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流积极向上。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原有的道德规范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因而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蔓延滋长。经济活动中,掺假制假、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偷税漏税、不讲信用等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严重地腐蚀着人们的灵魂,污染社会空气,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积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已成为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追求个人正当利益、重视个人价值、讲求效率、开拓创新、平等竞争、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过去人们不敢追求个人功利、表现自我,今天可以为个人利益、名誉、肖像等个人权益而诉诸法律。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法则也逐步侵蚀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了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等丑恶现象,导致了国家意识、集体意识、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淡化,一些人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得以滋生和膨胀。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在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基础上,用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引导人们的经济活动和行为,承认市场经济活动中正当求利、勤劳致富、公平竞争等原则的合理性。
道德在社会形态上属于文化范畴,而文化的发展是有其历史继承性的。中华民族素有“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之称,悠久深厚的道德传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建立新的道德体系必须以原有的道德体系为基础,吸收原有道德体系中的精华。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就要以中华传统道德为基础,把传统道德中符合当代要求,有助于经济基础健康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把体现人类精神的“公德”承接下来,把这些优秀传统美德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使之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既能体现时代特点,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为此,一定要坚持发扬爱国主义的精神,把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作为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反对崇洋媚外、民族虚无主义和国家虚无主义;要倡导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在重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倡导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提倡一切以国家和集体的整体发展为重,识大局、顾整体,树立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公民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利益观,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行为及个人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要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提倡勤劳节俭、百折不挠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享乐主义的生活作风;要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倡导把实事求是作为做人做事的根本准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深入人心。
在思想道德领域,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在当代中国,先进
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说,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也是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中,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特别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除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坚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观念,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观念,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观念,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观念,团结和引导亿万人民积极向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