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说”的文体知识,准确理解本文的思想观点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言句式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1.培养敢于向世俗流弊抗争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知作者] 考点提炼 文言文翻译“3处着眼点”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词必己出”的口号。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浑,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作品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等。
[知背景]
自从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士族便合法地垄断了政治大权和经济大权,形成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上层士族的子弟,生来就是统治者,无论品德才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特权当官。因此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的人,还对别人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就是在全国性的学府中担任一门课的教授。他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师说》就是韩愈借送李蟠之文来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传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写文章的正确途径。
[知常识]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1.议论性文体——“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说”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与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师说”,就是“说说关于从师的事”。《马说》《爱莲说》都属此类文体。
2.古文运动
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把握文章主旨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本文通过古今师风、学风的对比,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求学的原因,说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也赞扬了乐于从师的风尚。
一、阅读课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步骤一] 基础梳理
1.找出并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人非生而知之者 之:代词,指知识和道理 .(2)生乎吾前 乎:相当于“于”,在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知道,懂得 .. 固:本来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副词,岂,哪 ...年:名词,指年龄 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5)是故无贵无贱 无:无论,不分 .
(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指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 ..
古义:两个词,从,跟随;而,表承接。 今义:连词,表结果、目的等。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惑而不从师 .
或:形容词作动词,有疑难问题 (2)吾从而师之 .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 .
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生乎吾前。(状语后置句,状语“乎吾前”置于中心词“生”之后) 译文:出生在我前面(的人)。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固定句式,“庸„„乎”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哪里„„呢”)
译文:哪管他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文言文翻译“3处着眼点”
着眼点1 关键实词
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理解到位,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着眼点2 关键虚词
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1)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2)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关键虚词的翻译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着眼点3 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考生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注意文言句式8大类型的学习,考生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请完成【课下能力提升】第10题
[步骤二] 文意理解
6.下列各句中属于“择师”标准的一句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解析:选D A项是作者提出的论题;B项是从师的必要性;C项是教师的作用。 7.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话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统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本段第2句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C.第3、4句阐述了从师的必要。作者从正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D.第5、6、7句阐述了择师的态度。正面提出择师标准,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解析:选C 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二、阅读课文第2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步骤一] 基础梳理
1.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
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超出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越发 .
(4)其皆出于此乎 其: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 .(5)于其身也 于:介词,对于 .. 身:自己 (6)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 .
(7)句读之不知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8)或师焉,或不焉 或:有的(人) .(9)小学而大遗 遗:放弃 .(10)士大夫之族 族:类 .
(11)官盛则近谀 谀:阿谀,奉承 .(12)君子不齿 齿:并列、排列 .(1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副词,竟 .
(14)其可怪也欤 其:语气副词,有加重语气的作用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 (2)小学而大遗 ..
古义: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师:名词作动词,从师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名词作动词,低于 (3)而耻学于师 .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 愚:形容词作名词,愚蠢的人 (5)小学而大遗 ..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6)则群聚而笑之 .群:名词作状语,成群地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宾语“句读”“惑”置于动词“知”“解”之前,“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译文:不懂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2)而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师”置于中心词“学”之后) 译文: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羞耻。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省略句,“及”后省略“他们”) 译文:(可)现在君子们的见识竟然反而比不上(他们)。 [步骤二] 文意理解
6.下列句子中,属于本段的分论点的一句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解析:选A B项是作者将对“其子”与对“其身”对比后的抒情句;C项是作者将古“圣人”与今“众人”对比后的抒情句;D项是士大夫之族不从师的特殊心态。
7.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B.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C.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间接的否定,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做法。
D.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解析:选C “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间接的否定”错,是给予直接的否定,文中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三、阅读课文第3~4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步骤一] 基础梳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圣人无常师 常:固定 .
(2)术业有专攻 攻:动词,学习、研究 .(3)年十七,好古文 古文:指秦汉及其以前的散文 ..(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 通:副词,普遍 (5)不拘于时 拘:限制 ... 于:介词,表被动 时:时俗 (6)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动词,赞许 .... 行:动词,履行 古道:古人从师之道 (7)作《师说》以贻之 以:连词,表目的,用来,来 .. 贻:动词,赠送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指不一定。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拘于时。(被动句,介词“于”表被动) 译文:(他)不受时俗的限制。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弟子”置于中心词“贤”之后)
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样样都)胜过学生。 [步骤二] 文意理解
5.下列各句中属于“圣人无常师”事例论据的一句是( )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解析:选A A项是孔子从师学习的事例,很好地证明了“圣人无常师”的观点,是事例论据。B项是孔子的语言,属于理论论据。C项是对事例论据的分析。D项是结论。
6.下列对本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部分从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
B.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C.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D.第4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3段,“能行古道”照应第2段。
解析:选D “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关于《师说》的中心论点,有人认为是“古之学者必有师”,有人认为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1: 观点2: 观点3:
参考答案:观点1:“古之学者必有师”说。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开篇就把它提了出来,把“古之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一论点不仅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而且统领了全文,概括了要论证的内容、范围。
观点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说。士大夫心中的“师”是有年龄、地位、道德等方面限制的。什么人可以为师的标准不清,正是“耻学于师”“师道之不复”这种现象的根源所在。而这一论点正好切中时弊,树立了正确的择师标准,澄清了人们糊涂的认识,体现了文章的论证结构。
观点3:“人要从师”说。文章四段文字,行文正反相间,紧紧扣住“从师”二字,第1段讲从师态度,第2段讲士大夫耻师,第3段讲圣人乐于从师,第4段讲李蟠从师。全文都是围绕“人要从师”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1.层层衔接,内容紧凑,逻辑严密
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论述师道的必要性,批判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的不良风气。整篇文章从立论、论证到结论,都紧紧扣住主旨,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文章第1段,从理论上正面阐明师道的重要性,并提出选择老师的标准;第2段,层层深入地揭露和批判当时人们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第3段,又从正面作结论,以孔子的言论、行动为例子,加强结论的说服力。整篇文章由虚及实,正反结合,有破有立,不枝不蔓,很有说服力。
2.对偶富有气势,语言错综多变
这篇文章在语言运用上也极具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善于创造性地运用对偶句式,使文章非常有气势。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种排偶句式还有一种音韵美。
(2)语言运用上错综多变,可谓随势而生,毫无雕饰。如文章的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等。顶真手法的运用,不仅加强了文势,也使论述的内容更为鲜明,同时,又产生了一定的韵味。
3.多种论证方法并用,增强了说服力 (1)对比论证
第2段运用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择师教子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作者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风气,而作者的观点也不言自明了。
(2)引用论证、事例论证
举出古人从师的例子,引用孔圣人的话,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更增强了说服力。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素材主题 [课内·提炼]
尊 师 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写了《师说》这一千古佳文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大力宣扬从师的重要性。
《师说》是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一篇力作,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态度,教育了青年,起到了转变学习风气的作用。
[课外·延伸]
1.“博士之乡”:村民尊师好学,生来有读书梦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和平社区,一个常住人口仅一万的小镇,人才辈出,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和平社区累计“走出”了21位博士、42位硕士,目前仍有20位研究生在读,被人们称作“博士之乡”。和平社区,一直保持着“尊师重教,勤俭实际”的民风。
村里的退休教师吴振孝告诉记者,当地山高地贫,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老百姓挣钱不易,生活也相当节俭。“知识改变命运,大家深信这一点。”
“现在如果算上大学生,和平前前后后考出去的人才有740多人了,可以说,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言及此,这位教了一辈子书的老人脸上尽是自豪骄傲之色。
在这样一个偏远的乡镇,竟如此“盛产”博士,有人说是因为和平社区“风水”好。当地人却不以为然:不是风水好,而是我们生来就有个读书梦。
2.名言警句
(1)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 (2)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6)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运用·点拨]
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饮水思源,他就不会忘记老师在他的成长道路上所花费的巨大心血。“国家兴亡,系于教育;教育兴亡,系于教师”。是教育让我们告别愚昧,是教师让人们智慧起来,让民族振兴起来。尊敬老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是经济腾飞的基础,是国家兴旺的根本。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