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黑人反对各族隔离与歧视,争取民主权利的群众运动。50年代初,黑人在美国的地位仍然很低下,1952年,美国黑人的工资只有白人的一半,失业人数是白人的两倍。在许多地方黑人没有选举权,特别在南部一些州,黑人受到的待遇尤其不公正。南方12个州在交通、公共场所、学校教育等方面仍然实行种族隔离。同时,白人种族主义恐怖组织三K党对黑人大肆实行私刑和其他恐怖活动,黑人的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而当时世界各地,民族民主运动日益高涨,黑人对提高自己的地位充满希望。1954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为了改变美国的国际形象,就美国黑人J·布朗控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一案作出判决:公立学校实行的种族隔离教育是不公平的,违反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这个判决鼓舞了美国黑人,同时判决实施缓慢也使他们觉得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争取自己的权利。从此,美国民权运动开始了。1955年12月1日,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一位黑人妇女因在公共汽车上拒绝让位给白人被捕入狱。全城5万黑人团结一致对公共汽车进行抵制,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成为这次运动的领袖。黑人们克服一切困难,坚持斗争近一年,终于迫使公共汽车公司取消了种族隔离制度。1963年3月,金牧师到种族隔离严重的南部城市伯明翰组织游行示威,虽然一度遭到镇压,但在金牧师的坚持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干预下,该城最后也不得不取消了种族隔离制度。此后,民权运动迅速扩大。1963年8月28日,金牧师组织25万人,其中大约四分之一是白人,向华盛顿进军,在华盛顿,金牧师发表那篇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经过几十年的抗争,美国黑人的处境得到明显改善。2001年,占美国劳动力总数12%的黑人,拥有5 000多亿美元以上的购买力。其中,62万多黑人有自己的公司,26万多名黑人担任公司的管理人员。此外,美国政府官员和执法官员的1/5是黑人,国务卿也是黑人。同时,还有25 000名黑人医生和近20万名黑人教师。
马丁·路德·金
1929—196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著作有《向自由迈进》《为什么我们不能等待?》和《我们从此往何处去?》等。金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个牧师家庭,先后就读于莫尔豪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1955年,金在波士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到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担任牧师。此后,他走上了领导黑人民权运动的道路,在黑人中影响日盛,成为美国著名的黑人运动领袖。在领导黑人民权运动的过程中,金多次被捕入狱,但他反对使用暴力,他倡导的非暴力群众运动,推动美国国会在1964年和1965年分别通过了《民权法》和《选民登记法》,从法律上取消了美国南部的种族隔离制度。他的所作所为遭到白人种族主义者的仇恨,1968年4月4日,金在田纳西州孟斐斯市被刺身亡。
卓别林
查理·卓别林(1889—1977),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著名的电影艺术家,享誉世界的喜剧大师。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喜剧演员家庭。因父亲早逝,母亲又患神经病,年幼的卓别林被送进贫民孤儿学校。7岁后,他离开了孤儿学校,成了一名流浪儿。他当过报童、杂货店小伙计、玩具小贩、医生的小佣人、吹玻璃的小工人,还在游艺场扫过地。一天,伦敦游艺场一名主要喜剧演员病了,经理要卓别林饰演流浪汉救急,从此显示了艺术才华。1907年,17岁的卓别林成为伦敦丑剧闹剧剧团的一名喜剧演员。三年后,卓别林随剧团赴美国演出。由于他精湛的演技,后来,美国电影制片公司聘他为演员。
1914年,头戴圆顶礼帽、足登大皮鞋、手持一条竹手杖、走路像鸭子的小流浪汉形象首次在喜剧片《阵雨之间》中问世。从此,这个形象成为独树一帜的卓别林喜剧电影的主要形象。从1919年独立制片,他一生共拍了80多部喜剧片,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由于卓别林经常讽刺美国
社会的弊端,20世纪50年代初,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1952年9月,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在他本人在国外期间下令对他进行调查,并不准他再进入美国。于是,他定居瑞士,直到逝世。1957年,他在瑞士拍摄了一部无情揭露和嘲讽麦卡锡主义的电影《一个国王在纽约》。1972年,卓别林曾经重返好莱坞,接受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因他“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所作的不可估量的贡献”而授予他的艺术成就奖。197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他爵士封号。
《我有一个梦想》(1963年8月28日) (节录) 我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它必将作为美国有史以来为争取自由所举行的最伟大的示威游行而名垂青史。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我们现在正站立在他的灵魂的安息处──签署了《解放宣言》。这条重要法令的颁发,在一直忍受着不义与暴虐的火焰烧灼的千百万黑人奴隶的心中,竖起一座光明与希望的灯塔。《宣言》似令人欢愉的黎明,即将结束种族奴役的漫漫长夜。
但从那时至今,已经有100年历史了,可黑人仍无自由可言。100年后的今天,黑人的生活仍旧悲惨地为隔离的桎梏和歧视的锁链所捆缚。100年后的今天,在浩瀚的物质财富海洋之中,黑人仍旧在贫困的孤岛上生活。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旧在美国社会的一隅受苦受难,并且发现自己竟然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放者。因此,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把这种不体面的身份戏剧性地表演一下。
就某种意义而言,我们是来首都兑现期票的。当我们共和国的“建筑师”们撰写《宪法》和《独立宣言》中的富丽堂皇的篇章时,他们是在签写一张“期票”,每个美国人都是这张期票的合法继承人。这张期票是一项允诺,即所有的美国人──非但白人,还有黑人都保证拥有不容剥夺的生活的权利、享受自由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但是现在,很显然,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却一直拒付这张期票。美国没有承担如期兑现这张期票的神圣义务。黑人满怀期望地得到的竟是一张空头期票,这张期票被签上“资金不足”的字样。然而我们绝不相信,正义的银行会破产。我们绝不相信,在美国,储存机遇的巨大金库竟会“资金不足”!
所以,我们来兑现这张期票来了,来兑现一张将给予我们堪称最高财富──自由和正义的保障的──期票。
我们来到这个尊为神圣的地点,其又一目的是提醒美国政府,现在是最为紧迫的时刻。现在既不是享用缓和激动情绪的奢侈品的时刻,也不是服用渐进主义麻醉剂的时刻。现在是从黑暗荒凉的深渊中崛起,向阳光普照的种族平等的道路奋进的时刻。现在是把以种族歧视的流沙为基础的美国重建在兄弟情谊般的坚石之上的时刻。现在是为上帝的子孙实现平等的时刻!
如果再继续无视时机的紧迫,就将导致我们国家的不幸。不实现自由与平等,黑人的完全合法的不满情绪就不会平息;令人心旷神怡的金秋就不会降临;炎炎酷暑就不会消逝。1963年不是尾声,仅是序曲。
如果美国政府继续一意孤行,就会使那些幻想黑人只要发泄一下不满情绪就会满足的人猛醒。在未授予黑人以公民权之前,美国既不会安宁,也不会平静。反叛的飓风将会不断地撼动这个国家的根基,直到迎来光辉灿烂的正义的黎明。可是我必须对站在通往正义之宫的温暖入口处的人们进一言,我们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进程中,绝不能轻举妄动。我们决不能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就啜饮敌意和仇恨。我们必须永远在自尊和教规的最高水平上继续我们的抗争。我们必须不断地升华到用精神的力量来迎接暴力的高尚顶峰。
已经吞没了黑人共同体的新的敌对状态令人不解,但它绝不应该导致我们对所有白人的不信任──因为有许多白人兄弟参加了今天这个集会。这就告诉我们,他们已经逐渐认识到
他们自己的命运与我们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
我们不能独自前进。而当我们前进的时候,我们必须宣誓永远向前,义无反顾。有些人向我们这些热衷于获得公民权的人发问:“你们何时才会满足?”答案是明确的:只要黑人还是警察的骇人听闻的恐怖手段和野蛮行为的牺牲品,我们是不会满足的。只要我们因旅途劳顿而疲惫不堪,想在路旁的游客旅馆里歇息,或在市内的旅馆投宿却不被允许,我们就不会满足的。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还是局限于从一个较小的黑人区到一个稍大的黑人区,我们就不会满足的。只要我们的孩子还是被标写着“只限白人”的牌匾剥夺人格和自尊,我们就不会满足的。只要密西西比的黑人不能参加选举,而纽约黑人的选票还无实际意义,我们就不会满足的。不会的,不会的!除非平等泻如飞瀑,除非正义涌如湍流,我们是不会满足的。
我并非没有留意到,你们之中有些人是从巨大的痛苦与磨难中来到这里的。有些人来自狭小的牢房,还有些人来自那对自由的要求竟会招致迫害的风暴接二连三的打击,竟会招致警察兽行般地反复摧残的地区。而你们却一直富于创造性地、坚韧地忍耐着。那么,就怀着一定能获得拯救的信念坚持下去吧!
回到密西西比去吧!回到阿拉巴马去吧!回到南卡罗来纳去吧!回到乔治亚去吧!回到路易丝安纳去吧!既然知道这种境况能够而且必定改变,那么就回到我们北方城市中的陋巷和贫民窟去吧!我们绝不可以在绝望的深渊中纵乐。
今天,我对大家说,我的朋友们,纵使我们面临着今天与明天的种种艰难困苦,我仍然有个梦想,这是一个深深植根于美国之梦的梦想。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我们这个民族将会奋起反抗,并且一直坚持实现它的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所有的人生来平等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甚至现在仍为不平等的灼热和压迫的高温所炙烤着的密西西比,也能变为自由与平等的绿洲。
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我的四个孩子,能够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性来判断他们的价值的国度里。
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就在邪恶的种族主义者仍然对黑人活动横加干涉的阿拉巴马州,就在其统治者拒不取消种族歧视政策的阿拉巴马州,黑人儿童将能够与白人儿童如兄弟姊妹一般携起手来。
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沟壑填满,山岭削平,崎岖地带铲为平川,坎坷地段夷为平地,上帝的灵光大放光彩,芸芸众生共睹光华!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这是我返回南方时所怀的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从绝望的群山中辟出颗希望的宝石。怀着这个信念,我们就能变我们祖国的嘈杂喧嚣为一曲优美和谐的兄弟交响乐。怀着这个信念,我们就能共同工作,共同祈祷,共同斗争,甚至哪怕共同入狱。既然知道有朝一日我们终将获得自由,我们就能为争取自由共同坚持下去!
……会有这样一天,所有上帝的儿女们将能带着新的意义来歌唱:“我的国家哟!可爱的自由之邦,我为您而歌唱。我的祖先在此乡终老,清教徒以最早移居此土而自豪,从每个山角,传来自由之声,响彻云霄。”必须实现这一点,那么美国就不愧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