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2021-05-19 来源:星星旅游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目标:

1、学习快速梳理小说文本的方法;

2、通过训练归纳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和答题步骤。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小说的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小说的文体知识:

小说的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二、分析《赊小鸡》

(一)阅读指导:如何快速地读懂小说?

1、抓标题、开头、结尾和意蕴深刻处; 2、初步把握小说情节:何人+何时+何地+何事 3、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4、注意环境描写,多方联系初步理解小说主题。

(二)师生共同分析《赊小鸡》第六题并总结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1、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注意小说中作者对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的介绍,作者和

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

2、从情节发展入手,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3、从分析环境入手,结合主题概括人物形象。 三、课堂实战

1、学生完成练习《乡音》第2题。 2、请学生答题,教师分析答题情况。 3、教师总结答题步骤:

第一步:划出文章中的信息; 第二步:概括信息要点; 第三步:信息整合,表达;

1

第四步:规范答题。

答题格式1:概括要点+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总分) 答题格式2: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总评(分总) 四、课堂总结

在鉴赏小说人物形象时,主要可以从这节课学习的三个要点切入,根据答题步骤,结合文本分析,规范答题。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具体、概括、分值),根据原文内容,多角度多侧面分析人物形象,要准确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不可无中生有,一定要“言必有据”。 五、课后作业

完成“小说阅读练习题”。

附板书设计: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1、从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肖像、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他人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环境

2、从情节发展入手,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3、从分析环境入手,结合主题概括人物形象

附:阅读篇目

赊小鸡 赵明宇

每年油菜花开的时候,山东人老秦就骑着自行车,驮着唧唧叫的小鸡雏,吆喝着来村里卖小鸡了。

老秦家是山东什么地方的,没人知道。老秦厚道和善,很得村里人信任。每年春天,老秦如约而至,听到老秦的吆喝,村里的女人们就坐不住了,走出家门,挑选小鸡雏。

买老秦的小鸡雏是不用交付现金的,只需要在老秦的红塑料皮本子上写当家人的名字,等到秋后,小鸡雏长大了,下蛋了,老秦才会来收钱。老秦在村口喊一嗓子,买过小鸡雏的人家就会把钱送过来,老秦核对一下,勾去一个个名字。多少年了,几乎从来没有错过。麻婶子每年都要赊二十个小鸡雏,在老秦的红皮塑料本上写麻叔的大名,到秋后卖掉两只公鸡,就足够还老秦的账了。

2

麻婶子最看不惯的是刁嫂。有一年赊小鸡,她在老秦的本子上写了假名字,老秦秋后要账,没人知道这个名字是谁。麻婶子看不惯,说:“这是谁给咱村抹黑啊?把人丢到山东去了。”

老秦说:“算了算了,没这二十个小鸡钱,我也穷不了。” 麻婶子说:“你别急着走,等一会儿,我帮你要回来。”

麻婶子就去找刁嫂,指着她院子里的鸡,说:“你家的鸡长得不小了,下蛋了吧?从哪里买的呢?”刁嫂就红了脸,把钱拿了出来。

麻婶子给老秦赔笑,说:“这一家赊了你的小鸡雏,你的本子上记的是他家孩子的名字。孩子小,名字没叫起来呢,也难怪别人不知道。”

老秦千恩万谢。

麻婶子说:“大兄弟,你也没背着锅,没带着灶,中午在我家吃饭。” 这一年,麻婶子照例赊了二十只小鸡雏。秋风一吹,小鸡雏就长大了,有几只公鸡,还有几只母鸡。母鸡的脸蛋红红的,大概是快要下蛋了。麻婶子卖了两只公鸡,凑够了钱,放在盐罐子下面,准备着老秦来收账。

过了九月九,老秦没来,又过了十月一,老秦还没来。麻婶子的二闺女要坐月子了,麻婶子去伺候月子,这一去就是好多天呢。临走,麻婶子叮嘱麻叔:“你听着点,哪一天山东老秦来了,你把钱还给老秦。”麻叔点点头,麻婶子才离开家。

麻婶子伺候完闺女,回到家,做饭的时候看到钱还在盐罐子底下压着,就问麻叔:“老秦没来?”麻叔说:“没来。”麻婶子就有些疑惑了,嘴里嘟囔着说:“这个老秦,咋不要钱了呢?”

麻叔说:“村里人都没给他钱呢,咱还能给他送到山东去?又不是咱自己,慌什么慌。”

那就再等等吧。有一次孙子要学费,没钱,麻叔说先把老秦的小鸡钱用上。麻婶子说:“那可不行,说不定你前脚把钱拿走,老秦后脚来了,到时候手里没钱,不抓瞎?总不能让老秦为了咱这几块钱再从山东跑一趟吧?”

直到腊月二十三,小北风打着旋儿。村头来了一个年轻人,说话山东口音,说是老秦的儿子,来收账的。麻婶子手里捏着钱,从家里出来,仔细端详,年轻人的眉眼挺像老秦,手里拿着眼熟的红塑料皮本子。大家围上来,问老秦为什么

3

没来,年轻人的眼圈儿红红的,说,俺爹得了脑血栓,偏瘫了。

大家听了,唏嘘感叹,说起老秦的好来。麻婶子心里咯噔一下,说:“孩子,一会儿收完账,到家里暖和暖和,婶子给你烙饼,炒鸡蛋。”年轻人笑了笑,说:“谢了,谢了,婶,我还急着赶回去呢。”麻婶子说:“再急也得吃饭,你先忙活,婶子给你做饭去。婶子说不定哪天去山东,到了你家门口,你不让婶子吃你的饭?”

麻婶子做好了饭,出来喊年轻人,年轻人正在犯愁。麻婶子说:“是不是又有人报了假名?”

小秦忙说:“不是不是,是多出来三十块钱,不知道是谁多给的。” “多了?多了就多了呗。”麻婶子说。

“那可不行。该多少就是多少,我怎么能多要大家的钱呢!”年轻人急得直转圈,说,“我爹跟你们打交道多少年了,我可不能坏了我爹的名声”。

年轻人很着急,扯着嗓子喊:“谁多给钱了?谁多给俺钱了?”

麻婶子也纳闷,怎么会多出钱来呢?但这声音,让麻婶子想到了春天里,老秦的吆喝。

6、请简析麻婶子这个人物的性格。 参考答案:

①泼辣仗义、有正义感。刁嫂有意瞒下老秦赊鸡的钱,她主动去找刁嫂要。 ②心地善良,给人面子,有同情心。为了刁嫂的名誉隐瞒写假名的事情;主动给老秦、小秦做饭。

③讲诚信,守信用。尽管孙子交学费没钱也不动给老秦准备的小鸡钱。

乡 音

那年,银泾村的阿秀,在陈墩镇上读完初中后,靠在城里做科长的姨夫的帮助,进了国营棉纺一厂做了农民长期临时工。阿秀,名为秀,人也长得秀,瓜子脸蛋,眼大大的,嘴小小的,稍一打扮,比那明星还明星,可一开口就露了馅:她把“这里”说成了“该爿”,把“那里”说成了“给爿”,把“糖”说成了“同”。跟她一起上班的女工,都是爱笑的,一听她说“该爿”就止不住笑,后来不知是谁,干脆不叫她阿秀叫“该爿”。有一次,厂长听人唤她“该爿”她应着,很奇怪,问身边的人:“好像厂里的工人名册上,没这人么。”众人听了都大笑起来,有的女工止不住笑,还直唤妈。因此,在厂里阿秀是从不轻易开口的,一门心思学技术干活。阿秀手脚挺麻利,又吃得起苦,干起活来,常常一个顶两个,进厂

4

没两年,车间主任就让她当了能管十来个人的工班长。手下的人常常不服气,跟她较劲,可技术上谁也较不过她,只能取笑她的乡音,一时间,车间里到处是“该爿”、“给爿”的声音。可阿秀一点也不往心里去,该做的照做,该管的照管,只是仍然从不轻易开口。

不料,阿秀的好景不长,厂里因销售不善,入不敷出,工资常一拖再拖,实在是难以维持,厂工会一班人,开始按厂长办公会的意见,做那些农民长期临时工离岗的思想工作,阿秀也在其中。可阿秀死也不答应,哭着跟工会主席扳理:“厂里好的时候,还不是靠伲‘该’些农民工撑着,干的活最多,拿的钱最少,可伲哪一天说过一句怨言?为啥?还不是因为伲把厂当成了自己的家。”

正在这时,厂长派人来找阿秀,说是有一桩极其重要的外商接待任务让她去作陪,并派专人来指导阿秀化妆打扮。可阿秀说啥也不肯打扮,说是随她意她就去,不随她意,她就不去。厂长没法,只得随她的意,她去了,厂长的小轿车接去的。厂里人见了,就开始说风凉话:“‘该爿’长着这么漂亮的脸蛋,干啥都赚钱,干么非要赖在厂里呢,真是死脑筋。”

三天以后,厂里开全厂大会,大家都没搞懂,阿秀竟陪着个老华侨坐在了主席台上。会上,厂长让大家用最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华侨童先生讲话。白发苍苍的童先生站进来,对着麦克风一开口,全场都笑了:老华侨竟是一口拗舌的乡音,把“我”说成“伲”,把“这里”说成“该爿”,把“吃糖一样甜”说成“吃同一样甜”。坐在前边的人这才发现老华侨说着说着已是热泪盈眶。

后来,厂里人才知道,老华侨童先生跟阿秀是同乡,也是银泾村人,五十年前在海外白手起家,成就了一番事业。这次来,他确实非常有诚意地想与国棉一厂合作。半个月的实地考察、谈判,基本上都谈妥了一应事宜,只待签字前的最后一轮谈判,只是半途中回了一次牵缠了他半个世纪的家乡时,他却伤心了:故居依稀还在,可家里什么人也没有找到,原来跟厂里谈妥的投资事宜再也没心思谈了。厂方没法,只得礼节性地设宴送别,可就在那晚宴上,老华侨竟与身边的小同乡阿秀“该爿”、“给爿”谈得少有的投机,阿秀那说话的神态,他越看越像记忆里的小阿姐,而阿秀的敬业精神,使童老隐约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再加上阿秀说起生产技术上的事竟一套一套的,满心欢喜,当场拍板,由他提供一应的资金、设备、技术、高级管理人员及百分之七十的外销业务,并让阿秀当他的全权

5

代理。

谁也没有想到阿秀一顿晚饭救活了一个大厂,众人都挺感激她的,再也没有人称她“该爿”

了。只是有人问起阿秀跟童老先生是不是亲眷时,阿秀说:“只是老乡。他家以前住村里的‘该爿爿’,伲家住村里的‘给爿爿’。”众人都会意地笑了,自然都是善意的笑。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阿秀开口说话呈现的浓重乡音而招来工友的取笑,营造了严肃而紧张的工作氛围,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B. 小说善于在描写人物关系之中刻画阿秀的形象,如众人对她的取笑与感激、老华侨对她的赏识等,具体地表现她的个性。

C. 小说运用补叙笔法交代了老华侨最终决定投资国棉一厂的原委,这部分内容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去掉它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D. 小说叙事善于蓄势,情节有波澜,阿秀一顿饭救活了一个大厂,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

2.小说在刻画阿秀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

3.这篇小说以“乡音”为题,有多方面的考虑,请从情节线索、主题两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 参考答案:

1.A(“营造了严肃而紧张的工作氛围”错,小说开头所写的工作氛围整体上去轻松愉快的。)

2.①自知自重。她因乡音浓重,在厂里从不轻易开口。②豁达善良。别人取笑她,她不往心里去。③吃苦耐劳。她吃得起苦,干活一个人顶两个人。④爱岗敬业。身为农民工的她把厂子当成自己的家,任劳任怨。

3.①标明线索、推动故事情节。“乡音”是全文的脉络,贯穿全文始终,是

6

小说的线索;小说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与“乡音”密切相关,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启发读者理解小说的主题。小说通过叙述阿秀以浓浓乡音及其优秀人品、踏实作风赢得老华侨赏识、器重,从而拯救了濒临倒闭的大厂的故事,揭示了本色是真、本色可爱的哲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