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设计实例
摘要:经过对某软土基坑支护结构方案的设计介绍,阐述了平面支撑体系在坑中坑处理中的应用。通过使用效果证明其可行性,得出了一些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参考意义的结论,供同类工程借鉴。 关键词:基坑,支护结构,挖土,坑中坑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工程总用地面积25206 m2,总建筑面积98640 m2,设地下室一层,局部两层。基坑总开挖面积20000m2左右,支护结构延长米约750m;±0.000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3.700m,基坑周边自然地坪绝对标高暂取为3.000m,基坑周圈计算开挖深度约为4.0~6.2m,中部局部两层地下室区域开挖深度达到10.6m,电梯井处开挖深度暂按13.6m考虑。
基坑支护结构形式的选取必须综合考虑地下室特点、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等因素,才能得到既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又施工方便的基坑支护方案。 1.1周边环境情况
a) 东侧:地下室侧壁距离围墙最近处约为5m,围墙外侧紧邻民房和小路;
b) 南侧:地下室侧壁距离围墙最近处约5m,围墙外侧紧邻谭家岭路;
c) 西侧:地下室侧壁距离围墙仅有4.5m左右距离,围墙外侧为南雷路;
d) 北侧:地下室侧壁距离围墙约为13m,围墙外侧为道路。 1.2土层分布情况
本工程的土层分布情况为:
基坑开挖影响深度范围自上而下分布有以下土层:1层杂填土、2层粘土、3层淤泥质粘土、4-1层粉质粘土、4-2粉质粘土、4-3层粉质粘土混细砂、5层淤泥质粉质粘土、6层粘土。
3层淤泥质土层厚变化层厚变化很大,在2.0~14.0m;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很差,含水量达到52%,基坑坑底部分位于该层土中,挖土施工要特别注意。
从本工程附近的基坑开挖情况来看,3层淤泥质土的漏土现象比较严重,设计中应考虑可靠的桩间防漏土措施。 表1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2基坑支护形式选取 2.1方案设计原则
保证基坑支护结构及土体的整体稳定性,确保支护结构在施工期间安全可靠;
土体开挖过程中确保基坑内外工程桩及基坑外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正常使用;
在确保基坑及周围建(构)筑物安全可靠的情况下,采用最简明的支护手段,达到节省材料、方便施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 2.2方案选取 1、设计荷载取值
1) 材料堆场:20kpa(局部);
2) 其他区域:5kpa(半无限),15kpa(局部); 3)出土口区域:15kpa(半无限),15kpa(局部)。 2、支护结构体系选取
根根据本基坑场地紧张,周边环境和土层变化复杂等的特点,主要可以考虑如下排桩+内支撑和排桩+多道土层锚杆两种支护结构方案,现将两种方案对比如下:
安全性比较:排桩+内支撑属于刚性支护,支护结构可靠度高、变形小,施工质量易得到保证,安全性要优于排桩+土层锚杆体系。 挖土施工便利性比较:排桩+土层锚杆取消了内支撑,挖土施工比较方便。但设置多道锚杆后需挖一层土施工一道锚杆,中间间歇较长,总工期方面不占优势。
经济性比较:多道土锚杆与单道支撑的造价比较接近。 其他方面比较:土锚杆存在超越红线的问题,若后期需拔除,则拔除的代价较大。
基于上述比较,最后决定选用排桩+内支撑方案:
基坑采用排桩+单道钢筋砼水平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形式:支护桩采用φ500、φ550的管桩和φ600、φ700钻孔灌注桩,支撑体系采用对撑+角撑的形式。该支护结构形式具有安全可靠变形小、挖土施工相对比较方便及施工经验丰富等优点,为宁波地区经典的基坑支护形式。 平面支护体系:
支撑体系采用对撑+角撑,尽可能减少了支撑覆盖面积,方便挖土施工,从而缩短工期。西北侧土质条件较好,取消支撑,采用内放坡的形式进行支护。 竖向支护体系:
1) 基坑的第一道围梁及支撑面设置在自然地坪以下1.5m处,从而减短桩长,降低了造价。
2) 桩端均穿越淤泥质土进入土性相对较好的粘土层,以减少桩端的踢脚变形。 一、二层高差处理:
一、二层之间高差达到6m,考虑电梯井深坑影响后,计算深度达到7m,为确保下一步开挖的安全,采用钻孔桩+内支撑进行围护。 坑中坑处理:
本基坑主楼电梯井开挖深度最深达到13.6m(暂定),与外围基础高差达到3m,考虑到工程桩均为钻孔灌注桩,坑底嵌固端土质情况较好,为方便坑中坑的开挖,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二次围护。
桩间止漏土:
在支护桩后侧设置一排水泥搅拌桩形成止水帷幕,以防桩间水土流失。
图1支护结构平面布置图图2 支护结构剖面图 3基坑施工组织的几点考虑
本基坑开挖面积达到20000m 2,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尽可能细分地面超载,对降低本基坑支护结构的造价意义重大。我们根据现场实地踏勘的情况及业主提供的信息,对施工组织初步作如下考虑:
1、共设置4个塔吊以方便材料的周转。
2、在基坑东北角设置主要的材料堆放和制作场地。
3、在基坑的南侧和北侧分别设置一个出土口,土方经由出土口直接运离基坑,严禁运土车辆在坑边行走。地下两层的土方均通过南侧出土口出土
4. 在基坑周边有条件堆载的区域允许进行轻质材料的堆放和加工,荷载控制在10kpa以内。
5. 运土车进出谭家岭路应特别注意对管线特别是天然气管线采取托换、跨越等保护措施。 4基坑监测要求
基坑土体开挖施工期间加强对基坑支护结构、周围建筑物、工
程桩、邻近道路及管线的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通知有关单位,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基坑内外的安全。主要包括支撑轴力监测、位移、沉降观测、周边环境监测等。
基坑开挖初期,深层土体位移及水平位移每2~3天一次;当接近坑底至坑底垫层浇筑前,每天观测一至二次;发现异常情况跟踪监测。垫层施工完毕后至基础底板浇筑完成期间,1~2天观测一次,以后适当放宽。 结语
目前本工程已顺利施工完毕,现场监测的实际位移都达到了预先设定的要求。综合分析本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可得到如下一些结论:
针对局部两层地下室等较深区域,如需采用排桩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形式,则需充分布置支撑体系,使得一道支撑与二道支撑的结点上下重合,从而减少立柱数量,节省造价。
监测结果表明支撑的设计强度偏高,实际上还可适当减小,降低工程造价。这反映相关的计算落后于工程实践,理论计算与设计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晓南,高有潮等. 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jgj 120-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3db33/t1008-2000,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s. 作者简介:
高欢(1985- ),男,助理工程师,民族:汉,籍贯:浙江宁波,职业:岩土工程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