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灌基础的施工流程
灌基础的施工流程为:降水、挖基槽→强夯置换碎石墩(第一层起夯面)→强夯回填土加碎石置换(第二层起夯面)→环墙素砼垫层施工→环墙内膜安装、加固→环墙钢筋安装→环墙外膜安装、加固→浇环墙砼→砼养护、拆模→灌内碎石回填→罐内素土垫层铺复合土工膜施工→砂垫层、环墙找平层施工→沥青砂绝缘层施工→交安
2轴线标高测量放样
2.1 本工程测量放样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进行引测的。 2.2 坐标测量控制
用J2经纬仪由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引测。测量仪器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校正,测量时应尽量选在早晨、傍晚、阴天、无风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减少旁折光的影响。
设置“十”字行坐标控制网,在灌中心设置一个中心控制桩,在灌基础的纵横中心线上设置四个坐标定位桩,以便于放样和施工过程中的复核;坐标定位桩设在现场不受振动影响、不受人车行走影响、不受施工影响、距基槽边线大于15m地基坚实处。并将轴线引至灌区四周道路、围墙上、在道路、围墙上设置标志,以便于校核定位桩。详见测量放样图。 控制桩采用1.5m长木桩打入土中,外露10cm左右,上钉小钉子作为轴线的控制点,挖除浮土,浇砼保护,防止偏移。严禁人为破坏,如发现松动,重新测设。
灌基础环墙施工时,根据灌中心的控制桩,用钢尺丈量,定出基槽开挖的边线;
回填碎石后施工环墙垫层,利用四周的控制桩重新引测灌中心的控制桩;环墙垫层施工好后根据灌中心的控制桩,用钢尺及线坠将环墙的边线定出,每隔2m标一点在垫层上,用事先在平地上根据环墙弧度放样做成的弧形板,根据“两点定一线”的原理画出的灌基础环墙的内外边线,以便于环墙内外模的支设。
2.3 标高测量控制
本工程采用DJS3水准仪引测水准标高,引测时做好测量记录,并校验标高闭合差。
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的位置,如水准点就在旁边,我公司将每次直接从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引测,以保证准确;如水准点较远,我公司将在采用III等水准测量的标准引测至现场,在现场设置3个水准控制点 。水准控制点设在现场不受振动、不受人车行走影响、距回填土边线大于15m地基坚实处。测量时对三个水准点进行互相校核,并定期对水准点进行复核。 水准测量时注意水准视线长度不大于65m。
基槽开挖时,架设水平仪控制开挖的深度,并在基坑(槽)土壁上钉水平控制桩,打上同一标高,来修整坑底。
强夯置换碎石墩时,通过控制点放出基础圆心,按碎石墩的半径放出
各碎石墩的位置。
垫层施工时,在基槽底打入短钢筋,短钢筋面同垫层面标高平,作为点层面的标高控制依据。
灌基础环墙模板按好后,引测标高至模板上,在模版上钉铁钉,拉铁线作为混凝土浇捣的标高控制线。
环墙浇好后,用水准仪引测,在环墙外侧面距环墙顶10cm处打上一条连续的水平线,在环墙顶贴灰饼、做标筋,作为环墙上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施工依据;为保证引测的准确,水平仪架设于灌基础中心进行测设,防止视距不等引起的误差。
砂垫层及沥青砂施工时,用水平仪引测灌中心标高及根据坡度测设沥青砂槽钢模的标高,作为沥青砂施工的高程依据。
2.4 采用经纬仪、卷尺、水平仪进行预埋件(包括套管、预埋钢板、螺栓)和
预留洞口的安装前的定位和安装的复核,保证位置、标高准确。 2.5 基础中心线及标高测量容差(单位:mm) 项目 中心线端点测设 中心线投点 标高测设 2 降水、挖基槽
2.1、地理位置:位于原来的玉米地中,地表面有生长的玉米秸根系及地表种植土,地下水位平均标高132.33m,冻土层深度为自然地坪向下1.6米。
2.2、降水水位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开挖的探坑及探测的地质报告稳定水位在自然地面下-4m左右,该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土质全部为粉质粘土:本强夯施工方案,强夯第一次起夯面影响深度分别为灌-110/1 9米、灌-110/2 12米;根据强夯方案的要求,经设计人员、强夯施工队伍技术人员、井点降水施工队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地下水位应控制在130.33以下,可保证地基强夯各个参数要求。
2.3因灌-110/1、灌-110/2要当年投产,对工期要求非常紧,结合以上工程地理位置特点及标准,为加快降水速度,对本工程基础施工采用周圈为二级井点降水、圆中十字交叉为一级降水的施工方法。
2.4、先清除地表约0.6米种植土(直径为138米的圆)外运,然后再用330型反铲挖沟机挖除地面以下1米的冻土层,将挖出冻土方运至灌-112/1、2位置处暂时堆放,然后用160型堆土机将场地铲平碾压平整,平整后标高为中心自然地坪标高向下1.6米,绝对高程灌-112/1、2分别为135.13米、134.81,强夯第一次起夯面标高分别为135.33、135.01米。 2.5、在本工程周围距灌中心66米处为中心点挖井点沟底部宽2米,沟底绝对高程为132.33米,采用 一步台阶放坡,放坡系数为1:0.42,在基坑四周距边1.5m处设置钢管护栏(钢管表面应为红白相嵌标志),以维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材料及机具等的堆放要距坑边足够的距离,不得堆放在坑边,挖出土方均外运至灌-112/1、2位置处暂时堆放。在基础结构的施工中应注意保护井点管,并派人员昼夜看护水泵及抽水管线,并定期检查,确保降水工作的顺利进行昼夜施工。
基础定位 ±5 ±10 ±10 点层面 ±2 ±5 ±5 模板 ±1 ±3 ±3 2.6、沿围墙东西走向挖防震沟(上口宽2米,沟底宽1米,深2米),土方外运至灌-112/1、2位置处暂时堆放,在四周设置钢管护栏(钢管表面应为红白相嵌标志)。
2.7、井点降水周期的确定:为确保工期,灌-110/2降水同时开工,为保证基础施工中强夯地基稳定,及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降水工程持续至强夯地基完工。根据施工工期要求自2010年7月1日起到2009年8月17日强夯基础工程施工完毕计划井点降水48天。 2.8、排水方法
每个降水机组砌一个集水坑(240砖墙,长1.5米、宽1.5米、深1.5米),抽出的水排至蛇者好的集水坑内,再采用Φ114钢管由集水坑接入排水总管Φ273×8排至西干渠。
2.9、土方工程机械配合 由于工期紧张本工程堆土、挖基础等全部用机械施工,采用履带式堆土机(95KM)2台,反铲挖沟机(1m³)3台,50装载机2台,翻斗车6台配合施工。 2.10、井点管埋设
首先铺设井点降水用量的专用电缆具体情况如图。降水管埋设取水冲法,需要一定的水(采用消防车供水),故先在以灌中心半径66米处的四周及中间<具体位置见图>沟槽,以便往里面放水用于打眼。井管埋设完毕后表面用泥浆泵排出。该工程强夯范围及操作面确定降水范围为直径126m,一次降水深度要求达到设计地坪下绝对标高130.33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