个月之内出现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是脑发 育缺陷导致4,JL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是小儿残疾的常 表1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 ±s) 见原因¨J。临床上依据患儿的运动障碍性质将其分为 痉挛型、共济失调型、不随意运动型、肌力低下型以 及混合型等,其中痉挛型最常见,约占60%~ 70%‘2 J。而痉挛型双瘫又是痉挛型患儿中最多见的类 型,其主要的表现为双下肢肌力增高 J。随着患儿年 龄的增长,痉挛对患儿肌肉、关节的影响妨碍正常运 动,多数依靠矫形手术进行治疗,但是术后的康复训 练对于患儿的恢复极其重要,而国内较多患儿术后仅 接受家庭康复训练。有报道指出 j,术后给予患儿系 统、及时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能使得患儿获得更好 的康复效果。因此,本研究对我院的34例患儿术后 采用家庭康复训练和综合康复训练,分析两者的治疗 效果,旨在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选择2009年3月~2014年3月在我 院治疗的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34例,其中有男20 例,女14例;年龄4~15岁。根据患儿家长的治疗 意愿将患儿分为家庭组和综合组各17例,两组患儿 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同意,所有人选患儿家属签 署知情同意书。 ①山东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检验科 1.2病例人选标准 ①所有患儿符合2006年的 全国4",JL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关于4,JL脑瘫的诊断标 准,为痉挛性双瘫。②出生前后有早产、宫内缺氧等 高危因素。③能提供家庭康复训练状况记录者。④采 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评价运动障碍为Ⅱ~Ⅲ级。 ⑤接受I 手术均为软组织松解术。 1.3病例排除标准 ’。 ①既往接受过手术治疗者。 ②有严重智力、视力或听力障碍等无法配合康复训练 者。③伴有重症肌无力、麻痹症等影响康复训练的疾 病。 1.4方法所有患儿术后均接受外固定的矫形6周, 术后1周后接受被动的关节康复锻炼,4~6周后开 始进行主动的康复训练【6]。家庭组接受家庭康复训 练:家长到医院接受康复门诊的康复指导,1次/周, 在家里给患儿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1 天 ]。综合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由本院的康复治疗 师根据患儿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包含关节活动、被动牵 拉等内容的综合强化康复训练,2次/d,约30 min/ 次 。具体包括 。 ①关节活动:被动活动、牵伸患 儿的髋、膝、踝关节,将患儿双腿轻轻外旋、外展 △ 等,活动量应根据患儿耐受力逐渐增加,从被动过渡 GMFM一88的D区和E区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 到患儿主动进行。按摩挛缩肌肉,进行俯卧、长跪、 0.05);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D区评分均有 长坐或是蹲位于45。斜坡上,以使紧张或挛缩的韧带 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组:t=4.205,P= 与肌腱得到牵张和拉伸,起到降低肌肉张力的作用。 0.000;综合组:t:18.499,P=0.000),E区评分 ②下肢肌肉群的训练:痉挛型双瘫患儿的主要表现在 大腿内收肌、髂腰肌以及小腿三头肌等肌群的张力增 高、肌力降低导致的运动障碍。患儿进行主动的、渐 进性的阻抗康复训练,在缓解痉挛肌肉的同时增强拮 抗肌肉群的肌力,如踢小腿、踝背屈、叩击胫前肌 等。③功能训练:对患儿的坐、站、蹲以及行走等正 也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组:t: 4.033,P=0.000;综合组: 18.398,P=0.000), 且综合组的D区和E区评分均比家庭组要高,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D区:t=15.667,P=0.000;E区: =17.039,P=0.000)。见表3。 确姿势进行渐进性的训练,纠正患儿的异常姿势,逐 渐由双人辅助过渡到患儿独行完成行走等活动。④应 用矫形器:对患儿的术后外固定使得6周后撤换为夜 间矫形固定器,持续牵伸紧张肌腱。⑤理疗:对主动 收缩能力弱的肌肉进行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治疗,以增 强肌力。 1.5疗效评价在患儿进行手术前2~4天以及术后 3个月进行以下指标的评定¨卜 :①采用改良的Ash— w0nh量表(Modified Ashwoah Scale,MAS)对所有患 儿肌张力进行分级,其中I、I+、Ⅱ、Ⅲ、Ⅳ分别 记为1、1.5、2、3、4分,对两组患儿的计分进行比 较。②比较两组患儿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③使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FM一88)中的站立能区(D区)、行走与跑、跳 能区(E区)对患儿进行评分比较,计分按照0分: 动作完全不能做;1分:动作完成<10%;2分:动作 完成10%~90%;3分:动作可全部完成。在患儿术 后康复训练6个月后采用脑瘫Et常生活能力评价表对 患儿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比较 。 1.6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用SPSS 11.5软件进行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及组内均 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比较,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MAS评分及ROM的比较 比较两组患儿的 MAS评分,可得治疗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O.05),而治疗3个月后均比治疗前MAS评分降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组:t=2.586 P= 0.014,综合组:t=7.089 P=0.000);而治疗3个月 后的MAS评分在综合组较家庭组低,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t=4.419 P=0.000)。比较两组患儿的ROM, 可得治疗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治疗3个月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家庭组:t=2.895 P=0.007,综合组:t= 12.640 P=0.000),且综合组较家庭组高,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t=10.186 P=0.000)。见表2。 2.2 GMFM一88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 表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MAS评分的比较( ±s) 咖 R OM(/ ̄) 治疗前 2.76 ̄0.67 2.81 ̄0.69 ̄40.784-1.95 40.684-2.11① 治疗3个月后2.20 ̄0.59 ̄1.43 ̄0.41②③42.864-2.23 ̄52.74 ̄3.32②③ 注:组间比较,①P>O.05,②尸<0.05;③与治疗前比较,P<O.05。 表3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一88评分的比较( ±s,分) 时间 治疗前 22.414-1.61 22.31 ̄1.72①19.52 ̄1.62 19.284-1.87 ̄ 治疗3个月后24.62 ̄1.45 ̄32.52 ̄1.49@@21.574-1.33@31.534-2.01( 注:组间比较,①P>O.05,②P<O.05;与治疗前比较,③P<0.05。 2.3 Ft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 生活能力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O.05);治疗6个 月后,两组的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家庭组:t=3.240,P=0.003;综合组:t=8.636, P=O.ooo),且综合组较家庭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t=6.351,P=0.000)。见表4。 表4两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比较( ±s,分) 3讨论 据报道¨引,我国的学龄前儿童中脑瘫患儿约为 31万,患病率约为1.86%,而脑瘫患儿最常见的临 床表现为运动异常,常伴有视力、听力、语言或是智 力的障碍,可见脑瘫是造成患病儿童残疾的重要因 素。但是,目前对于脑瘫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经矫 形手术为痉挛型双瘫患儿的缓解下肢痉挛、改善肌力 或是纠正畸形,可以为患儿后续的行走康复训练创造 较好的条件,最重要的还是术后的康复训练的及时、 正确且个体化的专业康复训练¨ 引。有报道指出 引, ・5180・ 中国妇幼保健2015年第30卷 脑瘫患儿长期坚持有效、系统的康复训练,有助于促 5史艳,王飞,李跃峰,等.康复训练结合家庭康复指导对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进患儿大脑的发育,重建神经运动通路,改善粗大运 动功能和纠正异常姿势。 在本研究中,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MAS 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且综合组较家庭组低;ROM 2014,20(5):420—422. 6 Lynn BO,Erwin A,Guy M,et a1.Comprehensive quantifi— cation of the spastic catch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J]. Res Dev Disabil,2013,34(1):386—396. 有所升高且综合组较家庭组高;两组患儿GMFM一88 7 Ashford S,Turner—Stokes L.Systematic review of upper— 的D区和E区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综合组的D区和E limb func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in botulinum toxin interven— 区评分均比家庭组要高。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 tion for focal spasticity[J].Physiother Res Int,2013,18 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综合组较家庭组高。考 (3):178—189. 虑是因为痉挛常常是造成脑瘫患儿姿势异常和运动障 8 Howcrofl J,Klejman S,Fehlings D,et a1.Active video game 碍的重要原因,目前主要认为是由于患儿中枢神经的 损伤或发育异常导致高位中枢对于脊髓牵张反射的调 控失常,使得反射较敏感或是发生的反射较正常强, 引起相应肌肉的张力增高,但其他的肌肉张力并不 高,而本研究中综合康复训练由专业的康复医师制定 个体化的对患儿有针对I生的缓解痉挛肌肉且增强拮抗 肌的训练,且综合组还运用到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收缩 力薄弱肌肉,使得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平衡有所改 善,有利于患儿粗大运动的恢复和调节姿势¨ ” 。 而综合组患儿在术后6周继续使用夜间矫形支具,能 让患儿白天得到良好训练的同时夜间持续维持和促进 膝、踝骨骼的生理对线,有助于持续缓解膝、踝关节 四周肌肉的紧张且起到牵伸肌腱的作用,对于患儿站 立和行走的稳定性以及纠正畸形有促进作用¨’墙 。综 合康复训练在医院进行,较家庭环境更适合患儿的训 练,如专门的“无障碍”设置,能让患儿更加放心、 大胆地进行行走、跑跳等动作,同时康复师专业的指 导和全面观察患儿康复情况及时调整训练,也是家庭 训练无法做到的 。 4参考文献 1 张冬青,郭洪科,刘莎莎,等.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矫 形外科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 杂志,2013,28(8).747-750. 2 Franki I,Desloovere K,De Cat J,et a1.The evidence—base for basic physical therapy techniques targeting lower limb func・ 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a systematic review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 as a conceptual framework[J].J Rehabil Med, 2012,44(5):385-395. 3 Colovic H,Dimitrijevic L,Stankovic I,et a1.Estimation of botu— linum toxin type A efifcacy on spasticity and functional outcome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J].Biomed Pap Med Fac Univ Palacky Olomouc Czech Repub,2012,156(1):41—47. 4 Warnink—Kavelaars J,Vermeulen Pd,Becher JG.Study proto— col:precision of a protocol for manual intramuscular needle placement checked by passive stretching and relaxing of the tar- get muscle in the lower extremity during BTX—A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la palsy,as veriifed by means of e— lectrical stimulation[J].BMC Pediatr,2013,13(1):129. play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potential for physical activ— ity promo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herapies[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2,93(8):1448—1456. 9 张娜,唐巧萍,熊友红.靳三针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 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 2014,34(7):657—660. 10 Park GY,Kwon DR.Sonoelastographic evaluation of medial gastrocnemius muscles intrinsic stiffness after rehabilitation therapy with botulinum toxin a injection in spastic cerebrla palsy[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2,93(11): 2085-2089. 11 Sakzewski L,Carlon S,Shields N,et a1.Impact of inten— sive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on quality of life:a randomized trial in children with unilaterla cerebral palsy[J].Dev Med Child Neurol,2012,54(5):415—423. 12 Kaya Kara O,Atasavun Uysal S,Turker D,et a1.The effects of Kinesio Taping on body functions and activity in u— nilateral spastic cerebral palsy:a sing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la[J].Dev Med Child Neurol,2015,57 (1):81-88. 13 Nnsenga-Leunkeu A,Shephard RJ,Ahmaidi S.Anomalous relationship of heart rate to oxygen consumption in 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J].The Health&Fitness Journal of Canada,2014,7(1):14-25. 14 李红丽.小儿脑瘫45例的家庭综合康复训练效果分析 [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O(6):555-558. 15 Chen CL,Kang LJ,Hong WH,et a1.Effect of therapist— based constraint—induced therapy at home on motor control, motor performance and daily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Clin Rehabil, 2013.27(3):236—245. 16 郭春光,颜华,张惠佳,等.A型肉毒毒素配合综合康复 训练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 复医学杂志,2011,26(8).774—776. 17 Winkels DG.Kottink AI.Temmink RA.et a1.Wii habili— tation of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 sy.An explorative study(J].Dev Neurorehabil,2013,16 (1):44—51. 18 程凤花.综合康复训练治疗zhJL脑瘫的疗效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382—2383. (2015-06-26收稿) [编校李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