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南桐柏老洞坡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

2023-09-28 来源:星星旅游
现代矿 业 总第503期 M0RDEN MINING 2011年3月第3期 河南桐柏老洞坡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 雷大景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调查队) 摘要:查明了老洞坡银矿床的矿源层、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将老洞坡银矿床与破山、银 洞坡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指出破山、银洞坡、老洞坡为同一成矿带,并对矿 床的成矿机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成矿带;含矿层;矿源层;成矿机制 老洞坡银矿床位于围山城成矿带东延部分歪头 山组下部的河前庄背斜北翼。围山城成矿带出露地 层为上古生界歪头山组(Pt W)和大栗树组(Pz d)。 河前庄背斜主要由歪头山组的变粒岩、片岩和大理 岩等岩石组成。 歪头山组地层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 为低绿片岩相变质碳酸盐~火山碎屑沉积建造,划 老洞坡地层与歪头山组上、中含矿层中的微量 元素平均含量、浓集克拉克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Ag元素的浓集克拉克值,分别在Pt。w;,Pt w ,Pt,w 地层中最高,分别高出地壳克拉克值的117倍、41 倍、39倍,为此把老洞坡银矿体产出的地层称之为 含矿层是合适的。 1老洞坡银矿床的地质特征 老洞坡矿区地层由歪头山组下部三个岩性段组 分五个岩性段,其中破山银矿床位于上部第二岩性 段(Pt w;),称上含矿层;中部为高绿片岩相火山碎 屑沉积建造,划分为六个岩性段,银洞坡金银矿床位 成。第一岩性段(Pt w:)为斜长角闪片岩夹大理岩 透镜体;第二岩性段(Pt W )是含矿层,为浅粒岩、硅 于第二岩性段(Pt wi),称中含矿层;下部为低角闪 岩相碳酸盐一碎屑沉积建造,划分为九个岩性段,老 化绢云(白云)石英片岩及条带状大理岩;第三岩性 段(Pt w )为浅粒岩夹斜长角闪片岩。 洞坡银矿床位于下部第二岩性段(Pt w ),称下含矿 层。 矿石特征:据矿区少量物相分析资料,矿石的矿 物成分由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辉银矿为 2%,自然银为1%,闪锌矿微量,脉石矿物为97%, 围山城成矿带不但受地层控制,而且受NW向 构造制约。河前庄背斜为主导构造,其特点是岩石 破碎、围岩蚀变类型复杂、异常明显,是勘查找矿的 重要标志之一。 主要为石英、绢云(白云)母等。 现将破山银矿床、银洞坡金银矿床、老洞坡银矿 床在各类岩石中的分配率列入表1。 % 表l矿体在各类岩石中的分配率 由表1可知:破山银矿床的全部富矿和绝大部 所以说明破山~银洞坡~老洞坡矿床同属于一个成 矿带。 分贫矿均产于碳质绢云(白云)石英片岩中;银洞坡 金银矿床的主要矿体也类似,老洞坡银矿床中的绝 大部分矿体也是产于硅化绢云(白云)石英片岩中。 显而易见,这种岩性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不是偶然的, 雷大景(1969一),男,工程师,464000河南省信阳市。 以上主要探讨了在不同矿区岩性控矿的重要 性,而老洞坡矿床除了明显受岩性控制外,河前庄背 斜与层间破碎带也直接导致矿床的富集与产出。老 洞坡矿区横贯两条断裂破碎带(F ,F ),岩石破碎、 蚀变强烈、矿化明显,伴随有Ag,Pb,zn,Ba等原生 59 总第503期 地球化学异常(见图1)。 现代矿业 2011年3月第3期 燕山期梁湾花岗岩( i),-y—Ar法同位素年龄117 MPa。 老洞坡银矿床蚀变种类较多,主要有硅化、绢云 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为了研究在蚀变过程 中各个元素的迁移及含量变化特征,采用T.Fw巴 图1 河南桐柏老洞坡银矿床构造地球化学图 ・银含量(>1×10 );。一铅含量(>90×10一 ); 尔特的岩石化学计算方法进行对比。计算时采用 ▲一锌含量(>200 x10一。);△一铜含量(>60×10。); _一钡含量(>1 000 X10 ) 1 600个氧原子的体积作为比较岩石之间造岩元素 阳离子在量上的差别及变化。由正常围岩与相邻矿 围岩蚀变的化学成分及计算所得岩石的单位岩胞中 阳离子和测定微量元素的浓集系数(见表2)。 区内岩浆岩发育,与矿床有时空关系的桃园黑 云斜长花岗岩(-,/ ), 一Ar法同位素年龄370 MPa, 表2各蚀变类型造岩和微量元素浓集系数 由表2看出:破山银矿区岩石经过蚀变过程中 带人的常量元素有si“,Fen,Mn“,K ,Fe , Mgn,迁移的距离未超出矿源层的范围,因此称该段 (Pt W )为下含矿层。 can及微量元素有Ag,Ph,zn,cu,c0,Ni,As Fe ,Mg ,K ,ca ,Na 及微量元素 【地层 1札2 5P0h  lO0 5OZ nl C50 25 7u 5 IPt W I Pt w lPl W Pt,w Pt1W Pt W Pt W Pt W 等。老洞坡银矿床中带入的常量元素有si¨,.ri“, Al¨Fe¨,,有Ag,Ph,zn,Cu,Mo等。 总之两个银矿床在围岩蚀变过程中,带人的组 分是类似的、稳定的,带人组分是SiO 和Ag,Pb,zn 等,应属同一个成矿带。 2地球化学特征 Pt W 目 图2歪头山组下部地层各段微量元素丰度对比图 (单位:×10“) 2.1地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 歪头山组下部各个岩性段中微量元素的变化规 律示于图2。 2.2老洞坡各类岩石中的丰度值特征 利用地表岩石测量的成果,按地层岩性、构造分 别进行统计并列入表3。由表3看出:Ag,Pb,zn成 矿元素在第二岩性段落中明显高于第一岩性段。但 是在同一岩性段中,各类岩石之间又存在明显差异。 构造角砾岩、次生石英岩、绢云(白云)石英片岩中 含量最高,再加之硅化越强,构造破碎带越发育,含 矿性就好。 ×10 由图2表明:歪头山组下部各岩性段中Ag,Pb, Zn元素含量较高,特别第二岩性段含量更为突出, 说明第二岩性段具有明显的矿源层特征。所谓矿源 层和含矿层在空间上是一致的。由此可见成矿物质 表3 老洞坡各类岩石中微量元素丰度值 雷大景:河南桐柏老洞坡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 2.3 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 为探讨本区热液蚀变过程中成矿元素的富集规 2011年3月第3期 附、还原、沉淀、聚集金属元素形成矿源层。 (2)加里东早期(区域变质早期)。变质热液叠 律,将大理岩、绢云(白云)石英片岩、浅粒岩、斜长 角闪片岩在蚀变前后元素含量变化列入表4。 表4老洞坡蚀变与矿化关系 加改造,Au,Ag,Pb,zn等元素活化转移,在歪头山 组中初步富集,局部成矿。 (3)加里东晚期~桃园岩体侵人阶段。为主要 成矿期。区域变质阶段形成的背斜中间层挤压破碎 些星 堂 壁 ! ! 硅化大理岩大理岩 25 2.35 109 223 13 7 1.95 4 6.65 33 0.58 43 13102.4 9.1 1.38 6.35 5.40 s s z ・ z川7・6(】.7 94. ・s1 带,提供了矿液运移通道和储矿场所。桃园岩体提 供了富F,C1等挥发分的高温气成热液和热源,使矿 源层中Ag,Ph,zn再次活化浸出,与区域变质热液 混合形成矿液。矿液在向低压方向流动的同时,与 …鲑 自12 7.65 144 223.1 18 0.75 5.75 3.25 103 0.65 37.6 100.3 13.1 0.85 5.03 6.20 浅粒岩 壁 送墼堂 ! : . : : ・ : ! 围岩进行交代,在中温、中压、中性化学条件(200~ 300 oc,(2×10 )~(4×10 )Pa,pH值6.55~ 斜长角闪片岩15 0.23 9.64 53 18 22.09 0.76 26.47 9 n3 鐾 蟹11 o.34 10.03 82.3 26.53 l 10.09 14 由表4得知: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 7.83)下沉淀出银铅锌矿体。 (4)次生氧化富集阶段。在大气降水和空气中 CO,作用下,近地表矿石发生氧化,产生大量硫酸铁 等强氧化剂,将原生银矿物氧化成Ag:S0 ,当与其 他硫化物、硫酸盐或含c1溶液相互作用时,生成自 然银、辉银矿和角银矿,形成次生氧化富集带。部分 石化往往与硅化迭加于成矿破碎带上)对各类岩石 中 ,P}】,zn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作用。但是硅化 在绢云(白云)石英片岩中比在浅粒岩中更发育。 3成矿机制 (1)晚元古代火山沉积~成岩阶段。海底火山 喷发(喷气)作用,携带出大量Au,Ag,Pb,zn及s等 元素,海水下渗形成地下热火溶滤金属元素,碳质吸 (上接第23页)尾矿是可行的。该铜矿的最佳浸出 条件是:液固比10:1,浸出温度40℃,先加入氧化 A s0 迁移到潜水面以下,形成银的次生硫化物。 (收稿日期2011-01—10) Cleaner Production,2003,11(2):207・2013・ [。]伍衡山,刘永,黄晓乃・溶浸采矿法回收某尾砂中铜金属的 剂,用量为0.25 mL/g,反应2 h;然后添加NH ・ … 兰 嘉 H2O及(NH4)2CO3,总氨浓度3 mol/L,c(NH/)/ C(NH )=4:1,继续反应4 h。实验条件下,尾矿中 铜的浸出率达72.3%。 参 考 文 献 f1] 刘大星.我国铜湿法冶金技术的进展[J].有色金属(矿山部 分),2002,5(3):6.1O. [2]castr。,sergi。H,Sanchez.Mari。Environmental view point。n 1985,16B:441448. 选氧化铜矿的 试验研究和工业实践[J].矿 台,2003,12(2):49-53. [5]Mena M,Olson F A.Leaching Of Chrysneolla with Annnonia—Am一 monium Carbonate Solutions[J]・Metallurgical Transactions B, [6] 高宝胜王洪江,吴爱祥,等.某铜矿尾矿氨浸影响因素试验研 ,究[J]・金属矿山,2009(11):169-172. [7] 招国栋,伍衡山,张宇,等・某铜矿的尾砂氨浸研究[J]・有色 金属,2004,56(3):16-18. ll-scal 。opp。 ,gold。 d ilvermi i g i Chil。….Journal。f (收稿日期2011-01-18) (上接第48页) 参考文献 [4]王云海.铁矿区采空区勘测及其危害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 生产科学技术,2005,1(1):59-63. [5] 闫以朋矿井水害的防治[J].煤炭技术,2010,29(3):135一 .[1] 李小青,刘其暄.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矿井水的综合治理『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5(3):l7—18. [2] 虎维岳.矿山水害防治理论与方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 社.2005. 137, [6] 虎雏岳,田 干我国煤矿水害类型及其防治对策[J]・煤炭科 学技术,2010,38(1):92-96. [7] 董书宁,虎维岳・中国煤矿水害基本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 张小鸣.Lk5-CAN总线的煤矿井下水情实时监测系统[J].煤 [J]_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35(5):34-38. 炭科学技术,2010,38(1):88—91. (收稿日期2010—11—12)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