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 刘尚俊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有关文学常识。
2、默读课文,复述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经过。 3、品味语言,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再现 1、注音、释义
掣(châ) 鹚( cí ) 翎(líng ) 嗛(xián )淬(cuì) 青鹞(yào) 鹭鸶(lùsī) 鹳(guàn) 鳜鱼(guì) 鲂鱼(fáng) 撺(cuān)花鸨(bǎo)木木樗樗(chū) 蓼汀(liǎotīng) 躘踵(lǒngzhǒng ) 窗棂(líng) 愕然(â)擎(qíng)哪吒(nãzhā)幌(huǎng)提防(dī)
2、交流作家作品及本文背景资料。
教师归纳: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品《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为“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前五回故事梗概: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觅得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 数年后,石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金箍棒,后大闹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捉拿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众天神。于是,观音推荐小圣二郎神擒拿孙悟空,本
课故事即从这里开始。
二、知识拓展
1、你从课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点拨:课文标题点明了人物、事件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课文标题中的“小圣”和“大圣”各指的是谁?关于“小圣”,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故事?
点拨:“小圣”即二郎神杨戬;“大圣”即孙悟空。二郞神,天庭大将,玉帝外甥,玉鼎真人的大弟子,变化无穷,神通广大,肉身成圣;早年劈桃山救母,视天界兵将如无物,受封清源妙道真君。
3、请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的经过。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4、“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着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点拨:“捏”、“藏”、“变”、“飞”、“钉”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悟空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
5、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能马上找到制伏他的办法。作者为什么不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在别的作品中,你有没有看过类似的写法?
点拨: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就会使得文章平铺直叙,味同嚼蜡,无法吸引读者,且文章的曲折性就没有了。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作者写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过程的写法与本文相似。作者没有写鲁提辖一拳打死镇关西,而是详细描写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过程。
三、能力提升
本文主要刻画了“大圣”和“真君”两个人物形象,请问: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点拨:示例1:喜欢大圣,因为他神通广大,敢于反抗,机敏、坚毅、勇敢、无畏。示例2:喜欢真君,因为他本领高强,总能识破大圣的各种变化,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
四、当堂训练
学了本文,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点拨示例一:遇到困难时,要有坚毅的品质和无畏的精神。只要坚持过,奋斗过,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无怨无悔。
点拨示例二: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学会变通,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点拨示例三: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插上神奇的翅膀。我们要学习作者奇妙大胆的想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