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1企业竞争力报告

2023-06-02 来源:星星旅游
2010企业竞争力报告:中国企业效率竞争力不足

“今年中国企业竞争力比2009年规模竞争力有所上升,但效率和增长竞争力有所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在发布“2010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时指出。

“2010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是以上市公司2009年的年报加上今年半年报的数据为基础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这场危机中中国企业不仅没有失败,而且竞争力还有所提升,总体上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有所提升。

从2003 年起,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及以其为主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与《中国经营报》共同开始进行企业竞争力监测项目。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的监测,发现中国企业竞争力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中国竞争力报告除了监测上市公司的竞争力之外,每年都会选取一个主题以探讨企业的竞争环境变化和企业应对能力。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的刺激措施,各国企业也积极应对。中国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也积极应对,并做了极大地努力。

虽然全球经济已经逐步渡过了金融危机的恐慌,但是造成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危机本身也没有结束,这使世界经济仍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中国正进入社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模式升级的新时期。

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今年中国企业竞争力比2009年规模竞争力有所上升,但效率和增长竞争力有所下降,这说明企业在竞争中还没有完全摆脱危机的阴影。

中国的企业在体制、机制的突破中萌芽、生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熟、壮大。经历了30多年的靠廉价劳力、低价竞争、粗放经营、环境代价换来高速发展、一味扩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国企业已经到了高成本、低利润、残酷竞争的时代,到了追求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同时,更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和谐发展时代,中国企业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的拐点。

《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序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力开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加快与国际市场融合,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利用外资835.21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大国。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剧烈变化,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趋势。如何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同时,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加大,外资大规模流入,而对外投资相对较少,

使得我国的国际收支很不平衡,外汇储备达到了近2万亿美元,贸易摩擦亦不断加剧,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多方面措施,逐步改变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保持国民经济水平平稳较快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情况,国家提出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加速对外直接投资,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逐步实现国际化经营,成为有实力的跨国企业。

企业“走出去”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缓解国内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升级,而且有利于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所带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有利于减少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因此,实施“走出去”战略意义重大,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的战略举措。然而,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我们的企业虽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却也遇到了种种困难和问题,因此也更加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进一步的扶持与协助。

作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和投资促进机构,中国贸促会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外经贸关系的加强,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功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国家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之际,我们及时顺应企业需要,创新工作思路,制定并实施了中国贸促会“走出去促进计划”。我会充分发挥双边企业家理事会作用,成功举办了“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中非企业家大会”、“亚欧工商论坛”、“中国-欧盟商务峰会”、“中国-东盟商务投资峰会”、“中阿合作论坛”、“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等活动,建立了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双边或多边工作机制;我会主办的“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已经成为国家有关部门宣传政策措施、国外相关机构介绍投资环境、中外企业寻求客户的重要平台;我会还通过举办其他经贸活动,组织企业赴海外投资,开展投资环境、政策调研和咨询服务等方式,为推动企业对外投资和“走出去”做了许多工作。 《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是我会实施“走出去促进计划”的系列成果之一。2008年版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回顾了“走出去”战略形成过程,分析了“走出去”发展政策体系,研究了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发展趋势,汇集了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投资政策法规,分析了这些国家的投资环境,介绍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概况。我们希望,这本报告能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一定参考,对有意走出国门,开展对外投资的企业具有指导作用,能为海内外工商界提供更好的帮助。

我相信,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对外经贸合作事业必将推进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国贸促会在今后将继续开展“走出去”促进工作,关注企业“走出去”发展趋势,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中小企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自主创新、优化贸易结构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有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达3800多万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中小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

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是实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国经济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根据调查

报告提供的数据,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已经基本度过起步阶段,开始进入大规模应用普及阶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观念认识方面,仍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以及政府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了解不够;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虽然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应用的只占44.2%,只有9%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的企业应用了ERP;在发展环境方面,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覆盖面较小,服务内容不完善,除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外,还有很多领域没有形成服务网络。

200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务院信息办推广应用组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遵照“政府倡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共同启动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通过制定政策措施、开展课题研究、召开论坛会议、组织展览展示等,积极促进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更加广泛、深入地应用。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实施得到国内外企业、社会服务机构、新闻媒体以及各地中小企业、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大型企业在强强联合,建立服务联盟,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由企业、社会机构共同开展的免费宣传培训,提供供需信息、咨询指导、技术支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

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促进中小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一项具有探索性的工作。2008年,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服务,继续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信息化服务体系、绩效评估体系、发展指南等课题研究,以及推动试点示范工作,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机构和媒体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地分享信息化的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创造是民营企业发展方向

提高中国制造含金量有4个“药方”。第一是走联合发展之路;第二是实行差异化的战略;第三是努力打造品牌;第四是促进企业间的协调,共同应对价格战、反倾销、贸易壁垒等挑战。

本报6月28日讯(记者马国军)“中国制造业大力提升和迅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但中国制造也存在着3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今天举行的学习型中国———山东商界领袖文化与财富论坛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为山东企业家们提供了解读“中国制造”得与失的理性视角。

孙晓华认为,世界正在进入“中国制造”时代,中国制造业的大力提升和迅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但中国制造也存在着工业品价格过于低廉、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等3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只鼠标在美国大约卖40美元,但在中国3美元都不到。”孙晓华以鼠标在国内外的价格反差为例,指出中国工业品价格过于低廉,质量还不能完全得到保证。不少企业为了能够在价格战中站稳脚跟,不得不压价,甚至不惜牺牲产品的品质。孙晓华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国内99%的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拥有自主商标的企业仅占40%。自主知识产权的缺失,使得很多企业陷入“有制造无创造,

有产权无知识,基本靠仿造过日子”的境地。与此同时,中国制造还存在着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问题,“中国制造了不起,可是我们的代价确实太大太大。“”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提醒中国不应该忽略制造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中国创造‟。”孙晓华表示,这次横扫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经济发展片面依靠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难以持续,必须同时也注重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近期,全国工商联组织了多次调研,发现有一批企业在逆势中仍然在高速发展,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自主创新型的制造业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它们就是代表未来方向的“中国创造”。

在把脉中国制造的基础上,孙晓华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开出了提高中国制造含金量的4个“药方”。第一是逐步实行行业整合,发挥整体优势,走联合发展之路;第二是实行差异化的战略,抢占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制高点;第三是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打造品牌;第四是发挥行业商会、协会作用,促进企业之间的协调,共同应对价格战、反倾销、贸易壁垒等挑战。

孙晓华还表示,中国的民营企业可以在“中国创造”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他认为,民营企业在危难中找机遇,至少有两个方面机遇比较明显。首先,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为民营企业低成本扩张提供了良机。其次,金融危机使国外很多企业资不抵债,经营难以为继,正是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参与海外并购的好时机,同时也是企业吸纳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的机遇。

[原创]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建议

祖国母亲的的六十大寿到了,我无以为报,作为您的儿子,我只有把我对您发展

的建议写下来,作为您六十华诞的贺礼,祝愿您发展得更加美好!

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建议

六十年建国,三十载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已具雏形。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此时此刻,我们的企业却越来越没有个性。我们的企业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里逐渐迷失了它们存在和追求的终极目标、丧失了它们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的目标简单到只为了钱,企业的经营手段简单到纯粹的剩余价值剥削,企业的管理也简单到

纯粹的照搬所谓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那一套。长此以往,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下,恐怕我们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将特色不再。

唯此,建议调整我国企业发展思路与方向:

1、企业发展目标不能简单以效益为终极目标,在追求效益的同时,要追求企业所有者和员工以及社会的共同利益。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当员工的利益与企业捆绑到一块的时候,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再者,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单位,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与社会利益协调发展才会长久发展。现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强调企业员工的权益保护,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等,我们许多企业都缺乏这一方面的意识。

2、企业的经营手段不能纯粹地去靠剥削员工的剩余价值。企业获得效益的手段在对员工的剩余价值剥削上要适可而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资本收益,追求最佳经济效益,但不能忽视企业员工的自身价值实现与合理劳动报酬的获得。企业要在资本运作、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来追求更大的效益,而不是靠剥削企业员工的剩余价值来实现其经营目标。

3、企业的管理不能简单照搬国外模式。我们现在的企业言必称采取或根据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经验来制定本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先进的东西我们是要借鉴、要吸取,但是是否就表示我们要全盘“西化”呢?我们有些企业在劳动收入分配上过于强调资本和管理的作用,企业所有者和高管们的利益往往是普通员工的100倍以上,30年来的市场化道路也使我们有些人麻木了,习以为常了,须不知,正是这样的观点,导致了我们目前许多企业的经营因与员工矛盾重重而举步维艰,社会稳定问题也因此层出不穷。鉴于此,我们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

作为我的观点,在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应该向企业员工所有和社会化方向探索和努力。任何一个企业最后都应该属于企业员工或社会大众,在现代企业的股份制条件下,只要在企业股份分红里增加企业员工配股计划,这个目的就很容易达到。企业的员工一旦持股,他的身份也随之改变,对企业的态度也将随之改变。

①创新意识。中国企业在日趋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要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只有通过创新,最终走向卓越。一些本土企业通过成功进入需求迅速增长的行业、成功利用区域需求差异等特点,顺利抢占了某些特定的市场。 ②因变制胜。变这个词在中国企业探索战略管理的路上不断擦出新的火花。许多

华商通过多样化经营、开辟新的生产经营渠道、或者是合并、兼并或是重组等外部扩张手段以达到了市场占有率、资本总额等的快速发展。

因此,应当制定符合本企业特性、与企业战略一致的企业文化,努力达到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中外企业文化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周毅.中国企业文化要素与绩效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7,(11).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增长,解决了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们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矛盾,其关注的重点是实现经济量的增长。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三十年后,重新审视中国经济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社会生产力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们物质文化的需求,甚至在相当多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人们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对物质的舒适、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质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在GDP从1000美圆到3000美圆增长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阶段,我们何去何从?在分析中国经济现状的相关因素后,我认为:从关注量的增长到关注量与质并重的增长,是中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按矛盾的观点分析,经济的发展是受外因和内因制约的。前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外因则是国家推行的外贸型经济。量变引起质变,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资源和环境已成为经济继续发展的瓶颈,原有以量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新的转变。

一、 农村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实现量的增长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我们都知道,经济的增长依赖于质和量的增长。量的增长,是实现大多数人共同富裕的必要途径;质的增长,是满足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物质文化需要的有效途径。

充分条件:农民生活富裕,是农村城市化的内因。农村城市化,大部分农村人口脱离土地,生产力得到解放,收入得到增加,消费力得到释放,扩大了内需。内需的增长,国内市场的扩大,又为中国经济实现量的增长提供了可靠保障。

必要条件:中国的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天然具有发展与掠夺的二元特征。资本的特征,决定了它需要广大的市场,中国是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这本身就是一个广大的市场。国内市场的扩展,农村消费能力得到释放,这是农村城市化的外因。

内需的增长,能够显著改善中国经济的环境,有效抵抗国际市场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减少国际贸易的摩擦,实现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必须有一定的量增长,这也是一些低端产业能够生产发展的理论依据。

二、 城市消费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他们的消费将从关注物的功能性转向关注人的精神享受。

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必须有质的增长,这是一些名牌企业在城市畅销的主要原因,也是一些中高端产业得以生存发展的理论依据。

三、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以不同程度与世界经济融合接轨,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这种现象的表现为:注重环保,国际分工。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民族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引入企业,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思维观念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了经济量和质的变化。

四、 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质和量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高科技企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不断实施技术改造,国家继续加大科研教育的投入,科研教育体制逐步改变。

总之,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实现量与质的同步增长。这种发展模式的确立,必然在政治经济领域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资源按照市场经济模式合理配置,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职能必须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必然引起一些产业和现象的消亡,其突出表现为: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经济领域的腐败现象的逐步解决,人们法律意识普遍提高,行政审批和政府强制行为逐渐减少,环境污染型企业强制关闭,生产经营粗放型企业逐步退出等等。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带来一些新的产业和转变,其突出表现为:教育科研投入力度的加大,人民消费水平得到提高,旅游、汽车、文化、就业、房产等产业消费快速增长等等。

正确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站在新的角度看待社会经济领域的变化,有助于我们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经济的发展。

全面认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2011年03月17日 10:1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不断提升。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综合各种因素衡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事实没有改变,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任重而道远。

一、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二。1978年,我国GDP只有1482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GDP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1978年增长79.3%。棉花产量597万吨,增长1.8倍。油料产量3239万吨,增长5.2倍。近年来,我国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2007年,在22个制造业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视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18.6%,比美国稍低1.3个百分点,位居世界第二。到目前为止,我国钢、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货物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一。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1%,居世界第二十九位。2009年,我国货物出口额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2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我国经济总量能够在短短的30多年跃居世界前列,是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矛盾、问题、风险和挑战,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结果;是13亿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奋力推进民族复兴、国家振兴的结果。这些伟大成就、瞩目变化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骄傲和自豪。

二、发展中国家的定位没有改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总量的跃升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定位,没有改变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一)人均水平需要提高

人均国民总收入在世界的位置比较靠后。2009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3650美元,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1.8%,在世界银行统计的213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25位。

人均谷物产量和主要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9年,我国人均谷物产量相当于美国的26.5%,俄罗斯的54.0%。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10,主要金属人均储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

劳动生产率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8年,我国每个就业者创造的GDP为5855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5.9%,日本的7.7%,俄罗斯的24.8%。

(二)经济结构需要优化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我国产业结构是以工业为支撑的“二三一”的模式,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3.0%,而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已分别超过50%和70%。

需求结构不够协调。表现在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2009年,我国投资率为47.7%,消费率为48.0%,消费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金砖国家”中其余国家(高者巴西为83.6%,低者印度也有69.6%)。

就业结构层次较低。2009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8.1%、27.8%和34.1%。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高,第二产业比重仅相当于美国工业化初期即1870—1910年水平,第三产业比重则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城镇化水平偏低。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6%,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70%以上的水平,也低于世界50.3%的平均水平。 (三)经济发展质量需要改善

增长效益较低。2009年,我国GDP占世界的8.6%,却消耗了世界46.9%的煤炭和10.4%的石油。同年美国GDP占世界的24.3%,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占15.2%和21.7%;日本GDP占8.7%,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占3.3%和5.1%。

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美国过去一直没有承认。因为这样美国就可以借此针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很多变相的歧视性措施,进行贸易保护。

比如对“倾销”的裁定,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可以以第三国的成本数据为依据,裁定中国出口产品“低于成本倾销”。这当然是不合理的,实际上常常是贸易保护的借口,使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今年5月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美承诺迅速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 在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后,这种情况会发生改变。 美之所以承认主要还是鉴于金融危机后,其经济的不景气,双方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双赢

最新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率仍然远远高于历史总水平。我们认为,经济要回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各类经济指标必须降至整体趋势以下,这样才能消除以前积累下来的不均衡。鉴于目前经济增长率仅略有下降,因此,还不能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增长率高于当前可持续增长水平的时间越长,未来修正这一失衡所需的时间也越长,或者说未来修正这一失衡也越困难。我们认为,鉴于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政府现在还不能放松紧缩政策。为了避免出现新一轮的经济过热,政府应在近期内采取进一步的紧缩措施。

一个在中国国内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经济增长的态势,是因为在改革中坚持开放政策、成功地吸引了上千亿外资,从而保障了经济繁荣。按照这个逻辑,东欧和俄国只要能象中国一样、在改革的同时大量吸引外资,经济就可以同样繁荣。然而,德国的情形却提出了反证。两德统一五年来,依靠西德地区的强大支援,东德的市场化稳步坚定地推进,同时德国政府向原东德地区投入了八千亿马克的资金[1],原东德居民人均获得约三万美元,这几乎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十五年累计人均获得外资的三百倍。东德曾经是“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样板,早已实现经济现代化,现在再加上西德“兄弟”如此慷慨的帮助和西德企业家的直接指导,是否就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呢?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东德地区虽然人均收入翻了一番,但在转型中同样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东德工人曾经是原社会主义国家中技术素质最好、最服从工作纪律的劳动力,其劳动生产率迄今仍然仅及西德工人的一半;东德的产品长期以来质次价高,但过去在“经互会”国家中却还是首屈一指、供不应求的,如今这些产品不得不完全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结果其售价比统一前下跌一半;低生产率、低市场竞争力加上高工资,使大部分私有化后的东德企业仍然不具备国际竞争力;东德地区的失业率一度高达14%。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经济繁荣得益于渐进型的改革策略。渐进而慢速的改革意味着较多地保留旧体制,从而有利于保护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有利于维持现状和稳定

在短短几年内,突然有如此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涌入中国,是中国大陆前所未遇的良机。这些外资再加上中国国内企业为兴建“开发区”投入的巨额投资和外商对中国的证券投资等,形成了对建筑材料、工程设备、劳动力的庞大新增需求,提高了相当一部分民众的收入,进而刺激了消费。外资除了形成直接需求和对需求的“引致效应”以外,还通过生产和出口直接对中国经济增长构成重要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