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有效教学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应为学生的学服务。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深人研究学情,依据学情科学而艺术地设计课堂教学,因材施教,才能创建真实而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
一、生活背景分析——教学情境创设的源头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里有可供学生思考、探究的丰富题材,隐含着数学知识的生长点。每个学生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决定了其特殊的生活积累和知识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必须分析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比如,教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提供的情境是一个大型体育馆可容纳观众1万人,由此引入“万”的学习。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去体育场观看比赛或表演的经历,用体育场这样的教学情境来引入“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无法感知“万人”的多与‘万”的大。于是,我创设了以下的情境引入。
师:(出示学生在操场上做早操的画面)我们班在哪儿?(用红线勾出班级同学)我们全班50名同学都不容易找到,为什么?
生:全校有1000人左右,50人比较少。
师:(复制1000人画面粘贴9次)如果有10个1000人一起做操,我们班就更不容易找到了。(在整幅画面上显示红线勾出部分)
生1:哇,少得可怜!
生2:像天安门大阅兵。
师:我们学校容得下这么多人吗?要几个像我们学校这么大的地方才能容得下?
生:……
师:这里大约有1万人。万是个计数单位,你们觉得它和十、百、千相比怎么样?
生:很大
学校是孩子们生活中的第二个“家”,家里的情况他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利用这样的素材创设情境,学生可以在熟悉的氛围中真切地体验知识的生成。可见,学生生活背景的分析是情境创设需要考量的必要因素之一。
二、认知现状分析——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
数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我们制订教学目标时往往仅限于对内容本身的分析和研究,忽视学生认知现状的分析。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如何,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困难有哪些?原因在哪里?什么样的目标才是学生最需要的?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观感受作简单的推测,而应该从学生的认知现状中去寻找答案。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吨的认识》时,我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学情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如下: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预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主要有:1.通过活动,体验“吨”是计量质量比较大的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在活动中知道1吨=1000千克,建立克、千克、吨的联系。相应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大力士”比赛,让每个学生拎1千克、25千克、50千克……推测、感受1吨有多重;背一背同桌,推测40个同学约重1吨。2.培养学生口头或书面运用质量单位进行交流的能力。相应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一篇数学日记让学生讨论并修改;课后用三个质量单位说一个数学故事或记一篇数学日记,并交流。3.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相应的活动设计为呈现一则新闻,讨论桥为什么会断裂。根据学生的认知现状制订的教学目标针对性强,教学活动的设计有据可依,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更强。
三、学习能力分析——教学方法选择的杠杆
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数学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构建有力的高效课堂,越来越依赖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与甄别。
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设计了两套教学方案。
一是“激疑后的主动探究”。主要教学流程是:1.一张长方形纸的面积到底是多少?你能知道吗?用什么方法知道的?2.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小组活动。记录数据并汇报。(预设学生多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量)3.长方形玻璃窗的面积有多大,怎么量?教室的地面面积有多大,怎么量?4.一个长方形的湖面,面积有多大?你还能这样量吗?(不能)但可以在我们的心里摆一摆:每排摆几个摆几排呢?〔在逐步感知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关系的基础上,讨论得出结论,并用结论验证前面几个问题。)
二是“活动后的发现归纳”。主要教学流程是:
1.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表。
2.先量出2张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出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量法)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在小组里交流)
可以看出,第一套教学方案是以疑导学,学生的探究具有挑战性,需要具备主动探究的热情、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第二套方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就低了不少,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学生的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展开的。然而,这两种教学方法又不能简单地分出优劣。任何一种教法的成功都离不开学生学习能力的支撑。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脱离学生的学情而生搬硬套,主观臆断。
四、个性差异分析——教学活动组织的标尺
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就要改变过去教学中“一刀切”的统一组织与安排,既满足学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后,利用“作业超市”的形式设置三类题目。
这种富有弹性的设计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加以选择,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当然,在注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生共性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如:设计具有童趣性的数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活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问题的积极探索者;设计贴近生活的实践性问题,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使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
总之,研究学生,分析学情,是创建有效课堂的必要途径。在研究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学生共性的特点,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