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大纲第二章

2020-09-23 来源:星星旅游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P55)

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1、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2、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3、价值关系: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利益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

1.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2. 实践主体作用于实践客体

1 / 15

3. 反馈和调节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 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A 物——感觉和思想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反映论

B 思想和感觉——物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先验论

A 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反映论:坚持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论原则,亦即思想反映存在的理论。

2 / 15

所有的唯物主义都是反映论

费尔巴哈马克思荀子

先验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无论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否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

王守仁贝克莱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被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 能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

1、旧唯物主义脱离实践考察认识

2、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1、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3 / 15

2、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

3、同不可知论、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

能动反映论被动反映论

可知论不可知论

反映论先验论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

认识的两个阶段

1.认识的初级阶段 —— 感性认识(认识的起点)

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中通过 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

形式 感觉 知觉 表象

4 / 15

特点 直接 具体

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感觉—— 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和特征的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知觉—— 对客观事物外部现象和外部联系的整体反映各种感觉的综合

表象—— 主体对过去感觉与知觉到的客体的回忆和再现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表象是主体对过去感觉与知觉到的客体的回忆和再现

2.认识的高级阶段 ——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主体通过抽象思维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形式 概念 判断 推理

特点 间接 抽象

5 / 15

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本质的反映

判断——运用概念揭示事物之间以及事物与属性之间的联系

推理——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从认识到实践

1. 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

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才能达到目的

6 / 15

2. 实现从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应当是正确的

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要有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

3.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

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7 / 15

真理是客观,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真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确定性、无条件性

相对性近似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批判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绝对真理≠绝对主义

8 / 15

相对真理≠相对主义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 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直接现实性 ( 使理论变为现实)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9 / 15

肯定实践标准的惟一性也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2)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

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思想僵化,阻碍真理的发展

(3)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每一种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实践的局限性使得实践标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但社会实践的总体及其历史发展又使实践最终可以突破这种局限性,并能判别认识的真理性,从而使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类的实践活动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指具有特定

10 / 15

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实践的真理尺度和实践的价值尺度

实践的真理尺度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真理

实践的价值尺度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价值的特性

任何实践活动都在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

价值的特性 客观性,多维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的三个特点

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认识性认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的作用

11 / 15

价值观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致的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

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

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

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

12 / 15

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

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1. 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

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

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

13 / 15

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而不是可能性为根据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应该以确凿的事实为依据

马克思主义者只能以经过严格证明和确凿证明的事实作为自己的政策的前提

2.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就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思想路线,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实事求是 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去寻找新答案,创造新理论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在现实生活中,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14 / 15

认识的任务不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改造世界 ---马克思

从必然走向自由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15 /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