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跳仓法施工工艺是指在一些大的建筑物地基或者大面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按照分块规划、隔块施工、分层浇筑、整体成型的施工原则,由于混凝土浇筑以后的5~10天之,其性能尚未稳定,此时可以充分将其水化热内应力释放出来,从根本上减少混凝土开裂的问题,这就是混凝土跳仓法施工的基本原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凝土的开裂,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主要思路是采取抗与放相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 混凝土施工;调仓法;施工控制 1、地下室跳仓法施工的原理
在建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般地下室混凝土施工属于大面积施工,工程上经常采用跳仓法,这种施工方法主要是按照“抗放兼施、以抗为主、先抗后放”的施工原则有序进行,在施工前设计人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跳仓的间距,浇筑完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结构本身由于变形输出的总能量会逐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并缓慢的释放出来,如徐变、裂变消耗能,弹性应变能或位移释放能等,整个过程体现总能量的吸收过程和释放消耗两个过程。在施工的初期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此时就需要通过混凝土的结构位移来释放早期的应力,而在封仓阶段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已经逐渐变强,此时就可以充分借助混凝土自身的强度约束来抵抗应变的发生,从而体现“后抗”特征。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施工方会安排专门人员做好防水以及回填土等工作,尽可能的降低浇筑的混凝土长时间暴露在空气当中,结构在硬化过程中逐渐会收缩以及产生的温度效应就会降到最低,从而实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目标。
1.
跳仓法施工的具体特点
在一些大体积混凝土和地下室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跳仓法的施工有多种优势,能够最大限度的缓解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温度效应产生的各种裂缝。具体来说,
第一,施工缝容易清理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结合,使用跳仓法施工时,浇筑的时间间隔较短,由于施工缝所处的地方混凝土强度比较低,而且随后浇筑的混凝土的钢筋还未做好保障工作,周围的垃圾杂物、尘土等物质较少,现场施工人员可方便对施工缝周边进行清理,所以后浇筑的混凝土能够更好的与仓间混凝土进行紧密结合。第二,将后浇带混凝土分割为分割为若干个跳仓法小块进行浇筑,每一个小块在浇筑完成以后,其本身能够释放早期由于水化热产生的温度伸缩变形能量,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再合拢,形成一个混凝土整体。后期的降温及收缩作用能够通过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进行抵消,减少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第三仓间浇筑时间间隔是挑仓法施工的关键。采用跳仓法施工通过施工缝来代替后浇带,无论是底板还是楼板侧墙,各部分都可以分成若干个小块进行流水施工,施工人员可以缩短流水节拍,从而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最后,工程项目中采用跳仓法进行施工时,不仅要重视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而且还要充分做好混凝土结构的保温保湿措施,通过利用混凝土浇筑的后期强度来避免产生有害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质量。
3.地下室跳仓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3.1跳仓法施工的工艺流程
在地下室的建筑施工中,使用跳仓法施工,第1步要做好理论计算。针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分析;第2部结合计算结果,提出取消后浇带,采用跳仓法施工的方案;第3步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针对使用跳仓法施工进行沟通交流,让工程参与方熟悉施工情况,便于配合开展相关工作;第4步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合理选择符合强度要求的混凝土原材料;第5部经过科学的实验来不断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第6步,使用流水施工将混凝土按照顺序开展浇筑工作;第7步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3.2使用跳仓法施工时注意事项
3.2.1跳仓法施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现代建筑当中无论是住宅建筑,还是商业建筑的工程项目地下室通常是车库、仓库等空间,这些地方往往使用的是大面积的混凝土。
所以施工方要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合理使用跳仓法进行施工。通过把大面积结构按施工缝的情况进行合理分段,在浇筑时隔一段再浇筑另一段,第1次浇筑完以后,需要经过7天的养护,再对相邻剩余未浇筑的地方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使整个混凝土成为一个整体。使用跳仓法施工的条件是需要有足够的流水段,这样既能够提升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又能够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进度,符合建筑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求和工期要求。
3.2.2混凝土施工段的具体划分
施工单位可以按照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图纸,分析后浇带的划分以及施工进度计划,按照跳仓法的施工工艺和要求,把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有序的划分为一定数量的施工段,同时要注意每段长度设定在30~40米内。如果遇到长度超过设计值的情况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热膨胀带来提升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
3.2.3合理设置施工缝
施工缝是地下室跳仓法施工的重要工序,合理设置施工缝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在选择施工缝的位置时,要尽量避开水井、电梯坑等一些结构变化较大的位置,同时对一些受力较大的结构位置也不适合设置施工缝。对于板底的施工缝留置尺寸应在板跨的1/3左右处,对于外墙水平施工缝来说,一般情况下在楼板以上500mm处。最后对于竖向施工缝和楼板施工缝来说,通常情况下留置的位置在所在跨的1/4至1/3处,这样才能够更有利于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提高。
3.2.4合理处理施工缝
在处理施工缝时,通常情况下是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24小时以后进行的,此时混凝土的表面已经硬化,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除去养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以及比较松动的石子,同时也要对混凝土表面较为软弱一层进行清理,需要对周边的混凝土凿毛,增加混凝土表面的附着力。此外在施工缝浇筑之前还需要提前24小时对施工缝的周围的结构用清水进行冲洗,并保持其湿润。在施工缝周围铺设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作为已浇筑混凝土结构与新浇筑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粘合剂。在浇筑混凝土时还要特别注意避免混凝土沿着施工缝旁边下料
的情况发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施工人员操作振捣设备逐渐向施工缝靠近,振捣间距一般保持在1m左右,在施工缝的接缝处应该加强振捣工作,保证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提高施工缝的处理质量。
3.2.5跳仓法混凝土的浇筑与后期的养护
使用跳仓法对地下室进行浇筑施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释放混凝土产生的各种能量造成的形变问题。所以在浇筑时间上一般情况下相邻两个施工段之间的直接必须达到7天以上,这样就能够充分释放已经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形变能量,同时对于混凝土模板内的各种杂物需要认真清理干净,完成各种浇筑前的检查准备工作,在浇筑过程中要安排专门的施工人员做好政党工作,在每一个振捣点要严格控制振捣的时间停留长度,一般情况下在10秒左右,当浇筑混凝土表面分泌出水时要及时的排除,特别是对一些施工缝很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要使用二次震振捣技术,二次振捣的时间间隔必须控制在两小时以后。最后在振捣时要避免接触模板或钢筋,以免造造成钢筋或者模板一位影响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以后,通常在4小时以后进行二次压光,这样就可以充分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早期塑性裂缝,二次压光工序完成以后,安排专门的养护人员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麻袋,在常温下进行喷水养护,养护的时间不少于14天。
结语
总之,在地下室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使用跳仓法施工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混凝土的永久变形,减少混凝土产生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浇筑质量,因此,跳仓法施工对于大面混凝土浇筑施工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伭永利,于子洋,王扬,黄茂贵.地下室超长结构跳仓法施工在工程中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8):83-84.
[2]魏国伟,李振兴,冯峰.某工程地下室基础筏板跳仓法施工技术[J].城市住宅,2021,28(06):237-239.
[3]黄超,周林城,夏松林,曾杰,何世民.地下室顶板防水刚性层免切缝跳仓法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3):52-53.
[4]章谊.跳仓法替代后浇带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运用[J].建筑施工,2020,42(07):1166-1168.DOI:10.14144/j.cnki.jzsg.2020.07.018.
[5]赵广书.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跳仓法施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0.DOI:10.27200/d.cnki.gkmlu.2020.0002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