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的形成及应对策略
作者:张默
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8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网络中存在的知沟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网络中的知沟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知沟在网络中的影响。
【关键词】数字鸿沟 网络传播 碎片化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人们沉浸于数字化传播带来的便捷中。网络传播能够改善以往信息贫乏及接收不均等现象,消除知沟。但“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 又译为“数字区隔”)这一不容乐观的事实也同时出现。“数字鸿沟”问题是国家、区域、群体之间已有的社会发展差距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是不可回避的“积累沟”。 一、“知沟”理论及数字鸿沟的表现 1、“知沟”理论的提出
“知沟假设” (knowledge gap hypothesis)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蒂奇纳(P.J.Tichenor)等三位学者于1970年提出。其实质是对大众媒体普及时代信息流通的均衡性、公众获取知识的平等性提出了质疑。该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知沟”比较接近于“知晓沟”①。 2、数字鸿沟的表现
数字鸿沟表现在四个方面,简称“数字鸿沟ABCD”。A(access)指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渠道;B(basicskills)指数字化时代需要掌握的“信息智能”;C(content)指网上内容;D(desire)指个人上网的动机、兴趣。上述ABCD所带来的种种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是互联网发展必须应对的难题。网络的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之间的区隔已成为社会分层的新维度,它对传统的社会结构正形成势不可挡的冲击。与此同时,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更是传播学界一个无法忽略的课题。鉴于此,传播理论中原有的“知沟假设”所涉及的传播过程中由社会分层形成的知识差异现象,理应成为数字鸿沟时代传播学研究的题中之意②。 二、网络时代“知沟”现象的根源 1、客观因素所造成的“知沟” (1)区域化造成的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区域差异,城市与农村,因硬件设施的不平等与资源的缺乏,造成互联网的普及不均衡。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农村网民1.31亿,占27%,而农民却占我国人口基数的87.4%。(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经济收入
互联网的接入需要以经济条件作保障,经济收入决定硬件能否接入互联网。富裕阶层从普及时间、普及速度以及普及率上,远超过贫困阶层。 (3)教育程度
统计表明:网民的普及率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高,大专以上网民普及率达84.8%,说明网络的使用能力与受教育程度紧密相关。 2、网民与非网民之间的“知沟”
网民无疑比非网民多了一种信息渠道,个体接触与使用媒介的总时数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变,发生变化的是媒介接触习惯、信息寻求模式等。 (1)网民上网寻求信息的目的
青年上网的目的主要是信息获取、交流沟通、网络娱乐、商务交易(CNNIC,2009年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
(2)网络在信息内容供应方面与传统媒体的差别
目前中国的网上新闻基本是对传统媒介的整合,原创新闻只是“擦边球”,且数量很少。网络信息在内容上的无疆域性为不少网民所看重,且他们从网上获取的知识有一部分是传统媒介无法企及的。
(3)网络在信息传播方面与传统媒体的差别
网络传播具有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页面制作适合阅读以及网民即时发布评论等特点。网络信息的广泛性和快捷性,正是它深受青年网民青睐的原因③。 3、网络议程设置不同产生的“知沟”
网络媒体增加了人们与信息接触的机会,其营造的氛围同样影响受众的选择性记忆和理解,从而产生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因媒体的二次解释,增加了对复杂知识的理解,其超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接和便利性也可让网民浏览其本不感兴趣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字鸿沟起到了消缓作用;但另一方面因网络媒体的自身议程设置,会影响受众对知识的理解或取舍,不同互联网媒体所倡导的形式及其议程设置的内容不同,导致了受众认知的不同,从而形成了数字鸿沟。 4、网民自身因素产生的“知沟” (1)网民“碎片化”需求形成的知识差异
网民上网的目的与诉求不一样,从而导致网民的知识构成体系不同,导致了“数字鸿沟”。 (2)年龄结构与性别差异
在互联网高度繁荣的今天,我国的网民年龄结构为10-19岁占26.7%,20-29岁占29.8%,30-39岁占25.7%,40-49岁占11.4%,50-59岁占4.1%(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可见年龄结构不均,造成不同年龄段的“数字鸿沟”差异。另一方面,男女性别差异致使其互联网诉求不一样,形成知识差异。 (3)解读信息能力与知识储存能力的差异
网民因自身素质的不同,在解读信息能力上具有差异性,对于公共事物和科学知识,需要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样差异性也体现在个体知识储存能力上,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知识储存量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掌握越快,二是因为互联网的超链接和高知识洪流性,人们浏览过的知识并未一定能被己所记,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构建自身的知识储存系统,虽然不断地获取知识,但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获得知识。 三、如何消除“数字鸿沟”
人类文化知识经历了由产生到普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要存在知识,就必然存在知沟;也只有在知沟存在的情况下,才能促使另一部分人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最终达到人类总体知识水平的提高。“知沟”的形成不仅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如何填补“知沟”一直是传播界所关注的,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知沟并不是代表着“贬义”或“缺失”,它的形成也反映了人们在“碎片化”需求下对社会分工的合理化与优化,即知沟也反映不同知识储备人才各自的长处与个人在社会中的独有支点。“数字鸿沟”的消除,不是“一刀切”或统一的填补,而是需要客观环境与主观意愿一起实施。从另一方面说,如果个体意愿认为某类知沟的缺陷并不构成对知识或认知的影响,这虽是宏观层面的“知识鸿沟”,但并不是个体层面的“知沟”,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沟”。用辩证而有效,客观而求是的态度去认知判定,才是“除沟”良策。
1、宏观层面的共同努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客观事物要积极运作,与宏观和社会集体层面共同努力来消除数字鸿沟。首先,国际社会与传播大国应积极发挥带头作用,采取峰会协商等形式,积极消除“南北知沟”;其次,各国政府职能部门尤其是宣传文化部门应积极缩小国内城乡、区域互联网普及差距,提升整体文化;第三,互联网媒体要有责任与倡导意识,积极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共享,并营造良好、开放、互动、和谐的互联网环境,同时互联网国营媒体(如中国人民网)与私营媒体(如中国门户网新浪,搜狐)应积极倡导知识普及与无国界分享,从互联网引入和输出先进文化,从而在宏观层面上消除数字鸿沟,促进良性循环。 2、个体自身的寻求与努力
一个“数字鸿沟”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沟壑,首先得看个体对其认知的需求,若个体无意愿获取此知识,我们不能认定其就是“知沟”。知沟是难以量化与形象化之物,其维度的多寡难以一言以定,所以我们需要从个体需求(使用与满足)切入认知,若某个个体并不需要某类认知而被强行输入,就会适得其反。在当今的全媒体时代,传播目标受众既大众也分众,从而产生不同的需求,正如同“碎片”一样支离破碎,我国学者黄升民教授将“碎片化”引入到传播学中,他认为: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④也就是说社会的多元碎片导致媒介与受众的碎片化,而这两者的碎片化又导致传播与需求的碎片化。正因如此,要将受众个体使用和满足与分众的碎片化需求结合起来,来看待“数字鸿沟”。互联网的“碎片化”让受众的注意力更为分散,也让受众的选择变得愈加重要。在互联网“碎片化”所形成的“数字鸿沟”不以是非好坏判定或定性。在社会化大分工的今天,虽全面人才是众之所向,但发挥各自特长的专业化人才仍然被普遍认同。同样,在互联网层面,个体不可能主动去填平各类“沟壑”,只能选取自己需要的去主动获取知识。个体层面还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在互联网超链接与便捷的前提下,在知识洪流中如何有效获取自己所需求的,也是个体要不断提升的技能。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在开放前提下,同样会给个体带来问题,即浏览过的信息并不一定能记住,对于此,需要个体不断的努力,积极构建自身的知识储备体系,有效地管理和防止记忆流失也是个体所需要注意的。
“数字鸿沟”现象虽然不可能彻底消除,但是能在宏观和个体的共同努力下消减,所以只有二者相互协调才能真正缓解“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知沟现象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对于整体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这样对于传播的知沟研究,才能更细化,更系统,整体的传播学才会逐步壮大。“数字鸿沟”的重点不是发现其不平等的知识分配,而是通过共同努力来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 参考文献
①③丁未:《社会结构与媒介效果(知沟现象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6、217-219
②丁未、张国良,《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J].《现代传播》,2001(6):1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④黄升民,《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J].《现代传播》,2005(6):8 (作者: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