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虎文化与虎爷信仰

2022-01-27 来源:星星旅游
虎文化與虎爺信仰 蕭信雄 撰

老虎外貌雄健,氣勢威猛,更以其額上有似漢文「王」字之花紋,自古即承受人們之喜愛與崇拜,被尊稱爲「山獸之君」、「百獸之長」。老虎出現之歷史超過一百萬年,虎文化之發展亦已有數千年之久,因此,在生活中處處可見虎文化之蹤跡。台灣雖不出產老虎,惟民間祭祀虎爺之情形卻頗為普遍,此與早期移民來台開墾拓荒之關係密切。先民飄洋過海來到台灣,並將家鄉之生活習俗帶進此地,虎文化與虎爺信仰遂於台灣生根發展。

據傳虎能祛除失火、竊盜與邪惡等災難,故數千年以還,虎畫常被掛在牆上,以使惡魔不敢擅入。在歲時祭祀與生命禮俗中,一直保存著虎文化,而成為驅邪、求福、維繫人際關係不可或缺之角色。台灣年節敬神普渡之捏麵虎;孩童之虎頭帽、虎圍涎、虎手套、虎頭鞋、虎枕頭、虎被褥、虎玩具;一般民眾之虎紋胸佩、虎形香包等,均反映虎文化之深入民間。

歷史上有許多不同之虎神出現,包括作為圖騰之虎神、農業祭典之虎神、四靈中之白虎神、作為門神之虎神等。台灣之虎爺信仰,是傳統虎文化之一部分。在虎爺信仰中,虎爺一直擁有獸性、人性與神性三種性格混合之矛盾。虎是百獸之王,故民間取其勇猛,而相信虎爺具有驅邪、除煞之神力,能鎮懾各種妖魔,以保祐信眾不被鬼怪所侵擾。在台灣南部若干地方,可見將一尊虎將軍及法具,置於社區沖煞之處,以作為守衛家園之石敢當。在吉祥如意之象徵上,一般信眾認為「虎」與「福」諧音,故虎爺能帶來福氣、財運,而寄予鴻圖大展之厚望,可庇祐信眾事業順利發大財。

虎爺信仰傳到台灣後,大都歸屬寺廟之配祀神。又因虎爺是隸屬動物神、坐騎神,地位較一般之配祀神為低,故多數被供奉在主神之桌下。虎爺之主神原是指土地公與保生大帝,惟演變至今,大部分之廟宇都已供奉虎爺。而且在台灣之廟宇中,因為虎爺之神奇傳

說、靈驗事蹟不斷地出現,使得虎爺之地位,從置於桌下供人祭拜,而逐漸被安奉於神桌上,與主神共同接受信眾之香火。時至近代更是能獨立自成一廟,而擺脫隨從之角色。

虎爺與土地公

日常俗稱之土地公,即指「福德正神」,或稱「福神」,客家人稱為「伯公」。土地公為地方土地與村落之守護神,亦是和人們生活最密切之神明。在眾多神祇中,土地公之神格並不高,惟其知名度及親和力則居群神之首。

自古以還,人們對於自然界之崇拜,除神格化之人與植物外,尚有一類是我們所熟知之動物神祇。植物神明是以鬼神靈魂附身在草木上,始擁有神力;動物神明則是動物本身便具有神威神能,而信眾將其神格化。在民間信仰之動物中,虎爺義不容辭位居其首。通常各地之土地公廟,在主神案下或神龕內可發現虎爺之蹤跡,此與土地公和虎爺之民間傳說有關。

老虎是山中之王,憑恃其勇猛之性格,時常危害地方生靈。由於土地公是掌管土地之神祇,故民眾就向其求援,而祈盼保祐。即期望土地公收伏老虎,別再讓其繼續為害鄉里。土地公遂運用法力制伏兇猛之老虎,自此之後,老虎即一切聽命,不再危害桑梓,而經常跟隨土地公,成為其座騎。亦因老虎被土地公收伏為腳力,故土地公廟便安置老虎供人敬拜,信眾將其奉祀為鎮守廟宇之地神,跟隨著土地公一同接受信徒之供奉,而成為具有神力之虎爺。此後若是有老虎傷人,民眾認為其必已取得土地公之准許,始敢如此作為,且所受傷害者,亦必是為非作歹之人。故民間有「土地公無書號,虎不敢咬人」之俗諺。傳說虎爺具有降服惡魔之能力,尤其對於孩童之各種驚嚇病症,具有呵護作用,而且虎爺亦掌管小孩之資質聰明與否,所以信眾經常會帶小孩至土地公廟,祈求虎爺保祐小孩平安聰明。

一般而言,較小型之土地公廟,因其規模不大,致供奉虎爺之情況較不常見,惟中、大型之土地公廟,幾乎都有奉祀虎爺。傳說福德正神之坐騎,是黃皮黑紋之虎爺。緣於虎

爺是土地公之腳力,因此不得與土地公平起平坐,祇能置於土地公神位或神案之下。跟隨土地公之虎爺,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祭典之際,一同接受信徒之祭拜,而無單獨接納供奉之日期。通常祭祀虎爺不用鮮花素果,而是以一塊生肉或川燙過之豬肉祭拜。

虎神與保生大帝

台灣之保生大帝,早期係屬泉州籍人士之守護神,更為醫生與藥草商所虔誠敬奉,惟如今已無原籍、業別之分,故供奉保生大帝之廟宇林立。

保生大帝復稱大道公或吳真人,本名吳本,宋朝泉州府同安縣人。自幼聰慧過人,具備道性,有慈悲救世之心。十七歲時遊覽名勝,巧遇貴人,而與之同遊,不知不覺到達崑崙山,乃謁見王母娘娘,並留宿七日,學習神方濟世、驅魔逐邪之法術,復得娘娘授以醫書。下山返家後,開始修行養身,不娶妻室、不眷官爵,而專注於修養真性,並採藥煉丹,以醫術濟世。後來吳真人遊歷四方,解救大眾苦難。更因勤王有功,先被宋高宗封為「大道真人」,續被明太祖封為「吳天御史醫靈真君」。明成祖時,文皇后罹患乳疾甚劇,御醫束手無策,幸為吳真人所悉心治癒。吳真人隨即昇天而去,於是明仁宗登基後,追思此一恩德,晉封吳真人為「恩主昊天金閡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民眾將之簡稱為「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享年五十八,鄉民感念其慈悲濟世,為他建廟造像。廟中座下無不有虎神守護,此乃因其醫術精明,而與老虎之間有段「保生大帝醫虎喉」之傳說故事:相傳宋代時,出現一隻老虎為害地方,吞食不少牲畜與人命。有一次,牠吃下一位盛裝打扮之婦人,由於吞得太快速,而被婦人頭上之金簪卡住喉嚨,令其難耐呻吟更痛不欲生。適逢有位名醫入山採藥,於是老虎就懇求相救。名醫乃謂:你害人無數,故得此懲罰,我不能救你。此時老虎真誠地表示懺悔,並且發誓永不再傷人,更願意為名醫服務。名醫遂幫老虎取出喉嚨裡之金簪,解除其痛苦,而虎亦履行諾言無誤,寸步不離地隨伺在名醫身邊,成為其坐騎,從此不再害人。此一名醫即嗣後之保生大帝,而老虎亦跟隨成為虎神。虎神為報答保生大帝救命恩情,除隨從在保生大帝身邊外,於接受供奉之際,虎神之位置都在保生大帝神位或神案之下,不致有逾矩之狀況。此外,虎神之誕辰是在農曆之四月十六日,屆時信

徒皆特別為其舉行祭祀活動,顯示虎神在信眾心中之重要性。

黑虎將軍與武財神

武財神趙公明,為終南山人。在民間故事中,玉皇大帝曾下旨召趙公明為神霄副帥。其身分具多元性,最早係屬秋瘟,為死神、瘟神之形象。爾後呈現面色黝黑,蓄留大鬍子,頭戴鐵冠,手執鐵鞭,騎坐黑虎之姿態。

趙公明曾助張天師修煉仙丹,被玉帝封為正一玄壇元帥。張天師煉丹成功後,趙公明被任命永鎮龍虎山,專管人間趨善、建功、謝過,以及冥頑不化者,並為天下之不平主持公道,對買賣、求財諸事宜,亦幫忙贏利調利,而開始出現財神之身分。明代《封神榜》中之趙公明,雖助紂為虐,終至失敗陣亡,惟仍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而其手下則有「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等四位迎祥納福、招財進寶之神仙,加上趙公明本身,即合稱為民間信仰之五路財神。

關於趙公明與虎之傳言,據《封神榜》載:姜子牙協助周武王討伐暴虐無道之紂王,商朝聞太師屢戰屢敗,乃請趙公明協助攻擊西周。趙公明即自峨嵋山下山,正愁無坐騎,適遇一大黑虎,遂用二指將其定住,並以絲繩套住頸部,復於此畫一道符,虎便四足生風,立即到達聞太師營帳前。

除《封神榜》中趙公明伏虎之事跡外,峨嵋山下之伏虎寺亦流傳趙公明收伏老虎之故事:趙公明之三個妹妹金霄、銀霄和碧霄,原來在峨嵋山之三霄洞中修練,有一天深覺煩悶,於是瞞著兄長而蒞山下伏虎寺遊玩,惟於途中遇上一頭吊睛白額大黑虎。三個人便分別使出法力,但卻無法制服此一黑虎。突然間有個頭戴紫金道冠,身穿杏黃道袍,手持一根九節金鞭者出現,此人即為趙公明。其眼見老虎正攻擊妹妹們,遂將金鞭向老虎一晃,祇聽見噹啷啷一聲響,金鞭變成又粗又長之紫金連環,而將老虎纏住。老虎意欲掙脫,不料愈掙扎卻反而纏得愈緊,終至動彈不得。趙公明又取出一只金圈,套在老虎之脖子上,

並以紫金連環勾住金圈,而將老虎拉動起來,便帶著牠與妹妹們一同回山上繼續修練。從此伏虎寺一帶未再傳出老虎傷人之情事。被收伏之虎便成為趙公明之坐騎,而跟其一起修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