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特级教师韩军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这是一句比喻,意思是说,没有文言文,不懂文言文,我们就无法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不能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一.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分析
1.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描述
课程总目标对文言文的目标描述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阶段目标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目标为:“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古诗文阅读的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人教版语文教材文言文课文编排体系分析
人教版教材中,初中课文古诗文课文共49篇,约占全部篇目169篇的27%,另外,课外古诗词背诵60首。
高中语文课文古诗文共56篇,约占全部篇目133篇的42%。 另,长篇古典小说选段,初中教材中有4篇,高中教材中有8篇,这些课文,牵涉一些文言文的知识。如果把这些内容计算在文言文教
学的范畴,则文言文的比例将进一步增大。
编排的方法是:初中一年级(七年级)教材,每单元的结束一课是文言文,以后各年级,文言文是以单元为单位编排。这种编排的好处是,初一学生阅读的文言文比较少,学习比较费力,普遍觉得文言课文难读。一个单元编排一课,分散了难点,减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和厌倦心理,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很有好处。
二.文言文教学中的几大疑惑分析
很多教师对新课标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认识存在误区,特别是对各种考试题目中的文言文试题非常不满,认为试题与新课标的目标不统一,教学和评价脱轨,教学很难把握。这些误区,主要有这样一些表现。
1.课标的意思,文言文教学就是“读读背背”。
这种理解,大约是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两句话理解为,理解基本内容,就是知道文章的大概意思就行了,“不求甚解”,模模糊糊略有所知就行,不用在词句上下功夫。要求背的诗文,能背就行。所以,认为考试就考一点默写,对文章内容粗略地认识一点,而那些考查正确地朗读、解释词语、翻译句子的题,则是超“标”。
其实,这种观点不难看出其错误。“理解基本内容”不仅仅是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主要观点、故事情节等这些粗线条的东西。事实上,不能正确地理解词语和句子,怎么能理解一篇文章?因此,读懂一篇文言文,关键的词句,肯定是应该理解把握的。
因此,文言文教学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学生肯定应该掌握其含义;关键的句子,特别是理解起来比较难,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不一样的句子,学生要能翻译,才难真正懂得它的意思;至于能准确地朗读,更是不容置疑的。
2.不讲文言语法,就无法教好文言文。
有的教师认为,不把文言语法教给学生,就不能教好文言文。一些文言词法、句法,教师不忘教给学生。比如,什么名词动用、动词的使动用法、倒装句、什么什么前置之类的语法术语,像讲现代汉语语法那样系统地教给学生。
其实,语法是总结出来的语言运用的规律,掌握抽象的规律,不如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去体会,自己去感知这个规律。
3.文言教学只能“满堂灌”,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不少教师认为,文言文是学生非常陌生的一种教学内容,只能是教师“满堂灌”,逐字逐句地串讲,才能让学生读懂,才能让所有的知识点过关。至于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什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这些理念,在文言文教学中用不上。
其实,新课程理念是一种教学理念,与教学的内容无关。只要在教师头脑中树立了新课程理念,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渗透这种理念。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确实陌生,但是,通过他们的自主学习,未必就不能学好文言文。
4.节省时间,不背全文背名句。
近些年来,各级各类考试对背诵的考查都倾向于考查文言诗文中
的名句。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都熟悉了考试方向。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和学生为了“节省”时间,放弃了背诵全文(诗),只选择其中可能考查默写的名句来背诵。
当然,这一方法,对应付考试来说,应该有不错的效果,因为这是纯粹的应试教育。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对应该熟读背诵的课文没有熟读,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就打了折扣,更不要说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感悟文言课文的人文精神了。
三.文言文教学的一些探索
为了更好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水平,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发现,寻求一些更科学的教学方法。
1.三维目标融为一体,不只重文言知识的“传授”。
新课程理念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果教学中割裂开了这三个维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翻译教学”,以为学生能翻译句子乃至课文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势必走教师串讲、学生埋头记笔记的老路。这样,学生的感觉是文言课文晦涩难懂,学习过程枯燥无味。长此下去,学生肯定会丧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会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教学中,三维目标其实是相辅相存的,只有把三者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教学《马说》一课,可以这样设计的。
引入课文:准备好一张卡片,让一个学生读伯乐“哭骥太行”的
故事:
“有匹千里马老了,拉着盐车来到太行山。它吃力地伸着蹄子,弯着膝盖向前走,尾巴下垂,脚掌也烂了,涎水洒在地上,浑身汗水直流,拉到半山坡便走不动了。车夫见它不能走动,便挥着鞭子使劲地抽它,抽得它皮开肉绽。正巧伯乐遇到了,他赶忙下了车,抚着这匹马心疼地哭起来,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盖在它身上。这时,千里马低着头喷着鼻子,仰起头长鸣了一阵,宏亮的声音直达天际,好像是从钟磐之类乐器发出的声音一样。”
然后请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那匹千里马,或者你是伯乐,你会怎么想?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思考、讨论后,抽几名代表发言。 (学生发言情况略,有很多疑问,暂不答)
这一环节,主要是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先有一个情感体验,再领会《马说》中相类似的情感。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融为一体。
然后,让学生回答刚才的疑问:千里马为什么连盐车都拉不动?(食不饱,力不足)车夫为什么鞭打它?(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再次,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造成千里马的悲剧原因是什么?难道本文仅仅是议论千里马吗?并且让学生尽量用原文作答。
学生为了认识清楚这些问题,结合课文注解和课外书,自主地完成大部分词句的理解。这一步,学生完全能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能
整体地把握课文内容。
这样设计,把情感体验与知识学习相结合,也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习方法,三维目标同时考虑,教学效果自然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特别地浓厚。
2.不用空洞地教给学生文言文语法知识,让学生自主地探究,领悟一些文言词法、句法等常识。
学习语言,未必要掌握语法。特别是作为自己母语的汉语,空洞的语法知识对学好母语作用不大。所以,古汉语语法知识,没有必要让学生去识记和理解。但是,对于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却要要求学生能识别、能理解。其实,很多古汉语语法知道,跟现代汉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认识这些文言文词法、句法现象。
词类活用现象,学生掌握比较难,而且情况复杂、种类繁多。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其中的规律。
比如名词动用现象,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公将鼓之”句中的“鼓”,如果当名词讲,这句话就费解了。不如结合身边的一些情况猜一猜:“锤”是一个名字,但用“锤”来打击可以怎么说?“锁”是一个名词,用“锁”把房门关好又怎么说?“网”是一个名词,用“网”把鱼罩住又可以怎么说?“钉”是一个名词,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又该怎么说?……学生举一反三,很快就明白一个道理:某个词当名字讲的时候,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事物;同时,它也可以表示与这个事物有关的一个动作,它就变成了动词。于是,不难理解,“公将鼓之”
中的“鼓”,应该是与“鼓”有关的一个动作,当然很容易就想出来,应该理解为“击鼓”。同样的道理,“尉果笞广”中的“笞”,“策之不以其道”中的“策”,就迎刃而解了。
再如名词作状语现象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很多学生会理解为“狗”。可是,结合全文来看,哪里来的“狗”啊!根本没有狗啊!再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分析,这句话写的应该是“狼”。既然是“狼”坐,怎么变成了“犬”坐呢?引导学生分析,“狼”怎么坐?原来,“狼”的坐法与“狗”相似,于是,“犬坐”就应该是“像狗一样坐”的意思。同样地,“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句中,意思不是把“箕畚”运到渤海边上去,而是把泥土石块运到渤海边上去,所以,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容易理解是“用箕畚”把泥土石块运到渤海边上去。
再如句式的把握,什么倒装句式、判断句式这些语法概念,完全没有必要告诉学生,学生同样能理解课文内容。
“陈胜者,阳城人也。”你不用告诉学生,这是判断句式。你可以用现代汉语中类似的句子来让学生探究。“鲁迅,浙江绍兴人”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说“鲁迅是浙江绍兴地方的人”。类似地,此句应该理解为“陈胜,是阳城地方的人。”
至于倒装句子,学生更容易理解。“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如果按原来的词语顺序,应该理解为“我谁跟城北的徐公(相比)美丽?”这种理解是不通顺的,很费解。让学生尝试调整词语的顺序,直到意思明确,与上下文联系起来看,符合文意为止。学生通过尝试,最终
会得出“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美丽”的结论。
由此可见,古汉语语法知识,不一定要把抽象出来的空洞的知识向学生传授。只要教师能结合生活实际和现代汉语的实际,引导学生探索,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也能完成学习任务。这也才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自主、探究学习的理念。
3.活跃课堂、培养兴趣、重视情感体验。
文言文所选诗文,都是情文并茂的好文章。传统的教学,单一的模式、死板的课堂,教师讲起课来滔滔不绝,学生做笔记穷于应付,听起课来恹恹欲睡。这个模式常常是:教师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介绍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范读课文(有时甚至省略)、解释词、翻译句子、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学生听、做笔记。教师累,学生更累,师生疲于奔命。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忙于应付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生怕漏掉一个字的笔记,哪有心思去思考、去领会,更不要说探究和发现了。
这样的学习时间一长,单调的刺激自然产生疲倦的心理反应,不是用理智来克服自己,有几个学生不疲倦得想睡觉?学生感觉到面前就是一堆生僻的字组成的怪物,拦在他们面前,影响他们理解课文内容,还有什么兴趣可言?这种以讲解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完全是传统的、僵化的模式。
新课程理念提倡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所谓人文,就是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活跃课堂、培养兴趣、重视情感体验,
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流程,采用不同的方法,每一堂课,都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课堂,才可能活跃起来;只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才能让课堂活跃起来。
《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设计,如果这样,效果一定不错。 根据课文短小的特点,完全可以让学生先背。不过,为了提高背诵的效率,提示学生,在背的时候注意:写了哪些景物,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人在其中。
几分钟后,看看谁背得又快又准,选一个“背诵冠军”,当然,没有当上冠军的人,也很快就能背诵了。
第二步,构图。会画的同学,几笔把曲中描绘的景物勾画出来;不会画的同学,在头脑中构思,想想该怎么画,用语言把自己的构思情况描述出来。
第三步,赏图。这个图,可以是学生画的,也可以是学生构思后用语言描述的。
此一步,如果学生的绘画水平和描述水平都不是很高,可以教师事先预设好一幅图。
第四步,改图。看看怎样改,才符合人物的心情,符合诗人的感情。
最后,简单提示一下,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用不着教师太多的讲解,学生完全能够把握此曲的主题。关键的
是,这是他们自己探究发现的,用不着记忆,已经牢牢地扎根在他们的心中。
学生的情感体验,贵在能引起共鸣。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会读懂文言文,并不是我们文言文教学的目的,而是手段。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让学生在欣赏文言文的时候,感受到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感受文言文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还能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健康的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从这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热爱祖国、讴歌山水、珍重友情、报效国家、忧国忧民、与民同乐、思念家乡、鞭笞罪恶、雄伟抱负……这些情感体验,振荡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感情的共鸣,不仅仅能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文言文教学的真正作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与民同乐、以民“之乐而乐”的欧阳修,“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苏轼,“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如果学生能与古人同悲同喜同乐,感情产生了共鸣,何愁学不好文言文。
4.处理好诵读与讨论研究、质疑讲解之间的关系。
现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研究中,出现了很多流派,他们各抒己见,都发表了自己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索成果。有的流派主张“读经”,甚至从小孩子开始。他们奉行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主张,特别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认为只要读读背背,自然就能领
会文言文的艺术美和思想内涵。而有的人又主张,把文言文当作“第二语言”来学习,当然就要用学习第二语言的方法来指导教学。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要系统地学习文言语法知识,以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学习的周期。
但是,真正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偏重任何一种方法,歧视另外一些学习方法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应该是,既要注重诵读,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倡讨论、研究、质疑、讲解。
当然,具体以哪一种方法为主,还得要看课文情况。 首先要重视诵读。
要求背诵的课文、诗歌类课文就不用说了,需要反复诵读。诵读有很多好处,可以增强语感,领会文言文的音乐美,感悟音韵的和谐,理解文章(诗歌)的思想感情。好的诵读,能把这些作用都发挥出来;有水平的诵读,能把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出师表》,饱含深情地朗读,一个开国两朝的老臣的忠心,让人荡气回肠,也让人佩服折腰,更让人扼腕惋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青年杜甫的凌云壮志溢于言表,豪气干云的气魄令人折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让人刻骨铭心,达到抒情之极致。
诵读,是中国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一味地诵读,不求甚解,效果也不会好。因为根据心理学常识,学生对于不理解的材料机械地识记,会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
记忆的效果不好,记忆不持久。当然,没有理解的记忆,也没有达到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有的材料,则适合让学生讨论、研究、质疑。如《两小儿辨日》一文,让学生自己谈看法。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来讨论、研究:究竟哪个孩子说的是对的?或者说,两个都错?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来回答这个问题,值得学生们研究。教学设计,也不妨以探究为主线,一开始就让学生分析两个小孩子的意见分歧是什么?空间谁对谁错?孔子为什么不能决断?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使他们交流合作,互相讨论。当然,为了更好地认识课文内容,必要的朗读还是需要的。因为熟读课文,是理解的前提。
同样地,《愚公移山》的学习中,学生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愚公的这种做法,是不是破坏了原来的自然环境?愚公每年才往返一次,是不是确实不能“损山之一毛”,因为两座大山上的草木,一年生长的量肯定够他们挑一年的。愚公究竟该搬家还是移山?学习《曹刿论战》,学生们会提出,曹刿既然是这么一个杰出的军事人才,为什么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一个普通百姓,为什么庄公对他言听计从?
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教学上的难点问题,古代文化里的一些常识,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的讲解,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愚公移山》一课,出现了“河阳”、“汉阴”等地名,学生在翻译的时候,老是记不清“阴”、“阳”该如何翻译。教师适当结合地理知识,告诉学生,我国是北半球国家,太阳是从南方斜射,所以
山的南面水的北岸阳光可以直射,所以称“阳”,反之,山的北面水的南岸阳光不能直射,所以称“阴”。类似的知识,教师简单讲解,学生更容易掌握。
当然,教无定法,如何才能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