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申 请 书
(同行专家推荐)
成 果 名 称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理论、历史与现实
学 科 分 类 民族问题研究
申 请 人
申请人所在单位
填 表 日 期 2013年8月21日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3年2月修订
申请者的承诺:
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并保证没有如下任何情形之一种:
1.申报成果完成不足80%;
2.申报成果为博士论文(博士后研究报告),通过后不满2年或未作较大修改;
3.申报成果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4.申报成果为出版著作的修订本或与已出版著作重复10%以上; 5.申报成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含子项目)、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成果;
6.申请人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尚未结项; 7.不同意由全国社科规划办统一安排出版; 8.本成果距上次申请未立项不足一年。
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全国社科规划办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全国社科规划办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人(签章):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用计算机如实填写,所用代码请查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
二、封面上方编号框不填;封面上的“学科分类”填写代码表中的一级学科名称,如“世界历史”。
三、申请书报送一式2份,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活页夹在申请书内。
1
填 写 注 意 事 项
一、数据表将全部录入计算机,申请人必须逐项认真如实填写。填表所用代码以当年发布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为准。
二、表中粗框内一律填写代码,细框内填写中文或数字。若粗框后有细框,则表示该栏需要同时填写代码和名称,即须在粗框内填代码,在其后的细框内填相应的中文名称。
三、有选择项的直接将所选项的代码填入前方粗框内。
四、本申请书前四项栏目内容由申请者填写。栏目无内容的,请填写“无”。 五、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成果名称——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副标题)。 主题词——按研究内容确定,限填3个,词与词之间空一格。
学科分类——粗框内填3个字符,即所报学科代码的2个字符加专业代码的1个字符;细框内填所报学科专业名称。例如,申报外国文学中的比较文学,则在粗框内填“WWB”,在其后的细框内填“比较文学”字样。
所属系统——以代码表上规定的七类为准,只能选择某一系统。
工作单位——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填写全称。如“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不能填成“北京师大哲学系”或“北师大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不能填成“中国社科院数技经所”,“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不能填成“北京市委党校”等。
通讯地址——请详细填写,包括街道名和门牌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注意填写邮政编码。
主要合作者——必须是真正参加本书撰写工作的人员,不含项目负责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成果形式——成果形式为“专著”填“A”,“工具书”填“E”,以此类推。成果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申请经费——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
六、本表各栏除特别规定外,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注意保持页面完整性。 七、寄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力学胡同3号力学宾馆,全国社科规划办收;邮政编码:100800。联系电话:(010)58336103、63098241。电子邮箱:ghbwps@126.com。
八、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的申报材料,分别寄送三个单列学科规划办。
2
一、数据表 成果名称 主题词 学科分类 成果形式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理论、历史与现实 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建构 全球化 MZA 民族问题理论 A 申报成果字数 160(千字) 最终成果字数 200(千字) A专著 E工具书 G资料汇编、其它 2014年12月30日 首次申报 性别 专业职务 最后学位 民族 B A 申请经费 上次申报时间 副教授 博士 出生日期 研究专长 担任导师 15 年 月 日 MZA 民族问题理论 B 硕士生导师 否 无 无 高等院校 计划完成时间 成果是否系首次申报 申请人姓名 行政职务 最后学历 A 无 研究生 博士毕业单位 博士论文名称 博士导师姓名 论文通过时间 否 无 无 是否提交博士论文原文及修改说明 合作导师姓名 出站时间 是否提交博士后报告原文及修改说明 内蒙古自治区 所属系统 A 成果是否以博士论文为基础 博士后研究单位 博士后报告名称 成果是否以博士后报告为基础 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5 工作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办) (宅)无 (手机) 专业职务 无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 作 单 位 邮政编码 本 成果主要合作者 姓名 本成果受过何种资助 3
二、相关项目及成果
本 人 承 担 过 的 国 家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序号 项 目 名 称 项目类别 编号 是否结项 是否出版 本 人 历 年 已 出 版 的 直 接 相 关 著 作 序号 1 著 作 名 称 民族政治发展导论 本 人 近 两 年 内 发 表 的 相 关 论 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论 文 名 称 外观与内核:论现代民族国家的双重建构 试论民族个体的政治角色 论后发形态民族政治发展模式——以民族国家及其构建为视角 论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 论民族个体身份的双重性 论民族政治学视野中的民族国家 论族际政治整合:研究取向与实践模式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兼谈“共存共生”论对两者关系协调的启示 论民族政治发展的基本内涵 发表期刊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时间 2013年7月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4月 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 2013年5月 理论月刊 广西民族研究 2013年4月 2013年2月 理论与现代化(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3年1月 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 贵州民族研究 天府新论 广西民族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社会科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新疆社科论坛 2012年12月 2012年12月 2012年11月 2012年3月 2012年3月 2011年12月 2011年12月 10 论民族政治发展基本概念的界定 11 论族际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12 讨论与述评:西方语境下的民族主义研究概要 4
三、申报成果介绍
本成果主要内容(详写),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学术创新,学术价值;存在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下一步研究计划。(此栏目不超过3500字;此外,还须另制作活页一式7份附在申请书中,活页样式附后) 本成果主要内容 现代民族国家是在欧洲传统王朝国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民族国家与以往国家形态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诸多差别,这些差别也构成了民族国家的优势。由此,民族国家产生示范效应而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扩展,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基本的政治分析单位和国际关系分界。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民族国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理论回应,中西方学界在有关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历史命运的讨论中,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认为民族国家已经过时,宣称“民族国家终结”,倡导通过“世界政府”与“全球治理”来替代民族国家;另一种则认为民族国家数量的增多和族性的加强意味着它不会被取代,主张通过“国族建设”、“重塑国家主权”、“国家能力建设”等途径来重振民族国家。那么,应该如何看待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初创、历史演进及其全球扩展与当今民族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具有怎样的联系?民族国家的发展前景会怎样?对于这些关乎民族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的深切关注,构成了本成果写作的初衷。我们试图以“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为视角,通过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的考察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尝试性解答。 本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作为本成果的“理论基础”部分,书稿第一章对国家建构理论进行了当代政治思想史的考察。“行为主义革命”打破了将政治学等同于国家学的传统,开辟了政治学研究的全新方法与广阔领域。但因其固有局限,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使国家回到注意中心”的运动,比较政治学研究向国家中心论范式回归,国家建构作为“回归国家”的新兴理论开始受到关注。书稿系统梳理了国家建构理论的两大流派以及近年来国际组织对于国家建构理论的拓展,并对中西方学界探讨国家建构阶段特征与类型划分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评介。 作为本成果的“概念解析”部分,书稿第二章对核心概念“民族”、“民族国家”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进行了深入解析,以此廓清本项研究的边界。书稿从“作为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族”和“作为不同表述单位的民族”两方面讨论了民族概念的多义性,系统梳理了中国学术话语中的民族及其使用情况;比较了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民族国家概念及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就民族政治学学科背景中的民族国家定义、基本形式以及民族国家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关联进行了分析;提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由民族建构和国家建构两个面向构成,民族建构构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内核建构,而国家建构则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外观建构。书稿还对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的关系,以及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实践中存在的观念误区进行了分析。 作为本成果的“历史梳理”部分,书稿第三章以民族国家建构为视角,对民族国家在西欧的初创、在美洲和大洋洲的发展以及在全球范围的扩展历程进行了全景式、历时性的梳理。书稿把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早期建构概括为“内生形态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把以欧洲移民作为主要人口来源,形成于美洲和大洋洲早期殖民地上的民族国家及其建构过程概括为“衍生形态的民族国
5
家建构模式”;把伴随三大帝国解体、亚非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和苏东剧变而形成的民族国家及其建构过程概括为“外生形态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在梳理的过程中,对三种类型民族国家建构模式的基本经验、主要特征和一般规律进行了总结,并对每一模式的典型国家(选取了英国、加拿大和尼日利亚)进行了个案分析。 作为本成果的“现实观瞻”部分,书稿第四章对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当代境遇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我们把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遭遇的挑战概括为来自外部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非政府组织的“去国家化”挑战和来自内部族群民族主义和次国家体系的“去中心化”挑战。之后,对于在中西方学界有关民族国家历史命运的争论中所形成的“反对民族国家”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分析和驳斥。我们认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任务还远未完成,作为对现实挑战和理论争论的回应,我们应该对民族国家及其建构本身进行反思,进而通过国家权力与国家能力的建构、国族建设与国家一体化的努力来“重构民族国家”。 主要观点 为了对民族国家的当代境遇和发展前景做出科学判断,需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系统考察民族国家建构问题:①通过理论维度系统理解民族国家建构的基本线索、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形成对于民族国家及其发展演进的理性认识;②通过历史维度全面展现民族国家建构在全球范围的演进历程,为理解民族国家的当代境遇提供历史关照和逻辑线索;③通过现实维度深度展现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遭遇的挑战,系统剖析学界“反对民族国家”的主要观点,形成对于民族国家历史命运的前景瞻望。 民族国家是基于特定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而出现的特定国家形态,是国家形态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民族国家的历史建构是有章可循的,有其产生、发展和演进的一般规律。对于这一规律的认识、提炼和总结,形成了国家建构理论。及至当代,新兴民族国家的建构则是在国家建构理论与建构民族国家实践的相互影响、彼此促发下做出的具体选择。 民族国家是由一个或多个民族基于共同的国家认同而建立的主权国家。民族国家是在国家形态历史演进中出现的一种具体类型,和民族国家处于同一序列的国家类型是城邦国家、王朝国家(封建帝国)等等。如果把民族国家出现之前存在过的国家形态称之为“传统国家”,那么也可以把民族国家称之为“现代国家”或“现代民族国家”。以掌控国家政权的民族数量多少为分界,可以把民族国家的基本形式划分为单一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包含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两个面向,前者属于内核建构,旨在把全部国内族群整合为拥有共同政治文化特质的国族的努力过程,目标是实现统一的民族国家认同;后者属于外观建构,旨在推进国家政治制度体系的现代化,目标是建立现代国家民主制度。民族建构与国家建构之间存在共生互动关系,在两者的共同推动下,民族国家既拥有了国族对国家的内在忠诚,也具备了现代民主国家的外在形式。 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过程,其实就是民族国家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那里被不断建构的过程。根据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民族国家建构的历时性和阶段性特征,可以将其区分为“内生”、“衍生”和“外生”三种类型,围绕三种类型,形成了三种民族国家建构主要模式:内生形态
6
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衍生形态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和外生形态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不同模式的民族国家建构在其本质特征、基本经验、一般规律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全球化带给民族国家的挑战以及学界“反对民族国家”的声音意味着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任务还远未完成。作为回应,应该对民族国家及其历史建构本身进行反思和理论探索,进而通过国家权力与国家能力的建构、国族建设与国家一体化的努力等途径来“重构民族国家”。 研究方法 本成果的研究以民族政治学作为专业背景,借鉴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 学术创新 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个维度系统考察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形成对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规律性认识,对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和发展前景做出科学判断和合理瞻望,指出全球化时代“重构民族国家”的一般路径选择。 学术价值 ①国内对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问题的规范研究较为罕见,更没有出现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个维度就此进行系统考察的研究文献;②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是对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国家历史演进具体道路的理论抽象,也是对不同类型民族国家历史演进本质特征的学理概括;③对于民族国家建构模式的类型学划分及其规律总结,可以透过世界各国千差万别的民族国家建构具体道路及其效果去洞见民族国家建构的本质和规律,推动该问题研究朝着学科化、理论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④能够帮助我们把握民族国家建构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经验,为我国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与他国镜鉴。 存在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 ①本成果在研究框架结构的搭建方面还有提升和凝练的空间;②对于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还有需要斟酌和明晰的地方;③对于民族国家建构的三种主要模式的基本经验、主要特征、一般规律的概括还比较粗略;④对于“重构民族国家”的立论根据和路径选择方面还有需要细化和完善的地方。 下一步研究计划 ①将本成果三级目录中标示“尚未完成”的部分完成好;②针对本成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优化、提炼和整合研究内容,努力呈现该项研究的学术创新点和学术价值;③通过参加学术会议、走访专家、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搜集文献资料、展开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本成果的学术质量,扩大本项研究的社会影响。
7
四、成果概要(活页)
申报书稿字数在80万字以上者填写本项内容 包括:学术价值,主要内容,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学术创新及全书目录(未完成章节须注明),参考文献。(此栏目不超过2万字,须隐去申请者姓名,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一式5份附在申请书中) 五、评审回避专家(最多可以提出三名)
专家一 专家二 专家三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六、专家推荐意见
推荐人必须认真审读申报成果,对该成果的学术质量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由本人亲自签字。一旦推荐,须承担个人信誉责任。 推荐人姓名 工作单位 年龄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联系电话 推荐人签字: 年 月 日
8
推荐人姓名 工作单位 年龄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联系电话 推荐人签字: 年 月 日 推荐人姓名 工作单位 年龄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联系电话 推荐人签字: 年 月 日
9
七、申请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申请书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修改申报成果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项目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公章 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八、省区市社科规划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或单列学科规划办 意见 申请书填写内容是否属实;对申请人所在单位意见的审核意见;是否同意报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申请书填写内容属实,同意申请人所在单位的意见,同意报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单位公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