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对事情总是百分百的认真,从不含糊,但这类人通常得不到周围人的欢迎。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懂得适当糊涂的重要意义。
适当的糊涂是一个人有良好修养的体现。有人在台上发言,将“莘莘学子”说成了“xinxin学子”,台下立即有人起来指出,弄得台上的人十分尴尬。乍一看,台下的人似乎很正直,做事认真,值得称赞,实际不然。众目睽睽之下指出别人的错误,势必会使人难堪。这样做的人事先肯定没考虑过这一点,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表明了他是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出错的时候,不能包容别人的人,肯定是个修养性差的人。一个不懂得包容别人的人是很难受人尊重的。而要包容别人,就得学会适当的糊涂,当你装糊涂包容别人的时候,周围人并不糊涂,他们会理解你。这样,你的修养就得到了体现,人们会因之而敬重你。
适当的糊涂在体现你的良好修养,为你赢得尊重的同时,也充当了你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生活中有些事有弄清楚的必要,有些事情弄得太清楚,就反而有害了。关系再亲密的人,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维持这种亲密,这就是所谓的“距离产生美”。普通的人际关系,也需要这种距离感来调节才能顺畅。当对别人的
一切了如指掌的时候,距离感也就不存在了,别人会觉得自己被你看透了,因而对你产生厌烦与排斥。而你如果保持适当的糊涂,该清醒时清醒,别人就会觉得与你交往有乐趣,从而乐意同你往来,慢慢地,你的人际关系也就顺畅起来了。
除此之外,适当的糊涂还能为你营造良好的心情。在这个言论自由的社会,是是非非总爱依附嘴巴飞扬,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可能会时不时地关系到你,并且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你耳中。这时,不妨做个糊涂人,装作一切不知道,否则,非要弄个清楚,辨个明白,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给自己增添无尽烦恼。而做个糊涂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相对就要明智得多:既不费精力,又不寻烦恼。何乐而不为呢?
由此可见,适当的糊涂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我们不应过于认真,有时,也要学会适当的糊涂一回。 简评:清人郑板桥有句名言“难得糊涂”,好多人把它挂于厅堂,置于案头,压在玻璃板下,书在折纸扇上,以便时时、处处提醒勉励自己,好做个糊涂人。人们如此并不遗余力地让自己随时触目可及,除了表示对它的钟爱之外,还说明人真的要做到“糊涂”并非易事。作为一名中学生,作者大概也有同感,于是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做人当糊涂”的道理。如果我们仔细想来,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不是时时处处都有重大原则考验着我们,人与人之间在非原则问题上“糊涂”一点的确没什么不好。不是要建立和谐社会吗?设若人人都把眼睛
睁得大大的,把什么都弄得清清楚楚的,一个个针尖对麦芒,你活得累不累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