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作者:沈南洋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1期
摘 要:《美国》是卡夫卡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带着对自由的渴望、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对个人的重塑,他把小说设定在一个他从未涉足的大陆上。这部小说处处体现着卡夫卡对自由的追求。卡夫卡借用一个虚构人物卡尔在美国的生活经历揭示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同时也表明真正的自由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关键词:卡夫卡;美国;自由
作者简介:沈南洋(1985-),女,吉林省白城市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德语教师,研究方向:德语国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1-0-01
《美国》又名《失踪者》是卡夫卡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写于1912年。1912年可以说是卡夫卡在文学上有重大突破的一年,但在随后的18个月时间里他把精力主要用在同菲利斯的恋爱上。这段时间他写给菲利斯信件字数相当于一部长篇小说,这也是他暂时搁笔《美国》的原因。直到1914年卡夫卡才最终完成《美国》的最后一章的创作。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年仅17岁的少年卡尔·罗斯曼。“这个十七岁青年,之所以被可怜的父母打发到美国来,是由于他受到一名女佣的诱惑而同她生了一个孩子。”[1] 紧接着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在美国发生的。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个二十九岁的年轻散文作者为什么把他第一本小说放在一个他从未涉足过的大陆呢?”[2] 首先,早在19世纪美国在欧洲人眼里就是一个民主自由的理想之国,是可以提供流亡者的栖息之地。 因此在卡夫卡的认知里,美国是一块自由的乐土,是一块无家可归人的归宿,它能体现出卡夫卡对自由的追求。 其次我们要从卡夫卡本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及内心世界出发。对于卡夫卡而言,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写作。他曾说过:“除了写作,我一无是处。”[3] 但现实的生活却障碍重重:一个冷漠的家庭、一份要求苛刻的工作、糟糕的身体状况、结婚的理想屡屡破灭。1920年的一个秋日,在其父母位于布拉格市中心的豪华公寓里,卡夫卡站在窗前,用手画了一个圈,然后转身向他的希伯来语老师说:“我的一生都被圈在这个圈里了!”[4] 因为从窗口向外看,能看到布拉格旧城广场和尼克拉街,卡夫卡就读的中学、大学和他的办公室都离此不远。由此可见,卡夫卡日常生活空间极其狭窄。这对于一个一心致力于创作的人来说是很痛苦的。因此带着对自由的渴望、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对个人的重塑上,他把小说设定在一个他从未涉足的大陆上。此处的“美国”也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美洲大陆上的那个美利坚合众国,它只是一个象征符号。此处的“美国”可以看做是“卡夫卡逃避布拉格的一种策略,或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5]
“当卡尔·罗斯曼所乘坐的海轮放慢速度驶入纽约港时,他发现那照耀着自由女神塑像的阳光忽然间变得更明亮了。那座高耸的塑像,他已经观察了很久,她的那只握剑指天的手臂,犹如刚刚才抬起一般,而她的全身都沐浴着自由之风。”[6]从小说开篇的第一段来看,卡尔·罗斯曼对美国的第一印象就是“自由”。这位初次踏上美国领土的少年,丝毫没有恐惧和惊慌,相反他所感受到的全是自由之风。此时的卡尔·罗斯曼似乎觉得他所向往的自由即将实现。这里无疑透露卡夫卡本人对自由的追求。他终于可以借着卡尔·罗斯曼这个人物形象来感受美国的自由之风,使他从那个拥挤、嘈杂并充斥着种族矛盾的布拉格逃离出来。卡夫卡也想借此逃离那个让他窒息的家。众所周知卡夫卡同他父亲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可以说他对父亲充满了厌恶。父亲对他的创作丝毫不感兴趣,这也是卡夫卡不能原谅的。卡夫卡曾在《给父亲的信》中, 长篇大论地对父亲的冷漠进行了激烈的控告,指出父亲是造成自己与生活格格不入的元凶。而母亲虽然非常爱他,但她完全不知道她的儿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需要什么。卡夫卡甚至曾写道:“我一直把我的父母当作对我的迫害者。”[7] 他对家庭生活充满了恐惧:“我没法和人们在一起生活,我对我所有的亲人们充满憎恨……与其住在那个夹在父母的卧室和客厅之间的房间里,我宁愿生活在沙漠里、森林里、荒岛上,那样我反而会更快乐。”[8] 因此卡夫卡刻意安排,主人公一到美国就把行李弄丢了。这也可以看做是卡夫卡想同自己的家庭决裂的一种表征。
当笔下的主人公踏上美国领土那刻,卡夫卡本人也似乎沐浴在自由之风下。这时的卡尔·罗斯曼兴奋极了:“现在不同了,父母完全管不着了,全由我自己说的算了。” 然而这“自由之行”是幸福的终点吗?会一路畅通无阻吗?显然不是! 单从自由女神手里握着的那把剑,就预示着,卡尔·罗斯曼面临的将是一条充满险阻的道路。初到美国的尔·罗斯曼像一位自由的战士,面对司炉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敢于为其伸张正义。然而当他帮助司炉在船长面前控诉时,发现败局已定。就这样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卡尔也异常失落。就在这时,他却遇见了舅舅。与舅舅的相逢可以说是卡尔来的美国后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他不再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了。我们可以把这位舅舅看做是卡尔的救星,如果没他卡尔的美国之行可能会前功尽弃。在舅舅的安排下卡尔的生活也井井有条:弹钢琴、学英语、练马术并开始接触业务和客户。可见舅舅的关怀并没有给卡尔带来快乐,因为在舅舅这他失去了自由。所以他不顾舅舅的反对去了郊外别墅。这样的行动换来的是一封舅舅宣布遗弃他的信,这是继父母之后的第二次被人遗弃。然而卡尔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难过,他觉得自己再一次获得了自由。
离开舅舅的卡尔再一次获得了自由,在去拉姆斯的路上卡尔自愿同两位流浪汉为伴。但是这两位流浪汉不仅把卡尔身上的东西搜刮干净还总想伤害他。面对两个无赖的纠缠,卡尔想尽办法最终摆脱了他们,算是获得了“自由身”。此后他到了“西方饭店”,在那里当一名电梯工。并又一次深感自由了。在“西方饭店”由于他留下喝醉酒的鲁滨逊,被当做是贼似的打发走。离开饭店后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他又不得不暂时接受在德拉马什做仆人的工作。直到最后他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择去俄克拉马荷应聘,以寻求新的自由之路。在这次应聘中他把自己的名字卡尔·罗斯曼丢开了,并未自己杜撰了一个新名字。此时的卡尔确实是彻底自由了,但同时他也变得一无所有并丧失了自己的身份,成了一个“失踪的人”。小说的结尾也揭示了,卡尔寻求自由的理想也破灭了。
从卡尔以上的遭遇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处境很尴尬。此时的卡夫卡似乎也觉得卡尔的尴尬处境就是他当初自由选择的一个必然结果。卡夫卡借用一个虚构人物卡尔在美国的生活经历揭示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同时也表明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参考文献:
[1] 弗朗茨·卡夫卡:《失踪者》,徐纪贵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第1页 [2] 胡志明:《卡夫卡现象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162页
[3] 尼古拉斯·默里:《卡夫卡》,郑海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第4页 [4] 同注3,第5页
[5] 曾艳兵:《卡夫卡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44页 [6] 同注1,第1页 [7] 同注3,第11页 [8] 同注3,第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