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分析及其意义
作者:施佳薇
来源:《学理论·中》2012年第12期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生理、心理尚未成熟,更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他们自身的成长、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通过对青少年、群体等概念进行界定,对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加以分析,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对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群体;特征;青少年社会工作;意义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71-02 一、概念界定 1.青少年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对青少年的年龄范围作出了不同的界定,我国对此的有关界定也有所不同。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一发展阶段,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其中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这一阶段称为少年期,又称青春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称为青年初期。而西方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对青少年期的界定更为宽泛一些,认为青少年期是指从青春发育期开始直至完成大学学业这一发展阶段,即十一二岁至二十一二岁,这大致相当于人生整个发展历程中的第二个十年。 笔者采用百度百科对于青少年的普遍定义:“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但实际上,青少年指13岁以上到成年之前(也就是满14岁不满18岁)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生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1] 2.群体
“群体是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人群结合体,它是指在组织机构中,由于在工作和生活的某一方面具有共同之处,因而具有一定的共同信仰、理想、目标、兴趣、爱好或情感,为实现组织目标相互信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规定其成员行为规范所构成的人群结合体。”[2]某一群体具有一些特定而又相似的特征,加强对此方面的分析,有利于对该群体普遍性及群体中个体特殊性的认识,从而促进该群体的发展。 二、青少年群体的特征
1.生理的快速发展是青少年最明显的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这个阶段中青少年个体的身高、体重、骨骼、内脏等都有十分显著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性特征的发展尤为突出。青少年的生理特征具有突变性:内分泌机制完善,生理机能逐步增强,第二性征出现等。
2.青少年有明显的好奇心和虚荣心
由于人生经历较少,人生经验较为缺乏,青少年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时刻都想探寻问题的究竟,如大量网瘾少年沉溺网络游戏等均出于好奇心。同时,青少年的价值观尚未成熟,有较强的虚荣心,甚至出现盲目攀比的现象。 3.青少年喜欢刺激和冒险,感情容易冲动
青少年充满激情和活力,他们对于刺激和新鲜的事物充满向往,敢于挑战和冒险。另外,这时期的青少年情绪不稳定,极易冲动,如打架斗殴等一些过激行为的出现。 4.青少年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意识增强
青少年处于儿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时期,不同于儿童期的依赖性,也不同于成年期的独立性,在这一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趋向成熟但又尚未成熟。他们渴望摆脱束缚,实现独立,自我意识也有所增强。在这一时期,他们渐强的独立意识容易与老师、家长等的管束产生矛盾和冲突。
5.青少年多能自由思考、推理和判断,但往往脱离实际
青少年具有抽象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多能自由思考、推理和判断。但是由于知识面和社会经验的缺乏,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较为客观和死板,有一定的局限性。青少年在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同时,也不免产生幻想。
6.青少年缺乏安全感,同伴群体的作用凸显
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缺乏安全感,但同时他们的自我交往水平也不断提高,同伴群体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他们与同伴群体建立关系,通过得到同伴群体的认可和信任而获得归属感与安全感。但同伴群体也均属于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因此也会有一些问题显现。
三、了解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对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意义 1.认识共性,平等接纳
对于青少年群体的特征进行分析,便于社会工作者了解这一群体的共性特点,从而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服务对象,尊重并理解其生活处境,完全地接受并平等地对待每一个青少年案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青少年在青春期会有过分叛逆的心理,可能会给工作进行带来阻力,如果不了解这一特点,可能会对案主产生误解,而相反,则能平等地接纳案主,对其行为表示理解,让工作能在轻松地氛围中进行。
2.了解需求,便于同理
了解青少年的特征更能使社会工作者站在青少年案主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其着想,更清楚地了解其心理变化及需求,在情况发生变化时,理解其行为或态度的变化,而不至于产生误会或误解,更能培养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同理心。如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缺乏安全感,重视同伴群体,因此当问题出现时,社会工作者在自我进行工作的同时不应过分强调家长的角色,而应适当发挥同伴群体的作用。 3.有效建议,案主自决
“所谓案主自决,即指在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过程中,案主有权利自由选择自己的需要和权利;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充分地尊重案主的权利与选择,而不能将工作者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案主。”[3]分析并了解青少年群体的特征,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根据案主的一些特殊性,结合当前具体处境,了解其需求,提出一些在其能力范围之内的可行性建议,并尊重案主的自决权,使其作出合理的决定。 4.挖掘潜能,助人自助
“优势视角建基于对人有主观能动性的理解上,认为人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着自身的潜能和力量,可以依靠自身的潜能和优势解决问题。”[4]了解青少年群体的特征,明白其在青春期所具有的不同于儿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的特有潜能和优势,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更好地扮演倾听者、理解者和启发者的角色,挖掘案主内在潜力,提高其自己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实现助人自助。 5.了解个性,区别对待
在研究青少年群体普遍性特征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能更好地在过程中了解每个案主的特殊性,不至于出现过大偏差,而能有差别地对待每一个不同的案主,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工作效率。 6.易被接受,顺利进行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运用传播沟通手段,与内外公众交流信息,协调关系,塑造美好形象,营造良好环境的一种管理科学与活动。”[5]社会工作从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一些公共关系的思想,了解受众群体的特征和需求才能更好地开展对其具有适用性的活动,才能使其从心理上接受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不至于产生抵触和反感。这样可以减少工作开展的阻力,便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推动青少年社会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如在进行青少年小组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先以当前流行的电视节目或深受青少年喜欢的明星为话题进行交流,可拉近彼此的距离,缓和气氛,消除组员的心理不舒适感,也会使社会工作者和此次小组活动更容易被组员所接受,从而使组员积极配合,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四、结语
通过对青少年、群体等概念进行界定,对青少年群体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在了解了青少年群体的共性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于青少年社会工作开展的积极意义。将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分析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相结合,赋予社会工作以公共关系的思想,这样更有利于社会工作者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用社会工作的方法解决青少年群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青少年群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对其特征的分析也应具有时代性,我们应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支持,为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青少年[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421 94.htm.
[2]群体的概念[J].山西科技,1995,(1).
[3]戴香智,侯国凤.案主自决的局限及其实践选择[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2.
[5]刘煦.加强公共关系意识引导丰富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内涵[J].中国成人教育,2012,(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