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抗凝血酶III(AT III)活性测定

2022-11-19 来源:星星旅游
操作规程

出凝血6.1抗凝血酶III(AT III)活性测定(第四版)

出凝血6.2 原理:

抗凝血酶III能和凝血酶形成复合物,使之丧失转化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的酶活性。在血浆中加入过量的凝血酶后,凝血酶与血浆中的AT III形成1︰1复合物,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显色剂,裂解出显色基团,其显色程度与血浆中的AT III活性呈负相关。

出凝血6.3标本处理:

患者处于休息状态下,采空腹静脉血(急诊病人除外)。采血者应技术熟练,“一针见血”,以防止组织损伤,使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标本。最好不与其它实验一起采集而使血液停留在针管的时间延长。采完血后,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试管,避免产生气泡;然后迅速将血液和抗凝剂轻轻颠倒混匀,避免用力震荡。

全血要在1小时内分离血浆。分离乏血小板血浆时,要在室温下3000rpm离心10分钟,室温下可存放4小时。全部试验不能在4小时内完成,应将乏血小板血浆分装在0.5~1.0ml的小试管中快速冷冻,储存于-20℃冰箱中。冷冻过的标本不能再次冷冻,否则结果会不准确。冷冻血浆融化时,应将盛冷冻血浆的容器置于37℃水浴中,并轻轻摇动,使其迅速融化。

出凝血6.4 试剂:试剂购于天津威士达公司

AT III试剂盒:试剂盒代号OWWR 15。试剂包括6×15ml凝血酶试剂;6×3ml底物试剂;1×100ml缓冲液。凝血酶试剂每瓶用15ml缓冲液复溶,室温平衡30分钟。底物

1

操作规程

试剂每瓶用3ml蒸馏水复溶,室温平衡30分钟。

出凝血6.5仪器:使用Sysmex公司的CA-7000型全自动血液凝固仪。

出凝血6.6 操作:按仪器操作步骤执行标准操作。

出凝血6.6.1开机:按下机器侧面的POWER 按钮。开机后机器进行自检,当屏幕上边显示“Ready:”时可以进行试验。

出凝血6.6.2检查消耗品:

1、准备反应杯:打开仪器上盖装反应杯的盖子查看反应杯是否够量,不足时,需及时添加。(一次性最多可放1000 个杯子)

2、准备试剂:按照仪器对试剂的要求,把试剂准备好,放到仪器内相应位置,注意查看试剂的量和有效期。如还不熟悉试剂位置时,可在主屏幕上选Reagent Setting,按屏幕显示放置试剂。

3、查看仪器的洗液瓶和废液瓶

出凝血6.6.3准备标本:将样本放入样本架,再将样本架放到仪器进样器上。

出凝血6.6.4输入检测项目:主菜单上按下Work List 键,进入工作菜单,输入AT-III项目。

出凝血6.6.5输入样本号: 按屏幕下菜单的ID No.键,按顺序输入样本的序号。

2

操作规程

出凝血6.6.6开始检测:录入完所有测试信息,按下屏幕右上角START 键,开始检测。

出凝血6.7质量控制:使用德灵公司的leve11质控品做质量控制。每批质控品的值不超过2SD。(详见出凝血1质量控制)

出凝血6.8计算:仪器自动计算出结果。

出凝血6.9参考值: 75~125%,由DADE BEHRING公司推荐。

出凝血6.10临床意义:

遗传性AT-III缺乏可分为两型:CRM-型,即抗原与活性均下降。CRM+型,抗原正常,活性下降。遗传性AT-III缺乏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病患病率约1/5000,发病多在10-25岁,患者常在手术后、创伤后、感染后、妊娠或产后发生静脉血栓,并可反复发生血栓。CRM-患者血浆中AT-III生物活性与抗原性约为正常人的50%左右;CRM+其AT-III结构与功能异常的类型较多,现已报道近10种结构异常,如第42位精氨酸被半胱氨酸取代(即Arg47Cys47)。共同表现是对肝素的亲和力降低,从而对丝氨酸蛋白酶的灭活能力明显减弱。

获得性AT-III缺乏:①AT-III合成降低,见于肝脏疾病、肝功能障碍,主要见于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晚期,常与疾病严重度相关,可伴发血栓形成。②AT-III丢失增加,见于肾病综合征。③AT-III消耗增加,见于血栓前期和血栓性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外科手术后、口服避孕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妊高征等。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败血症,因粒细胞释放的蛋白酶,尤其是弹性蛋白酶有

3

操作规程

快速中和AT-III的作用。

AT-III水平增高:在血友病A和血友病B、口服抗凝药物、使用黄体酮类药物时,有报道AT-III水平增高。

出凝血6.11 参考文献:

1) 主编王鸿利.止血与血栓检验技术.(第一版1992.6)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主编李家增 王鸿利 韩忠朝.血液实验学.(第一版1997.10)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主编邓家栋 杨崇礼 杨天楹.临床血液学.(第一版1985)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 主编邓家栋 杨天楹 杨崇礼.血液学实验诊断.(第一版1985)天津出版社.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一版 1991).东南大学出版社.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