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导学案(知识点精讲+练习)--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2022-10-29 来源:星星旅游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精讲

课表要求: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的特点及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原因和特征。并了解夏商周早期国家的兴衰、政治制度及经济文化成就。结合相关材料,了解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开篇重要概念理解:

文明:文明是人类文化与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新阶段。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文明的起源:①文明起源最根本的标志是社会开始出现贵贱、贫富的分化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脱离劳动、专门从事管理职能的阶层。②剩余产品的积累是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也是文明起源的历史前提。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 旧石器时代:

(1)时间:距今约1万年以前。

(2)代表: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3)特点: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过群居生活,学会用火。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7000-5000年前 距今约5000年 红山文化(玉器、祭坛、神庙) 龙山文化(黑陶,又称“蛋壳陶” 典型代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丝) (1)概况: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2)特点:打磨结合方法制造石器,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 3.原始社会组织阶段: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1)原始人群

①时间:旧石器时代早期。②特点:使用打制方法制造石器,从事渔猎采集, 过群居生活,学会用火。 (2)母系氏族

①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②特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

①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②特点: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氏族间

1

辽河流域 黄河中游 仰韶文化(彩绘陶器、粟) 黄河下游 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 河姆渡文化(水稻、养蚕缫 良渚文化(玉器、祭坛、神庙)

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父权制取代母权制。 二、部落与国家

1.三皇五帝:三皇是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顺2.禅让制: “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禅让是指统治者依据品德贤能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 3.夏朝

(4)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出现权力机构 思考:王位世袭与禅让制有什么不同?

①国家性质:公天下→ 家天下 ②权力传承:传贤→ 传子 ③ 社会转型: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5)国家性质: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最高统治者是夏王。 (6)考古证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可能是,有争议) (7)灭亡原因:夏桀暴虐无道. 三、商和西周 1、商朝。

(1)时间:(约前1600-约前1046) (2)建立者:商汤 (3)都城:亳、盘庚迁殷

(4)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5)文化: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青铜器,造型雄奇,文饰华丽。

(6)特点:①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利用神权来强化王权;(凡是需要占卜)②形成了较完备的官制和以内外服为主的国家结构;③实行兄终弟及(主要)和父死子继并存的王位继承制 2.西周

(1)时间:(约前1046-约前771) (2)建立者:武王 (3)都城:镐京 (4)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制

①.概念:周王把土地、人口和武装分封给亲族、功臣到地方建立诸侯国,以保卫王室的制度。 ②.分封目的: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③.分封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

④.分封内容:分封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 ⑤.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

⑦.权利和义务:服从周王政令,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定期朝贡、派服劳役、朝觐述职

2

序是皇帝、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尧、虞舜。

(1)时间:(约前2070-约前1600) (2)建立者:禹 (3)都城:阳城(河南)

等义务;受封诸侯在自己封疆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实行再分封。 ⑧影响积极: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

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来分配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等政治权力)

(1)目的:①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②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巩固王权。

(2)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最大特点,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兄弟为小宗);②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3)、作用:

①保证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②把“国”与“家”密切结合,强化王权; 强化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③对后世影响深远:宗法与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结合,维系着古代封建制度;对现在仍有一定影响,如传宗接代观念、宗族观念、祭祖等。

礼乐制度(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礼乐制度就是通过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权力认同制度其实质是:维护西周等级差别的工具。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色彩浓厚。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

第三、地方权力较大。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四、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5)商周时期的经济文化

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名义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分封,“公田”由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集体劳作: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

农业生产:一品种:“五谷”已种植: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生产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珍贵稀少,仍以木制耒耜为主。三生产方式: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井田制下的集体劳作)。

手工业: “青铜时代”;代表: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商业: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均有城市与市场;西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将工商业者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其提供衣食,驱使其为政府服务,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文化:

1. 文字:成熟文字的出现——商代的甲骨文;周朝的金文(铭文又称“钟鼎文”)。

2.文学:诗歌内容丰富,反映社会各阶层生活代表作《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3.教育:西周:“学在官府”

4.天命观:敬天保民(西周)西周统治者强调统治国家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才能维持“天命”。因此,天子既要“敬天”,又须“保民”。体现了宗教观的政治化。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过程:

3

①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

②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商,商朝被周朝取代。周朝定都于镐,史称西周;

③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课时练习(附有答案解析)

1.下图所示为西周青铜器宜侯失簋及其铭文,铭文内容为:周王改封虞侯为宜侯,并赐以山川、土地和奴隶。该文物可用于研究西周的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分封制

2.三星堆遗址的年代相当于中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出土文物中,青铜器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古蜀地域文化特征。这体现

A.三星堆文明具有独立的起源 B.华夏文明多元交融的特点 C.青铜铸造业成为手工业主导 D.中原经济处于领先的地位

3.据《通典.职官》载,“周成王既黜殷命,参考殷官,制为《周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由此可见

A.商代已经有了完备的礼制 B.西周时已非常注重研究天象 C.西周对商代制度有所借鉴 D.周设六卿是为了笼络商遗族

4.西周时期,诸侯国实行“一国三卿”制,“大国(公候之国)三即皆命于天子:次国(伯国)二卿命于天子,一即命于其君:小国(子、男之国)一即命于天子,二卿命于其君”。这表明西周时期

A.周王注重对地方的控制 B.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 C.诸侯国完全模仿中央官制 D.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5.位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其筑城规模、玉器制作水平、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集中规模都超过了同时期的北方。但后世却长期以北方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域,这说明 A.中华文明的核心起源地需要改写 B.后世北方的政治、文化话语权太大 C.文明延续性比先发优势更加重要 D.良渚文化不属于中华文明组成部分

6.商朝的王位继承存在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两种不同的方式。西周实行立子立嫡制度,由此确立了宗法和丧服之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分封子弟的制度。由此可知,和商朝相比,西

4

A.制度体系更加成熟

B.中央集权制已经建立

C.天下共主地位形成 D.贵族等级秩序更稳定

7.据甲骨文记载,商代时期,一部分王臣协助商王进行占卜,另一部分则作为商王私兵,平时活动在商王左右,战时出征,无论王臣实力如何,他们均处于“被(商王)令”的地位。这表明,商代“王臣” A.对商王依附性较强 B.神职功能占据主导 C.拥有较强军事力量 D.内部分化并不明显

8.西周在婚姻制度上进行了调整,“夏、殷五世之后则通婚姻,周公制礼,百世不通,所以别禽兽也。”西周实行“同姓不婚”,旨在 A.保证王位世袭制度稳定 B.利用血缘纽带巩固统治 C.重用王室加强中央集权 D.封邦建国扩大统治疆域 9.在殷墟第三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就集中出土了1000多把石刀;第七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又集中出土了440多件石镰和78件蚌器。这些考古文物的出土可反映出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井田制下的生产方式 C.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 D.粮食作物的产量较大

10.据史料记载商周时期国君被放逐的事例很多,著名的如伊尹将太甲放之于桐宫 ,国人暴动使厉王出奔于彘等。对于这些情况时人不以为怪,周王后裔王子朝对周厉王被逐事曾直言不讳地说:“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君王于彘。”这反映了当时 A.政治局面动荡不堪 B.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C.带有原始民主传统 D.宗法制的逐渐崩溃 11.据学者考证,西周后期,“饕餮纹”“夔纹”“龙纹\"等代表奴隶主阶级的装饰纹样逐渐消失或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随意粗犷的纹饰,鸟兽等动物纹样逐渐走向写实。这反映出,西周后期

A.工艺水平不断提高 B.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贵族政治走向瓦解

12.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研究西周史的学者看到过烽火戏诸侯,也没有一个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学者见过他本人,我们只能通过目击者和追忆者的记载来叙述以往的史实。这表明 A.史学家需要认真地考证与辨析他所研究的事实 B.史学家必须经过田野考古,以获取第一手材料 C.历史研究对象的间接性造成史实表述的不确定性 D.历史研究不是抽象的争论,需要专门技术的支持

课时练习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材料“周王改封虞侯为宜侯,并赐以山川、土地和奴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因此,该文物可用于研究西周的分封制,所以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世袭制,所以A错误;西周时期还未出现郡县制和皇帝制,所以

5

BC错误。 2.B

【详解】

根据“出土文物中,青铜器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古蜀地域文化特征”可得出四川地区的文化与中原文化有共通之处,却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反映出了华夏文明多元交融的特点,B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其独立起源的证据,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是主导,排除C;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领先,排除D。 3.C 【详解】

根据材料“参考殷官,制为《周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可知,周代统治者借鉴了商代的制度,所以C正确;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商代礼制完备,所以A错误;材料强调西周借鉴商代的职官制度设置六卿,“西周时已非常注重研究天象”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B错误;周设六卿是为了辅助周王治理国家,并不是为了笼络商遗族,所以D错误。 4.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西周的诸侯国大小不一,诸侯国内部最高官员的任命也不相同,有直接受命于周天子的,有受命于国君的,说明周朝时期对地方实行差别化管理,这有利于周王对地方的控制,A正确;题干材料未体现地方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而是显示诸侯国对官吏的任免权,B排除;题干没有体现诸侯国政治制度和中央官制的对比,无从体现诸侯国完全模仿中央官制,C排除;分封制遭到破坏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具体表现是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反而割据争霸,而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D排除。故选A。 5.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良渚文化虽然在各方面超过了同时期的北方,但后世却长期以北方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域,是因为北方地区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体现了文明延续性比先发优势更加重要,所以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所以A错误;“后世北方的政治、文化话语权太大”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B错误;良渚文化属于中华文明组成部分,所以D错误。 6.A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商朝的王位继承存在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两种不同的方式,西周则明确了立子立嫡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度,并由此确立了相关的宗法礼乐之制以及分封子弟的制度,由此可知西周的制度体系和商朝相比,更加成熟,A正确;商周时期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并没有建立中央集权制,秦统一中国后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排除;题干反映的是西周与商朝王位继承制度的不同,没有强调西周形成天下共主地位,C排除;题干反映的是西周和商朝王位继承制度在内容上的不同。但没有说明这种不同的作用是贵族秩序更稳定,D排除。故选A。 7.A 【详解】

6

根据“他们均处于‘被(商王)令’的地位”以及王臣需要对商王所做的事情可以看出,王臣对商王的依附性较强,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神职功能,排除B;材料只涉及到出征,不能具体体现其实力,排除C;分化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 8.B 【详解】

根据“夏、殷五世之后则通婚姻,周公制礼,百世不通,所以别禽兽也。”可得出西周通过血缘来维护自身的统治 ,防止权力旁落他族,故B项正确;同姓不婚是涉及整个宗族,而王位的世袭问题,只涉及周天子,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重用,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宗法,而不是分封,排除D。 9.B 【详解】

由材料可知,商代墓葬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数量大、集中性强,由此可知当时农业生产应是规模较大的集体劳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的生产方式是奴隶集体劳作,故B项正确;石刀、石镰、蚌器属于生产工具,题目信息重在突出一个“量”,无法得出是否精耕细作或者水平、产量的高低,故ACD排除。 10.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的国君因为暴虐无道而被国人放逐,这说明这一时期国君的权力是受到限制的,体现了早期原始民主,所以C正确;国君因为暴虐无道而被国人放逐,这与政治局面动荡不堪无关,所以A错误;商周时期尚未建立起君主专制,所以B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逐渐崩溃,且材料内容与宗法制无关,所以D错误。

11.C 【详解】

根据材料“西周后期”“代表奴隶主阶级的装饰纹样逐渐消失或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随意粗犷的纹饰,鸟兽等动物纹样逐渐走向写实”可知,代表奴隶主阶级地位和身份的“饕餮纹”、“夔纹”、“龙纹”等装饰纹样逐渐消失或被取缔,而鸟兽等动物纹样逐渐走向写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奴隶社会的森严等级逐渐被打破,所以C正确;装饰纹样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工艺制作水平的提高,所以A错误;装饰纹样的变化反应的是等级秩序的变化,“审美观念发生变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B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逐渐走向瓦解,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D错误。 12.A

【详解】

“我们只能通过目击者和追忆者的记载来叙述以往的史实”,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这样的史实不一定能反映历史真实,因此需要认真地考证与辨析,故A项正确;第一手材料指文献资料(指原创的)和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并非都是通过田野考古获得,故B项错误;历史研究对象的间接性,经过认真地考证与辨析,也可以带来史实表述的确定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专门技术的支持,故D项错误。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