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单元】
1、《宋太祖治军》 宋太祖朝会,常告诫士兵的衣长不能超过膝盖,买鱼肉和酒进入军营的人都有罪。又制订轮流守卫边防的规定,想要他们习惯(生活)在山川地带的劳苦、远离对妻子儿女的眷恋,加上(士兵)在外面守边的时侯多,在军营里的日子少,人人少生孩子衣食容易充足。另外执行京城警卫任务的士兵领取粮食,军营在城东的,就规定去城西的粮库领取,在城西的,规定去城东粮库领取,都不允许租用车夫,一概必须自己背粮。(太祖)曾亲自登在城楼上观看他们(背粮)。大概是使他们辛劳用力,抑制他们的骄(娇)气的情绪。所以士兵穿的吃的不羡慕军队外的浮华,安于艰辛劳苦而容易差谴。
2、《宋太宗故意杀人》 宋太宗才继位,觉得要有使内外服从的事。一天,皇帝坐车去京城市场,店铺间有个乞讨而要不到东西的人,就靠着门大骂。店主人表示歉意,但是(经过)长久还是得不到调解。大家正在围观时,忽然有一个人(从人群中)跳出来用刀刺死了乞丐,并留下刀离去。正好天色已晚,没有追捕到(杀人者)。第二天奏章禀报此事让太宗知道,太宗非常愤怒,说(这是)沿袭五代时混乱的社会风气,竟敢在国都大白天杀人。立即严加搜捕,限定时间一定要抓获(杀人者)。官吏惧怕罪责,长久,追踪这件事情,(结果)是店主人愤怒得不能忍受而杀了乞丐罢了。罪案(就这样)办好了,太宗说:“你能够像这样用心的办案,即使这样,再对这案全复查(一遍),不要冤枉他,并把他的刀带来。”没过几天,地方官再次上殿,用刑狱的纪录回答,并把刀呈上。太宗说:“(案件)核对(过)吗?”回答说:“核对了。”于是太宗回头看着旁边的小太监说:“把我的刀鞘拿过来。”小太监听命,就捧刀插入刀鞘中。接着(太宗)拂袖而起,进入(里边),说:“这样怎么不是胡乱的杀人呢!”
3、《陈涉杀故人》 陈胜在陈地称了王,他的曾经与他一起受雇佣耕种的老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到陈地去,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宫门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老朋
友)自己多次分辩,才放了(他),(但)不肯替他通报。陈涉出来,(老朋友)拦道呼唤陈涉。陈涉听见呼唤,就召见(他),坐车载着他一同回宫。进入宫中,(老朋友)看见宫殿帘幕,说:“(宫殿)好多啊,陈涉做了王,宫中陈设阔气啊!”老朋友在宫中进进出出愈加随便,讲陈涉过去的情况。有人对陈涉说:“你这朋友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降低了(您的)威信。”陈涉(就)杀了老朋友。陈涉的老朋友们都自行离开(陈涉),从此没有人亲近陈涉了。
4、《蹇材望伪态》蹇材望四川人,任湖州副知府。元军将要到来,他毅然发誓一定(为战元军)而死。于是做了块大的锡牌,它的上面刻着“大宋忠臣蹇材望”。又把两片银子凿了孔,并在它的上面写着:“有人得到我的尸体,希望替我埋葬,还希望被祭祀,墓碑上刻写‘大宋忠臣蹇材望’。这两片银子作为埋葬的费用吧。”每天把锡牌与银片挂在腰间,只等元军来到城下,就自己跳入水中(自杀),并告诉所有的同乡人和与他往来的人,人们都同情他。丙子年(1276年)正月初一,元军攻入湖城,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里去了,人们都说他(在水里)淹死了。不久(他)穿着元军的服装骑着马回来,(这)才知道早一天(他)出城迎见叩拜(元军)了。于是(他)获得了湖州知府的官职。
5、《墨以陈为贵》 墨以时间长为宝贵,我所藏的两块墨,形状款式古朴典雅,这应该是好墨。只是我不善于写字,未曾磨研试用,然而正是我不善于写字,所以墨能长久地保存。过去苏东坡说:吕行甫喜欢收藏墨宝但不会书法,便时而磨墨汁小尝一口。我没有尝墨汁的胆量,只是用手抚摸(闻它的)香味,(墨宝)值得欣赏啊。
【第二十五单元】
1、《僧荐重元寺阁》 苏州的重元寺阁的一个角突然下沉。估计把阁扶正荐直的费用要用几千贯钱。有位云游四方的和尚说:“不用让人费心。请一个人把木头削成楔子,
(就)能够把阁扶正。”寺庙的住持听从他的建议。游僧每次吃完饭,总拿几十个楔子,拿着斧头登上阁楼,在里面敲敲打打。不超过一个月,(重元寺阁的)柱子都扶正了。
2、《 喻皓定塔》 吴越王钱俶在杭州的梵天寺叫人建造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俶就登上塔,担心塔晃动。工匠师傅说:“还没铺瓦,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用瓦铺在塔上,然而和原来一样晃动。没有办法,(匠师)暗地里叫他的妻子去见著名匠师喻皓,询问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容易,只要一层接一层在铺完木板后,就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匠师按照他的话(做),塔就稳定了。因为钉已钉住木板,(塔的)上下缠束,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彼此结合在一起,人踩在木板上,自然就不晃动了。人们都佩服喻皓匠师(技艺的)精巧。
3、《 一字师》 唐朝诗人郑谷在袁州,和尚齐己就带着所写的诗前往拜访谒见他。(齐己)有《早梅》诗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笑着对(他)说:“数枝(开)已不是早了,不如‘一枝’就好。”齐己感到惊讶,不由得提起三衣磕头膜拜。从此,读书人中认为郑谷是齐己的“一字师”。
4、《 中山窃糟》 以前鲁国人不会酿酒,只有中山国的人善于酿烈性的“千日之酒”,鲁国人索求千日之酒的配方,没有得到。有个在中山国做官的人,住在酿酒的主人家,拿了千日之酒的酒渣回去,用鲁国的酒浸泡千日之酒的酒糟,对人说:“这是中山国的酒啊。”鲁国人喝了这种酒,都以为是中山国的酒。一天,酒店主人来到(鲁国),听说有(中山国的)酒,取这种酒来喝,(喝了)吐出酒笑着说:“这我的酒渣的酒液啊。”
5、《犬负米救主人》 杨光远在青州反叛,有孙某居住在被包围的城中,他的田庄在青州西面。城门关闭已经好久,城内外隔绝,粮食将要吃完,全族人愁苦哀叹。有一只狗在身边走来走去,似乎有忧虑。孙某(对犬)说:“家里没有粮食,人将要(饿)死了,
怎么办?你能替我到田庄去取米吗?” 狗摇着尾巴答应他。这天夜里,(孙某)安置一个布袋放进书信,系在狗的背上。狗就从水洞出去,到了田庄就叫(起来)。庄上的人开了门,认识那只狗,取出书信看,让狗背了米返回,(狗)天没亮就进了城。像这样做(连续)几个月,孙某全家能够不挨饿。后来杨光远败退,城门开了。
【第二十六单元】
1、《杨氏力守项城》 唐德宗建中年间,李希烈背叛朝廷,占领汴州后,又图谋袭击陈州。李侃任陈州项城的县令,以为城小贼军的兵多,想放弃县城逃走。他的妻子杨氏说:“贼军到来(你)应当守住县城,力量不够,就战死。您放弃县城逃走,谁来守城呢?”李侃还是决定不下,妻子说:“请重赏招募敢于赴死的人!”李侃于是召集官员、百姓商议说:“你们出生在这里,祖辈的坟墓在这里,难道能忍受贼人的欺凌、糟蹋吗?”大家哭泣,发誓与县城同生死。就与贼军在城外交战,李侃中了乱箭,(受伤)回家,妻子责备(他)说:“您不在阵地,谁肯(上前)坚守呢?死在战场,总还胜过死在床上好。赶快前去监督作战!”李侃立即登上城楼,士兵的斗争意志极大地振奋。(这时)恰巧贼军的将令中箭而死,于是退兵离去。项城最终得以保全。
2、《王孙贾诛淖齿》 王孙贾十五岁,侍奉齐闵王。(燕国攻打齐国),齐闵王出逃,不知道齐闵王去哪儿。他的母亲(对他)说:“你早上出去晚上回来,(我)就靠着家门盼望;你晚上出去没回来,我就靠着里巷大门盼望。你现在侍奉大王。大王出逃,你不知他在何处,还回来干什么?”王孙贾于是走到市场上,说:“淖齿使齐国大乱,杀了闵王,想与我去讨伐(淖齿)的,袒露右臂!”市场上跟随的有四百人,与他(一起)讨伐淖齿,刺杀了他。
3、《王广之女》 王广的女儿,不知道她是哪里人。容貌体质很美,意气激昂有男
子汉的气概。王广是扬州刺史,敌人头领梅芳攻占扬州,王广被(梅芳)杀死。王广女那时十五岁。梅芳纳她为妾。不久王广女在暗室中击杀梅芳,没有击中,梅芳惊恐起身问:“为什么反叛(我)呢?”王广女责骂他说:“蛮人畜牲!我知道父仇不共戴天,母仇不能共地,你背叛朝廷,横行不法,害死人家的父母,又无礼地凌辱人,我不让自己死的原因是想杀死你罢了!”言辞气势激烈,话说完后就自杀,梅芳阻止她也不可能。
4、《扛米》 松江某宰相的孙子某,贫穷,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他家早先的仆人发财富了,(他)就前去请求帮助。正好碰上(原仆人家)在舂米,(原仆人)把五斗米吩咐佣人背着跟随(他)前去。佣人背不动,在街路上歇息。某问佣人说:“为什么没有力气到这种地步?”佣人叹息着说:“我(本来)不是做佣人的。先祖是某宰相。”某惊讶地说:“这样,那么(我们)是亲戚了!”然而两个人都不能背动(五斗米),于是为此两人抱头痛哭。说:“父母生养我们子女非常辛劳啊!”街市上的人都围拢来观看.一个老人给他们一根竹竿,(两人)一起抬着(米)回去。两人的先祖都是崇祯年间的宰相啊。当时的人们为他们编了一段话说:“五斗米,两公子,抬不起,空读〈诗经〉哀怨‘劳苦’,你们的父祖对子孙的考虑,哪里会料到有这种情况呢!”
5、《牧童指瑕》 四川有个杜某,喜爱书画,所藏的珍贵的画有几百件。有一幅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的斗牛图,(他)特别喜爱。经常随身带着。一天晒书画,有一个牧童看见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画的是斗牛。牛斗的时候力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大腿之间。现在(这两头牛)摇摆着尾巴角斗,错了。”杜某笑着认为他说的话是对的。古语说:“耕种应当问奴仆,纺织应当问婢女。”确实(是这样)。
【第二十七单元】
1、《鬼避姜三莽》 景城有一个姜三莽的人,胆大并脾性愣。一天听人说宋定伯卖鬼
赚得钱的事情,非常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鬼可以捆绑起来!如果每天晚上捆绑一个鬼,用唾液啐它使变成羊,天亮了牵到屠宰集市中去卖,足够供(我)一天买酒肉的钱了。”于是每夜扛着木棍拿着绳子,秘密地行走在荒坟之间,像猎人等候狐狸、野兔,最终没有遇见(鬼)。(他又)靠近一向被人称为有鬼的地方,假装喝醉了酒睡在那里来引诱鬼,(可是)也毫无动静,没见到(鬼)。一天晚上,隔着树林看见几个磷火,(他)就跳起来奔过去,还没到那里,磷火已经像火星一样消失了,(他)懊悔遗憾地返回。像这样做有一个多月,没有得到什么,(这)才停止。大概鬼欺侮人,常常乘人的畏惧心里(下手)。三莽确信鬼可捆绑,意念中已没有鬼了,他的气势足够用来吓退鬼,所以鬼相反躲避他了。”
2、《未死之鬼》 人们活在这个世上,只知道已经死了的鬼,而不知还有没死之人(其实)也是鬼。(那些)只知吃喝的人,有的醉生有的梦死,(浑浑噩噩)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鬼又有什么两样?我曾经见过未死的人间的鬼去凭吊已死的的鬼,(他)没想过(活着的鬼与死了的鬼)这件事,(其实它们之间)只是一点点差别罢了。
3、《慈惠而亡》 魏惠王对卜皮说:“你听说我的名声怎么样?”回答说:“听说大王仁慈(给人)恩惠啊。”魏惠王高兴地说:“这样,那么功效将达到什么地步?”回答说:“大王的功效达到灭亡的地步。”魏惠王说:“仁慈恩惠是做好事,做好事却要灭亡,为什么呢?”卜皮回答说:“慈是不残忍,惠是好赏赐。不残忍就不肯杀有罪的人,好赏赐那么不等到有功便行赏。有罪而不惩罚 ,无功劳而行赏,即使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
4、《楚人烹猴》 楚国有个人烹煮了猴肉请他的邻居(吃),(邻居)认为(那是)狗肉羹吃得很香甜。吃后知道那是猴肉,(就)蹲在地上吐出猴肉,把所吃的猴肉全排泄出来。这是未曾懂得滋味。邯郸有作出新曲的乐师,假托是擅长作乐曲的李奇所谱,众人都争着
学唱新曲。后来知道那曲子不是(李奇所谱),就都把那曲调抛弃了。这是未曾懂得乐曲。有个乡下人得到了一块未雕琢的玉石,喜欢它的形状,以为是宝把它收藏起来。把(宝贝)给别人看,别人认为是石头,于是扔掉了这块玉石。这是(他)未曾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啊。
5、《魏文侯问李克》 魏国国君文侯问李克:“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李克回答说:“因为屡次打仗屡次得胜。”文侯说:“屡次打仗屡次得胜是国家的福运,它是国家灭亡的原因为什么呢?”李克说:“屡次作战,百姓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国君就骄傲。以骄傲的国君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因此(一个国家)好战用尽兵力,不灭亡的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情。”
【第二十八单元】
1、《岳飞大败“拐子马”》 金兵主帅兀术有强大的骑兵队,都(装备了)很厚的甲衣,用牛皮带子连结,三人成为一联,称为“拐子马”,(宋朝的)军队都不敢抵抗。这战役中,(兀术)用一万五千骑兵向(宋军)袭来,岳飞告诫步兵,用麻绳扎住大刀冲入阵地,不要抬头看,只管砍(敌军的)马脚。拐子马互相连接,一匹马跌倒,另两匹马就不能行动。(宋朝)官兵奋起攻击,于是使金兀术的骑兵大败。
2、《郑武公伐胡》 从前郑国国君郑武公想攻打胡国,故意先把他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做妻子,用来讨得他的欢心。顺着(这一情况)郑武公问大臣们:“我想用兵,可攻打的是谁呢?”大夫关思其回答说:“可以攻打胡国。”武公愤怒地斥责他,说:“胡国是(我们的)兄弟国家,你说可攻打,为什么?”胡人的国君听说郑武公所说的,认为郑国是亲近自己,于是不防备郑国。郑人(突然)袭击胡国,(就)攻占了胡国。
3、《割瘿》夷门的颈瘤病人,头埋没在肩胛之中,颈瘤取代了脑袋:头,口、眼、鼻。耳都不能起作用。(一个)郢人怜悯他为他割除颈瘤。人们说:“颈瘤不能割。”(郢人)不听。最终割掉了颈瘤。(颈瘤病人)过了两夜就死了,国人归罪郢人。(郢人)辩解道:“我只知道除去他的病害罢了。如今(他)虽然死了,(但)颈瘤也没有了啊!”国人掩住嘴巴暗笑着走开 。
4、《林之栋画兰》 林之栋擅长画兰花,喜欢外出游玩,(凡是)听说有兰花在的地方,就必定要花大力气去找寻它。砍柴的樵夫有时告诉(他):在某个大山沟中,经常闻到兰花的香气特别浓,(但是)茅草荆棘(丛生),虎豹(出没),不能前去。林之栋于是召募壮士拿着刀箭和火枪之类的东西,准备了干粮,敲锣进入到深谷中,如同对付强敌一般。到了(那里)就(看到)兰花的叶子长有一丈多,花和手掌一样(大)。从此,他所画的兰花更是奇妙多变。
5、《不识姜菱者》 有个生来不知道生姜的楚国人,说:“这东西是从树上结成的。”有人说:“从土地中长成的。”那个人顽固地坚持自己的看法说:“请允许跟你用向十个人(质疑)作证。用(我)所骑的驴作为赌注。”后来到处问了十个人,都说“(生姜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那个人沉默不语改变神色,说:“毛驴就交给你,(可是)生姜还是树上结成的。”
有个生来就不知道菱角的北方人,(他)在南方做官,在宴席上吃菱角,连同壳吃进嘴里。有人说:“吃菱角得去掉外面的壳。”那个人袒护自己的缺点,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同壳一块吃想用来清热啊。”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回答说:“前山和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那姜生在土里却说是树上结成的,菱角生在水里却说是在土里产出的,都是因为无知
的缘故。
【第二十九单元】
1、《顾荣施炙》 顾荣在洛阳时,曾经应别人的邀请(赴宴)。(在宴席上)发觉烧烤肉的人有想尝烤肉的神色,于是放下自己(的烤肉)送给他。同席的人讥笑他。顾荣说:“哪有整天烧烤肉而不知烤肉的味道的呢?”后来(晋朝)遭受北方外族人侵略,(人们)渡长江南流,每当(顾荣)遇到危难,经常有一个人在身边(帮助他)。后来问他(是)什么原因,原来(他)是接受过施与烤肉的人 。
2、《郑牢谏山云》 山云到广西镇守,有个郑牢是老差役,性格耿直敢于直言。山云对他说:“世上的人说做将领的不怕贪污,我也可贪污吗?”郑牢说:“大人刚到广西,像一件洁白全新的衣袍,有一点沾污了,就像白袍上沾上墨汁无法洗去啊。”山云又说:“人们说土著人赠送物品贿赂官员,推辞了就会(让他们)怀疑而且生气,怎么办?” 郑牢说:“当官贪污受贿,那么朝廷有严厉的法律。大人不怕朝廷,反而怕土著人。”山云笑着接受郑牢的说法。山云镇守广西超过十年。廉洁的品行始终没有改变。固然(不全是)因为郑牢(的话),(然而)郑牢也是值得崇尚的。
3、《曲突徙薪》 有一个拜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他家的锅灶的烟囱笔直,旁边还堆积着柴草。客人对主人说,改建(笔直的烟囱)使它弯曲,让那些柴草移得远远的,不这样,将会有火灾。主人默不作声没应答。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一同来救火,幸亏火被扑灭了。因此(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他的邻居。被火烧伤的人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议“使烟囱弯曲”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杀牛置办酒席,最终不会有火灾的祸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宾呢?”
主人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4、《 王安期不鞭书生》 王安期任东海郡的太守,社会秩序混乱,(他)下令说“夜里不能私自出行。”差吏抓来一个在夜里(私自)出行的人。王安期问:“从哪里来?”说:“从老师家跟从老师学习(后)回家,不知道(晚了)。” 差吏问:“(要)鞭打吗?”王(安期)说:“用鞭打书生来树立威望,恐怕不是达到治理(社会秩序的)根本。”释放了书生,并吩咐差吏护送他回家。
5、《 蹶叔为农商》 蹶叔喜欢好强自信违背别人(劝)说的话。(他)在龟山的北面种田,用那高而平的土地种稻而低下的湿地种高粱。他的朋友对他说:“高粱喜欢高(地),稻子喜低下的湿地,可你做事相反,违反了高粱、稻子(生长的)本性,那怎么能有所收获呢?”厥叔不听。累积十年仓库里没有储粮。于是看他的朋友的田,没有不像那人所说的有所收获。不久(他)在汶上经商,一定是看中当时最急需的货抢着去进货,所到之处没有不和人争的。等到(他)得到了(货),而抢购的商人全都来了,(他)总是没有获得好的行市。他的朋友说:“善于经商的人收进人们不争(的货品),时机到来利润必定翻倍,这就是致富的原因。”(厥叔)不听。又过了十年(他)非常困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