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重点笔记
3.1引言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1)更关注结果的实现与管理者的个人责任(2)更具灵活性(3)明确的组织和人事目标(4)更具有政治色彩的工作(5)政府服务的购买者与政府服务的提供者分开(6)民营化等方式减少政府职能 争议:赞成者和反对者的观点
本书的观点:公共管理不同于公共行政,并足以被称为“一种新的典范”。公共管理的新模式已经有效地取代了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并且,未来的公共部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必然是管理主义取向的。
3.2管理的内涵 (注:理论是从概念的内涵开始的。) 3.3一般管理的职能:阿里森模式
(一)战略.1.确定组织的目标与重点(以对外部环境和组织能力的预测为据)。 2.设计操作计划以实现既定目标。 (二)管理内部构成要素。
3.人员组织与调配:在人员组织方面,管理者确定结构(单位职位,规定相应的权力和责任)与程序(协调有关活动和采取行在人员调配方面,力求配置符合条件的人从事重要工作。 4.人事指挥与人事管理制度:组织能力主要通过组织成员及其知识和技能表现出来。人事管理制度缺乏涉及对组织的人力资本进行招募、社会化、培训、奖励、惩罚和调离等工作,这些工作构成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行动能力和对具体的管理方向进行反应的能力。
5.控制绩效: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操作与资本预算、账目、报告、统计系统、绩效测量与产品评价——有助于管理部门进行决策和测量目标的实现情况。 (三)管理外部要素
6.处理与组织的“外部”单位(它们服从于某些相同的权力机)的关系:大多数主要管理者必须处理与组织内上下左右的其他部了的主要管理者的关系,以实现其部门目标。 7.处理与独立组织的关系:这些机构来自于政府的其他部门或同层次以及利益集团和私营企业,它们对组织实现目标的能力具有定的影响。
8.处理与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系:组织需要得到新闻媒体和公的行动支持、赞同或默认。
1
官网:yumingedu.com ------------------------------------------------------------------------------------------------------------------------------------------
3.4管理方法的产生:实践领域的变革
1968年英国的《富尔顿报告》(Fulton Report)是一个起点。该报告提出了对公务员管理能力的关注。该报告指出,政府体系应该开放,各个级都可雇用外部人员,僵化的等级制结构由于在许多方面设置了障碍而被取缔。报告在其随后部分指出,公务员的全部管理任务由四个方面构:(l)在政治指导下制定政策;(2)创立政策执行的“机构”;(3)行机构的运转; (4)对议会和公众负责。美国,至少从卡特政府开始,在公共部门中也出现了改进管理的需。 1978年《文官改革法》(Civil Service Reform Act)的目标是使管理者对果负有更大的责任。它的内容包括中层管理者的绩效工资和设定“高级政职务”以在高层形成一个精英团体。虽然其关注的焦点在于人事问题,但是其意图却在于改进似乎已滞后于私营部门管理的公共部门管理。
公务员的技能和能力有如此清醒的认识源于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后,政府经历了税收相对减少的严重的源短缺时期。而现实的政治状况又决定了不能因此减少政府为公众提供实际服务。另一方面看,这种情况又意味着给公务员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要求他们用较少的金钱和较少的人员来管理同样的事务,甚至是增加的职能。第二,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1979)、加拿大(1984)、新西兰1984)、澳大利亚(1983)——在此列举的仅为少数国家——都实施了新政,它们在如何改变公共服务的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当具体的构想。趋向于理主义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政治领导而不是公务员本身。第三,在改进公共部门管理与重组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明显联系。在经济困难时期,政府鼓励企业界提高其竞争地位和改进其管理。四,关于政府规模扩张的某些争论产生了作用,以至于形成了一种理性思考的风气,这有助于缩减公共部门,或者至少可以使其工作得更加努力(见第4章)。
3.5新公共管理改革:新的理论和方案出现了;原因是什么? 3.6管理主义方案 对改革的不同看法: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两种宽泛的途径”,
指出,大数国家是通过“两种宽泛的途径”来提高生产力和改进公共物品与服务提供(OECD,1991,p.11)。
第一种途径是:高公共组织的生产绩效,以提高人员调配、开发、合格人才的招募以及绩效奖励等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具体包括:让员工更多地参与决策与管理;放松行政控制
2
官网:yumingedu.com ------------------------------------------------------------------------------------------------------------------------------------------
而推行严格的绩效目标制度;运用信息技术;改善顾客反馈,并强调服务质量;将供给与需求决策结合起(如采用使用者付费的方式)。
第二种途径是充分利用私营部门,以建立一个可靠的、有效的、竞争性的、公的公共采购体制,把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转包出去,通过合同形式购进中间形态的产品与服务,并终止供应的垄断现象和其他保护形式。 2、胡德的新公共管理七要点
胡德认为管理主义过程,也就是他所说的新公共管理,包括了七个要点:
公共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公共组织需要有所作为;政府现在想知道它们做什么;它们做得怎样;谁是主管并对结果负有责任。达到这一目标的首要途径就是“让管理者来管理”,意即高级管理者对结果切实负责。
绩效的明确标准和测量。管理主义进程中最主要的变化是,现在的组织更关注其结果和产出而非投入。管理变革强调了个人和机构的绩效。机构期待能够发展出一套绩效指标以使对组织实现其预期目标的过程进行测量。绩效评估的总的目的是在实现目标的进程中能够对员工和机构进行监控并改善其工作。
对产出控制的重视。根据所测量的绩效将资源分配到各个领域,因为“需要重视的是目标而非过程”。
趋向分化。分化在此是指通过设立某些机构为小型政策部门提供服务,从而将较大的部门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部分,最初旨在建立一种在准合同基础上向相关政策领域提供服务的独立机构,另一个特殊目的在于精简中央文官队伍。
转向更激烈的竞争。管理主义进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缩减政府和官僚制组织的作用范围。随着消减开支这一观念的树立,政府服务领域也引入了竞争。其支持者认为,若服务具有可竞争性,则应将其推出进行招标。
对私营部门管理实践方式的重视。这种转变包括有计划地进行人事变革,以使组织成员更好地适应其职位和对它们的绩效进行评估,并据此实施奖惩从而实现公平取酬。对绩效的重视还导致了靠合同约束的短期任命方法,并可以据此淘汰那些业绩不佳的人。
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新公共管理需要对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资源给予更多关注。这包括在消减成本的同时将资源配置给那些最有助于实现战略目标的计划。
3、霍尔姆斯与桑德“一种良好的管理方法”
一种更具战略性和结果导向(效率、效能和服务质量)的决策法。
3
官网:yumingedu.com ------------------------------------------------------------------------------------------------------------------------------------------
以一种分权化的管理环境来取代高度集权的等级组织结构
在寻求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替代方案方面具有弹性,而这可以产生一个更合算的政策产出。 关注权力与责任的一致性,把其作为通过明确的绩效合同等机制提高绩效的关键。 在公共组织内部以及公共组织之间创造竞争的环境。
强化管理中心“驾驭”政府的战略能力,以对外部变化和不同益迅速、灵活、最低成本地作出反应。
通过要求报告结果与总成本以达到更大的责任和透明度。 用以支持和鼓励这些变革的有关服务范围的预算与管理体系。 4、波利特的观点
管理体系和管理努力的焦点由投入和过程向产出和结果转换。
趋向于更多的绩效测量,并以一系列的绩效指标与标准呈现出来。 ;
偏好专门化的、“精瘦的”、“扁平的”、自治的组织形式,而不是规模庞大的、多功能的等级官僚制组织。
用合同或类似合同的关系大规模取代等级制关系。
更广泛地应用市场或类似市场的机制来提供公共服务(包括民营化、签约外包、内部市场开发等)。
扩大并模糊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界限(它以各种公私合作关系的增加和“混合型”组织的明显增加为特征)。
主导性价值由普世主义、平等、安全和弹性向效率与个体主义换。 作者的观点:
一种战略方法;政府已经把为长期计划和战略管理而开发良好的方法确定为其施政的标。这就意味着要决定组织的任务,并展望组织目标的实现,包括组织何适应其环境,在该环境中,组织的优势、缺陷、机会和威胁是什么。
管理而非行政;公共组织需要有所作为:政府现在想了解它们做什么,做得怎么样,谁对此负责并为结果承担责任。
关注结果;组织必须关注的焦点是结果或产出,而不是投入。管理主义改革强化个体绩效和组织绩效。人们期望组织制定绩效指标,并以此为方法,对组织实现其预期目标的过程进行测量。
改善的财政管理;政管理已成为公共管理改革较为成功的领域之一。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变化是用绩效和项目预算制度取代了原有的线性项目预算和会计制度。人们一度关注的是投入
4
官网:yumingedu.com ------------------------------------------------------------------------------------------------------------------------------------------
而非产出,或者关注政府到底在做什么。
人员调配的弹性;中高层管理中,存在着一种持续性趋势,即由职位分类向高级职位安排的弹性化转变。
组织的弹性;组织弹性的一个方面是分化,在此分化是指通过设立某些机构为小型政策部门提供服务,从而将较大的部门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部分。
转向更激烈的竞争;引入竞争是公共管理的一大特征。其支持者认为,若服务具有“可竞争性”,则应将其推出进行招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出,“通过在公共部门组织内部和公共部门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创造竞争环境,为消费者提供选择”。
新合同主义;据所谓的“合同主义”理论,任何想象得到的政府服务都可通过签订合同来提供——或者通过外部的私营部门或志愿者组织,或者通过政府内部的其他部门。
对私营部门管理实践方式的重视;包括有计划地进行人事变革,以便使员工能更好地适应其职位和对们的绩效进行测量,并据此运用绩效工资制度来奖励他们。
与政治官员的关系;公共理模式下,政治官员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比以前变得更具灵活性,也更密。由于政治权威依然存在,管理模式已不是范围狭窄和技术性的。现在的公共管理者已参与政策事务,也参与严格意义上的政治事务,他们越来越多地以个人名义对其工作负责,且一旦工作出现偏差,就要付失去工作的代价。
与公众的关系;“以顾客为中心”呼声的高涨和要求对外部集团与个人作出更有效的回应,需要认识到管理者与公众之间的直接责任关系。这是管理主义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又一重大区别。
购买者与提供者的分离;即使政府参与某些活动,但它也不需要成为产品或服务的最终提供者。将购买者与提供者分离开来是可能的;购买者是决定生产何种产品的一方,而提供者则是交付协商一致的产品和结果的一方。
重新检视政府的所作所为。共管理改革进程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详细考察政府的所作所为,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中的角色,以及政府留给私营部门来做的事务。
3.7管理的理论基础
两大理论基础:经济学基础、私人管理理论 3.8对管理主义的批评
(1)管理主义的保守主义倾向,是披着科学外衣的意识形态。波利特明确地将“新公共管理”看作一种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它以强调将私人部门领域中产生的思想应用于公共部门组织
5
官网:yumingedu.com ------------------------------------------------------------------------------------------------------------------------------------------
的重要性为特征。它是右派政府的公共管理哲学,是保守主义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2)管理主义的经济学基础。它是滥用经济学的假设、理论和方法,是一种经济学的帝国主义。这种批评有一般和特殊两个层次:一般层次的批评是:经济学是一门有缺点的社会科学,所以将它应用到公共部门以及政府管理上同样有缺点。特殊层次的批评是说,虽然经济学对经济系统和私人部门具有一定的成效,但将它应用于公共部门及政府的理由是不充分的。例如波利特认为,基于如下两个原因,公共服务区别于一般的“消费者/提供者”市场模式:第一,公共服务中的“提供者/消费者”明显比一般市场中的消费者面临更为复杂的交易;第二,公共服务的消费者不仅仅是消费者,他们更重要的是公民,这对于交易有一些列独特的内涵。因此,将经济学作为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理由不充分。
(3)管理主义忽视了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间的差别,照搬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原则和方法与模式,是一种“新泰勒主义”。在公共部门管理实践中,明确、有限的目标,固定和清楚的优先性是少有的,结果往往是难以衡量的。这就决定了私人部门的管理原则、方法和模式难以在公共部门管理中加以运用。管理主义是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直接继承者,它所推崇的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结果控制、成本核算一类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只不过是泰勒主义在当代的翻版而已。
(4)管理主义的政治化倾向。高层文官的政治任命及文官卷入政治事务,破坏了文官制度的文官政治中立传统,容易造成腐败。管理主义实践模式是建立在市场为基础、公共部门私有化、产出控制、顾客至上等改革措施,说这些改革是以放弃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逃避市场责任,破坏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背离了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把公共服务交给了私人部门或其他非盈利机构,意味着政府放弃了部分社会职能,削弱了政府的责任感。再者,“新公共管理”的“顾客至上”原则,将公民降低为顾客或消费者,忽视了公民与顾客之间的内在差别。这种差别首先表现在公民也是民主社会的主人,是政府的拥有者,他们是通过政治过程而非市场过程去选择公共物品及服务。且不像一般顾客那样有选择自由。再次,“新公共管理”这些改革以“3E”(经济、效率和效益)作为追求目标,核心是经济的方面,而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自由、民主、公平等)被抛在一边。
二.公共课复习的两个“务必”和两个“坚持”
6
官网:yumingedu.com ------------------------------------------------------------------------------------------------------------------------------------------
务必要养成多记忆多分析多总结的习惯,务必要坚持以真题为纲的理念。要坚持多看几个
版本的真题,要坚持选择那些答案解析全面的参考书。 第一个务必:
首先,无论英语还是政治,很多知识点都是需要去记忆的,尤其是政治。如果能够把基本的知识点记忆牢固,想不得高分都难。
其次,公共课在几年以内基本都是同一批人来出题,即使更换老师,也是循序渐进的;
即使是变革性的,那么由于这些年龄比较大的出题人的知识背景等都很相近,所以在出题思路等各个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换言之,考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一点也适合专业课。 再次,多总结,才能够形成自己的一套比较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别人讲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距离自己能够灵活运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第二个务必:
无论是政治英语,还是专业课,都要坚持做真题。真题之外的练习题或者模拟题,和真题相比水平差距太大,而且出题没有思路,不适合来练习考研的答题思路。充其量只适合找答题的感觉和锻炼答题的时间。 第一个坚持:
公共课的真题要多选择几个版本的,以四个为佳。每个老师对真题的理解和分析是不同的,通过对比,我们或许可以形成自己的技巧和方法,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第二个坚持:
真题参考书,我们看什么呢?我们看的是他的解答。真题我们做过一遍就可以把答案记住,因此,我们看真题,不是看它选哪个答案,而是看为什么要选择那个答案。不是去想这个题应该选择什么,而是去想出题人想让你选择哪个,或者说,出题人其他三个选项设置的陷阱在哪里。这些才是我们在复习真题,看真题的时候应该做的。
三 高分学员政治经验分享
一、自我介绍
男,11年毕业于某普通二本院校,理工科计算机专业学生,不讨厌文科的东西,很尊重文科的朋友。工作满一年后辞职考研,2014年考研政治89分(客观49+主观40)。
7
官网:yumingedu.com ------------------------------------------------------------------------------------------------------------------------------------------
二、复习经历
备注:文中所涉及书名、人名仅与本人复习经历有关,并不完全代表个人观点。 准备阶段
时间:4月至9月
任务:只要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因为这两门科目相对难度较大,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点需要在这个阶段消化,为接下来的复习打好基础。
时间:9月上旬考试大纲出版后的一两天(政治大多数人都是从这个点才开始复习)。 任务:清楚考研政治究竟考什么,怎么考即考试涉及哪些科目,各科目所占比重及相应考试形式。
用书:考试大纲+大纲解析(红宝书)。 具体经历:
1)考试大纲出版后第一时间我购买了考试大纲和大纲解析(红宝书),恰逢辅导机构到学校解读新大纲,我花了两个小时去听了一堂考研政治导论课。
(1)清楚了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主要包括考试涉及科目、各科目所占比重及相应考查形式(如形策只考客观题,当代只考主观题)以及各科目命题的大致题号。 (2)重点标记了新大纲的变化情况(往往大纲变化的地方会是命题的重点)。 (3)对政治的考查目标、命题趋势及重点热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不会公布新大纲所做变化,要想做到精确掌握新大纲变化情况,必须亲自动手找,于是我从网上又下载了份变化的总结,前后做了对比,还真有遗漏的地方。
3)另外,现在网络发达,身边谁都有考过研的师兄师姐,有要好好利用这些资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第一轮
时间:9月上旬到10月上旬 任务:对政治考点有个宏观的把握。
8
官网:yumingedu.com ------------------------------------------------------------------------------------------------------------------------------------------
用书:考试大纲+大纲解析(红宝书) 具体经历:
备注:关于上辅导班,对于我们的复习是否会有帮助,我想这个因人而异,有利有弊,有朋友因上辅导班考高分,有朋友远离辅导班比上辅导班的朋友考的还好,我认为关键还是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
1)正式复习前我把这几年来历年真题客观题部分认真做了一遍,主要是了解下命题人的命题逻辑,然后在复习时会更有针对性(据说有人不复习就可以做30多分,我好像只做了19分,说明我的基础并不好)。
2)按照复习计划,对着大纲读红宝书,每天约20面。
(1)因为之前有听说什么手机政治题库的,不知道怎么样,我下载了,免费的,还不错。 (2)看红宝书前我先浏览了一遍目录,总揽了这个学科的框架、特点、重点。
(3)重点还是按自己计划对着大纲看红宝书,我计划一个月内看完第一遍,大概每天花一个多小时零碎时间(饭前饭后睡前或其他科目复习累的时候)看20几面,目录代表这个科目或章节的知识体系,各级目录(各章节及内部标题)一般都是按照某个逻辑(如毛邓三、史纲是按时间历史发展顺序)编排的,我看的很认真,每开始新的一章或结束一章我都会把该章的标题过一遍,红宝书看完第一遍时我就能将红宝书目录回忆个差不多了。
(4)大家看书的习惯可能不一样,有人不愿意在书上画,我看书的时候都是把自己觉地重要的地方用笔画出来了,以后会着重看,复习到最后我就只去看自己画过的地方。
3)看完第一遍红宝书我又把那些真题客观题部分认真做了一遍,再做的时候就发现很多题还是模棱两可,结果还是做错了不少,人人都会遗忘,这再正常不过。重要的是我发现做错的几乎都是第一次就做错的(错题很重要,或是遗忘,或是未能理解、或是思维定式所致),甚至自己以前对某些题的理解都是错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些题命的好细,当然也有些题就是红宝书原文(据说纯识记题每年都会占20分左右),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断巩固自己复习过的知识,做到每一轮复习都要有所收获。
4)至于红宝书哪地方不需要看,我是全看过,第五部分形势与政策(红宝书上没有)以及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这部分只是为了保证政治学科的整体性,主要是结合时政出主观题,只有个别点重要如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我看的最少,全当课外阅读了。另外,第一遍看
9
官网:yumingedu.com ------------------------------------------------------------------------------------------------------------------------------------------
完几乎也没记住什么,要想把红宝书里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不看它三四遍是很难做到的。 3.第二轮
时间:10月上旬到11月中旬(报名现场确认) 任务:精读红宝书。 用书:大纲解析(红宝书) 具体经历:
1)每天早晨、午休前或晚睡前我会拿出个把小时做下手机题库里的题,主要是做近期复习过的章节,做错的我就返回红宝书中找到原理或原句,用笔标出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和不同的符号做标记。
2)总结红宝书与习题。这过程就是再看一遍红宝书的过程,同时再将习题集中的错题难题回顾一遍,基本上也就可以明白有些知识点会怎么出题了。 3)复习时政。时政书内容都不多,看与练并重,两三遍即可。 5.第三轮
时间:11月中旬到12中旬 任务:把考点详细背一遍,开始做模拟题。
用书:大纲解析(红宝书)+模拟题(《肖秀荣最后5套题》+《任汝芬序列二》+《任汝芬序列三》时政部分及知识框架 具体经历:
1)开始做题前我大概统计了各章节题目的数量,分配了每天的任务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有序。
2)一边背红宝书中自己标记过的知识点,一边做模拟题。
(1)虽然背一遍会花较长时间,而且背了也会忘,但我相信背一遍效果胜过读好几遍,印象会深的多,也没什么好方法,就是对着任三的知识框架,从第一章一直背到最后,但只背自己标记过的知识点。
(2)隔段时间我会做一套模拟题,红宝书没背完前这个阶段我共做了《序二》(主要是热身)和《肖5》前三套(模拟考试),因为政治考场时间充裕,我也只系统模拟过一次,主要还是做客观题,主观题也就想下思路稍微列个纲,做时感觉还好,事实上对完答案我做的并不好,平均分只有30(就是说有的都没做到30) 。
(3)我记得那时做完《肖5》第二套题,自我感觉还不错,没对答案前我甚至认为不会全做对了吧,对完答案我很绝望,只做了25分,这个时候我停止了做题,进行了反思,找了很
10
官网:yumingedu.com ------------------------------------------------------------------------------------------------------------------------------------------
多原因(例如做的太快,知识点记的不牢固,红宝书还没背完还有马虎等等),也去找一些朋友取经(有朋友劝我去做真题,在2014年最后一天我买了本任汝芬的《例年真题解析》,本想做几套选择题的,后来时间不允许就没做,但用了主观题部分)。 3)开始复习时政。
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三,任汝芬先生总结的时政材料应该算是比较全的,我先当阅读材料认真读了一遍,觉地会出题的地方做了标记,开始做后边的题会不断回归前面的材料,但不会标上答案,反复做了好几遍,直到觉地几乎都能做对的时候才开始标答案,把选错的和热点题目标出来作为后面复习的重点,模拟题中的时政题也都会回归到时政材料(复习时有些点百分百不会出题,可以直接咔掉,复习到后面要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政治考试最重要的是要达到教育的目的,能扬我国威体现和谐的点才是重点)。 4)总结模拟题。
(1)模拟题中红宝书上没有的知识点一律咔掉。
(2)模拟题上客观题部分凡是红宝书上能找到的,我都会找到相应考点并将该页上方折个小角,并在小角上用几个字标明考点,时政部分我也会总结到《任三》中。
(3)总结模拟题的同时,红宝书也背完了一遍,这时候已经跃跃欲试,很想再做一套模拟题来证明下自己。
6. 第四轮
时间:12中旬至元旦
任务:继续做+总结模拟题及背大题。
用书:大纲解析(红宝书)+《肖秀荣最后5套题》+《任汝芬最后四套题》)+《例年真题解析》 具体经历:
1)主动请求和一个文科的朋友一起做了两套模拟题(《肖5》后两套,每套都做了35分),对答案前先讨论彼此选择的依据,文理科朋友的思维可以优势互补,如果能取长补短,收获将很大。
2)对于《任四》大概做了下,差不多每套也能做到35分,继续认真在红宝书上总结模拟题上出现的考点,我总结的很细,会把类似的点也作为重点。
3)这个时间自己心里开始有些紧张,为了缓解紧张的心情,我就在自习室外背模拟题中主观题,模拟题中《肖5》当的重点,其他有选择的背的,重要的点背了不止一遍,到时你会发
11
官网:yumingedu.com ------------------------------------------------------------------------------------------------------------------------------------------
现很多材料上的命题点都是重的。 4)总结主观题以及答题方法。
(1)总结了《例年真题解析》中近五年(10年起考研政治有重大调整)主观题考点,发现哲学里有几个点是反复命题的,其他基本上是三年不重题,考题未必就一定是当年的大热点,但是当年开的X届X中全会必是重点,能出题的重点热点就那些,复习材料上基本上都全了。 (2)关于如何答题,首先必须明确题目问的是什么,主要就是三步走,先答是什么,再把相关理论阐述一遍,再把理论结合材料阐述一遍。
(3)政治答题时间充足,客观题一定要慢下来,千万别马虎,多选一定要选全它,主观题一定要字迹清楚,条理清晰,多多益善,另外答主观题前一定要先总揽一下答题纸,别把题答错地方。
7.最后一轮 时间:元旦至考前
任务:最后过一遍自己的笔记(红宝书+主观题总结) 用书:大纲解析(红宝书)+自己总结。 具体经历:
1)把红宝书折角的页中标记过的知识点过最后一遍,再过最后一遍时政,按计划推进考试前完成即可。
2)把自己总结的大题过了一遍,主要也就是些重点热点。
3)最后一轮是在考前那天晚上结束的,此时主要是为了保证复习的完整性,求个心安,避免心慌。
三、个人总结
政治及格容易高分难,红宝书绝对是重中之重(命题参考书),我所认识的朋友没看红宝书的成绩大多集中在70分以下,用红宝书的几乎都是70分以上,政治是考研中最简单而且最容易拿分的,付出回报率绝对最大。政治复习能立竿见影,无需花太多时间,从开始复习每天平均2小时足矣,但最后冲刺的20天,多给政治点时间绝对效果最好,且收益最大,没什么捷径,主要就是理解背总结再背。 1.心态
事实上每天进步一点点并不难,难的是你真的就做到了,一路上磕磕绊绊在所难免,能保持
12
官网:yumingedu.com ------------------------------------------------------------------------------------------------------------------------------------------
一颗平常心是关键,可以用目标激励自己前进,但不要老想着目标,相信天道酬勤,功到自然成,考研人需要鼓励,至少你要做自己的拉拉队长,鼓励自己直捣黄龙,一定也要相信自己复习什么必然会考什么。 2.计划
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每月每周每天完成什么,每天每周每月又完成了什么,我是都有记录,清清楚楚,这样能把握复习进度,复习效率也高。 3.方法
没有什么好方法,就是有几个观点很认同,一定要静下心来,否则三更起五更眠也是浮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不要神经一直绷的太紧,那样效率未必就高;多与同学交流,要知道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群众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4.答题技巧
可以借鉴别人的(网上很多),但一定要自己总结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5.用书
红宝书(教材)+任汝芬序列三(形势与政策)+肖秀荣最后5套题(模拟题)+任汝芬序列四(模拟题)+例年真题解析。
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就行,完全没必要买这么多书,有些可以复印(我尊重版权更支持盗版,强烈谴责教育部考试中心及高教出版社借垄断抬高书价)。 6.笔
复习时建议多准备几种颜色的笔(我当时有黑、蓝、红、绿四种+铅笔),彩色的笔会更醒目,可以用来区分考点的重要性以及复习轮次等等。 7.知识体系
再强调下目录的重要性,一定要对整个学科有个清楚的知识框架,既能帮助理解整个学科,又能有效提高记忆。 8.文理并茂
发挥理科生的优点,学习文科生的长处,一般说来理科生理性,思维缜密,逻辑感强,对数字敏感(每个考点几点一般对应多选几个选项的),文科生感性,想象力丰富,感知能力强,题感好,政治属文科,希望理科生不要以数理化固有逻辑去学习政治,政治是一门相对呆板的学科,更多时候需要去感知而非推敲。 9.网络
考研复习时能多利用网络就多利用网络,现在网络又如此发达,利用网络搜集有用信息也是
13
官网:yumingedu.com ------------------------------------------------------------------------------------------------------------------------------------------
必须的,比如可以隔三差五逛逛考研论坛等。另外,现在手机上也有很多免费的学习软件,大家可以好好利用,政治方面我去年装的是一个叫微学题库的软件,挺不错的,零碎时间拿出来做几道题,挺好的,推荐给大家。
10.关于2014年真题
1)相信复习什么背什么就考什么,事实上也是这样,考场上你会发现你什么都复习到了,失分原因主要就是不扎实。
2)常识,这需要日常积累。(如14年客观题6)
3)不要以答案推答案,答案没有规定的,即没有说三个紧挨的题号就一定不能同选A(如14年9、10、11)或AB等,有同学总结说16个单选,4A4B4C4D(基本如此),做完发现自己不符合这个规则,受此唆使去修改选项,一般事倍功半。
4)考点中红宝书上有几点就是几个选项(如14年客观题18、29),所以复习时理清某个知识点包括几个小点很重要,知道了几个选项再去选就容易多了,红宝书上没有提到的一般不是答案。
5)出标准答案前网上热议的客观题6、18、21、26,只有14题我没见过(我只错了这道),红宝书上没有,教材中有,标准答案出来前网上出的答案都是浮云,考研结束前一定不要手贱去对答案。
五、附录(适合所有学科)
以下是我一个同学听一位神经学方面的牛老师讲座时做的笔记附加些个人体会,希望能对朋友们复习有所帮助。
1.14岁以前多是机械记忆,有天才和蠢才之分,14岁以后由机械记忆转变为情景记忆,无天才蠢才之分。
2.好的记忆需要联想记忆,使记忆形成新的神经回路,若此回路与已知的记忆相联系,则更不易被遗忘,记忆犹如一条条道路,条条大道通罗马,便刻骨铭心,信手拈来。 3.动用各种感觉记忆,眼睛、嘴巴、耳朵甚至更多肢体动作(那样不容易走神)并用。 4.把记住的东西讲给别人听,讲的过程中你会清楚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另外学习还要经得起拷问,设想站在三尺讲台台下那么多学生在等着问问题呢,读书求甚解,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
14
官网:yumingedu.com ------------------------------------------------------------------------------------------------------------------------------------------
5.保证足够的短暂的睡眠,6-7小时最佳,睡眠不仅是为了休息,还是给记忆的储存的时间,这和吃完饭要静下来给胃肠点时间消化一个道理(建议午休)。
6.所学的东西必须在一个月内有效复习一次,两周内温习效果最好,这个也因人而异。 7.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减少紧张焦虑的状态,但应该适当紧张,保证有足够的活跃的脑细胞在线。
8.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9.读书要有朋友,一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一但达到瓶颈,就很难突破。 10.好记性不烂笔头,善于把自己总结的知识写下来。 最后祝福所有考研的朋友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梦想成真.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官网:yumingedu.com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