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才高八斗竞风流——读《文心雕龙·才略》

2023-09-16 来源:星星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文 理砼研 再来看一下《才略》的结尾,“赞”日:“才难,然 乎?性各异禀。一朝综文,千年凝锦。余采徘徊,遗风籍 才高八斗竞风流 读 文心雕龙・才略 o杨红玉 甚。无日纷杂,皎然可品。”刘勰先是说明各位作家有“性 各异禀”的“才”,然后转化成“锦”般的文章。“余采徘 徊,遗风籍甚”是说丰富的文采长期流传,良好的风尚更加 盛大。也就是说文章的“辞令华采”是由“性各异禀”的 “才”转化而来的。刘勰认为,这些东西不是杂乱无章的, 而是“皎然可品”的。也就可以看出刘勰是用作家的才略来 论文章的“辞令华采”的。这就回应了开头,“其辞令华 采,可略而详也”。也就是通过肯定作品的“辞令华采”, 刘勰《序志》中把《文心雕龙》分为四大部分,第四部 分可以称为文学评论,周振甫说,文学评论部分, “即从文 学史、作家论、鉴赏论和作家品德论的角度来探讨文学评 论”[1],所谓作家论即为《才略》篇。纪昀评《才略》日 “各论其人”[2],指出《才略》篇是专门批评论述作家的。 刘永济解释“才略”二字说:“才略者,才能识略之谓也, 属之人。”[3]詹镁说:“《才略》篇是专门评论作家的才思 的。 ‘才略’就是才思和识略。”E4J这些观点都指出《才 略》是论作家的。确实, 《才略》篇按照历时性的顺序对九 十七位作家进行了评说,比较系统完备,令人赞叹。那么刘 勰又是按照什么标准来评论作家的呢?这就要落实到作家的 作品上 《才略》的开篇可以说是开宗明义: “九代之文,富矣 盛矣;其辞令华采,可略而详也。”也就是说作家的才思和 识略是要落实到“文”的“辞令华采”上的。“辞令”就是 指文章的辞体、文辞;“华采”,就是指文辞所呈现的审美 效果。《才略》整篇下来,基本上评论了不同作品的文采优 劣,充分体现出重视精彩文辞的美学品格,从中可以看出 “辞令华采”也是衡量作家才略的标准之一。 文辞的美,在《才略》中有“文”、“采”、“丽”、 “艳”等不同指称,都是表现了作品的艺术性。例如:“蘧 敖择楚国之令典,随会讲晋国之礼法,赵衰以文胜从飨,国 侨以修辞捍郑,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善于辞令:皆文名 之标者也。”“苟况学宗,而象物名赋,文质相称,固巨儒 之情也。”“张衡通赡,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 望。”“诸子以道术取资,屈、宋以《楚辞》发采。”“汉 室陆贾,首发奇采,赋《孟春》而进《新语》,其辩之富 矣。”“王褒构采,以密巧为致,附声测貌,泠然可观。” “仲舒专儒,子长纯史,而丽缛成文,亦《诗》人之‘告 哀’焉。”“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 力缓,故不竟于先鸣。”“子云属意,辞人最深,观其涯度 幽远,搜选诡丽,而竭才以钻思,故能理赡而辞坚矣。” “相如好书,师范屈、宋,洞入夸艳,致名辞宗。”“景纯 艳逸,足冠中兴, 《郊赋》既穆穆以大观, 《仙诗》亦飘飘 而凌云矣。” 文辞的美除了可以用这些词直接来形容外,刘勰还从不 同的方面说明了文辞的重要。他认为文学作品必须文质相 称,例如“五子作歌,辞义温雅,万代之仪表也”,“文质 相称,固巨儒之情也”,“吐纳经范,华实相扶”。由此我 们可以看出辞采之美是文章不可或缺的特征。 而肯定了作家的“才略”。 “辞令华采”是从相对外在的客观形式上来分辨、分析 出作家的才略的,那么对作家来说,才略又有什么样的表现 呢?这主要表现在文学创作上的才气上,也就是从文学创作 角度对作者创作的才华提出的要求。 通过上面的“赞”,我们也注意到,刘勰认为创作才能 即才气是一种很难得到的精神资源,发出了“才难”的感 叹。因为人的禀赋不同,“才”不同,在历代文坛上才表现 出各种纷杂的作品。刘勰提出了“各其善”的观点:“成公 子安,选赋而时美:夏侯孝若,具体而皆微;曹摅清靡于长 篇,季鹰辨切于短韵,各其善也。”“各其善也”是说他们 的才能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优点,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擅 长。还有“刘向之奏议,旨切而调缓;赵壹之辞赋,意繁而 体疏;孔融气盛于为笔,祢衡思锐于为文,有偏美焉”也是 这个意思。 可以看出刘勰在《才略》中所推崇和赞誉的作者之 “才”是各有千秋的,如“张衡通瞻,蔡邕精雅 文史彬 彬,隔世相望。是则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 也”; “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 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叵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 先鸣:而乐府清越, 《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 焉”:“桓谭著论,富号猗顿,宋弘称荐,爰比相如;而 《集灵》诸赋,偏浅无才;故知长于讽论,不及丽文也”; “琳璃以符檄擅声,徐干以赋论标美,刘桢情高以会采,应 埸学优以得文,路粹杨修颇怀笔记之士,丁仪邯郸亦含论述 之美,有足算焉”;“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人 巧而不制繁;士龙朗练,以识检乱,故能布采鲜净,敏于短 篇”等等。指出作者才气各异,性格各异,从而形成各自不 同的创作个性,使文学表现出不同的优势和特色,呈现出不 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审美旨趣。 另外,在评论作家时,除了说明社会公认的成就外,还 特别点出刘勰自己欣赏的才气。比如:苟子除了“学宗”, 刘勰更称道其“象物名赋,文质相称,固巨儒之情也”:在 董仲舒的“专儒”与司马迁的“纯史”外,刘勰还称道他们 “丽缛成文,亦诗人之告哀焉”;冯衍有“雅好辞说”,但 又有“坎攥盛世, 《显志》、《自序》,亦蚌病成珠”。刘 勰自己欣赏的后者之“善”,有什么特殊呢?应当是后者更 具备艺术特点的意味。 刘勰评论作家运用了什么样的批评方法呢? 一是并列法。并列有两种,一是相同文体相同特点的并 列,如“虞夏文章”的“辞义温雅”、“吉甫之徒,并述诗 颂”;枚乘邹阳“膏润于笔,气形于言”;董仲舒司马迁 2oo6.1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对《日本现代文学起源》的几点质疑 。郑润良 柄谷行人的著作给人启发最大的就是对文学制度的揭 示。作为一种制度,它在特定的时代发生必然有其对时代形 式的因应,可以说是必然的,但如果这些时代形式由另一些 因素构成,或某些因素发生变化,那么这种制度有可能也发 生质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偶然的。这个问题也涉及 复数的。或者说在微观上看是复数的,宏观上看是单数的。 我想这些论调也可以说是柄谷行人先生论述的潜台词,也可 以说是一些常识。作为一种制度,必然有其权力的一面,这 一点从福柯对知识与权力关系的论述,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 态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再生产,到布迪厄的学术体制作为一 到现代性到底是单数还是复数的问题。从已发生的历史来 种文化资本,都已作了发人深省、筚路蓝缕的工作。柄谷行 看,现代性有内生的,有外启的,有先发的,有后发的,有 人的突出点在于将以上的理论消化,具体阐述了现代文学体 主动的,有被动的,有所谓纯正的,有所谓异化的,不一而 制在一个特定时空点的建构过程,这也是柄谷行人先生最大 足。但从已获得的广泛共识来看,对现代性的总体框架的描 的贡献之一。可以说,除了像福柯、索绪尔、德里达这样的 述还是基本一致的。虽然,现代性落实到每个国家,会因广 天才型的大师,他们的著作石破天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义的文化环境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面貌,但底色是差不多 其他的理论家是在消化了他们的理论营养之后,将他们的理 的,比如市场化经济、政治民主、独立的民族国家、主体性 的张扬等等。因此,现代性既可以说是单数的,也可以说是 论在某些方面加以引申、加以运用或修正,从而奠定自己的 理论地位,柄谷行人先生无疑也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发现 “丽缛成文,亦诗人之告哀焉”;王延寿“其善图物写貌, 三是辨证法。刘勰在《才略》篇中这样论及曹丕《典论 其枚乘之遗术欤 ;“路粹杨修颇怀笔记之工 ;“丁仪邯 论文》的批评方法: “《典论》辨要,迭用短长,亦无懵 郸亦含论述之美”;刘琨卢谌“亦遇之于时势也”;殷仲文 矣。”“迭用短长”即是一分为二的辨证评论方法。刘勰所 谢叔源“并散辞体,缥缈浮音,虽滔滔风流,而大浇文 佩服的亦是他所遵循的,在《才略》篇中,他很能从短长两 意。 二是相同高下优劣并列。如战代文士的“扬班俦 方面来评论作家,所谓“褒贬于《才略》”,其意义之一就 也 ;“傅毅崔漏,光采比肩 ;“(崔)瑗(崔)宦踵武,能 是对作家有褒有贬。如篇中称赞司马相如“洞人夸艳,致名 世厥风者矣”;杜笃贾逵“亦有声于文”:张衡蔡邕“竹柏 辞宗”,但批评他“理不胜辞”,又引扬雄“文丽用寡者长 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也”;嵇康阮籍“殊声而合 卿”的话来证实自己的评论。其他如:称李尤赋铭,“才力 响,异翮而同飞 :傅玄傅咸“并桢干之实才,非群华之萼 沉腿,垂翼不飞”:王逸“博识有功,而绚采无力”;又如 也 :张载张协“才绮而相埒,可谓鲁卫之政,兄弟之文 晋末数家:袁宏的“卓出而多偏”,孙绰的“伦序而寡 也”。以上这些,是无比较意义的并列。 状”,殷仲文、谢叔源的“解散辞体,缥渺浮音”等。如此 二是比较法。《才略》篇中刘勰常常比较两位作家的优 评论最为突出的例子是对陆机的评论:陆机才欲窥深,辞务 劣。如班彪班固、刘向刘歆两父子的比较,旧说以为后辈的 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 班固刘歆超过前辈的班彪刘向,刘勰经过比较,认为双美并 总之, 《才略》的艺术价值远不只这些,刘勰在《文心 善。又如王逸王延寿父子的比较,认为王延寿继承父志,但 雕龙・才略》中的作家专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从 在“绚采 上又高出其父。最为人称道的曹丕曹植的比较, 文学批评上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注释: 刘勰通过二人才略与各自擅长的文体及风格的比较,得出各 有其优长的评价,反驳了“俗情抑扬”论点。此外,又有杜 笃贾逵与崔驷傅毅的比较,“迹其为才”的结果,杜贾为 “崔傅之末流也。”这类比较又有时代之间间的,如:“然 自卿渊(司马相如王褒)已前,多役才而不理学,雄向(扬雄刘 ”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中华书局,1986年. 【2】詹镆,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3】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M】,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 以后,颇引书以助文,此取与之大际,其分不可乱者 年. (杨红玉,三峡大学文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