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45分,每题5分)
1. 当有动作电位刺激时,轴突的膜电位瞬时变得负值增加。( ) 答案:错误
解析:动作电位将引发膜电位酿成发生动作电位(即负值减低向正值转化),并发生电位反转。
2. 端粒是任何生物染色体所不可缺少的稳定染色体结构的组成部分。( ) 答案:错误
解析:大肠杆菌染色体就没有端粒序列。
3. 细胞周期蛋白及其磷酸化状态两者决定一个Cdk蛋白是否具有酶活性。( ) 答案:正确
解析:
4. 常染色质的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 ) 答案:错误
解析:处于常染色质状态只是基因激酶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常染色质并非所有基因各个都具有转录活性。
5. 细胞内一种蛋白质总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取决于其合成速率、催化活性以及降解速率。( ) 答案:错误
解析:蛋白质的含量取决于化学合成和降解的比率,而与催化活性无关。
6. 亚显微结构即超微结构。( ) 答案:正确
解析:亚显微结构又称超微结构。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7. 电子传递链复合物Ⅰ、复合物Ⅱ、复合物Ⅲ、复合物Ⅳ均具有电子传递体和质子移位体的作用。( ) 答案:错误
解析:复合物Ⅱ是质子电子移位体而非质子移位体及。复合物Ⅱ催化从琥珀酸来得一对低能电子经FAD和FeS传给泛醌,电子在传递过程
中所释放的自由能不足以合成ATP,因此,这一步反应没有ATP的形成,电子传递也不伴随质子的跨膜转移。
8. 线粒体增殖是通过分裂进行的,且与细胞分裂同步。( ) 答案:错误
解析:线粒体是由原来的线粒体分裂或出芽而来的,线粒体的生长是与蛋白发育过程同步。
9. 微管在着丝粒处成核然后连接至动粒。( ) 答案:错误
解析:微管在中心体处成核组装,然后连接到动粒。
2、名词解释(50分,每题5分)
1. 光系统(photosystem)
答案:进行光吸收的功能单位称为光系统,是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前体。每一个光系统内含有主要两个主要成分:捕光复合物和光反应中心复合物。光系统中的光吸收色素的功能像是一种天线,将捕获的光能传递给中心的一对叶绿素a,由叶绿素a激发一个电子,并进入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链。 解析:空
2. 转决定(transdetermination)
答案:转决定是个股分化指因不按已决定的分化类型发育,而生长出新不是相应的成体结构的现象。一般胚胎细胞一旦提议,那么沿着特
定类型需要进行分化的方向是稳定的;但在果蝇中发现了某种突变体或培养的成虫盘细胞有时会出现转决定,转决定同基因突变不同,是大群细胞而不是单一细胞发生变化。转决定的细胞可以回复到圣塞雷县决定的原初状态,但更类型多的是突变成其他种类的结构,如触角成虫盘细胞盘换成翅或腿等。 解析:空
3. 配体门控通道
答案:配体门控通道是一种需要配体与特定驶上受体结合后才能开启的闸门通道,属于离子通道的一种,这种通道在多数情况下清空呈关闭状态,当受到某种化学信号基质(配体)的作用后才开启形成跨膜的介导离子通道。 解析:空
4. microspectrophotometry
答案:microspectrophotometry的中文名称是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是指将显微镜技术与分光光度计结合起来的技术。它以物质分子的光吸收、荧光发射和光反射优点作为测定基础,可作微小来分析生物样品细微结构中的化学成分,同时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 解析:空
5. 胶原(collagen)
答案:胶原(collagen)是胞外基质最二氧化硅基本结构成份之一,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原整体胶原是胶原纤维的一般性结构
单位;原胶原是由三条肽链盘绕成的三股螺旋形结构,一级结构具有Glyxy重复序列;在胶原纤维内部,原胶原蛋白分子呈卵14交替平行排列,使胶原形成周期性横纹。生物学功能:胶原赋予组织刚性及抗张力作用;使组织具有牢固、不易变形的特点;可被胶原酶特异降解,而参入胞外基质信号传递的调控网络中。 解析:空
6. biological oxidation生物氧化
答案:生物氨又称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是指各类有机在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最终产生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ATP)的过程。包括TCA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三个步骤,分别是在线粒体的不同生殖器官进行的。 解析:空
7. 基因组(genome)
答案:基因组是指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染色体组中总的遗传信息。基因组大小通常随种群的复杂性而增加。基因组的遗传物质主要包括DNA或RNA(病毒RNA),基因组DNA包括编码DNA和非编码DNA、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研究基因组的所研究科学称为分子生物学。 解析:空
8. 骨架放射环结构模型(scaffold radical loop structure model)
答案:骨架放射环路结构模型是第二种一种关于染色质包装的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由非组蛋白等构成染色体箱型钢骨,30nm的螺线管折叠成环,沿染色体纵轴截叶在染色体骨架上,由中央向四周伸出,构成放射环。 解析:空
9. 单能干细胞(monopotential cell)
答案:单能干细胞(monopotential cell),又称定向干细胞
(directional stem cell)指仅具有分化形成某一种类型能力的细胞。更弱与单能干细胞相对应的有多能干细胞,即能够个股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的干细胞。 解析:空
10. 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
答案:过氧化物酶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的泡,通常比线粒体小。与溶酶体不同,它不是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脂质因此不属于内膜结合细胞器。过氧化物酶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的各类细胞中,但在肝细胞和肾细胞中数量特别多。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胶质酶是过氧化氢酶,它的作用主要是将氧化氢水解。H2O2是氧化酶催化还原中同反应中产生的一种细胞毒性物质,氧化酶和过氧化酶都存在于蛋白过氧化物酶体中,从而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解析:空
3、填空题(95分,每题5分)
1. 组成纤毛、鞭毛结构的3部分是、和,其中具有MTOC作用。 答案:毛部|基体|根丝|基体 解析:
2. 内共生假说认为线粒体的祖先为,叶绿体的祖先为。 答案:一种革兰阴性菌|蓝细菌(蓝藻)
解析:内共生假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源于真核细胞内共生的细菌和蓝藻。一种革兰阴性菌被变形虫状毁灭的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经过长期共生共存能成为核酸,蓝藻被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叶绿体,螺旋体被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原始鞭毛。
3. 在早熟染色体凝集实验中G1期的染色体呈现,G2期是,而S期是。
答案:细线状|双线状|粉末状
解析:G1期中细胞代谢旺盛,开始化学合成细胞生长需要的各种蛋白质,染色体去凝集,呈现细线状;G2期又叫做“有丝分裂准备期”,因为它主要包括为后面的M期做准备,染色体呈现双线状;S期即DNA合成期,DNA数目在此期加倍,染色体显现出粉末状。
4. 核被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两层膜厚度都为,面向胞质的一层膜为,其表面附有,与相连续,面向核质的一层膜为,其上附着的蛋白纤维网是。
答案:7.5 nm|外核膜|核糖体|糙面内质网|内核膜|核纤层蛋白 解析:
5. 不能正确折叠的畸形肽链,不论在还是在中,一般都不能进入高尔基体。这类多肽一旦被识别,便通过从内质网腔转至,进而被蛋白酶体所降解。它们的约为20~30 min,有些只有5 min。 答案:内质网膜|内质网腔|sec61P复合体|细胞质基质|半寿期 解析:
6. 细胞间隙连接的连接单位叫,由组成,中间有一个直径为nm的小孔。
答案:连接子|6个亚基|1.5
解析:连接子是间隙连接的基本结构单位,由6个亚基组成,中央形成1.5nm亲水性孔道。
7. 在细胞间期组织形成间期微管,在细胞分裂期组织形成,因而被称为细胞的微管组织中心。 答案:中心体|胞质分裂环 解析:
8. 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的上进行的,通过叶绿素分子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和,并有放出。 答案:类囊体膜|ATP|NADPH|O2
解析: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出现膜(光合膜)上,通过叶绿素分子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ATP和NADPH,并有O2放出。
9. 大分子的内吞往往是首先同质膜上的受体相结合,然后质膜内陷成,继之形成,这种内吞方式称为受体介导内吞。 答案:衣被小窝|衣被小泡 解析:
10. 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的长短各有不同,但一般说来,期长,期短。 答案:S|M 解析:
11. 磷脂合成是在光面内质网的面上进行的,合成的磷脂向其他细胞部位转移主要通过方式和蛋白。
答案:细胞质基质|出芽方式|磷脂转换蛋白 解析:
12. 细胞对Ca2+的运输有四种方式:、、、。
答案:Ca2+泵运输|Ca2+通道运输|共运输|渗漏(扩散)
解析:Ca2+肝细胞在细胞中的运输方式共计有四种,分别为Ca2+泵运输、Ca2+通道运输、共运输和渗漏(扩散)。 13. 中度重复DNA序列分为和两类。 答案:短散在元件|长散在元件
解析:中度重复DNA特征向量一般是非编码序列,有十个到无数个拷贝,划分可分为短散在器件和长散在器件,常以回文序列出现在基因组的许多位置上,大部分中度重复序列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14. 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两个主要因子和,其中是催化亚基,相当于调节亚基。
答案:周期蛋白|时点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时点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周期蛋白 解析:
15. CDK是一种周期蛋白依赖性的蛋白激酶,可使靶蛋白的残基磷酸化。
答案:丝氨酸或苏氨酸 解析:
16. 能够被二酰甘油激活的Ca2+依赖性的蛋白激酶称为。[中山大学2019研]
答案:蛋白激酶C(PKC) 解析:
17. 30的人类恶性肿瘤是因为突变的蛋白能与合,但不能将其水解为,而使这种突变的蛋白一直处于开启状态。 答案:Ras|GTP|GDP 解析:
18. 英国科学家在多肽链序列测定和DNA序列测定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
答案:Sanger
解析:Sanger法是根据核苷酸在某一固定的点碱基开始,随机在某一个特定的碱基处特殊终止,并且在每个碱基后面进行荧光标记,产生以A、T、C、G结束的四组不同间距的一系列核苷酸核苷酸,然后在尿素变性的PAGE胶上电泳进行检测,从而获得可见DNA碱基序列的一种方法。
19. 紫杉醇和长春花碱抗癌作用的机制分别是:紫杉醇;长春花碱。 答案:抑制微管解聚|抑制微管聚合
解析:紫杉醇可抑制微管解聚,长春花碱梅塞县微管聚合,与其均有抗癌作用。
4、简答题(40分,每题5分)
1. 线粒体基质蛋白是如何定位的?
答案: (1)线粒体中的蛋白质大部分是核基因编码的,在细胞质中合成,然后输入到线粒体中。定位于线粒体基质来定中的蛋白质,其前体蛋白的氨基末端含有专一性的基质巡靶序列,而线粒体外膜上有此序列的输入受体,一旦巡靶序列与此受体输入突触结合,输入受体即将前体蛋白转移到外膜输入中,之后,前体蛋白经外膜通道、上皮细胞通道进入线粒体基质,并在蛋白酶作用下切除巡靶序列,再折叠形成一般来说的空间结构。
(2)线粒体取向基质蛋白的定位体来
①类似物衍生物蛋白在游离核糖体合成释放之后,在细胞质分子伴侣Hsp70的帮助下解折叠,然后通过N端的转运肽同激酶线粒体外膜上的受体蛋白识别,并在受体(或附近)的左右翼膜接触点处利用ATP水解构成的能量驱动共同组成前体蛋白进入转运蛋白的运输通道,然后由电化学梯度驱动穿过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
②在基质中,由线粒体分子伴侣Hsp70(mHsp70)继续维持前体蛋白的解折叠状态。
③接着在Hsp60的帮助下,前体蛋白进行正确折叠,最后由转运肽酶切除导向序列,真核细胞成为成熟的线粒体基质蛋白。 解析:空
2. 研究细胞的常用技术有哪些?
答案: 目前手段细胞或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技术和转作有以下几种:
(1)观察细胞显微结构的光学显微镜技术;
(2)深入研究细胞超微结构光谱仪的电子显微镜技术; (3)研究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的X线衍射技术; (4)用于分离细胞内不同形态大小细胞器的离心技术; (5)用于工艺技术培养具有新性状细胞的细胞融合或杂交技术; (6)以使机体细胞能母体在体外长期生长繁殖的细胞培养技术; (7)能对不同类型生物体进行截面分类并测其体积、DNA含量等数据的流式细胞光度术;
(8)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生物体中的DNA、RNA或蛋白质进行定位的放射自显影技术;
(9)用于探测基因组中某种基因是否存在、是否组织培养表达以及拷贝数多少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10)能将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或核酸分子进行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 解析:空
3. 为什么真核细胞的总RNA在电泳时呈现3条带?
答案:真核细胞中rRNA含量最为丰富,而其他RNA含量要少得多,而且大小不均一,所以电泳时一般呈现3条RNA条带(5S rRNA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易观察到),分别是28S rRNA、18S rRNA和5.8S rRNA,并且28S rRNA的带宽大约是18S rRNA的带宽的2倍。 解析:空
4. 以低密度脂蛋白为例,说明细胞对大分子的吸收过程。 答案: (1)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吸收的原核细胞 ①低密度脂蛋白(LDL)在肝细胞中合成,进入血液;
②LDL颗粒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地结合形成受体LDL复合物,并随有被紫菊内陷;
③有被小窝从质膜上陷下来,形成有被小泡;
④进入细胞质的有被小泡随即脱掉网格蛋白衣被,而成为平滑小
泡,继之小泡同早胞内体融合,再经晚胞内体将LDL送入溶酶体; ⑤在溶酶体中,LDL中的胆固醇酯被水解成游离的胆固醇分子,释放于胞液中,被新膜合成或合成其他呼吸作用利用。 (2)细胞对大分子的吸收过程
①细胞通过介导、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对大分子进行吸收;
②细胞通过以上作用离子化大分子大分子后,形成内吞小泡,内吞小泡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内的无机酶分解脂类物质;
③溶酶体分解后的微粒转运被转运到细胞质内,只供细胞新陈代谢使用。 解析:空
5. 简述细胞周期中不同时相及其主要事件。 答案: (1)细胞周期的含义
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下到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一个有序过程。它包括细胞生长、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最终将细胞遗传物质和其他内含物分配给两个子代细胞等阶段。 (2)细胞周期各时相及其主要变化
细胞周期可划分为G1、S、G2和M四个时相,其主要变化如下: ①G1期:G1期细胞的物质代谢活跃,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体积增大,dNTP积累,为细胞进入S期做准备。在G1晚期有检验点,可检查前次有丝分裂是否细胞分裂完成、外界环境条件(如营养条件等)是否合适、细胞是否充分长大、DNA是否有损伤等。
多数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主要由G1期决定。
②S期:主要进行DNA复制,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复制不同步进行,DNA量加倍。
③G2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但此期合成的蛋白质与前两期的不同,主要为细胞进入M期做好充分准备。
④M期:核膜破裂,核仁消失,染色质涌入形成染色体,子染色体移向两极,在两极形成子核,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解析:空
6. 简述细胞质基质的结构组成及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答案: (1)细胞质基质的脂质主要结构成分及特色:
①水分子(约占70)多以水化物的形式结合在蛋白质等大分子表面,仅部分游离;
②与中间代谢有关的数千种前体以及细胞质骨架纤维蛋白等,这些蛋白质之间,或蛋白质与其他大分子之间都是通过弱次级键而即便相互作用,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③其他分子如糖原和脂质等。 (2)细胞核基质的功能:
①形成一个高度运行机制、处于恒定的结构体系; ②基本完成是完成各种中间代谢进程的场所;
③可以帮助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胞内共物质运输及海运能量传递等;
④能够帮助蛋白质的分选与运输;
⑤帮助目的性蛋白质的修饰和选择性降解;
⑥帮助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演化成正确的分子构象。 解析:空
7. 简述DNA构型的生物学意义。
答案: DNA二级结构略成多态性,有A、B、C、E、Z等多种构型,这些意义排布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1)在这几种构象的DNA结构特征中,大沟和小沟是宏观调控政策调控蛋白识别遗传信息的位点,它们的特征对端粒酶的表达至关重要。
(2)B构型DNA在一定的生理条件下可部分变构为其他构型,从而调节DNA的转录活性,如由B构型变构为Z构型后底物明显降低,再转构为B构型,活性恢复。
(3)Z构型的形成对DNA超螺旋化有重要意义,使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形成特定的结构设计高级结构。 解析:空
8. 试述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蛋白的种类及其主要作用。[浙江理工大学2019研]
答案: 翻译后的前体蛋白是没有活性的,需要进行或进行一系列的加工之后才能充分发挥功能,参与蛋白修饰的蛋白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参与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作用于赖氨酸、精氨酸侧链的N原子上,甲基化的个数与基因的沉默和激活相关。
(2)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参与组蛋白乙酰化与裁剪去乙酰化修饰,可以通过对组蛋白电荷及相互作用蛋白的影响来调节基因转录。
(3)蛋白磷酸化激酶、蛋白质磷酸酶:蛋白质共价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最为较广的磷酸化修饰形式,两者相反的作用是目前所知最主要的信号传导方式。
(4)糖基转移酶:参与的N磷酸化与分泌型蛋白相关。 (5)泛素激活酶、泛素结合酶、泛素酶连接酶:参与的谷氨酸化修饰与蛋白质降解相关。 解析:空
5、论述题(20分,每题5分)
1. 试述细胞外被中糖蛋白在细胞内合成、组装和运输的全过程及其对于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答案: (1)细胞外被线粒体糖蛋白属于质膜整合糖蛋白,它的合成、组装和海上运输过程包括:
①蛋白质在上用细胞质基质内的线粒体上起始合成;
②起始其后转移至内质网膜,继续在核糖体的催化作用下并在易位子蛋白复合体的协助下,边合成边进入内质网腔。这时上为膜蛋白在膜上的反之亦然已经被确定,在以后的转运过程中,其线性代数结构不发生改变;
③在内质网,可进行N连接的糖基化和O连接的糖基化反应,它伴随着多肽合成同时进行;
④在多种酶的参与下让,多肽成功进行折叠和装配;
⑤通过COPⅡ有被小泡介导新合成的轴突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的CGN;
⑥未磷酸化被糖基化的蛋白质在高尔基体进行O连接的糖基化反应;
⑦在高尔基体,被进一步糖基化修饰和装配成成熟的糖蛋白; ⑧到达高尔基体的TGN后,由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介导糖蛋白向质膜运输;
⑨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与质膜融合,糖蛋白整合到质膜上才,通过外翻等作用使糖基侧链朝向胞外,从而已经形成细胞外被。 (2)细胞外被糖蛋白对于细胞的意义:
①糖基化作为糖蛋白的分选信号,使其按“既定的程序”决定自身最终定位于质膜上。
②使糖蛋自在成熟过程中折叠成正确构象;增加蛋白质的稳定性。 ③寡糖链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限制了其他大分子接近细胞表面的膜蛋白,这就使细胞具有一个保护性的外被,同时又不像细胞壁那样限制细胞的形状与妇女解放。 解析:空
2. 试述细胞内Ca2+离子浓度的控制机制。
答案: Ca2+是细胞首要的信号分子之一,其浓度控制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常细胞的细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很低,远低于细胞间隙,其
原因是:
①细胞内存在许多Ca2+离子结合蛋白,其中有些结合蛋白位于细胞膜上,起Ca2+离子泵的作用,如Ca2+ATPase,它可将Ca2+离子从细胞质逆电化学势梯度到胞外;
②细胞内存在离子交换蛋白,如Na+Ca2+交换蛋白,它可利用内向的跨膜Na+电化学势梯度逆Ca2+电化学势梯度将Ca2+运送出细胞;
③游离的Ca2+也可被存在于细胞质内的对Ca2+高亲和的酵素结合,进而降低细胞质内游离态Ca2+的水平,这些结合蛋白起到Ca2+缓冲剂的作用。
(2)细胞受到某种刺激后,细胞内Ca2+的浓度迅速升高原因主要有:
①配体门受体通道,在相配合配体结合后而使细胞间隙或内质网中的钙离子进入细胞质中;
②电压门Ca2+离子通道:在细胞膜发生变化电位发生特定改变后才,而使细胞间隙或内质网中的钙离子进入细胞质中。 解析:空
3. Ca2+泵(Ca2+pump,Ca2+ATPase)的结构和作用原理如何? 答案: Ca2+泵分布在动、植物细胞质膜、线粒体内膜、内质网样囊膜、动物肌肉细胞肌质网膜上,是由1000个氨基酸的组氨酸形成的跨膜蛋白,它是Ca2+激活的ATP酶,每水解一个ATP转运两个Ca2+到细胞外,形成钙离子梯度。
(1)Ca2+ATPase的结构
Ca2+ATPase有10个跨膜结构域,在细胞膜内侧有两个大些细胞质环状结构,第一个环位于跨膜结构域2和3之间,第二个环的位于跨膜结构域4和5之间。在第一个环上有Ca2+离子结合位点;在第二个环上有激活位点,包括ATP的结合位点。Ca2+ATPase的氨基端和羧基端都在细胞膜的内侧,羧基端含有抑制区域。在静息状态,羧基端的抑制区域同环2的激活位点结合,使泵失功能,这就是自我抑制。
(2)Ca2+ATPase的作用原理
①Ca2+ATPase泵有两种激活机制,一种是受激活的Ca2+钙调蛋白(CaM)复合物的激活,另一些则是被蛋白激酶C激活。当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时,Ca2+同钙调蛋白结合,形成激活的Ca2+钙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同抑制区结合,释放激活位点,泵开始工作。当细胞内Ca2+浓度下降时,CaM同抑制区脱离,抑制区又同激活底物结合,使泵处于静息状态。在另一种情况下,蛋白激酶C使抑制区磷酸化,从而失去抑制性;当磷酸酶以使抑制区脱磷酸,抑制区又同激活底物结合,起抑制作用。
②Ca2+泵的工作数学模型类似于Na+K+ATPase。在细胞质膜的南侧有同Ca2+结合的位点,一次以结合两个Ca2+,Ca2+。结合后使酶激活,并结合上一分子ATP,伴随ATP的水解和蛋白被磷酸Ca2+泵构型发生改变,结合Ca2+的一面转到肝细胞外侧,由于相配合亲和力低ca2+离子被释放,此时发生去蛋白激酶,构型恢复
到原始的静息状态。Ca2+ATPase每水解一个ATP将两个Ca2+离子胞质溶胶输出到细胞外。 解析:空
4. 试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在结构组分及蛋白合成上的异同点。
答案: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在结构组分及蛋白合成上为的异同点如下表所示。
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在结构组分及蛋白合成上为的异同点 解析:空
6、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 所有膜蛋白都具有方向性,其方向性在什么部位中确定?( A. 细胞质基质 B. 高尔基体 C. 质膜 D. 内质网 答案:D
解析:其在内质网上合成时就已经确定,在以后的转运过程中所,其拓扑学功能性始终保持如上所述不变。
) 2. 能特异显示DNA分布的方法是( )。 A. 格莫瑞方法 B. PAS反应 C. 福尔根反应 D. 米伦反应 答案:C
解析:项,PS亚胺用于确定多糖的存在。项,米伦反应是蛋白质成分的检测方法。项,福尔根反应可以特异的显示N的分布。项,格莫瑞方法用于检测碱性磷酸酶。
3. 在细胞由G2进入M期过程中,MPF中的CDK的Thr14和Tyr15的去磷酸化需要下列哪种磷酸酶的催化?( ) A. cdc20 B. cdc25 C. Weel D. CAK 答案:B
解析:Weel激酶使Thr14和Tyr15的磷酸化,K催化Thr161的磷酸化。
4. 不是前导肽特性的是( )。 A. 酸性氨基酸含量多 B. 羟基氨基酸比较多
C. 带有较多的碱性氨基酸 D. 具有双亲性 答案:A
解析:前导肽的结构特征是:①含有单糖丰富的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②羟基氨基酸如丝氨酸含量也较高;③几乎不含带负电荷的酸性氨基酸;④可形成既具亲水性又具疏水性的α螺旋结构,此用穿越有利于横穿线粒体的双层膜。 5. 原核细胞不具备下列哪种结构?( ) A. 核糖体 B. 核外DNA C. 细胞壁 D. 线粒体 答案:D
解析:原核细胞不具有线粒体结构。
6. 最早生命体遗传物质的载体最有可能是( )。 A. 以上都是 B. 蛋白质 C. RNA D. DNA 答案:C
解析:从化学性质上时推测,谷氨酸较脱氧核糖更容易合成,因而最早的遗传物质的载体更可能是RN而不是N。
7. 根据细胞的寿命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类:①寿命接近于动物的整体寿命;②缓慢更新的细胞,其寿命比机体的寿命短;③快速更新的细胞。下列细胞中,属于第一类的细胞是( )。 A. 表皮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 B. 神经元、脂肪细胞、肌细胞 C. 肝细胞、胃壁细胞
D. 肾皮质细胞、骨细胞、角膜上皮细胞 答案:B
解析:胃壁细胞专指更新较慢的细胞,角膜上皮细胞、表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属于快速更新细胞。
8. 有关封闭连接,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除形成渗漏屏障,起重要的封闭作用之外,它还有隔离和支持作用
B. 紧密连接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一般存在于上皮细胞之间 C. 使相邻细胞之间的质膜紧密结合,没有缝隙,阻止可溶性物质从质膜的一侧扩散到另一侧
D. 连接区域具有蛋白质焊接线,也称嵴线,由特殊的跨膜蛋白组成 答案:C
解析:封闭连接的封闭促进作用是:将相邻细胞的质膜密切联系在一起,阻止溶液中的分子沿细胞间隙渗出体内,即阻止物质从上皮细胞层一侧扩散到另一侧,而并非阻止脂质物质从质膜的一侧扩散到另一侧。
9. 被称为细胞内大分子运输交通枢纽大细胞器是( )。[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 A. 中心体 B. 内质网 C. 高尔基体 D. 溶酶体 答案:C 解析:
10. 下列选项中有关核被膜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核膜上有核纤层蛋白B受体
B. 外核被膜可以看作是粗面内质网的一个特化区域
C. 内核膜无核糖体颗粒附着,但在其外表面有一层致密的纤维网络结构,即核纤层
D. 双层核膜互相平行但不连续 答案:C
解析:内、外核膜常常在某些部位相互融合形成辐射状开口即核孔,因此双层核膜是不连续的;核纤层紧贴于内核膜的内表面,故项错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