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管理探析

2022-08-04 来源:星星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管理探析

作者:钱书晴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11期

【摘要】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于中职学校中,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的力量,它对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价值观、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正确分析教师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现状,探讨相应的教育和管理策略,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生 非正式群体 教育管理

一、问题研究的起因

美国社会群体学家梅奥教授在其著名的霍桑实验中首次提出了非正式群体的概念。非正式群体是伴随着正式群体的运转而形成的。正式群体中的某些小群体成员,由于工作性质相近、社会地位相当、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基本一致,或者在性格、业务爱好及感情相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被其成员所共同接受并遵守的行为准则。非正式群体是社会性的,这些群体自然而然地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交往与接触的需要。

学生非正式群体指学校教育生活中存在的,相对于学校正式组织内的群体而言、缺乏教师正式介入和正式组织规范的一类学生群体。1 这类组织教师很难介入,没有规范性及正式的活动形式,随意性较强,管理难度较大。但他们在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发展着,以强烈的独特文化特征和特殊的组织形式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指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自发形成,有特殊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行为起着调节、控制等作用的群体。 二、调查研究概况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次调查时间为2009年9月至11月,以昆明市3所中等职业院校的40名教师为访谈对象,通过访谈及观察分析,得出目前昆明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教师所用过的对策及效果,并尝试对这些策略提出改进。 (二)调查结果统计

通过访谈提纲中7个题目及5个维度的访谈,得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非正式群体管理的基本情况,具体如下表所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表1教师对非正式群体管理情况统计表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非正式群体管理效果不理想,没能运用理论去实践,也没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并提高到理论高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非正式群体认识片面客观,管理方法随意、无计划、无实施步骤及总结,管理方法简单、对男女同学关系管理粗暴,教育效果不理想。根据调查和访谈结果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特征及分类不明确,没有形成系统分析,对非正式群体教育管理还处在随意管理初级阶段。虽然教师能发现并承认非正式群体存在,同时注意到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建设发展的作用及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但当具体谈到对非正式群体认识和管理时,92%的教师都只知道班级中存在小团伙,基本没有分析其形成原因、构成特征及影响情况等,也无具体管理引导措施,只凭经验管理,既无系统性又无理论性。有的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但找不到较好解决办法,有的教师对非正式群体管理效果突出,但没有及时总结,没有提高到理论高度,因此没有复制性和实用性,不利于推广使用。总的来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非正式群体管理效果不理想,没能运用理论去实践,也没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并提高到理论高度。 (四)调查结果的原因分析 1.教师缺乏系统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大部分文化课教师是师范院校毕业,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只进行过一个学期的简单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据调查,大部分师范院校学生都没有明确的就业趋向,更没有具体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不太清楚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对今后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而造成学习内容粗浅,学习效果不佳。除了学校开设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外,作为教师还应掌握管理学、社会学及行为学等知识,但大部分教师除了在学校学习了粗浅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外很少有再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2.教师管理缺乏主动性

有的教师认为经常在一起的学生组织就是非正式群体,有教师称“我班级中根本不存在非正式群体,只有一些临时的小团伙。”还有部分教师认为非正式群体这种组织对学生的成长及班集体建设与管理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忽视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同时也很难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还有一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但难以介入管理或不愿介入管理,遇到情况只能见招拆招,被动管理,甚至逃避管理,视而不见。如,A教师说“学生是流水的兵,两年就走,只要不惹事就不用管。”B教师说“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组织的,要想尽一切办法拆散。”C教师说“他们抱成团,这种学生群体很难管,我也没办法,走着瞧”。可见,教师对非正式群体除了认识不够,还缺乏主动管理的信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教师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

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管理方法普遍简单粗暴。一部分教师站在正式组织的立场上,强势管理非正式群体,希望用教师权威或学校硬性规章制度管理或改变非正式群体,其结果通常是事与愿违。粗暴简单的管理方法既没有很好的教育管理效果,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教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非正式群体正确教育管理改进对策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2 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间环节,其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的是我们教育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学校和教师作为教育管理的主导者和实践者,必须转变教育管理的思想理念和方法,以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本文通过以上的研究探索,提出以下非正式群体管理改进建议: (一)提升认识,科学分析研究

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都认为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必然的,是正常的,但教育管理者对其存在的认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者认识存在片面性,教育管理有的在见招拆招、粗放管理,或者凭经验管理。没有主动介入,系统研究、科学分析群体的特性和管理特点,从而形成有效的管理策略。因此,教师不能忽略回避群体的存在,要提升对群体的认识,系统了解分析 学生群体中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结构和功能,对症下药,因人施策,这是我们做好非正式群体教育管理的重要前提。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树立管理信心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池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的基本行为准则。教育管理是一门融合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和行为学的管理学科。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具备以上基本学科的知识才能管理教育好学生,因此教师应抱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作为教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戒除焦躁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要容忍、宽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偏执,积极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并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以自身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去影响学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完善正式群体建设,合理整合群体间功能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元,班级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大海是由水滴组成的,大海也从不拒绝任何一滴水,班级并不是由班主任或个别老师建设,班级的建设需要班级中每一分子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在教育管理中,作为教育管理者应具有博大的胸怀包容每个学生,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融入班集体,以班级共荣共耻。在班级管理中应抱有此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彼长的意识,当班级的正式群体在规模、号召力和影响力都大于非正式群体时,势必会削弱非正式群体的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力量来管理好班级。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建设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委队伍,同时可以适当整合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结构或功能,充分发挥两种群体的不同功能,为班级建设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 (四)注重细节,人性管理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然方式,是学生社会化的必然途径,也是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形式。教师不应否认其存在或是忽略其影响,应理解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主动和非正式群体沟通交流,管理方法多样性、科学性,不能简单粗暴。在管理中要时刻注重细节,仔细观察学生心理生理的变化,做好引导教育工作。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非正式群体可以满足学生群体认同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特别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普遍存在缺失自信、成就感较低、无较强学习动机及信任缺失,是缺乏爱心关怀的弱势群体。因此教师应了解每个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给予及时的关爱和引导。为满足学生的正常需要,应组织开展丰富向上的集体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表现才华的平台,满足学生需求,引导非正式群体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班尼.约翰逊著,邵瑞珍译:《教育社会心理学》[M]. [2]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3] 金瑜:《心理测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