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区域经济学讲义

2021-05-15 来源:星星旅游
区域经济学讲义

导论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域空间为依托,研究其经济增长和发展一般规律、空间组织结构、区际关系、区域经济政策的综合性应用经济科学。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2、区际关系3、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4、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一节 区位、区位因子

一、区位:活动主体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或场所

经济区位: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时,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所选择的具有特定条件的有限的空间范围。 经济区位空间形式:

点区位: 以地理坐标描述;线区位:以走向和长度描述 几点理解:

区位具有特定的约束条件和不同的经济利益;区位强调由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区位主体是区位选择主体;区域经济可视为由若干区位组成的综合体。 二、区位因子(location factor)

区位因子(区位因素) :“作为区位的经济原因运作的力”(韦伯) 影响区位选择的区位因素类型:

1、区内投入要素2、区内需求要素3、可移动的投入要素4、可转移的产出要素

第二节 区域、区域空间结构 一、区域

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的地域单位 区域的含义:

1、区域是一个实体概念,具有空间范围、形态和结构特征。2、区域的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是区域的五个基本要素3、区域具有客观性和动态性4、区域具有一定的等级体系 二、经济区域

经济区域:人类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 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的不可分割的社会经济综合体

特征:(1)地域性或空间性。(2)独立性或疆域性(3)开放性 (4)完整性 三、类型区与系统区 1、类型区

类型区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来划分的,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

类型区在区域研究中之所以显得重要,关键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区域在自然景观和经济景观的类型差异性。差异研究是区域研究的生命,有差异才有类型。 2、系统区

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连的区域放在一起,并不强求自然和经济的统一性,而仅仅是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均质区

以某一或某些重要因素为依据,按其特征相似性而界定的区域。

重要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消费类型、劳动力就业、自然资源结构与分布等。以及一致的社会态度、相似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 4、极化区(结节区)

通常由一个核心区和与其互补的外围地区组成,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功能上关系密切。结点— 经济中心。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外围地区—通过网络和经济联系与结点构成一个整体 5、规划区(计划区)

政府按照政策目标而界定的经济区域。即政府实施经济决策的地区,具有明确的边界。

四、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生产力诸要素及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分布、组合和相互关系

1、点: 区域经济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状态。一般指集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人口于一地的城镇

2、线:区域的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的线状分布状态。一般指交通线连接的城镇带

3、网络:由相关的点和线联结而成的,使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完整的人力流、商品流、信息流、资本流

4、域面: 区域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 区域空间结构的含义:

1、区域空间结构反映区域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2、区域空间结构反映区域经济客体空间分布状态和集聚程度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与区域开发 一、区域经济 (一)概念

以不同等级的地域单元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区域特殊性的国民经济。 (二)区域经济的特点

1、地域性2、中观性3、相对开放性 (三)区域经济的形成基础

1、资源禀赋差异2、空间上的集聚经济3、转移成本 二、区域开发 (一)概念

开发的原意是指通过垦殖、开采等方法来充分利用荒地和自然资源,因此人们通常理解的开发是自然资源的开发

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区域开发是一个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行为。 (二)区域开发的内涵

1、区域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2、区域开发有具体的开发对象和内容3、区域开发具有时效性 4、区域开发活动在在特定的政策空间进行 第三章 区位理论 第一节 农业区位论

一、农业区位论的提出

Thunen 1826《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背景:在企业型农业建立的时代(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探索合理农业的生产方式。

二、农业区位论假设条件

(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惟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供应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惟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5)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三、农业区位论主要内容

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数学表达式为:P=V(E+T)利用上式杜能计算出了各种农作物合理的种植界限,设计了孤立国6层农业圈。杜能圈:为求地租收入极大化,农场经营随着与城市距离远近成同心圆式的空间配置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第二圈:林业;第三圈:轮作(不休耕);第四圈:谷、草、休耕轮作第五圈:三圃式(距城市最远、最粗放);第六圈:畜牧(距城市51-80公里处,此圈之外,地租为零)

第二节 工业区位论

一、工业区位论的提出及假定条件

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 韦伯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 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研究劳动费-----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四个假定条件:

1、原材料供给的地理分布是既定的;2、产品的消费地和规模是既定的;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不能移动;4、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劳动力可无限供给。

二、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 1、区位因子

韦伯经过反复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 2、确定产业布局的3个阶段:

第1阶段,假定工业生产引向最有利的运费地点,就是由运费的第一个地方区位因子勾划出各地区基础工业的区位网络(基本格局)。

第2阶段,第二地方区位因子劳动费对这一网络首先产生修改作用,使工业有可能由运费最低点引向劳动费最低点。

第 3阶段,单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子修改基本网络,

有可能使工业从运费最低点趋向集中(分散)于其他地点。 3、产业布局须考虑的5个因素

(1)原材料、燃料、动力、水电、土地等条件能否满足布局要求;(2)劳动力的供给及质量;(3)运费的高低;(4)市场的大小;(5)产业聚集是否有利于协作,又不过度集中。 4、运输指向

韦伯认为:在原材料产地和消费地已定的条件下,运输成本是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的区位因子。

运输成本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两点:重量和距离。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发生两次运输:原材料到工厂、产品由工厂到消费地 “最小运费原理” ,符合最小运费原理的产业称运输指向产业。 5、劳动力指向

劳动力指向主要考虑的是劳动力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即:单位产品的工资或薪金。

产品成本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劳动力费用的产业,称为劳动力指向产业。 劳动费存在的区域差异时,会对工业布局产生影响。 韦伯提出了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力系数的概念

劳动力成本指数(也称劳动费指数)该指数越大,反映单位重量的制成品,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越大。

劳动力系数:该系数越大,产品中含有劳动力成本就越高,从而节约劳动力成本,可能使该产品生产区位偏离最小运费区位。该系数越小表明运费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高,从而使该产品生产区位趋向于最小运费区位。

6、集聚与分散指向

集聚是生产集中在某地域而使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的区位因子。 集聚因子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经济;二是外部经济。

集聚的两种类型:一是纯粹集聚: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二是偶然性集聚:主要是指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产生的集聚。 分散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通过对集聚的消减而产生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的降低。 第三节 市场区位论 一、市场区位论的假设条件

(1)在均质平原上,沿任何方向的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的必要原材料充足,且均等分布;(2)在平原中均等分布着人口 ,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也是相同的;(3)在整个平原的范围内,所住农民的技术知识是相同的,且所有人都有得到生产机会的可能;(4)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的其他因素,均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Losch, 1940, 《经济空间秩序》区位为需求即服务顾客的市场所决定,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

六边形具有最接近园的优点,也具有比其他多边形运送距离最短的特点。所以,需求可达极大化。 二、市场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区位的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个别经济体的利润最大化。即个别的生产者选择最佳的位置。二是独立经济体数量的最大化。即将整个空间由尽可能多的经济体充分利用。

区位均衡实现的条件:

一是个别经济体的区位尽可能是有利的;二是经济单位数尽可能最大;三是所的经济活动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四是购买圈、生产圈和销售圈尽可能的小;五是经济圈边界同属于相邻的两个区位,因此没有差别。 第四节 经济活动区位论 一、经济活动区位论及设定条件

三点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的机动性是完全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是区位选址的决定因素。 Hoover的区位理论1948《经济活动的区位》 二、经济活动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1、运输结构与运费:

运费分为场站作业费(包括装卸、仓储费用,场站经营机构管理费用、保养费用); 线路运输费(包括线路维修、管理费用,运输工具与动力消耗、保险和工资等)。 产业在选址时,应尽量靠近大中型场站,减少中转次数,降低运费。

2、运输方式与运费:公路适合于短途货物运输,水运有利于远距离的货物运输,而铁路适宜于中长途运输。 第四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认识 一、区域经济增长释义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与劳务的数量,在一段较长时期内的增长

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该区域经济总产出来衡量的。一般是通过国民生产总值

(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收入(N工)等量值表达。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

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资本(包括土地)存量的大小;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实现的程度;知识(包括技术与管理的知识)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其中,前三项为劳动投入量,第四项为资本投入量,后三项是单位投入量的产出率,即生产率。 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 :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2.制度创新对长期增长的影响3.资源约束对长期增长的影响4、创新对长期增长的影响5.人口及其结构变动对长期增长的影响6.短期冲击对长期增长的影响 三、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

传统的经济理论把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劳动供给增长率、资本存量增长率、技术进步速率三个方面。

现代经济学家们在传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则更多地强调了知识、人力资本因素的重要性,并作为增长的重要源泉被纳入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形成内生技术进步和规模收益递增的新增长理论模等。

制度经济学家们则认为经济增长不仅是技术变迁的结果,也是制度变迁的结果,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是社会与经济演进的基本核心,只有研究制度安排,才能说明驱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激励机制。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区域经济利益。 从空间结构或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各个地区都是相对独立而有理性的经济主体,都要追求本区经济量的最大产出和经济福利的最大提升,形成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2.经济增长的区际传送机制:在开放经济系统中,区际间的传递机制是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外在化和在区域间的运作

3.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机制:将经济增长的差异和地区差距的扩大控制在一个社会所能容忍和可接受的限度之内。建立一个科学、完整、有效运行的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机制。

4.区域的创新机制: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涵义: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政策主张:一是在不降低国内生活水准的前提下,将一切可能的收入转化为投资,通过投资增加收入,提高储蓄率,再将储蓄转变为投资,从而形成国内投资良性循环。二是用开放经济发展模式,引进国外资本,并以国外资本投资的新增收入,提高边际储蓄率,再将储蓄转变为投资,从而形成引进国外资本到增加国内投资的良性循环。

(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

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 (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四) 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理论:

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

(五) 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

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缺陷之一:忽略了不发达区域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

(一) 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

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

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二)阿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

也称为“极化—涓滴效应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 “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

增长极理论的基本点包括: 第一,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 第二,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 第三,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扩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 增长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一,区位经济。区位经济是由于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若干企业或联系紧密的某几项经济活动集中于同一区位而产生的。例如,某一专业化生产的多个生产部门集中在某一区域,可以共同培养与利用当地熟练劳动力,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同承担新产品开发的投资,可以形成较大的原材料等外购物资的市场需求和所生产产品的市场供给,从而使经济活动活跃,形成良性循环。区位经济的实质是通过地理位置的靠近而获得综合经济效益。

第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外部经济。外部经济效果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结果。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 (四)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

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外围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五)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

(六)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

非均衡增长理论共同的特点是:

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必然会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经济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认为无论处在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进一步的增长总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 三、新增长理论 1、罗默的贡献。

其强调经济外部性的作用,认为技术(知识)的外部性完全可以保证产出相对资本与技术的弹性大于1,因而资本的边际收益由递减转变为递增,这样一来,人

均收入的增长率随时间而递增,经济增长表现为发散的过程。 2.卢卡斯增长模型。

强调了人力资本和重要性。经济增长率取决于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经济增长率就越高。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内涵

1、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2、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3、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4、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5、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

产业结构以农为主,现代工业极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

产业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转变,工业以初级产业为主,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

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向重型工业迅速转变,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

第一、第二产业有较高水平的发展,第三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内部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区域间经济合作和贸易发展到了较高水平。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

第三产业开始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呈现出多样性、多变性、个性化。

从整体上看,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第四节 区域开发 一、内涵

区域开发是指开发主体在不破坏环境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以求得经济、社会、环境三者最大效效力的过程。 二、区域开发步骤

1、区域资源环境综合分析与评价2、制定区域开发战略与政策3、确定开发内容4、选择开发模式5、制定开发措施 三、区域开发的内容

1、环境治理与国土整治2、资源开发3、传统产业改造与升级4、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5、教育与科技开发6、城市建设与城镇体系建设 四、区域开发特征

1、地域性2、战略性3、综合性4、时限性 第五节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大都是依据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某种理论提出的。

一、 梯度推移发展模式 (一)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了经济发达区和落后区(即核心区与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差异,形成了经济梯度,试图利用发达地区的优势,借助其扩散效应,为缩小地区差异而提出的一种发展模式。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跳跃发展并反梯度推移求得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基本观点

1、区域经济的盛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产品周期中所处的阶段2、创新活动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周期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传递的 (三)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的划分方法 1、单因素法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图:是在每个基层行政单位中心附近,标出该地区人均国民收入,然后把数值相同各点连线

2、多因素法:即按多项经济发展指标来综合评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梯度。 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总量指标:GNP、GDP、人均GN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出口额。 从业人数结构指标: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人口比重;乡村人口比重;第一、二、三产

业从业人员比重;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科技指标:每万人中科技人员数、每万名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数、专利申请数、科技发明数、科技投资占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R&D资源占全国的比重

社会进步指标:失业率、学龄儿童入学率、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床位数 (四) 梯度推移对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有着显著的作用。

1、梯度推移有利于推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两地差距。2、梯度推移有利于促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催生新技术的产生以形成新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3、梯度推移有助于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配4、梯度推移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区域之间的合作。5、梯度推移有助于保持适度的区域经济差距, (五)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改革开放以后该理论在我国得到运用,80年代开放沿海地区90年代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21世纪初西部大开发 二、增长极开发模式

若干中心城市(增长极),这些中心城市具有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通过多层次的增长极在不同点上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三、点轴开发模式

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四、网络开发模式

在布局框架已经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区域,进一步开发就可采用网络开发模式,进而构造现代区域空间结构。

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1)“节点”,即各级城镇; (2)“域面”,即节点的吸引范围;(3)“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网、通信网等组成。 第五章 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与产业布局 第一节 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 一、经济地域运动 (一)内涵

经济地域运动是指经济地域系统的成份、结构、功能、规模、等级、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在区域空间上的演变过程。 (二)经济地域运动的特点

1、不平衡性2、阶段性3、非线性4、周期性 (三)区域空间发展的理论 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四种类型地区:

核心区:新技术、新工业发源地;上进过渡区:资本流入、生产力提高、移入人口多于移出人口;后进过渡区:生产力水平较低、青壮年劳动力移出较多;资源边际区:为核心区提供资源合作、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最终面临资源枯竭和经济衰退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四个阶段:

(1)前工业阶段:区域空间均质无序,有若干个地方中心,但没有等级结构分异,生产力水平较低,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经济极不发达,总体上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2)过渡阶段:工业化初期,经济增长迅速,形成区域经济中心,空间上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和落后的外围地区组成,区域空间结构趋于不均衡,形成典型的二元结构。

(3)工业化阶段:产生新的经济中心,并与原来的经济中心相互联系,形成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区域中出现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构成了网络化的中心体系。

(4)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发达,区域内各地区间经济交往广泛,联系紧密,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外围地区协调发展,差距缩小,形成了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 二、空间相互作用 1、概念

空间相互作用是指不同地域的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相互联系。具体是指,区域之间的商品、人口、生产要素、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空间相互作用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加强区域联系,拓展发展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引起区域间对资源、要素、机会竞争加剧,并有可能对其中某些区域造成损害。

2、区域间相互作用的条件是区域间互补性和可达性。

区域间的互补性:相关区域间存在着某种商品、要素等方面的供求关系。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与互补性成正比。

区域间的可达性:区域之间进行商品和要素传输的基本条件和制度约束。 三、空间扩散 1、一般原理

空间扩散::源于一个特定地区的技术发明、新产品、新产业逐渐被其它地区接收、采纳或应用的空间过程。

扩散的距离衰减规律:空间扩散的范围和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

空间扩散由四个扩散阶段构成:扩散起始阶段: 扩散源形成和扩散起始。近距扩散阶段:迅速扩大影响范围,但多发生在近距离空间。远距扩散阶段: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到远距离空间。扩散饱和阶段: 扩散影响区域已接近最大,扩散强度减弱,空间扩散区域完成。 2、空间扩散方式

就近扩散:主要发生在集聚地区和周围地区。跳跃式扩散:从集聚地区越过周围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它地区。等级扩散:由集聚地区按照中心地等级地体系,由上而下的扩散。随机扩散:无规律扩散,主要受地区间关系、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影响。

3、扩散与集聚的关系

扩散与集聚是同时存在并且是相互对立的过程。第一, 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扩散与集聚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第二,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一、影响产业布局的基本要素

(一)自然资源与环境

(二)社会经济因素1、人口和劳动力2、资本3、市场4、交通与运输5、软环境

(三)科技因素1、人力资本2、教育与科研机构3、技术成果4、创新环境 第三节 产业布局指向

一、产业布局指向的概念和内涵 1、概念

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的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具有倾向于某一地域的倾向。 2、内涵

第一,产业布局指向反映某一类产业的地域倾向性。第二,产业布局指向反映某些地区对特定产业的吸引能力。第三,产业布局指向反映的是产业在区位选择中,趋利避害的过程。 二、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燃料动力指向

主要包括:火电站、有色金属冶炼、稀有金属、石油化工等。这些部门燃料和动力消耗在生产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2、原料地指向

主要包括:采掘工业部门、原料消耗量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如化纤、水利发电、钢铁、建材、森工、水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 第六章 区域产业结构 第一节 产业结构及演变规律

一、产业与产业结构的概念 (一)、产业

原指工业。泛指国民经济中的各个行业,包括从生产到流通,以及教育文化等部门。狭义的产业是指微观经济实体。 (二)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含义:1.产业结构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2.产业结构是以区域国民经济为整体,将国民经济划分成若干个产业。3.产业结构是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4. .产业结构是产业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二、三次产业化分 (一)一般分类法

1、两大部类分类法:第Ⅰ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第Ⅱ部类,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

2、农轻重分类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3、其它分类法

按劳动密集程度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按产业先后顺序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按产业地位分: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瓶颈产业、辅助产业、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 (二)三次产业的划分 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采掘

业、制造业、自来水、蒸汽、热水、煤气等)。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它产业。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三)、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1、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变经历了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三次产业所占地位各不相同。

2、从三大产业内部来看:产业结构的演变体现为三大产业内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3、从资源结构来看:产业结构的演变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演变。

4、从市场导向来看:产业结构的演变经历了由封闭型→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市场全球化的演变。

5、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 (四)、三次产业演化规律 1、配第-克拉克定律

配第:制造业比农业,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收入,这种收入差异会促使劳动力由低收入部门向高收入部门转移.

克拉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劳动力转移变化: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第一次产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上升。 2、库茨涅兹理论

第一,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农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第二,在工业化进程中,初期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上升,前者快于后者,工业化后期二者会下降;第三,第三产业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上升,在工业化中、前期,劳动力比重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3、钱纳里的产业演进理论

钱纳里利用“标准结构”对人均JNP100美元—1000美元发展区间的经济变化得出重要的描述性结论:

人均JNP100美元—1000美元发展区间:初级产业从占GDP的52%下降到13%;制造业从12.5%上升到38% ;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稳定上升。

当人均300美元临界点之后:制造业的增加值超过初级产业的增加值.随着收入的提高,初级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当均收入超过700美元以后:工业中的就业开始超过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

一旦人均收入达到1500美元以后,第一产业的份额就下降到15%,工业和服务业所占份额越来越大。 (1)揭示结构转换的原因。

产业间存在着产业间关联效应。结构转换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影响最大

(2)制造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三个类型

发展初期和初级产业:食品、皮革、纺织;发展中期和中期产业:采矿、橡胶、森工、石化;发展后期和后期产业:服装、日用品、印刷、出版、金属制品、机械制造

4、霍夫曼定理

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指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各国工业化无论开始于何时,一般具有相同的趋势,即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是逐渐趋于下降,霍夫曼比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三、工业(制造业)结构演变的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重工业化)2、深加工化过程3、技术集约化过程 四、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1、需求结构变化2、各产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结构特征3、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4、国际贸易变动 第二节 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 一、主导产业概念与特点

1、主导产业(leading industry ):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处于支配地位,并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和产业群.它是区域产业系统的主体,代表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方向和趋势,在产业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2、特征

第一,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基础;第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处于支配地位;第三,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第四,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技术进步能力;第五,在GDP中所占比重较大,产业关联度大 。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和专业化水平,主要是外向型产业。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

大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地区经济发展。3、与区内其它主要产业关联度高。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三、主导产业培育与发展

1、用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2、培育大型企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3、积极培育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4、推进主导产业不断升级。5、加强主导产业与其它产业协调。

第三节 主导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主要是指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协调化、高度化的发展过程。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1、概念

指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供给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产业结构的整体功能不断提高的过程。 2、标志

一是是否合理利用了区域资源;二是产业发展是否协调;三是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四是有利于科技进步;五是是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六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1、概念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较低级的形式向较高级的形式发展,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表现形式

一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向第二、第三产业优势推进;二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推进;三是由初级产品制造业占优势向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制造业占优势推进。 二、调整方向的确定依据

1、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状况2、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总水平3、市场需求导向4、技术进步导向5、全国地域分工的需要 三、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1、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2、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产。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4、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四、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1、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2、发挥资源优势,实施综合开发3、创新与引进相结合,发展新产业4、加大科技兴农力度。

第八章 区域人力资本

第一节 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形成 一、概念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又称“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是指为提高人的智力和技能,获得较高的人力资源生产率,并期待获得未来更多的收益所做的投资,是一种对人的投资积累的、体现为人的智力和能力的存量。它是一种非物质资本。 二、人力资本的特点

除作为资本的一般属性外,人力资本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人力资本与人的生物性相联系。2、人力资本的能动性。包括人的自我强化、与其它资本的主动结合、有目的的活动等。3、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和阶段性。4、人力资本的可再生性及重复利用性。5、人力资本具有社会性。 三、人力资本的分类

1、一般人力资本2、专业人力资本3、企业家人力资本 第二节 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人力资本的效应

(一)知识效应:1、知识进步的需求效应2、人力资本的知识收入效应3、人力资本的知识替代效应

(二)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1、每一个人力资本的提高直接引起产出的增加。2、引起社会平均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3、社会平均的人力资本水平决定社会平均的运作效率,总体效率提高。4、总体效率提高又导致了每个企业和个人受益。 (三)知识的溢出效应:1、产出增长率或人均收入增长率与人力资本的投资成正比。2、提高其它要素的生产率,产生要素收益递增。3、技术的传播、复制、模仿成本很低。

二、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2、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根本推动力。3、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技术创新与吸收能力。4、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5、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强人的现代化意识。 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渠道。2、教育提高人的“干中学”的能力。3、教育提高个人的生产力。4、教育投资具有较高的社会收益率。例如:美国平均教育收益率为17.3%。

四、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要问题

1、教育扩大化。2、教育过剩。3、教育不足。4、人力资本外流。 第九章 区域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 (一)概念与内涵

城市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以第二、三产业活动为核心,具有强大的集聚力和辐射力的社会综合体,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二)城市的特征

1、积聚性:人口聚集、经济聚集、文化聚集。2、现代性: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资本技术密集,基础设施完善。 3、综合性:多功能、多类型4、开放性 (三)城市的构成

城市是一个各种物质要素、能量要素、信息要素、结构要素、层次要素和功能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大系统。

1、经济及管理系统2、社会及管理系统3、市政管理系统 二、城市的功能

1、一般功能:居住与生活、生产、娱乐、流通、行政、服务、文化教育与科学研究等功能。

2、特殊功能:可分为专业性功能和综合性功能。 如:经济中心、信息中心、交通中心、金融中心、政治与文化中心等。 三、城市的类型

按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分为集市型、功能型、综合性、城市群等类别,这些类别也是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任何城市都必须经过集市型阶段。

1、集市型城市:2、功能型城市:3、综合型城市:4、城市群(或都市圈): 第二节 城市化的基本认识 一、城市化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1、城市化(urbanization)

城市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产生的, 以人口的非农业结构比重的增加和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为主要标志的一种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发展过程。 2、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四个过程”和“四个转变” 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服务集聚

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传统方式转变 二、城市化的测度

1、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2、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年平均的城市化速度。平均城市化速度=(报告期的城市化水平/基期的城市化水平)/间隔年数 三、城市化地区及其相关概念 1、城市化地区

城市化地区是指人口大于或等于5万并具有连续建筑物的地区,一个城市化地区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心地”(centralplace)以及相邻的聚落密集区(城市边缘区)。 2、大都市统计区(MSA)

指一个大的口核心区以及与该核心区具有高度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连接社区的组合。

美国:人口一百万以上,包括两个或两以上的城市化地区。 四、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城市的经济、社会、市政等系统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二)城市的集约性和高效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推动力

1、城市的资本、市场、科技、文化推动城市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城市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等不断优化,通过乘数效应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进而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推动力。 (三)城市的开放性使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可能

1、利用城市自身的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人才管理、资金、区位优势,

吸引周边农村腹地的原料、燃料、资源、人才、劳动力等向城市集中; 2、通过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的输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城镇规模体系的构成状况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

1、区域经济增长中产业的扩张和转移都是以城市为物质载体的,城市是产业建立和发展的依托。2、不同产业在扩张和转移的过程中,新的企业首先选择建立在哪些城市或什么样规模的城市是有条件的。 (五)城市自身现有的发展状况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

就单个城市或城市群而言,其自身现有的工业、贸易、金融、科技、信息、通信、政治和服务等的发展状况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产业扩张和转移的主体会对城市的各种条件做综合考察和评估,进而做出选择。 第十章 区域分工与贸易 第一节 区域分工 一、分工的三个阶段

自然分工、社会劳动分工(部门分工)、地域分工(区域分工) 二、区域分工的模式

1、垂直分工2、水平分工3、混合分工 三、区域特色经济 (一)涵义

区域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地区遵循区域分工原则,以特有的资源和技术建立起来的优势,具有比较优势,通过竞争而形成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的专门化经济。 (二)区域特色经济形成的基础

1、区域差异2、区域的优势包括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3、区域分工4、区域利

四、区域分工的意义

1、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资源合理配置。2、实行专业化生产,实现规模经济。3、推进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4、建立经济网络,促进社会发展。5、建立竞争与协作关系,提高产业素质。 第二节 区域贸易的概念与意义 一、区域贸易的概念 1、概念

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它地区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活动。 2、涵义

第一,区域贸易是地区间的交易活动。第二,区域贸易的对象是商品和服务。第三,区域贸易反映的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第四,区域贸易是社会分工和区域优势的体现。第五,区域贸易分为国内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 二、区域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区域贸易可以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2、区域贸易可以引进区域缺乏的要素和商品,扩大生产和消费领域。3、区域贸易通过出口为区域提供新的市场和需求,拉动经济增长。4、区域贸易加快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5、区域贸易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换。 第三节 古典区域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

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区域间的贸易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绝对优势,根据绝对优势形

成专业化生产,然后形成贸易,从而以较低的成本扩大区域的生产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二、比较优势理论

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即使两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在每一个行业上都比另一个有较高的优势和效率,两个区域之间仍然可以发生贸易,并使双方都获得利益。 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1、要素禀赋的概念:

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结构。即要素的相对丰裕度。丰裕度高的生产要素就具有禀赋优势。

生产要素密集度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要素的相对强度。 第三节 现代贸易理论

一、贸易条件及其对区域贸易的影响

贸易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与输入商品价格比率。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反映。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其原因:

1、初级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入制成品的收入弹性,从而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扩张困难;2、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价格关系存在“棘轮效应”;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劳动工资收入差别。

发达国家: 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化为工资收入—对产成品价格上涨产生较大的承受力。

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化为商品价格下降—使发达国家能进口更多廉

价的商品。

二者比较,导致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 二、规模经济产生区域贸易

专业化产生规模经济,单位成本随着规模增加而减少,产生比较优势,从而产生贸易。

三、“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学说”

该理论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必须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口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开拓国内商场,同时引进技术,提高国产化水平,为国内大规模生产做准备。

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阶段。在国内组织规模化生产,技术完全被吸收,产品质量提高,价格下降,产业开始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阶段:出口阶段。该产业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

区域经济合作: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间重新配置、组合,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长期的经济活动。 区域经济合作的四个要素: 1、合作主体

直接参与、组织生产要素区域流动的个人、企业、组织或政府机构。 2、合作对象

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是在生产领域进行,以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为标志。 二、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则

1、自主平等原则2、协调发展原则3、经济效益原则4、互利原则 三、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

区域经济存在内部性、外部性以及两者之问转化的过程,所以区域经济合作可以产生单要素作用下不能产生的功能和作用。

1、.通过区域内及区际生产要素的集聚、优化,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问相关资源的共享,形成集聚功能。2、促进区域性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并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区域经济环境,形成外部经济。3、.区域间经济合作,可以降低运输成本,经济单位之间交易内部化。区域内部的相关行业的经济单位的聚集使得大多数运输成为短距离的门对门运输,使企业的原材料运输费用大大降低。4、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四、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

1、按合作范围分:国际经济合作、国内地区间经济合作 2、按生产力水平分:水平合作、垂直合作

3、按合作对象分:生产合作、技术合作、资金合作

4、按合作主体分:政府间合作、企业间合作、组织间合作、双边合作、多边合作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1、区域间存在着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2、实现各种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 二、区域发展相互依赖理论

查理德·库珀《相互依赖的经济》1968

1、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加深,参与经济合作成为必要。2、各国都具有各自的特殊优势,但不可能一切领先。 3、世界各国必须共同面对影响全球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4、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使世界经济产生密切的联系。5、政治、军事力量的制衡需要。 三、区域经济联系理论

1、自然联系:主要由交通运输网络、生态环境系统相互联系

2、经济联系:主要由投资、消费、就业、区域专业化与协作、产业关联、市场辐射、原材料流动、资本与要素流动等构成。

3、人口移动联系4、技术联系5、社会联系6、服务传递联系7、政府及组织联系

四、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

(一)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1、产生要素的整合作用。2、更好的发挥要素的比较优势,使其超越本地市场,拓展空间,促进区域分化和分工。3、在流动中获得本区稀缺资源。4、强化竞争机制,促进创新。5改变传统优势和产业格局6,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与协调。 (二)生产区际流动的效应 1、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 2、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

规模效应: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导致行业内部组织协调、分工细化、成本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减少,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使经济效益随着规模扩大而增加。

拥挤效应:由于要素的过度流入,规模过度扩大,超过了当地基础设施及其它公共物品的承载能力,导致竞争加剧,收益下降。 3、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三)劳动力流动

1、劳动力流动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2、预期收入与劳动力的区际流动。3、劳动力流动的其它原因。 (四)资本流动

1、早期理论:追逐收益最大化、分散风险

2、现代理论:(1)需求导向流动。市场和竞争者分布情况决定投资地域选择。(2)贸易障碍诱发理论。当商品贸易由于贸易壁垒或运输成本过高,而不能自由实现式。企业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绕过贸易壁垒或减少运输成本,保护和开拓产品市场,从而形成资本的跨区流动。(3)内部化理论:跨国公司或大企业集团,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在不同国家或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把商品交往变成公司的内部活动,形成技术垄断。 第三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一、工业贸易合作

(一)生产合作:不同地区的企业共同完成某项产品的生产活动。 (二)加工贸易合作:来样生产、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 二、资金合作

(一)直接投资合作:直接投资是指资方将资金以资本或实物的形式直接投放于受资区域的特定项目,并参与或控制生产经营过程,最终获以经济利益的经济行为。独资企业。合资企业

(二)间接投资合作 1、信贷投资 2、证券投资

(三)劳务合作:主要包括:工程承包、信息咨询。

(四)科学技术合作1、研发合作2、技术贸易3、技术转让与援助 第四节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 一、合作的条件

1、区域间经济差异和分工是区域合作的基础。生产要素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差异越大越大,越容易产生互补。

2、共同的地域空间是区域合作的载体。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 3、共同的利益是区域合作的动力源泉。利益诱导机制、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要求、产业梯度转移、产业聚集与扩散

4、市场经济体制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基础。 二、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的作用

1、清除市场分割的障碍2、发挥推动、引导、协调作用和服务功能。3、弥补市场失灵,实施宏观调控。4、完全基础设施建设 5、实现多重社会目标

三、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模式 (一)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 1、区域界定

长三角是一个具有三重意义的概念。

地理概念: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

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 工业经济地域概念:以上海为龙头的苏中南、浙东北工业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城市地域经济概念: 长三角经济圈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的苏中南、浙东北工业经济带,其城市群由苏浙沪毗邻地区的16个市组成,这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2、经济地域特征

长三角定位中国最强经济中心

第一、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第二、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第三、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第四、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3、合作模式

第一、基础设施一体化。第二、地区产业一体化。第三、政府推动,广泛展开部门合作。第四、泛长三角模式浮出水面形成长江下游及河口地区的整体联动发展新态势

(二)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 1、区域界定

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出海口,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历来是华南、中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和我国的南大门,也是我国著名的侨乡。 2、区域经济特征

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迅速。 第二、经济市场化改革走在全国前

列。 第三,经济外向度水平较高。 第四、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第五、 工业化进程显着加快 第六、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3、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

第一,“前店后厂”发展为“厂店合一”的发展模式。 “前店后坊”——古老的传统经营方式。粤港在“珠三角”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第二,对外开放型的国际合作。第三,构建城市经济形态和运作模式。第四,推进技术创新第五,实施泛珠合作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问题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涵义 (一)概念

区域经济政策:中央政府为推动和协调各地区经济发展,调控区域经济运行而所采的一系列、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

1、区域经济政策的主体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2、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干预。 通过区域经济政策纠正市场机制造成的某些空间后果,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均衡两个相互关联的目标。即:实现效率与公平。3、区域经济政策属宏观经济范畴。

(三)区域经济政策的层次

1、超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2、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3、亚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

一国区域经济政策总的目标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即:

追求经济效率和实现公平。

总目标:追求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最大化

——追求效率目标就是在发民国民经济过程中,通过资源的空间有效配置,旨在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实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追求社会公平目标就是在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通过运用各种手段逐步缩小区际差异,旨在取得最大社会公平,实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发展,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具体目标包括:1、稳定推进区域经济增长,加速国民经济发展;2、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3、缩小区域差距,公平分配收入,实现均衡发展;4、推进区域援助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问题的存在是区域经济政策产生的根本原因。 最基本的区域经济问题是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区际差距。 (一)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失灵。

1、市场机制的逐利性——引导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引起外部不经济和环境恶化——引导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

2、市场机制的滞后性3、市场机制的短期性4、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

(二)区域间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区域间不平等竞争 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一是历史原因;二是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三是社会经济条件;

四是市场机制因素。1、要素分布不均衡,要求区域间不断的进行资源的再配置。

2、现代经济活动导致区域间的均衡发展难以实现。3、客观上存在着繁荣与落后的区域不平等。 (三)问题地区的存在

问题地区包括:落后地区(如贫困地区、老少边地区)萧条地区(如资源枯竭型城市、环境极度恶化地区、经济结构陈旧的老工业基地)膨胀地区(如经济结构紊乱、经济规模过大、新旧产业过于集中、社会经济条件恶化) (四)重点地区发展的要求

中心城市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放地区、经济特区 四、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一)调节资源和要素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调节区域间资源的组合形式。2、调节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和数量。3、引导技术、信息、服务交流。

(二)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的合理化

1、根据资源禀赋引导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别化。2、根据地区间的差异引导产业更替和梯度转移。3、合理布局产业部门,提高经济效率 (三)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实现经济的高效化

1、消除区域的贸易壁垒。2、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3、扩大区域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缩小地区差距,实现落后地区的快速发展。

1、制定对落后地区支持和扶持政策。2、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支持与援助。 第二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

一、区域财政政策 二、区域金融政策 三、区域产业政策 四、区域投资政策 五、

区域创新政策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二、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职能

政府在区域合作中应该扮演主导作用,即在构建合作平台、建立合作机制、提供合作信息、制定区域政策、促进市场统一方面具有极其重要和关键的作用。(一)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措施。(二)开发自然资源,增强经济发展实力和潜力。(三)建设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区域经济环境(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经济运行机制(五)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协调区域经济间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