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工艺及方法 1.施工工艺
送浆 复测、校正桩位与护筒中心偏差 配置泥浆 埋设护筒 桩机就位 测量放线定桩位 循环钻进 出渣 终孔 渣土外运 清孔 下钢筋笼 钻机移位 钢筋笼制作 安装导管 灌注混凝土 检测
2.施工方法 1)测量控制
(1)开孔前,桩位应定位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 (2)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和基准点。钻机就位时,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2)成孔:
1、在钻进过程中,采用连续性筒式取土钻进成孔。
2、钻机就位:通过自身履带行进至需钻桩位,由机械自身电脑控制进行钻机桅杆与机身水平和垂直调整。
3、埋设护筒:钻机就位后,在测量和施工人员的指导下,钻尖对准桩位中心,钻机旋挖至一定深度取出土后下放护筒。一般护筒埋深1-2m,根据现场情况护筒应高出地面30cm左右为宜。
4、复测、校正桩位与护筒中心偏差:护筒埋设好后,由测量人员和监理代表进行桩位复核校正。本道工序完成后申报开孔通知单并进行钻进成孔。
二、钢筋笼制作与安放
1.钢筋笼制作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精心加工。
2.钢筋的品种,钢号及尺寸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制作偏差符合下列规定:
主筋间距:±10mm
箍筋间距:±20mm 钢筋笼直径:±10mm 钢筋笼长度:±50mm 主筋弯曲度:≤1% 钢筋笼弯曲度:≤1% 3.钢筋笼焊接要求:
4.分段制作的钢筋笼,钢筋接长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长10d,封闭箍和加强环采用单侧搭接焊,焊缝长10d,主筋焊接时接头应错开,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数不得多于主筋总数的50%,螺族箍筋应大部分与主筋点焊,增加钢筋笼的强度。
5.扎口焊接时,上下主筋位置对正,保持钢筋笼上下轴线一致。 6.钢筋笼保护层要求:
(1)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慢入孔,钢筋笼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得左右转动,严禁高起猛落强行下放。
(2)焊接部位表面污垢应先行清除。
(3)钢筋笼下放孔内符合要求后,可将主筋点焊于孔口护筒上或用铁丝牢固绑扎于孔口,以使钢筋笼定位和防止窜动。 三、水下砼灌注
下灌注导管后,二次清孔,确保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1.对灌注导管要检查其圆满度,垂直度及其连接密封性,按期对导管进行水封试验。
2.下入孔内导管的底部距孔底300-500mm,并做好记录。
3.水塞用和导管口径相符的皮球。保证足够的初灌量,保证埋深0.8~1.5m,连贯灌注时埋深2-6m,灌注应连续进行。
4.派专人测量导管的埋入深度,并作好记录。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探测混凝土面上升高度,检查埋管深度。混凝土上升到骨架底口 4m 以上时,再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钢筋笼骨架底部 2m 以上,可以恢复灌注速度,保持正常的埋管深度,灌注接近桩顶时,要保持足够的导管高度,采用接入短导管等措施,水下混凝土灌注面高出桩顶设计高程 1.0~1.5m(此高度是根据该地层裂隙发育等情况暂定,具体由设计、监理及业主方确定),以便清除浮浆,确保混凝土桩身质量。拆除导管之前测量混凝土面高程,以保证灌注混凝土达到设计高程。
5.导管提升应保持居中,防止挂碰钢筋笼,拆下的导管要及时冲清干净。
6.灌注砼时充盈系数控制在1.1。根据试桩砼充盈系数为1.3,但此地层灌注砼时充盈系数可能会大于1.1,超出部分的砼应由甲方及监理签证认可。
7.接近桩顶时,由于导管内砼高度减少,压力降底,管外泥浆稠度比重增加,出现灌注困难,应提高漏斗高度。
8.砼灌注完成时,适时拨出护筒,并做好孔口防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9.浇筑混凝土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数量留置混凝土试件,测定 28d 强度。
四、桩基检测及验收
1、工程桩施工完毕28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桩大、小应变检测,每根桩要进行小应变检测,且抽取一定数量的桩进行大应变检测。桩基检测应由具备检测资格的单位进行,作大应变的桩由监理及设计院共同确定,既要具有代表性,又能反映出施工的真实情况。
2、桩基施工完毕后及时绘制竣工图,作好桩位平面复核,整理好竣工资料,并请质量监督部门及时搞好工程桩的竣工验收,及时交付上部结构施工。
3、桩基竣工验收应该提交以下竣工资料:桩位测量放线图、工程地质勘察、材料试验记录与合格证、施工日志、桩施工隐蔽记录、桩位竣工平面布置图、桩的静动荷载试验资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同时提交桩基工程验收记录档案表及桩基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
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每次放线都要有详细的测量记录,并对各排标志桩进行校核,测设成果记录需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2.详细做好各项质量记录,随时接受现场监理、设计部门的检查。
3.施工中质量检查与控制
(1) 成孔工序包括孔位、孔径、孔深、垂直度、沉渣厚度等。 孔位质量检查与控制:施工场地经平整后,并按设计图纸进行桩位的精确测放,桩位误差(D/6,且不大于100mm),书面交监理验收,定位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0mm,在钻孔不受影响的位置设置轴线控制点,以便完工后确定孔位偏差。
孔径质量检查与控制:根据钻机性能、地质情况,仔细考虑钻头形式和大小,必须考虑到成孔直径不得小于设计要求,也不宜超过设计要求造成浪费,孔径检查可制作孔规进行检查,按检查结果,修正钻头直径。
孔深质量检查与控制:采用测绳丈量与原始钻具记录相结合检查,必须保证设计深度,不得人为提前终孔。
垂直度检查与控制:钻孔开孔前检查钻机移动轨道牢固稳定,轨道顶平面四角要求同一标高上,钻机天车、转盘,孔位在同垂直线上,方可开始,钻进时对钻头牢靠,开钻时应轻锤密击。
(2)制作钢筋笼工序包括钢筋型号、直径、数量:主筋间距:螺旋筋间距;箍筋间距;钢筋搭接长度;钢筋焊接情况,钢筋笼直径,钢筋笼长度;吊筋长度。
检查钢筋型号、直径、数量是否合乎设计要求,经查无误后,可下吊放钢笼,下放钢筋笼时检查钢筋的弯曲变形情况。
钢笼技术指标: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或螺旋箍螺距:±20mm,钢笼直径:±10mm;钢笼长度:±50mm;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厚度h大于或等于0.3d,宽度b大于或等于0.7d;焊接长度L大于或等于10d。
水下钢笼保护层采用预制砼块控制,设置方法:每隔3-5M设一道,每道用箍筋钢穿过直径50mm的预制砼块焊在钢筋上,每道设置至少四块,沿钢笼均匀布设。下钢筋笼时,如果钢筋笼无法下放到底。必须拔笼扫孔、重新下放钢筋笼,钢筋笼到设计位置后,在灌注过程中,拔起导管时要避免挂碰钢筋笼,造成钢筋笼上浮。
(3)检查混凝土超灌量情况。钻孔灌注桩产生超灌量的原因,是由于钻头经过松软土层时会有一定程度的扩张。同时,当混凝土注入桩孔时,有一部分会扩散到软土层去。控制混凝土超灌量的措施,
主要是掌握好各层土的钻进速度,在正常钻孔操作时,中途不要随便停钻,以避免过大的扩张。
(4)施工员要坚持砼灌注临近桩顶标高时用取样器取样,严格控制桩顶标高,避免超灌或少灌。
4.工序完工后质量检查与控制
(1) 坚持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坚持上道工序末经检查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上道工序完成后,先由该作业班组自检,质量员专职检查,认为合格后通知现场监理到场会同检验,检验合格后验证认可,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2)因业主原因提出设计变更或技术核定,必须由监理下达通知书,书面修改或变更技术参数。
(3)桩基工程竣工验收,严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湖北省工程质量管理备案》有关钻孔灌注桩要求,进行灌注桩基础工程验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