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意性”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传承和发展
2022-08-01
来源:星星旅游
理论研究 浅谈“写意性’’在中国工笔入物画中的传承和发展 郭晶晶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艺体系453000) 摘要:工笔人物画在众多的画种中是最为成熟的画种之一,在 明继承并深化的必然途径,传统工笔人物画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 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它积淀了世代相承的创作经验,形成了代表着东 魅力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 并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引导 方文明的独特的审美特征和鲜明的艺术特点,文中归纳了工笔人物画 中国绘画意识潮流,同时也对现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起到不可或缺 在各代的发展,提出了在当今的创作中继承传统工笔人物画中写意精 的推动作用。 神的意义,并在构图、造型和语言上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中国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继承和发展 一三、当代人物画对“写意性”的传承与发展 对于传统人物画的写意性特征在各个朝代的发展之回顾, 是我们当代进行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必修功课,在掌握其精华外, 、写意性在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中的发展脉络 有其要审图理解其中的深遮,在创作中,始终抱有“写意”的姿 1.“画,形也”——汉代时期 态,下面笔者从工笔人物画的构图、造型、语言等几个方面,浅 《尔雅》中写道“画,形也”; 《说文》中写道“形,象形 谈当代人物工笔画中应当怎样“写意”。 也”。从这些古典文献的记载之中,我们不难看出,最初的人物 1.构图形式的写意 绘画是以形似为日的的。在绘画的最初发展阶段,表现手法相对 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许多绘画理论家都首先强调这一 单薄,只能描绘出事物的大致形态,粗略的区别和表现事物的最 点。从立意到构图是一幅作品的基础,图式的结构处理是体现画 基本特征。到了汉代,人物画开始盛行,这是的人物绘画经过长 面是否写意的关键。在能否完美表达作者的想象意图和审美指向 时间的发展,在写真层面上已经达到了十分逼真的程度。据《西 方面,构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意在笔先”就是说蜮家在 京杂记》卷二记载:汉代元帝时“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 命笔落纸之前即已形成立意构思,一旦笔行于纸上,意在笔中, 必得其真。”这一时期的人物绘画追求运用笔法技巧准确反映人 实际上已变为一种潜意识的活动,中国画家往往就是在这种情态 物的外貌特征,这便是当时人物画的审美要求。 下来把握自己瞬息万变的情绪流程,抓住创作灵感,保持创作冲 2.“传神写意”——魏晋南北朝时期 动的新鲜性和连续性,不失画机,一气呵成。“意”是画家对现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的人物画已经脱离了前期的稚 实生活的丰富体察、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另一点也是画家本人 拙风格,开始了对于创作技法的注重,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绘画 的修养,这需要在创作之前,就在头脑中形成成熟的构思。构图 家,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在追求技法的同 形式的“写意”,不是毫无章法的随便摆布,而是在画面中,根 时,这时的人物画开始了对“写意性”的追求,形神、气韵、骨 据主题思想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律来安排画面。只有这样 法等审美概念都是这一时期人物画成就的体现。东晋画家顾恺 才能使“意”、、“象”和谐统一,形成工笔人物画“象有尽而意 之,用《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确立了工笔人物画的基本框 无穷”的画境。 架,为以后的人物画奠定了一个最初的标准。谢赫在《古画品 2.造型方式的写意 录》中用“体格精微,笔无妄下”,他“迁想妙得、以形写神” 中国画的造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造型的内涵也就更 的美学理论也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传神论的理论基础。 加丰富。工笔人物造型主要是通过外型与线的概括,但并不排除 3.“焕灿备至”——唐代时期 细节的刻画,而且也正是由于细节刻画所产生的丰富而微妙的变 张延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唐代绘画“近代之画,焕 化,才使工笔人物画的造型既概括简练又丰富耐看,造型特征也 烂而求备份”。表明了唐代的人物画的审美格调是富丽堂皇、雍 愈加典型。造型的“写意”,其核心是画家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深 容华贵,同时技法上精细入微,富于变化。初唐阎立本运用更加 刻理解与能动把握,它所再现的是画家观察理解到的对象的精神 浑厚刚劲的铁线描塑造人物形象,他的《历代帝王图》将人物的 和真性。对人物外在形貌的描述,目的是在于得到物象的“意”和 心理活动和情态特征生动的表现于画面。画圣吴道子更是把唐代 “精神”所在。然而,培养好的造型观念、造型意识、造型能力, 的人物话带入了一个更为成熟的境界,淡化了色彩而强调了骨法 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关键是要修练好画外功夫。 用笔,使得线条的表现力更为丰富。特别是到了唐代后期,一些 3.语言形式的写意 “仕女画”的出现,画家们用飘逸而不失力度的线条和细腻工整 工笔人物画的语言形式主要体现在线与色的结合上。画家要 的表现手法,把唐代妇女那种丰满姿态体现的淋漓尽致,是人物 在用笔过程中个人情绪、意趣、思想的灌注,使得画中的线条具 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 有明显的画家个性特征,进而表现画家独特的审美理想、气质、 4.“寄兴于情,不拘形似”— 明清时期 心灵和人格等。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 明代时期,吴门一带的文人画家文征明、唐寅等把对人物 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这种认识方式不仅是说由物象的类 画的兴趣集中到仕女画上,他们的工笔人物可称的上是吴门写实 别来决定用色,更重要的是需要画家根据客体的本色或基本属 人物画的绝响。清末清初,由传教士利玛窦将西洋油画带入了中 性,结合主观的情意认识对物象进行分类、认识。由这种认识方 国。画家曾鲸尝试将西洋画法有选择的融合与中国人物肖像画的 式来赋彩,通过色彩的运用,加强表达自己的情思、心意,可以 写生中。他的作品仍然注重对人物神态的写意表现,不失中国传 大大增加作品的“写意精神”。同时,绘画语言的写意性,既要 统的风骨神韵,可以说是首位将中西两种画法融合的较为成功的 继承古人工笔画技法的精华,又要摆脱其束缚。在传统技法的基 例子。清末的任伯年延续了曾鲸的画法,把人物写生这一概念融入 础上进行创新。 ’ 传统绘画之中,以大胆而肯定的线条放笔直取人物神貌。可以说 综上所述,古人在“写意传神”这一审美思想的要求下, 任伯年是新旧过渡阶段人物画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先行者。 创作出了众多不朽的艺术珍品。我们今天的工笔人物画家们,应 二、传统人物工笔画写意性的意义 继承古人的优秀传统,珍视“写意精神”这一民族艺术特征。在 中国的传统绘画是最能体现东方美学色彩的艺术品种之一, 艺术实践中,不断融入新的思想和观念,并借鉴吸收外来艺术营 它不同于西方绘画的写实艺术,而是强调写意,强调审美情趣的 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带有时代气息的工笔人物画作品 将工 追求与传达,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气韵生动” 笔人物画这一古老的中国绘画艺术,继承发展,发扬光大,推动 为最高标准的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美学纲领。传统人物的工笔画 工笔人物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从一开始,就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逐渐发展着,并且成为了工笔 人物画区别于世界上其它任何一个绘画品种、绘画流派的最显著 参考文献 的特征。把“意”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以抽象的线条造型、深 【1] ̄-4if敏著.中国绘画通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2 入的表现技法及意象的绘画观念等阐释了中国绘画语言的独到之 [2]俞剑华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0 处,它所蕴涵的“写意性”正是对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情趣的准确 【31宫六朝主编.工笔人物教学对话[I .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诠释,它所包涵的美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根基所在,而 2004. 12 对于传统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理解和研究是将这种艺术与文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