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伍:现实、原因与展望
2022-05-22
来源:星星旅游
_囿防 大学生入伍:现实、原因与展望 画王淑梅 内容提要:征集大学生入伍,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是适应役龄人 口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举。作者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征集大学 生入伍的现实情况、主要原因和发展前景,从法规制度修订、人口数据变化和优待政策出台等 方面,对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 关键词:征兵工作役龄人口 征兵重点 大学生入伍 中图分类号:E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2—4484(2015)07—0058—04 作者:王淑梅,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研究员,博士,海军大校 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曾说:“兵之胜,在于篡 卒。”从古至今,只要国家存在、战争未息,征兵工作就 1998年《兵役法》规定:“应征公民是维持家庭生 活的唯一劳动力或者是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 以缓征。”这一规定,把在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 不会停止。征兵是提高军队质量的重要基础工程之・。 为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现代化对高素质兵员需求,义 务兵征集对象重点已转向大学生。研究大学生入伍的 现状、原因和发展前景,对于吸引更多高素质青年入 伍、深化兵役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排除在征集对象之外。事实上,缓征等于不征。按 照1998年《兵役法》,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l8周岁的男 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22岁 以前,仍可被征集服现役。但大学生毕业后,年龄大都 超过22岁,成为不符合征集条件的群体。 、现实情况 大学生缓征的规定,使高素质适龄青年应征人数 减少,导致兵员文化素质提高缓慢。为此,2001年修改 后的《征兵工作条例》规定:“依法可以缓征的正在全 大学生入伍,是指按照义务兵役制,将高等学校学 生征集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服士兵役 的活动。这里所指的大学生,包括大学新生、在校生及 年龄不超过24周岁的研究生和大学毕业生。 日制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本人自愿应征并且符合条件 的,可以批准服现役,原就读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 2001年,根据修改后的《征兵工作条例》开始征集 大学生入伍,至今已有十多年。这期间,大学生当兵数 量逐渐增多,优惠政策节节攀升,征集措施不断创新。 (一)从缓征到可证再到应征的递进 留其学籍,退伍后准其复学。”这就从法律上完成了大 学生从“缓征”到“可征”的转变。 2001年《征兵工作条例》规定大学生是可征集的对 象,但1998年《兵役法》规定大学生是可以缓征对象。 在法律效力上,规范征集公民服现役工作的《征兵工 为使征集大学生人伍有法可依,在法律规定上有两 次重大变化:一是从“缓征”到“可征”;二是从“可征” 到“应征”。 作条例》低于《兵役法》。为解决这一法律冲突,并为 征集更多高素质兵员,201 1年新修订的《兵役法》取消 58己口15/D7 了对在校大学生的缓征规定,并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生的征集年龄放宽至24N岁。新《兵役法》第3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 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据本法的规定服 兵役。”从2001年《征兵工作条例》的“可征”规定,到 2011年《兵役法》的“应征”规定,为征集大学生入伍 奠定了法律基础。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人口基数很大, 不需要所有适龄青年(包括大学生)都参军入伍。尽管 法律规定人人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但我国目前实行的是 选征义务兵役制。 (二)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的过程 从2001年首次征集2000余名在校大学生入伍,至 2014年有近15万大学生步入军营,大学生征召数量逐年 增长。这期间可分两个阶段。 四年试点(2001~2004年)。根据2001年《征兵工 作条例》,国家开始从普通高等学校征集大学生的试点 工作。这一年,北京、上海、湖北等地9O所高校作为征 集大学生试点院校,共有2000多名大学生被批准入伍。 随后,试点范围逐渐扩大。2002年9月,教育部、公安 部、民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 步做好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 知》。通知下发后,地方各级政府、人民武装部和高校 都做出了积极响应。同年底,征集大学生入伍的试点高 校增加到269所,被批准入伍的大学生有近3000名。此 后两三年,每年都有几千名大学生应征入伍。 全面推开(2005年至现在)。2005年10月底,国务 院、中央军委冬季征兵命令公布,正式宣布开展在校大 学生征集工作。大学生应征人伍由此全面展开。在以往 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征集范围,由过去的 一般学校向重点学校、由试点学校向所有学校拓展。 2008年,征集对象主体进一步调整为“一个为主、两个 优先”,即从农村青年、城镇待业青年为主,调整为以 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为主。同等条件下,优先征集 学历高的青年入伍;同学历的,优先征集应届毕业生入 伍。同年大学生入伍人数达N3.8万。2009年征集大学 生士兵数量达到新高,有13万大学生步入军营,该年度 是成规模征集大学生入伍的开局之年。随后几年,大学 / , , 征 1IiⅢ,殂一生入伍人数—直保持在10多万人。2014年征集了近15万 大学生新兵。 (三)优待节节攀升 军人优待分为入伍优待、服役优待和退伍优待三 种。与非大学生相比,对大学生士兵的优待政策可谓节 节攀升。入伍优待。为鼓励大学生入伍,国家出台了大 学生优先参军政策。在同等条件下,大学生优先报名应 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服 役优待。大学生士兵在服役期间,除享受非大学生士兵 享受的服役优待外,还享受优先选拔使用的优待。大学 生士兵在考取军校、提升军官、选取士官、直接保送人 军校学习、安排使用等方面优先。退伍优待。包括学费 补偿代偿、考学升学优惠和就业安置扶持等优待。例 如,国家对服义务兵役的大学生,按照每年最高不超过 8000元的标准,予以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补偿,相 当于免费上大学。此外,各级地方政府结合各自实际情 况,出台了更多优惠政策。例如,从北京参军的大学生 在服役期间,本科生获得不低于15.97Y元的经济补助。 更为诱人的是,退伍复学后完成学业的非京籍在校大 学生或应届毕业生,被北京市用人单位接收的,可办理 进京落户手续。 (四)措施不断创新 为征集更多的高素质兵员,各种有针对性的政策 措施不断出台。为适合大学生群体特点,还调整了征兵 时间和征兵标准。 1990~2013年前,实行的是一年一次的冬季征兵, 而高校毕业生一般在征集前就陆续与用人单位签订就 业合同。征集时间的明显滞后,造成大批优秀毕业生流 向了社会和企业。2013年,全国征兵时间由冬季调整到 夏秋季,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间衔接,开通了从 校门到营门的直通车。这一做法,使征集的各级各类院 校应届毕业生入伍比例显著提升,兵员学历层次和兵员 质量明显提高。 为征集更多高素质兵员,从2000—2014年,《应征 公民体格检查标准》也不断修订,对征集年龄、征集对 象及其身体标准等作了调整。例如,从2011年起,对普 通高等学校在校生的年龄放宽31.122周岁,高职(专科) _围防 毕业生可放宽 ̄t]23周岁,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放宽到 24周岁。2013年,征集对象包括符合年龄要求的高校在 校生和毕业生;2014年,符合年龄要求的高校新生也增 加进来。2014年,男性身高由原来的162厘米以上调整 为160厘米以上,女性身高由原来的160厘米以上调整为 158厘米以上。为鼓励更多大学生参军人伍,体重和视 力等方面的标准也做了调整。 二、主要原因 进入2l世纪,取消对大学生的缓征规定,鼓励大学 生投身军营,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原因。 (一)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迫切要求 征集大学生入伍,是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武器 装备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兵员素质的重要举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现军队建设“三 步走”发展战略,要求不断提高军事装备的技术水平。 进入21世纪,武器装备水平发展加快,科技含量增多。 军队信息化加速推进和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迫切需要 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适龄青年走进部队,驾驭装 备。 不论是军队现代化问题,还是武器装备发展问题, 最终都要集中到人的素质上来。早在19世纪,革命导师 或军事专家就多次说过,赢得战争的是人而不是枪。20 世纪,毛泽东也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高素质兵员是信 息化战争的关键。文化7J( ̄-提高了,对现代化武器装备 的操作就会更加熟练,更快形成战斗力。 (二)役龄人口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 役龄人口,是指符合服现役义务兵规定条件的人 口。役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军队兵员质量和战 斗力的因素之一。20世纪末以来,我国役龄人口变化显 著。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增长较快,N2o13年底,60岁 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9%。较低的人口出生 率,使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减少。14~35岁青年 人口,从2000年占总人口比例的39.48%,下降 ̄2009年 的30.93%,10年间下降了8.55个百分点。青年人口绝对 60 21315/137 数量也在下降,10年间减少了约7775万人。 在不断下降的青年人数中,l8~22岁役龄人口也在 减少。以北京为例,2008年适龄青年50余万人,201 1年 下降 ̄t13o余万;2013~2014年,适龄青年只有2008年的 39%,跌至307认以— 目前,兵员征集对象的主体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 毕业生,这部分群体在数量和出路的选择上也有变化。 与人口总体变化趋势相一致,2009年后,高中毕业生规 模逐年下降 。其中,大部分高中生选择上大学,其余多 数选择打工。许多公司除支付远远高于部队津贴的基 础月薪外,还提供培训、晋升、保险等方面待遇,致使相 当一部分高考落榜生选择直接就业,而不是到训练强 度大、纪律约束严的部队服役。 高校扩招吸引大批高中毕业生,使大学生所占役 龄人口的比例逐年提高。进入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事 业快速发展,特别是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多数高 中毕业生选择上大学,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 2002年就达到了15%,这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 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 率达到34.5%。这表明,选择上大学的适龄青年越来越 多,可征集的高中生数量越来越少,大学生成为兵员征 集对象的重要来源。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权宜选择 就业是政府面对的突出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更 不容小觑,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福祉,关系到社会稳定。 早在20世纪90年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成为社会关 注的问题。 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加大, 社会提供的有限就业岗位难以满足大量毕业生需求。 经济步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放缓,就业总量压力不 减,就业结构矛盾仍存。对此,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 多方合作,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政府把大学生就业摆在 全社会就业工作首位,把大学生参军作为拓宽高校毕业 生出路的措施之・,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2009年全国 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高校毕业生可以 参军入伍。这一年,军队征召了13万名大学生入伍。 从长远看,大学生入伍并不能彻底解决就业问题。 但作为暂缓就业的措施,一些大学生士兵留转士官、考 军校、直接提干,部分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2008年, 军队全面开展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士官 工作。201 1年9月,三总部联合印发《从大学毕业生士 兵中选拔军官暂行办法》,要求在同等条件下,大学生 士兵在选取士官、考军校等方面优先;表现优秀、符合 规定的可直接选拔为军官。2011年,全军和武警部队有 4000多名大学生士兵提升为军官,400名优秀大学生士 兵保送进入军校0。 三、发展展望 大学生当兵,是加速中国特色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 设的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利国利军利民,将逐步发展成 一条常态之路。 如期实现军队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国防和 军队建设就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军队建设发展愈快, 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愈加旺盛。我军正处在机械化 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阶段,军队现代化水 平与国家安全需求和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还有较大 差距,为在21世纪中叶实现军队建设“三步走”战略目 标,需要大批高素质兵员,需要征集更多大学生士兵。 目前,部队基层连队大学生士兵比例占10%~15%,但人 才始终是我军现代化建设最紧缺的资源,需要源源不 断补充。可以预计,未来征集大学生入伍的数量将会逐 渐增多。 未来几年,大学生仍将保持相当大的规模。 ̄2020 年,高等学校大学生在学规模将达N3550万人,毛人学 率将达 ̄1J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 例将达 ̄1J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 ̄L2009 年翻一番 。这为部队征集高素质兵员提供了巨大的人 才库,也为将来大批征集大学生提供了可能。随着越来 越多的大学生走进军营,大学生在军事人力资源中所占 份额和地位都将进一步提升。 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征集大学生入伍取得一定成 效,受到军队、高校和大学生本人欢迎。大学生当兵是 利国利军利民的一件好事,随着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大 学生人伍工作将会进一步健康发展。 征 大学生士兵文化基础好、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 投身军营后改变了兵员结构,提高了兵员素质,给部队 增添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大学生士兵以其良好的表现受到部队重用。他们 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发挥自身优势,较快地掌握军事 专业技能,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装备和课目组训中发挥 积极作用,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士兵在工作中表现较好。 据调查,海军北海舰队某支队2012年入伍的26名大学 生士兵中,3人提升为军官、IOA留转土官 。 大学生士兵在给军队建设带来可喜变化的同时,他 们入伍后自身素质也明显提高。部队是所大学校,是每 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沃土。通过军营的磨炼和严格管理, 大学生缺乏实践锻炼、意志力薄弱、动手能力差等消极 因素逐渐消失,军人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和吃苦 耐劳品质增强,社会生存能力提高。军营锤炼带来的无 形财富,让其终身受益。正如教育部主管高校学生工作 的负责人所说,部队这个大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好天 地 。 未来5~l0年,中国役龄人口数量逐年下降,大学生 招生规模不减,将使军队把征兵的重点转向高校,为国 家鼓励更多大学生入伍成为可能。同时,未来5年大学 生就业压力仍然不小,国家将继续把大学生入伍作为 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渠道。 引文: 1毛泽东:《文4L.x-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第 3卷,1011页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谈松华、夏鲁惠:《适龄人口下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 响》,人民网,theory.people.com.crl。 3三总部:《全军安排4000名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新 华 网,new.xinhuanet.com/mil/2011-09-16/c 122041491. htm. 4李硕豪、李文平:《2013~2030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 发展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13(06)。 5王志刚:《军队实现士兵以大学生为主体条件已经具 备》,载《中国青年报》,2014—08—15。 6教育部:《“三笔账”彰显大学生参军入伍好处》,中国 广播网,2009—10—26。 (责任编辑: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