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饥饿的盛世读后感1500字

2022-03-16 来源:星星旅游


饥饿的盛世读后感1500字-读后感大全

一个庞大帝国的轰然倒塌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伏笔在许久之前就已埋好。明朝素有“始亡于嘉靖,实亡于万历,终亡于崇祯”这一说法,而在亘古未有的清朝,乾隆盛世之时,已经初见端倪。

一、乾隆生平

《饥饿的盛世》从很多角度把乾隆立体化,让他变成了一个有温度的人。他实在是一个幸运的皇帝,两代皇帝奠定的基业,历史的偶然性选择了三位优秀的皇帝实现了政治接力,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多年,铸造了康乾盛世。优秀的基因,乾隆的母亲有着优越的家庭基因,普遍长寿,他的母亲身体康健,高寿灵活,在七十多岁时都步伐矫健,身姿挺拔。这一点被乾隆继承,他25岁登基,86岁禅位,在位时间64年,其长度居世界统治者之首。他天赋极好,智商极高,读书过目不忘,为人理智反应敏捷,而且是唯一懂得五种语言的皇帝。在小时候被康熙选中教导,一度成为帝国隐性继承人,他具有超一流的政治和军事素养。大权在握,天生的政治动物,情商极高。在他86岁禅位之时,仍未从处理政务的养心殿退出,上位的嘉靖皇帝与其说是皇帝,更应该是他的秘书。

二、政治经济文化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乾隆朝达到了顶峰,乾隆朝几乎消灭了所有对权利的威胁,达到了政治稳定。他消除了八种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势力:敌国威胁、农民起义、权臣专政、太监擅权、后妃干政、外戚乱政、朋党之争、外戚势力。乾隆充分的吸收了历史统治经验,

1

对外积极消除敌国力量,对内缜密化解朋党。皇帝一声令下,举国战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长期执政的人容易形成一种“权利幻觉”,他做了自己权利的奴隶。他所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掌握权利的正面信息,负面信息都被筛选掉了。在这种情况下,领袖往往无法正确看待世界,无法对自己的力量形成恰当的符合实际的判断。更别说晚年的乾隆听不进看不见任何负面信息,自我剔除。乾隆辞世之际中国的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超过了美国在今天世界的地位。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所占的份额,是英国的八倍,俄国的六倍。

毫无疑问,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横向比,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物质的急速发展填补不了精神文明的衰弱,横向对比18世纪世界文明的发展,乾隆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只有生存权没有发展权的盛世。纵向对比中国历史,乾隆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民众权利被剥夺得最干净、意志被压制的最萎靡的盛世,文字狱大行其是,是基于少数统治者利益最大化而设计出来的盛世,贫富差距极大,百姓的只许有胃肠,不许有脑袋,统治者认为,这样帝国才能绵延千年而不衰。

三、西方文明

早在康熙年间,统治阶级就为中国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定下基调:科学这东西,我知道就好,你们不用知道也不能知道。事实上,乾隆的爷爷康熙,自称历代皇帝最懂科学,他任用过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作为自己的天文学和数学老师,还学习过几何、代数等课程。顺着康熙的道路,到了乾隆年间,他们对外国进贡的新鲜事物啧啧称奇,但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书籍,他不仅不鼓励翻译传播,而且设法禁止,尤其是流向民间,他们不仅要垄断权利也要垄断新知。到了乾隆末年,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还停留在康熙年间,同比外

2

国,落后了100年。而对于西方热武器,他们悬之高阁,生怕民众学了去,动摇统治阶级的根基。

18世纪,是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一个世纪,他们由内封锁,掩耳盗铃生活在天国上朝的假象之中,他们不再睁眼看世界,他们认定自己既是世界中心。

当整个世界都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渐渐苏醒时,大清国闭上了眼睛。文化看似昌盛其实失去了活力,经济看似平稳其实封闭落后,政治看似稳固,其实僵化腐败。乾隆盛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当西方用鸦片和大炮轰开了帝国的门,梦也该醒了。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