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矿业科学发展的春天
新泰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活动纪实
在鲁中腹地泰沂山脉中段,有一座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兴工业城市——新泰。
这座总面积1946平方公里,人口136.8万,辖20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912个行政村(居)的城市,是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30强县之一。
新甫千峰秀,汶水一脉深。
新泰有秀美的山川,也有蜿蜒不断的河流,天然的地理位臵造就了这块土地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目前境内已发现矿种30种,开发利用的有煤、铁、金、长石、矿泉水等14种。
现有各类矿山企业71家,其中煤矿27家,原煤产量列全省第六位,是全国6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杞都古城记载春华秋实,紫气东来书写今日辉煌。 2005年8月,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下发后,新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入手,全面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活动,全市矿业管理体制日臻完善。
1
2006年,莲花山被命名为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个园区;云山等已毁山体治理赢得了省齐鲁环保世纪行记者团的好评;煤炭资源回采率检查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赢得了中央电视台等8家新闻媒体专题采访报道;2007年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通过了省政府检查验收;今年,国家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部际联席会调研组和国土资源部调研组来我市调研;省整规办“回头看”督察组来我市督察,各级领导都对我市的工作都给予充分肯定。
(字幕)两年多来,共查处非法采矿163处,非法洗选场42处,罚没款以及扣押设备总价值1600万元,刑事拘留11人。通过资源整合,关闭、减少采矿权34个。
(字幕)完善组织领导体系 构建齐抓共管新格局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矿产开发秩序是否规范有序,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大局。
新泰市把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与争创国家生态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紧密结合,坚持做到目标落实到位、组织领导到位、队伍建设到位、宣传教育到位,逐步构建起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市政府成立了以分工副市长为组长,国土资源、安监、公安、工商、环保、监察等13个部门分工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
2
组,制定了《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对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作了全面部署。
同时与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内容明确、措施具体的《目标责任书》,从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整顿规范工作队伍。
各乡镇办事处也都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
为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市乡两级采取宣传车开进矿区、咨询站设在街头、悬挂过街联、印发明白纸等不同形式,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先后制作电视节目15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48篇,举办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竞赛1期,印发工作简报26期,张贴通告1000余份。
(字幕)严格依法行政 探索治乱治散治本之策
整顿规范工作一开始,新泰市就进行了矿业权“三查”,通过摸底调查,明确了整顿规范的7个重点矿种和7个重点区域。在此基础上,既坚持重拳出击,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又坚持严格依法行政,努力探索治本之策。
首先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活动,着力“治乱”。
一是对非法开采、加工非煤矿产资源进行专项整治。2006年春节前后,对青云街道办事处非法采石和加工石材、石莱镇和禹村镇私采滥挖铁砂等重点区域进行了综合治理。2007年1-6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集中整治非法开采、加工铁砂活动,共取缔非法矿点86处,拆除房屋340间、设备259套、供电线
3
路3.6万米,恢复耕种土地1400亩,刑事拘留5人,有力震慑了违法行为。
二是开展了山石资源保护暨奇石市场综合整治。市政府发布公告,依法划定了徂徕山、莲花山等12个自然风景、地质公园保护区,埋设保护区标志碑28块。取缔非法采石点66处,加工石材点28处。
三是开展了地下开采矿山现场检查。按照省国土资源、安监、煤监和煤炭四部门要求,对全市各类地下开采矿山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对查出的超层越界违法开采行为全部进行了依法处理。
其次,积极推进资源整合,着力“治散”。
市政府立足实际,及早制定完善了《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确定了资源整合的重点矿种以及汶南、协庄、东都和羊流四个重点矿区,到2007年底,我市各类矿山总数由2005年底的93个减少至72个以内。
“8.17”自然灾害事故后,市政府及时调整了资源整合方案,确定了“取消乡镇煤矿,建立全市集中统一的煤矿管理体制”,以泰丰矿业、小港煤矿、高佐煤矿、汶南煤矿为依托,组建4家矿业集团公司。
目前,已先后完成了朝阳煤矿与曹庄煤矿、淞河煤矿的整合,协庄煤矿与黄泥庄煤矿的整合,羊流长石矿区由原来的7个矿整合为3个,四大集团公司的改制正在实施。
4
通过整合,减少采矿权34个,淘汰了规模6万吨的煤矿和规模1万立方米的建材矿,全市采矿权个数控制在了71个以内。
第三,不断创新矿政管理体制,着力“治本”。
大胆改革,努力培植矿业权市场,严格按照《新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建立了矿业权项目库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数据库,入库项目176个。
实施“阳光工程”,投资60万元,建成了行政服务大厅,优化了服务环境。去年11月,对16处小型建材采矿权公开拍卖,成交额164.2万元。
积极推进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全市已设立的采矿权,均缴纳了采矿权价款,仅地方煤矿就上交价款2000多万元。
建立了开采合同保证制度和相邻矿山互查制度,市国土资源局同各矿山签订《依法采矿保证书》,各矿山之间签订互相监督、严禁越界开采协议,相邻矿山定期进行互查并交换采掘工程平面
图,基本杜绝了超层越界开采行为。
完善了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制度,矿费征收面达到100%,征费率达到98%。
实行了矿山督察制度,组建矿产督察员队伍,强化采矿现场督查,实行任务到矿、责任到人,提高了矿山企业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一系列制度的完善和得力的措施,使治乱治散治本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5
(字幕)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着力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市政府编制了《新泰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和《新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20年),每年又都制定《新泰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新泰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隐患区和重点防治区,加大汛期巡回检查力度,充分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防,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编制了《新泰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确定被毁山体治理点18处,塌陷地16处。同时认真组织实施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督促矿山企业编制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自2006年8月起,共收取保证金52万元。
目前已完成新汶办事处黄山村采矿废弃地的环境治理,建成了千佛文化广场。
在省和泰安市国土资源部门的帮助支持下,投资1035万元完成了东都镇西都村灾毁地治理,复垦土地200亩。
投资500万元开展了全市煤矿采空区地质灾害防治调查与评价,为下一步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字幕)深化“回头看”行动 巩固整顿规范成果 为巩固全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成果,防止“反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回头看”工作,制定了《新泰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行动实施方案》,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这项活动。
一是继续保持打击违法开采行为的高压态势。
6
市国土资源、公安、安监等十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严肃查处违法开采加工(洗选)矿产资源行为的通告》和《告全市人民的一封公开信》,并送到了每个行政村和每个开采加工业户手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拉网式清查,对前期治理后又反弹的11处非法开采矿点,炸毁井筒并填平夯实。
二是全面完成资源整合,加大粘土砖厂关闭力度。 在全面完成资源整合工作的基础上,加快了粘土砖厂清理关闭进度,对全市69处粘土砖厂实行统一爆破,彻底炸毁烟囱,坚决取缔实心粘土砖窑,恢复耕地近千亩。
三是完善了矿政管理长效机制。
完善了矿山企业年检制度,把矿山年检同“回头看”行动相结合,突出了对超层越界和矿井边界采掘情况的重点检查,规范了各类技术资料,年检率达到100%。
完善了隐患防范责任制。市政府下发了《重点区域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市国土资源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矿山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与各基层所签订了《安全隐患防范目标责任书》,深入开展了矿山安全隐患排查活动,重点排查了柴汶河沿岸矿山开采情况,发现隐患点5处。对受柴汶河地表水隐患影响较大的协庄煤矿、华恒煤矿等12个沿河煤矿,投资2.5亿元全面实施了地表水隐患井上、井下综合治理工程。
完善了动态巡查制度,进一步健全了矿产执法监察网络,提高了对各类矿产资源违法案件的监控能力,在重点矿区、 “三
7
区两线”等范围内,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加强了日常动态巡查,及时把违法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管理队伍。
在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中明确了矿政执法人员,在国土资源管理所充实了矿政工作人员,在村(居)聘任了国土资源协管员。
为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共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600余人次,派出培训40人次。
“回头看”活动的有效开展,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顿规范成果更加巩固。
(结束语)
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深入开展“回头看”活动,为新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国土资源保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目前,新泰市正借“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活动的东风,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管好用好宝贵的矿产资源,为建设“和美城市、幸福新泰”而不懈努力!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