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日文学审美观的对比研究_唐诗与和歌之比较

2020-01-12 来源:星星旅游
2008年12月第30卷 专辑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Dec.2008

Vol130 Specialsec.

中日文学审美观的对比研究

———唐诗与和歌之比较

訾文静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30)

摘 要:本文以最能体现中日两个民族诗歌特色的唐诗和和歌作为研究对象,探询中日诗歌在音韵、结构、意境以及内容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审美差别。这种审美差异的产生是不同的社会、历史、地理、宗教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唐诗; 和歌; 审美观; 差异

中图分类号:I20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8)专辑-0199-02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以诗文为主,尤以诗为重。而唐诗则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而就日本的诗歌而言,真正具有日本民族性代表的是日本和歌。本文就以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诗歌特色的唐诗和日本的和歌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询中日两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学审美倾向。而《唐诗三百首》和《小仓百人一首》分别是中日两国诗歌集的代表,在各自的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了各自国家的不同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因此,笔者以这两部诗集为例,从唐诗和和歌的音韵、结构、意境以及内容等方面来探究中日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审美差别,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尽致完美,有很强的直接感染力。如读以上李白的诗,由“起、承、转、接”及押韵结构模式体现出的是形式与意境对称完美的审美理念。

而和歌的语篇构成是错落不整,意境表现则显余白欠缺。这种追求表现上的不尽完美,留有余白的表达方式被成为“余情”,是日本诗歌文学常表现的一种审美理念。试看以下和歌:

见渡せば花も红叶もなかりけり浦の苫屋の秋の夕暮れ(大意:放眼望海边,樱花红叶皆不见,秋日斜阳

)(腾原定家)里,唯有茅屋立海滩。

全诗五句三十一音节,描写了一幅空旷凄凉的画面。就整体空间而言不可谓不大,但实际表现的仅是一处小草屋,小草屋与大海及秋日夕阳对比,形成空间上的巨大反差。空白的存在为留有余音悬念而设,表现的不尽完美也是为了追求“余情”的效果。而五七交错的非对称协调结构在创造“余情”效果上也起到了关照作用。和歌语篇结构表现趋向并非在于画面的完美,而在于画面的空白,其目的就是为了造成最佳的“余情”效果。

从内容来看,《唐诗三百首》中的诗篇以实用为目的,以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为原则,追求自然的审美情趣和含蓄蕴籍的风格,这就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倾向。

儒家强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的诗人们对黑暗的政治进行无情的批判和揭露,同时又担忧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唐诗三百首》十分推崇“诗圣”杜甫,选诗以杜甫为最多,就是因为他的诗歌表现出忠君爱国的热忱,仁民爱物的人道主义精神。《唐诗三百首》中所选杜甫诗歌在思想内容方面尤其体现了这些特点。

首先是揭露政治的黑暗和批判统治阶级腐败现象的诗歌。

在音韵上,唐诗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其音节字数整齐对称,句数均为偶数,此外还有押韵,使人感到唐诗的均衡与韵律美。与此相对照,和歌的构成为“五、七、五、七、七”,奇数交错,不整齐对称,无韵脚。

在表现结构上,和歌也无一定的表现模式可遵循,不像绝句有“起、承、转、接”,律诗有“起连、前连、后连、尾连”的各四个阶段。如以李白的《山中问答》这首七言绝句为例:

问余何意栖碧山(起)笑而不答心自闲(承)桃花流水杳然去(转)别有天地非人间(接)

四个阶段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显示出很强的对称性、整体感特征。绝句在表现上遵循着这一模式,律诗也同样显示出类似特征。

在意境表现上,由于唐诗以绝句和律诗为代表,其结构特点为偶数对称,与“起、承、转、接”的语篇构式一脉相承,加之规则性的押韵,唐诗所表现的是结构形式工整对称,意境表现

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简介:訾文静(1982-),女,河北保定人,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

199

这类诗有《丽人行》《兵车行》等数篇。

其次是忧国伤时之作。安史之乱时期,杜甫感念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流离漂泊,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如名篇《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以诗言志,也是中国的传统,往往诗人作诗的目的并不在于玩赏词句,而是借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言明志向。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有白居易的《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与中国的这种审美取向相异,日本的诗歌更注重幽玄唯美的描写,幽玄是日本文学主要的审美理念,它是以静寂美为基调,再与纤细美、妖艳美等理念复合在一起的一种比较深奥的审美意识。日本的诗歌是与政治脱离的,这是中日诗歌的最大区别。

《小仓百人一首》中的和歌以恋歌为主,这也是和歌表达的主要情绪。

君がため春の野にいでて若菜つむわが衣手に雪はふりつつ(大意:正月好春光,郊野轻寒为君尝,嫩菜

)水莹莹。冰心可鉴情无限,可俱白雪沐衣裳。

物,感情纤细委婉;等等。

造成中日两国诗歌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社会原因看,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其最主要的表现便是“诗言志”与“忧国忧民”。儒家思想传统的审美意识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连,对美的社会性与功利性高度关注,体现出积极入世、乐观进取的现实精神。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诗文以教化为功用的中国文学在内容上偏重于政治主题和伦理道德主题。所以,在《唐诗三百首》中多见杜甫的忧国忧民之作。

而日本通过儒学建立起整套严格的外在礼仪规范和行为秩序,他们对“自然”更多了解为生命自身的流露展示,非常感性地把握和对待自然,而不像中国更多重视“自然”的条理法则,更为理性地来剖析和了解自然。在日本的和歌以及文艺作品中,放浪情欲的男女爱多于伦常观念的亲子情,个人抒情多于政治关注,与中国总与社会、政治、世事紧密相连不同,这里更多的是纯粹私人的、自然情欲的自然主义等等。因此,在《小仓百人一首》中所选的和歌以恋歌为主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诗人的身份构成不同。中国古代存在一个庞大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包括以科举为目的的广大读书人。他们深受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古代诗人而言,文学是实现其政治目的的工具之一。而日本古代却没有实行过真正意义上的科举,普通人进入国家权利中心的可能性非常小。从事诗歌等高雅文学创作的主要是皇室、贵族和少数官吏或僧侣,他们是和歌的主要享受者。对他们而言,文学只不过是娱乐和消遣,当然不可能具备辅君化民的社会功能。

当然,这其中也受到历史、地理、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比如,日本的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不像中国那么激烈。而且,日本是温带岛国,四季分明,变化无常的自然养成日本人敏感、细腻的国民情绪,喜欢与自然融为一体,诗歌的内容自然少不了雪月风花等景象。

这是一首天皇写的和歌,但内容与治国平天下毫无关系。从这首和歌中我们看到的是天皇如此纤细如此女人般柔和的感情,这一点也恰好反映了和歌用来表情达意的特点。

纤细美也是和歌的主要特点之一。表达情感细腻,内容不离风花雪月。

山川に风のかけたるしがらみは流れもあへぬもみぢなりけり。(春道列树)

风在这里成了有生命的物质,在诗人笔下,阻挡小河流水的栅栏是红叶结成的,而将这艳丽的栅栏设在河上的竟然是秋风。大自然设计的景象,绝非人力所能及。

此外,新古今歌风的代表人物藤原定家发展了其父俊成的“幽玄”理论,即指深奥不可言状,含不尽之意,尽在一种境外

(妖艳美),也就是说创作和歌时,之境的含蓄美,提倡“有心”

应雕词琢句,注重技巧,追求华丽浓艳的歌风。他主张绚烂,纤细的风格,并注重梦幻浪漫的情调。

春の梦の浮桥と绝してに别るる横云の空。(藤原定家)

诗中写的是一位少女在春梦中会意中人,作者使用象征的手法,委婉含蓄地写出少女思念情人的甜蜜与苦涩,并用白云飘离山峰隐喻她唯恐被意中人抛弃的患得患失的心情。诗歌营造出的意境香浓甜美,亦幻亦虚,被认为是最能体现藤原定家“幽玄”理念的代表之作。

还有,由于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日本人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无常观。如这首和歌:

ひさかたのひかりのどけき春のひにしづ心なく花の散るらむ(大意:春光虽明媚,樱花无心恋佳日,纷纷凋,花落铺满地)(纪有则)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不同之外,唐诗与和歌的差异还表现为:唐诗的阳刚美与和歌的阴柔美;唐诗中善于描写大河奔流,高山巍峨,感情奔放潇洒,而和歌的题材多源于一些细微的事

综上所述,本文从几个方面浅析了《唐诗三百首》与《小仓百人一首》这两部代表了中日诗歌特色的诗歌集中所表现出来的中日两个民族不同的审美倾向及价值取向,同时也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做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这两部诗集是中日两个民族诗歌史上的璀璨明珠,是语言文化的宝库,对今天的我们也有很深的借鉴和学习的意义。参考文献:

[1] 有吉保.百人一首全译注[M].东京:讲谈社学术文库,1983.

[2]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2003.[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4] 姜文清.东方古典美:中日传统审美意识比较[M].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2.[5] 陈 铭.唐诗美学论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6] 王英志.古典美学传统与诗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1.

2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