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3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

2021-10-27 来源:星星旅游
7月22日,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发布第六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该调查开始于2006年,已连续开展7年,本报告是对全国10省(区/市)98所城镇地区中小学校13488名10~17岁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新媒体运用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得到的结果。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应科学系统推动未成年人新媒体素养教育 调查显示,被调查未成年人触网比例高达96.8%,较2011年增长5.4%。其中,首次触网年龄在10岁以前(含10岁)的学生占到61.8%,28.1%的未成年人在7岁之前就开始接触网络。9成以上学生家庭拥有手机(92%)、电脑(82.7%)、平板电脑(25.3%)等一至多种可接入互联网的终端。近八成(78.4%)未成年人曾使用移动终端上网,高于全国整体网民(74.5%,CNNIC 2013年1月数据)。 调查发现,虽然近年来互联网环境得到非常大的改善。但在广告、视频和游戏中,分别有60.4%、30.6%和23.6%的未成年人认为仍然存在不良信息,以不雅图片(63.5%)、自拍暴露视频(38.2%)、虚假信息(37.0%)和视频裸聊(35.0%)的形式为主。

在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社交状况调查中,71.6%表示网上交流的好友主要是“现实中认识的人”。超过一半的人(54.8%)通过网络结交到了现实生活中不认识的新朋友,但大部分与这些朋友仅保持网上的交往(57.6%),只有8.8%表示与网上认识的朋友经常在网下交往。未成年人在进行网上交友时,性别(69.1%)、年龄(53.0%)和QQ号(52.2%)是他们常公布的个人真实信息,32.3%会公布真实姓名,公布学校名称(20.9%)、电子邮箱(18.4%)、照片(15.5%)、班级(12.1%)、手机号(7.3%)等易直接定位和识别的个人信息者也有相当比例。总体看未成年人在网络社交中有一定的保护意识,但仍然有相当部分个人信息泄露,未成年人自护意识仍需增强。

媒体即社会,媒体传播的公共文化信息产品具有引导作用和示范意义,少年儿童往往从中认识社会以及社会在提倡什么、禁止什么,对他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面对琳琅满目,变化纷杂的信息,以及虚拟和现实深度渗透融合的复杂环境,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鉴别力低,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和遭遇伤害。少年儿童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自我保护”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一环,而提升新媒体素养,也就是对新媒体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使用能力以及思辨能力,是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关键。应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内容,由有关部门和机构牵头,充分借鉴各国各地的经验,逐步研发和建立科学、系统的面向少年儿童、教师、特别是第一监护人的新媒体素养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从少先队活动课程入手,积极促进中小学设立新媒体素养课程。 关注未成年人网络“碎片化”生活状况,适度上网是关键

报告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众多新应用、新情况,特别是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使未成年人的时间以及知识构成都呈现“碎片化”趋势,值得引起关注。

一方面,未成年人利用“碎片化”时间上网,可能使其生活和时间被“碎片化”。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未成年人一周至少上网一次,每次持续时长不超过2个小时,与2011年调查相比,表现出上网频数增加、每次上网持续时长降低的特征。近八成(78.4%)未成年人曾使用移动终端上网,其中每天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比例达23%,高于电脑上网比例(19.5%),未成年人的互联网阵地正在逐步从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移。家庭或宿舍使用移动互联网(74%),坐车(32.2%)、睡觉前(32.3%)是其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时间。

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信息是从各种渠道获取的零碎片段,也可能造成未成年人对社会认知和知识文化认知上的“碎片化”。 超过六成人(61.6%)使用微博,高于整体网民(54.7%,CNNIC 2013年1月数据),未成年人使用微博中,经常发表观点的(“写”、“评”)为33.9%,高于家长的比例(24.9%)。微信在未成年人常用网络社交工具和应用中占11.8%,可见未成年人是网络新平台、新工具的积极试用者,乐于通过新媒体表达自我、发表意见。

碎片化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对未成年人而言,“碎片化”生存趋势无疑更需要引起关注。一方面“碎片化”将极易破坏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造成“利用碎片化时间”变成“时间碎片化”;二是碎片化阅读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和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取信息,不利于形成有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三是新媒体海量信息造成的“抓眼球”特征,使得带有一定负面或灰色色彩的信息往往被人们第一眼“抓”到,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形成、客观认知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调查组专家呼吁,要警惕未成年人在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生存趋势,对少年儿童而言,“适度上网”是“用好互联网”的首要前提。

应扶持建设公益性未成年人新媒体产品导航平台

调查显示,大部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每天使用的网站没有区别。但从主观意愿来看,41.8%的人明确表示希望有专门未成年人网站,女性未成年人对专门网站的期望更为强烈,未成年人专属网站应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和提升用户黏度。 在调查未成年人经常访问的网站时,hao123、4399、360等导航类网站累计使用率占50%以上,仅次于百度搜索。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网站数量为268万,相对互联网运用能力相对较弱的未成年人来讲,如何从浩如烟海的网站中迅速找到适合他们的内容是一个难题,使用网址导航无疑是一个最便捷的解决方案。

专属网站要让孩子用起来,一方面在于专属网站自身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在“导”上做文章。应大力扶持少年儿童新媒体文化产品传播渠道建设,打造少

年儿童新媒体文化产品和公益软件上传、应用、推广的集成平台,研发少年儿童专用的网络导航系统、绿色搜索引擎、移动社区等公益性新媒体文化产品推送平台,帮助和引导少年儿童发现和接触好的产品。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系列调查”是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中国社科院青年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自2006年起,每年对我国县以上城镇地区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基本状况、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认知和态度、未成年人网络社交状况、移动终端和微博微信运用状况等进行跟踪调查。

1.互联网普及率大幅提升

被调查学生中,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普及率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普及率逐层递增,整体普及率为91.4%,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达82.0%。

不同年级的互联网普及率 (单位:%)

2.未成年人接触互联网的渠道丰富

除了电脑以外,手机已经成为未成年人上网的重要渠道,被调查学生个人专属手机拥有率达72.8%,随着地区级别的变化,呈现较明显的递减趋势。80.0%的人有使用手机上网的经历。

不同地区未成年人手机拥有率(单位:%)

3.未成年人遭遇不良信息的频率仍然较高

被调查未成年人称不良信息多来自广告和视频,“不雅图片”以63.5%的比例,被认为是最主要表现形式,其次是“自拍暴露视频”、“虚假广告”、“视频裸聊”和“暴力游戏”,大约在35%左右。

未成年人遇到的网上不良信息的表现(单位:%)

4.未成年人专属网站仍然不足,功能和服务需优化

被调查的学生认为专属网站应该主要是提供“课程辅导(63.3%)”和“在线知识答疑(46.0%)”。

青年少年网站应该具备的重要功能(单位:%)

5.网络社交在未成年人中有较高渗透

被调查未成年人在网络社交的参与中主要通过QQ聊天和QQ空间,近一年,随着微博的流行,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等也成为未成年人网络社交的新途径。

未成年人常用的网站(单位:%)

6.未成年人对网络社交评价积极

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网络交往的主要对象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也就是说,通过互联网增加了与现实中的同学朋友的联系渠道,使得大家联系更方便,交流更多、更深。

7.10岁前触网比例增加,幼儿上网已成现实

调查显示,10岁以后首次触网的未成年人比例减少到27.7%,比2010年下降5个百分点。而七成以上被调查者首次触网年龄已经提前到10岁前(含10岁)。

难以确认学生所填的3岁前上网是否可靠,然而就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看,幼儿上网已经成为现实。如果以7岁为界,那么学龄前儿童上网比例达26.2%。

未成年人触网年龄(单位:%)

8.追逐新潮,积极尝试互联网新事物

被调查的未成年人58.4%的人使用微博,而且32.5%的人使用微博主要是“写:自己发布信息,表达观点”,在微博的各种功能应用中位于首位。

未成年人使用微博的内容(单位:%)

9.腾讯QQ在未成年人中影响广泛

被调查未成年人79.5%的人主要通过网上聊天(2009年调查,97.5%的人用QQ聊天)与朋友交往,他们交友最常去的网站前三位全部是腾讯旗下的:QQ聊天、QQ空间、腾讯微博,而且85.3%不上网未成年人知道“QQ聊天”。

10.“弊大于利”依然是主流观点

被调查的学生家长对于孩子上网的态度依然保守,“弊大于利”的比例最高,约4成;其次是“利弊相当”,而“利大于弊”的比例最低,不超过20%。

上网对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单位:%)

11.家长对于孩子上网了解不多

对于孩子上网的担心多于实际的指导,73.0%的被调查家长担心孩子上网耽误学习。

对于孩子上网所担心的问题(单位:%)

12.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提供多样化选择

2>进一步加强关于互联网、微博、手机等新媒体对未成年人影响的研究

3>增强对以未成年人为服务群体的网络文化事业、产业和项目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4>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广泛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健康上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