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三专题.近代后期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2024-02-27 来源:星星旅游
第三专题:近代后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知识构建

中国近代后期主要是无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阶级: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在1919年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干部和组织上准备了条件。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自己的理论器、奋斗目标、革命纲领。 2、国民大革命时期。

从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到1927年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为国民大革命时期。1922—1923年第一次工人运动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了,其标志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合作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由于国民党右派突然背叛革命,发动一系列反革命政变,陈独秀又犯 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导致国共两党第一次歙 和失败。这也表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从1927年8月到1937年7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但从1931年到1937年,随着日本侵华的步步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有:一是国民党新军阀取代旧军阀的统治,建立起一党专政;二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从参加革命到独立领导革命,从幼稚走向成熟,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三是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扩大对中的侵略,国共两党由武装地峙逐步走向合作,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逐渐走向对外反抗侵略的民族战争。 4、抗日战争时期。

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国共两党以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形式进行了全国的、全民族的抗战。对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应注意理清线索:(1)一对矛盾: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矛盾,它制约着以国共两党为代表的阶级矛盾,促成了两党的合作 ,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2)两条抗战路线:由于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因而在抗战期间执行的是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和全面抗战路线,并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战场。(3)三个发展阶段:战略防御(1937.7—1938.10)、战略相持(1938.10—1944)和战略反攻(1944—1945.8)三个阶段。

5、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从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美蒋勾结发动内战。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从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始,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主攻方向为中原地区。经过一年多的作战,敌我力量对比

- 5 -

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共中央作出了开始伟大的战略决战的决策,1948年9月—1949年1月,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开始渡江作战,4月23日,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实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

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在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与取得的胜利成果基本一致的有 ( ) ①外争国权 ②内惩国贼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3、毛泽东曾说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请你想想,这个“大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 A、1919年 B、1921年 C、1937年 D、1949年

4、下列事件中,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又以反对北洋军阀为目标的是 ( ) ①二次革命 ②南昌起义 ③五四运动 ④北伐战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北伐战争时期爆发的农民运动和工人武装起义的相同作用是 ( ) A、涤荡了封建主义、土豪劣绅在中国的统治 B、迫使北洋军阀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有力地支援和配合北伐战争 D、加速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6、在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几次重要的武装起义。其中公开打出中国工农革命军称号的起义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7、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 )

A、采用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进行了积极抵抗 C、积极动员组织民众抗战 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8、下列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盟会是中国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C、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始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下列哪次战役后写的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下列历史事件和邓小平直接有关的是 ( ) ①挺进大别山 ②百团大战 ③淮海战役 ④辽沈战役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权,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的南昌讲话

材料三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

中途妥协。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战事的解决。”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此密电发出后,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2)据材料二,蒋介石顽固推行什么政策?你有何认识?

(3)据材料三分析,蒋介石对日本侵略实行的政策有何变化?

三、问答题

在中国新民主主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几度和谈共谋大业,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周恩来亲历和谈并起了重要作用。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周恩来在20世纪30—40年代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在其中的一次谈判中,蒋介石提及周恩来是他的部下,这是为什么?而周恩来认为“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是否成为了事实?

(2)分析两次国共谈判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或作用,说一说人们从中得到了哪些认识。

打击、排挤下日趋萎缩。

6、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49—1952):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7、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

8、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1957—1966):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使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左”倾错误的发展,导致经济困难。

9、“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1966—1976):经济损失巨大,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现在):坚持经济建设,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二、政治的近代化

1、戊戌变法时期:对旧制度作了一些改革,如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废除旗人特权等。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用武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规定了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等权利,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⑴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了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的红色政权。

⑵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根据“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⑶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各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4、社会主义时期:

⑴1949年成立的中华共和国是人民民主政权。

⑵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三、思想的近代化

1、开明的士大夫:如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

2、地主阶级洋务派: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实行维新变法运动,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主张民主、共和,用武力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5、先进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出“四提倡”、“四反对”,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以空前解放;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6、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实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业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

- 6 -

第四专题:中国近代化探索发展史

知识构建

中国近代化是指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的法制化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全方位的变化,它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相互伴随,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称之为“近代化的起步”。1919年后的30年,中国近代化程度虽有所深化,但发展缓慢,成效不显著,近代化最终未能实现。这一发展历程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经验和教训给后人深刻的启示,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全国各地中考综合文科开卷考试趋势的发展,对于中国近代化的考查将进一步得到重视。 一、经济的近代化

1、近代化的开始: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4、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一些海外的资产阶级和华侨投身于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再加上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短暂的发展。

5、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以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

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在一定程序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2、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日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 ( ) 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 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 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 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

3、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20世纪中国革命历程中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都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里程碑 ②都是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运动 ③都试图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④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既是否定又是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历史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6、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一次是指 ( )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7、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 )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 A、“三大改造”完成 B、新中国成立 C、《共同纲领》通过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9、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 ( )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B、打破了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破坏了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人先后拜了三位老师,即欧美、日本和苏俄。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近代化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从1861年至今,34年的自强,16年的变法,67年的革命,21年的改革,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请回答:

(1)用史实说明中国近代化始于1861年。

- 7 -

(2)作者认为“从1861年至今,34年的自强,16年的变法,67年的革命,21年的改革,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试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3)概述中国以欧美和苏俄为师的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问答题

《近代史研究》载文云:“回顾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人们发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三者各自的得失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着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及特点。”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论述三者在探索中国近代化方面各自做出的主要贡献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